最近,義烏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說自己月初的時候在蘇溪一家珠寶店買了一個價值2500塊錢的金戒指,但是最近他發現,這金戒指居然只有1克多,這與當下400多元每克的黃金價值是完全不符的,所以他就想退款,但也遭到了拒絕,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蘇溪鎮教工路,見到了求助市民李先生。他告訴我們,自己的戒指是在11月8日買的,當時花費了2200元。
市民 李先生:
「那天是晚上,我逛到這裡,我也想買個戒指的,剛好在搞活動,我就進去店裡,服務員給我介紹,我說現在黃金多少錢一克,她說四百多一克,當時她就給我介紹了一個戒指,說值2500元,叫我買這個,說現在做活動2500多元的話,你付2200元就行了。」
考慮正好有優惠活動,李先生沒有多想,也沒有看戒指的重量,付完錢,便帶著戒指離開了。直到11月26日,他發現戒指重量和他想像得不太一樣。
市民 李先生:
「後來我跟朋友去了其他店,我朋友在其他店買黃金,他稱重量,我這個去稱了,發現才只有1克多,400多的黃金單價,我付了2000多,當時我就回來問,他們就和我說這個和普通黃金不一樣,戴舊了可以退的。」
記者查看了購買戒指時的票據,上面標明了戒指的名稱、款式、價格等,但沒有標明戒指的重量。李先生表示,他只想退回全款,或者2500元相應足克的黃金。隨後,記者跟隨李先生,一起來到了購買戒指的這家「中國珠寶」,詢問了相關情況。
珠寶店店員:
「這個我們沒辦法講,因為我們肯定也沒權利講這些,這個是店裡的事情,我們肯定要店裡授權才會講,我們只是接待客人,肯定不會來接受你們採訪的。」
沒等記者說完,店員便轉身走開了,她表示,店長不在店裡,她並不願解釋。隨後,記者從另一個店員口中得知,原來李先生購買的戒指是按件計價,而不是按黃金重量計價的,而且經過現場稱量,戒指的重量實為2.14克,而非李先生所說的1克多。
店員表示,按件計價和按克數計價的工藝是不同的,李先生買的那個戒指就是2500元的款式,他們無法按照重量給李先生足克的黃金,也不可能退款。最終,李先生放棄了退款。那麼所謂的按件計價的「行情」是否確有其事呢?為此,記者也對多家黃金珠寶店進行走訪。
記者了解到,如今在黃金市場上,按照加工工藝的不同,商品的價格差異也較大,而一些工藝複雜的,通常會以每「件」商品來計價,且通常都是明碼標價,這時再去單論黃金的重量,是不太合理的。針對該問題,記者也諮詢了律師,律師也表示,若是明碼標價按件出售,消費者可自行選擇購買與否,一般不存在欺詐等行為。
律師 楊熙恩:
「交易之前,東西列在這裡,價值是多少,你覺得認可,你就付出相應的對價,你就可以拿走這個東西,如果他購買之初,是為了克重而購買的,那購買之初就應該衡量一下,這東西多少重,是不是值這個錢。那商家在銷售之初也是明碼標價出來的,也不存在消費欺詐,價格下降這樣的情況,那我覺得是一個符合交易習慣,或者符合市場常規的正常的交易行為。」
此外,律師也提醒,消費者在消費時,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物品,儘量多詢問多了解,貨比三家,避免因為誤解而帶來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
義烏紅太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楊熙恩:
「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消費,一個是購買東西要符合自己的經濟條件水平,另外一個,買東西之前可以多詢問多思考,因為買東西是比較容易,但是想買一個價格合適的,你可以貨比三家,這樣的話,有些事情不清楚不了解,通過詢問,店員的介紹,你對整個商品相對全面的了解,也更有利於你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
黃金飾品因品牌繁雜、工藝繁多,造成各類金飾的價格迥異,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其計價方式,無論是按克計價還是「一口價」,都將視為合理合法的交易行為。此外,還要留存購物憑證,以備日後產生糾紛時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