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貨幣大PK:巴西智利貨幣被低估,人民幣為何氣勢如虹?

2021-01-19 金十數據

據外媒報導,國際金融協會(IIF)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仍然「非常高」,尤其是兌拉丁美洲貨幣,其中巴西雷亞爾被低估了20%,智利比索和哥倫比亞比索均被低估了12%。

此前,巴西等新興市場的疫情防控形式嚴峻,加上政府所啟動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加重了債務負擔,市場擔憂將出現新一輪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的人氣較弱。IIF在報告中則指出,新冠疫苗的進展將提振市場信心,刺激全球需求和大宗商品價格,從而對貿易產生積極影響。巴西、智利等拉美國家是典型的資源出口型國家,將是最大的受益方。

事實上,由於新興國家的傳統增長模式——資源出口、加工出口、服務出口——均依賴於全球經貿往來,因此在疫情衝擊面前顯得較為脆弱。疫情防控和疫苗進展,左右著全球經濟復甦格局,也是新興市場經濟和貨幣表現的關鍵命門。

中信建投證券在2021年展望報告中,預測了新興市場經濟表現,指出印度、南非、巴西等國家應對疫情的成效有限,未來經濟增長仍有較大風險;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越南等抗疫得力,有望成為2021年全球復甦的動力之一。顯而易見的是,中國等市場的資產也會受到追捧。

聚焦到人民幣,作為新興市場貨幣的一員,在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美元流動性泛濫等因素的驅動下,人民幣已然成為市場寵兒,不斷「乘風破浪」。11月17日,1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漲到了6.5元時代,是兩年多來首次。今年5月底以來,人民幣已經上漲超過6000點,漲幅達8%。

而這場人民幣升值「好戲」大概率還會繼續,在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看來,由於中國經濟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一枝獨秀,預計未來12個月人民幣匯率(USD/CNY)將進一步升值至6.3,人民幣國際化也會繼續推進。這意味著,未來人民幣仍將是新興國家貨幣的亮點。

文|邱榕 題|徐曉冰 圖|饒建寧 審|陳佳麗

相關焦點

  • 【新興市場貨幣在11月一馬當先】新興市場貨幣在11月可謂一馬當先...
    【新興市場貨幣在11月一馬當先】新興市場貨幣在11月可謂一馬當先。當美元跳水時,哥倫比亞比索,挪威克朗,巴西雷亞爾和土耳其裡拉全都在飆升,只有阿根廷比索兌美元本月依然收跌。而離岸人民幣已創下六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線連漲。
  • 國際匯市悲喜交替:美元邁入「弱周期」 歐元與新興市場貨幣漲勢可...
    與此同時,在低利率環境下,部分新興市場貨幣也迎來新機遇,上月包括哥倫比亞比索、挪威克朗、巴西雷亞爾和土耳其裡拉在內的多數新興市場貨幣都在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疫情目前再度處於上升期。從南美(巴西、墨西哥等)、印度等區域的疫情趨勢來看,10月下旬新增病例有所下降,但疫情數據依然整體高企。雖然全球疫苗研發進展順利,但疫情何時好轉仍待觀望。在此背景下,明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預計仍將維持寬鬆政策,國際匯市格局也將迎來新變化。接受《金融時報》記者專訪的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明年美元將邁入「弱周期」,歐元與新興市場貨幣漲勢可期。
  • 美元慘,新興市場貨幣更慘!巴西、南非貨幣貶值幅度將創五年最大
    儘管美元疲弱,拉美等國家的新興市場貨幣仍因本國經濟遭受疫情衝擊而瘋狂貶值,匯率跌勢一直未獲緩解。今年迄今,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已經下跌27%,南非蘭特跌近20%,很快就將齊齊創下自2015年以來最大年度貶值幅度。另外,土耳其裡拉同樣跌近20%,俄羅斯盧布、墨西哥比索也均跌近15%。
  • 高盛加大新興市場貨幣押注 墨西哥比索是疫情後首選
    財聯社(上海,編輯卞純)訊,儘管全球仍在擔憂第二波疫情升溫,但高盛 (Goldman Sachs) 已經加大對疫情後新興市場貨幣的押注。該行日前表示,當冠狀病毒大流行「塵埃落定」後,墨西哥比索將成為首選的新興市場貨幣,其次是南非蘭特和俄羅斯盧布。
  • 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五大儲備貨幣
    跨境使用增長快——84.6%的外貿企業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主要幣種,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5月上旬,中國寶武集團下屬寶鋼股份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完成首單以區塊鏈技術實現的人民幣跨境結算。這是寶鋼股份繼今年1月和4月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完成首單人民幣跨境結算後的又一新進展。
  • 美國大量印鈔,印尼等國貨幣持續貶值,中國呢?
    當前,美國的「美元荒」問題還未得到解決,加之疫情之下全球有不少資金都湧入美元市場避險,導致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在這個大背景下,不少新興市場國家正成為美國轉移危機的目標。
  • 疫情強烈衝擊新興市場國家 多國貨幣大幅貶值
    東吳證券對於新興市場國家,就匯率、股票、國債、疫情、外債佔比、財政赤字以及外儲覆蓋指標進行綜合風險評分,阿根廷名列第一。與周期密切相關新興市場國家的違約歷史和經濟周期密切相關。多國貨幣大幅貶值受疫情影響,在3月中旬的美元流動性恐慌中,新興市場國家遭受了股、債、匯三殺,新興市場主權債務違約概率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國際資本大幅流出新興市場,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統計,1月21日以後,已經有近1000億美元的國際資金流出了新興市場投資組合,幅度和速度超過了2008年、2013
  • 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第五大儲備貨幣 大宗商品計價實現...
    這是寶鋼股份繼今年1月和4月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完成首單人民幣跨境結算後的又一新進展。至此,中國寶武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之間都已經實現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合計超過5億元。  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使用人民幣開展跨境結算。
  • 歐元成為新興市場貨幣強勢的關鍵標誌
    自5月中旬以來,歐元的強勢推動了新興市場貨幣的反彈。在歐盟提議啟動7500億歐元(8420億美元)危機基金的幫助下,歐元兌美元匯率在過去14個交易日中的11個交易日上漲。這種活力阻止了美元的波動,使後者走上了一條更弱的道路,並給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開了綠燈,讓其延續漲勢。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駐倫敦策略師卡斯帕·巴託爾迪(Kasper Bartholdy)表示,「歐元兌美元升值是美元普遍疲軟的一個普遍標誌,這鼓勵投資者投資於以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
  • 美國印鈔下,印尼等國貨幣持續貶值!危機繼續轉嫁5國,中國呢?
    來源:金十數據近期,不少新興市場國家正成為美國轉移危機的目標。隨著全球避險需求增加,資金不斷流入美元避險,導致新興國家的匯率持續下跌。今年3月底,日媒曾表示亞洲已有5國被美國轉嫁危機。而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的「美元荒」目前還未得到完全解決,加上疫情之下全球資金都湧入美元避險,導致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在這一背景下,全球一些經濟較為脆弱的新興市場國家,就成為美國轉移危機的對象。據日經新聞3月底報導,亞洲5國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正在被美國轉移危機。
  • 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持續貶值,除了疫情,還因資本興風作浪
    原標題: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匯率持續貶值,除了疫情,還因資本興風作浪  今年3月16日,巴西股匯兩市震蕩,該國貨幣雷亞爾對美元的匯率首次破5。之後跌勢並未止步,到4月25日時,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報5.5905,盤中一度至1美元兌5.747雷亞爾,再次刷新歷史低點。
  • 美國無限印鈔美元升值,多國貨幣大幅貶值,為何人民幣也貶值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元反而升值了,印度盧布、巴西雷亞爾、中國人民幣等國家貨幣卻遭遇貶值。需要指出的是,美元自從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以來就取代了英鎊,成為了世界貨幣,在這70多年裡,世界一直都處於美元時代,時至今日美元依然是世界主要流通貨幣。
  • 曹遠徵:全球貨幣尋錨 人民幣是否進入升值通道?
    三是競爭性貨幣理論。在民族國家依然是國際社會主體的情況下,國際貨幣體系不大可能出現超主權貨幣充當國際貨幣,而只能是一國主權貨幣充當替代物。扮演這一角色的通常是大經濟體的主權貨幣。這是因為大經濟體體量大,佔全球GDP和國際貿易比重都高,其貨幣成為備選的對象。
  • 為何要推出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有哪些優勢?
    當前,全球各國央行和監管部門對於數字貨幣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國際清算銀行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布了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那麼,為何要推出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有哪些優勢?對金融體系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 外媒:人民幣躋身國際10大貨幣 標誌中國之崛起
    中新網9月6日電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導,人民幣在國際清算銀行(簡稱BIS)最新的外匯成交額報告中躍居第九位,超過了瑞典克朗和紐西蘭元。人民幣首次躋身交投最活躍的國際貨幣行列,中國這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崛起和全球外匯市場的繁榮由此可見一斑。
  • 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0: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在2020年7月25日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0》稱,目前人民幣位列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也是國際貿易、國際投融資的主要計價貨幣和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之一
  • 日均流通量2850億,人民幣打破美元束縛,外媒:將成全球第一大貨幣
    網絡圖片 "人民幣表現將超過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貨幣" 許多專家預測,以中國如今的發展勢頭,在未來10年內,人民的表現將超過美元,並一舉成為全球市場之中流通量最大的貨幣。
  • 國際支付貨幣最新排名,歐元超美元成為第一大支付貨幣,人民幣呢
    在當今世界的國際支付市場上,使用得最多的仍然還是美元、歐元這兩大貨幣,人民幣雖然也擠入了全球前幾大貨幣之列,但與前兩大貨幣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美元基本是長居世界第一大貨幣之列,地位很難被動搖,然而這一神話終於還是被打破了。
  • 半數基金經理明年投資首選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貨幣和股市成為其中的大贏家,過去兩周強勁上漲,債券也收復了失地。這輪廣泛的反彈推動MSCI新興市場股指今年進入上漲區間,較3月份低點上漲逾50%。在本月美國銀行的調查中,有一半的基金經理將新興市場視為2021年的首選。高盛分析師預測,明年新興市場的表現將從具有韌性轉向表現突出。
  • 哥倫比亞綜合媒體:哥倫比亞比索成近期拉美最強勢貨幣
    哥倫比亞《證券報》《觀察者報》等媒體1月15日報導,雖然去年11月底哥倫比亞比索兌美元匯率突破3500:1跌至歷史新低,但近一個月來比索對美元升值2.7%,1月14日收於3278.83:1,升幅居24個主要新興市場貨幣之首,更遠高於其他拉美國家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