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發展農村體育 賦彩鄉村生活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體育助力...

2020-12-27 同花順

  核心閱讀

  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走進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嶺南鄉東澄村,一幅美麗的現代鄉村圖畫在眼前鋪開――山色秀美、溪水繞田,古樸的村莊白牆黑瓦,錯落有致;遊客紛至沓來,住民宿、賞梯田、攀石浪,趕上節假日,還要提前預訂,村裡更是熱鬧。

  曾經,這座百年古村山高路遠、經濟落後。近年來,東澄村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攀石浪節,煥發出運動活力與鄉村生機,成為備受戶外運動愛好者青睞的村落。

  在浙江,像東澄村這樣為鄉村發展注入運動活力的故事,還有不少。據介紹,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興建設施滿足需求

  「之前村裡幾乎沒有健身場地,村民打魚、務工回來,就坐在家門口聊天或者沿著馬路散步,環境差,也不安全。」如今,台州市三門縣善岙楊村黨支部書記楊天傑口中的「煩心事」已經解決了。

  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就是要從村民最急切、最關心的事情著手。善岙楊村以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為切入點,建起了融入體育元素的文化禮堂,還建成全縣第一片籠式足球場、第一座農村百姓健身房。村裡的體育氛圍,頓時活躍起來。

  200公裡外,諸暨市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也享受著豐富多彩的體育生活。這就得說到去年5月竣工的楊家樓村文體中心,這座綜合性體育館佔地30畝,對村民免費開放,個人出資建造體育館的楊洪康說,「年紀越大,對家鄉的眷戀越深,越想著多做點事。」

  楊家樓的體育館雖說建在村裡,標準可不低。室內籃球場由北京奧運會籃球館承包商建造,「諸暨市、紹興市的一些比賽也會來這裡舉辦,800多個座位的觀眾席根本不夠,比賽多的時候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楊家樓村黨總支書記楊均平說。

  村裡的室外籃球場同樣熱鬧,72歲的陳伯海和老年籃球隊的隊友是這裡的常客,「我們幾乎每天都來打一會兒,要不手痒痒。每天晚上吃完飯,這兒是村裡最熱鬧的地方,很多村民會在這裡打球、跑步、跳舞。」

  為了滿足村民體育運動需要,「十三五」以來,浙江省累計建成877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我們以體育進文化禮堂的方式增加場地,推廣建設百姓健身房,並引導社會力量興建農村體育設施。」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說,「還要引導農村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讓健身成為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舉辦賽事吸引遊客

  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同樣要增加。鄭瑤說:「浙江省大力培育『一市多品牌』『一縣一特色』賽事,打造品牌賽事,聚集鄉村人氣。」

  台州市天台縣後岸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石板村」,村民祖祖輩輩靠採石礦、打石板為生。雖說收入不錯,但生態環境被破壞,村民健康也受到影響。2007年,村裡陸續關停所有石礦。

  關礦之後,村民靠什麼謀生?多數人外出打工,也有人嘗試辦農家樂,但客流量小,收益並不明顯。

  2013年,後岸村蓋起一座氣排球場,承辦了全國老年氣排球邀請賽,「一下來了138支參賽隊伍,村裡從沒來過這麼多人,人氣旺了,財氣更旺。」後岸村黨支部書記陳文雲對這個數字印象深刻,村裡第一次品出賽事經濟的滋味。

  把好山好水打造成天然運動場,把遊客培育成業餘運動員,「體育+旅遊」成為後岸村致富的金字招牌。現在,後岸村年年舉辦各類氣排球比賽,今年還承辦了浙江省生態運動會的釣魚、氣排球和越野賽事。去年村裡接待遊客140多萬人次,至少一半是衝著運動來的。

  沒有比賽的時候,村裡的體育館又便利村民健身鍛鍊。經營民宿的許大姐幾乎每天都來打氣排球,「現在賽場上最多的就是夫妻檔。打一場球那是最時髦的,你要是說去打牌,會被人瞧不起。」

  村民不斷攀升的健身熱度和紛紛豎起的大拇指讓陳文雲幹勁十足:「我們還準備把山後的巨大礦坑開發成冬暖夏涼的地下體育館,到時候什麼賽事都能在後岸村舉辦,我們的『體育飯』會越吃越香。」

  因地制宜點綠成金

  「牛奶河」是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的鄉親們不願回顧的一段記憶。過去,當地發展水晶產業,家庭作坊遍布城鄉,全縣90%的河流被偷排、漏排的廢水廢渣汙染,河水呈現出牛奶一樣的白色,散發出刺鼻的氣味。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村民們逐漸意識到,不能再用環境代價換取經濟發展。杭坪鎮關停眾多水晶加工散戶,將原來的廢棄礦山進行生態修復,打造戶外運動探索營地。杭坪鎮鎮長陳青松說:「營地採用鎮集體公司、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三方合作的方式開發共建,設有卡丁車、飛拉達攀巖、高空索橋等十幾個體驗項目,能夠滿足遊客『遊山玩水』的深度體驗需求,現在名氣越來越大。」

  前景廣闊的戶外運動探索營地不僅引來遊客,也吸引著在外務工的遊子返鄉就業。薛家村村民薛陽退伍後外出打工,去年萌生了回家工作的想法,經過培訓,成為基地的一名教練。「我現在每個月收入都有五六千元,家裡的老人孩子也都能照顧到,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各地鄉村資源稟賦差別很大,體育助力村民邁向小康生活,也並非只有一種模式。麗水市縉雲縣北山村選擇「網際網路+體育」新業態,從昔日的「燒餅村」變成年銷售額過億元的「淘寶村」。

  第一個吃螃蟹的呂振鴻曾經就是一名「燒餅郎」,16歲開始靠著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做起縉雲燒餅。2008年,他創立了北山村第一個自主戶外運動品牌「北山狼」。經過10多年摸爬滾打,呂振鴻的品牌越叫越響。

  如今,整個村子在他的帶動下加入戶外用品電商行列,最高峰時全村有300多家網店,500多人直接從事電商行業,銷售額達1.5億元。村民呂洪峰夫婦之前在杭州做服裝生意,2011年回村跟著呂振鴻做電商,每年戶外運動裝備銷售額能達到200多萬元。「搞電商有前景,日子越過越紅火。」呂洪峰說。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

相關焦點

  •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②)
    核心閱讀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近年來,東澄村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攀石浪節,煥發出運動活力與鄉村生機,成為備受戶外運動愛好者青睞的村落。在浙江,像東澄村這樣為鄉村發展注入運動活力的故事,還有不少。據介紹,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 村裡建球場 農民健身忙
    來源:海外網核心閱讀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近年來,東澄村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攀石浪節,煥發出運動活力與鄉村生機,成為備受戶外運動愛好者青睞的村落。在浙江,像東澄村這樣為鄉村發展注入運動活力的故事,還有不少。據介紹,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動起來、村子富起來、生活美起來。
  • 運動場地、國際賽事、體育小鎮,浙江鄉村發展,以體育之名
    但通過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賽事,吸引了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東澄村的經濟發展。作為百年古村,體育運動的到來煥發出其運動活力與鄉村新的生機。據了解,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們真正參與進來。
  • 浙江江山:體育健身迎新春 譜寫幸福鄉村歌 - 國家體育總局
    2012年龍年春節期間,在冬雪初霽的浙西江山大地上,一場場以「體育健身迎新春」為主題的農民運動會在近百個行政村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地舉行,共同譜寫了龍年江山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全民健身的濃烈氛圍。
  • 運動場地、國際賽事、體育小鎮, 浙江鄉村發展,以體育之名
    但通過發展登山、露營等戶外運動,舉辦賽事,吸引了許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前來,體育旅遊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東澄村的經濟發展。作為百年古村,體育運動的到來煥發出其運動活力與鄉村新的生機。據了解,浙江省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補齊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持項目引領和社會參與,讓村民們真正參與進來。
  • 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談體育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省級體育賽事...
    投資建設677家農村百姓健身房、舉辦全省首屆農村文化禮堂運動會、培育「一縣一特色」賽事……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說,浙江省通過補齊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動省級賽事下沉到村等措施,讓體育事業助力鄉村振興,取得可喜成果。  鄭瑤說,浙江省創新推進了體育進農村文化禮堂活動。
  • 添運動活力 讓生活多彩(體育助力小康生活③)
    核心閱讀群眾的健身需求不斷增長,對城鄉公共體育設施供給提出更高要求;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徐徐鋪展,為體育、旅遊、文化等領域融合發展提供契機。貴州針對群眾需求,合理開發當地資源,為促進城鄉變化注入運動活力。伴隨著邁向小康生活的步伐,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 小小「村運會」助力新農村 體彩讓農村體育文化再上新臺階
    俞小平補充介紹,作為文化和體育活動的承載地,文化禮堂裡每月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我們推出了中國體育彩票浙江文化禮堂村運會系列活動。結合不同鄉村的特點,定製個性化的體育項目,採用以村為單位的民間運動會的形式,為村民們帶去了運動的快樂。」  一個月前,「我們的村運」——浙江省文化禮堂運動會桐廬站啟動。
  • 民俗體育創新性發展和鄉村振興
    發展傳統體育,搶救瀕危傳統體育項目,把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全民健身工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大多孕育產生於農耕時代,綿綿與時俱進、代代傳承至今並植根於廣大的農村社區。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鄉村振興和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福建泉州安溪縣培福村舉辦農民體育節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正值農閒時節,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民運動會在龍涓鄉培福村的體育生活廣場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跳繩比賽、引體向上、吹桌球、袋鼠跳、你畫我猜、一圈到底、環村跑、拔河比賽、這些趣味項目和體育健身活動融為一體、村民與部分鄉幹部同臺競技,對於絕大多數培福村的百姓來說,還是第一次能夠欣賞和體驗到這樣有趣的體育活動。
  • 全市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開班
    12月10日,2020年朝陽市農村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市體育場開班,來自北票市、朝陽縣、雙塔區和龍城區的110名農民健身骨幹參加首期培訓,邀請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任曉麗教跳健身操舞。農民體育工作是實現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推進「三農」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2017年至2019年,我市實施了農民健身工程貧困村全覆蓋計劃,完成了貧困村千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任務,實現了每個貧困村至少有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 「大碧頭杯」第四屆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暨2020年廣西慶祝中國...
    9月15日,「大碧頭杯」第四屆全國農民體育健身大賽暨2020年廣西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在全州縣大碧頭田園綜合體隆重舉行。今年是全面小康實現之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一會一賽一節」將多形式多層次開展系列慶祝活動,充分展現廣西及桂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新成果,全面匯聚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新篇章。
  • 【樂透生活】是誰讓孟李莊村成為「夢裡鄉村」?
    駐村期間,他和扶貧工作隊的同事們充分利用體彩公益金,同時統籌體育系統的資源,助力孟李莊村充分挖掘探索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發展模式。兩年的時間,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政策傾斜,孟李莊村逐漸走出了一條以農業產業園為第一產業、富鍶源水廠為第二產業,以田園綜合體為依託,「鄉村旅遊+體育文化」為第三產業的特色發展之路,村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上海市第一屆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鄉村趣味運動會在葉榭開賽
    為全面建設美麗鄉村體育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9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一屆農民體育健身活動——鄉村趣味運動會在葉榭鎮興達村八十八畝田隆重舉行。市農業農村委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四級調研員朱曉敏,松江區體育局副局長、松江區農民體育協會副會長秦梓辛,嘉定區體育局副局長徐葵等領導出席開幕式,葉榭鎮副鎮長潘葉翠致歡迎辭。上午9時許,在《鼓舞盛世》氣勢磅礴的擊鼓聲中,本次鄉村趣味運動會揭開了序幕,來自上海青浦、閔行、奉賢等9個涉農區的9支參賽隊伍近90人參加本次比賽。
  • 浙江: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愁產業發展
    》》》點擊查看更多政策內容《意見》明確,要擴大農村消費市場。大力發展以農民經營為主的農家樂、民宿、認種認養認購等鄉村休閒旅遊業,建設省級休閒鄉村56個,實現鄉村旅遊營業收入500億元。加強網絡訂購、衛生健康等服務供給,加快培育鄉村夜間經濟、療休康養經濟、養老經濟等新產業。
  • 最新|全國體育局長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京閉幕
    並在2015年底浙江26個欠發達縣集體「摘帽」、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以下貧困現象全面消除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體育資金、賽事、項目等對26個加快發展縣(市、區)支持力度,去年底全省基本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年7980元,浙江成為全國省(市、區)農民收入最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2019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01∶1)、區域發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 城市或鄉村,健身公園就在家門口 高明群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年近七旬的黃伯,一邊在健身器材上舒展肩關節,一邊看著年幼的孫子在附近塑膠地板上歡快奔跑。「現在生活好了,家門口就有健身公園,很方便。」他微笑著說。從農村出來的黃伯,見證了近年來高明區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從鄉村「121」體育健身標配設施,到城區「十分鐘文體圈」,高明市民日益感受到遍布在各個角落的濃鬱體育文化氣息,樂享體育文化發展紅利,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 中國體育報記者專訪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運動振興鄉村...
    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瑤介紹——   長期以來,浙江著力將體育服務於大局,並在融入大局中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體育已先後納入長三角一體化、健康浙江、美麗城鎮等中心工作,為運動振興鄉村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廣闊的舞臺。
  • 臨淄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完善體育設施 促推動全民健身
    齊都體育城體育場是我區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一處高標準比賽場地,這裡先後舉辦過第十一屆全運會男子足球小組賽、亞洲青年足球錦標賽、中國足協杯等大型足球賽事。平時,這裡也是市民健身鍛鍊的好去處。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區競技體校校長 張東林:金牌王,一人獲得7枚金牌。她(楊浚瑄)獲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通令嘉獎。
  • 「運動振興鄉村」帶來鄉村可喜變化——訪浙江省體育局局長鄭瑤
    諸暨市草塔鎮楊家樓村老年籃球隊  鄭瑤說,浙江把發展農村體育事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彰顯了體育價值。在發現廣大農村基層體育場地設施不足、賽事不夠豐富,難以滿足群眾需求後,浙江把補齊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打造「15分鐘健身圈」。政府層面堅持以項目引領和帶動,推出體育小鎮培育計劃,鼓勵各地積極申報,打造具有集聚帶動效應的體育小鎮,積極推進體育產業項目庫建設,引導和鼓勵各地開發運動休閒項目,培育地域品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