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過明帝朱祁鎮的草原王也先,意圖復闢元朝統治!大明只用一招玩崩...

2020-12-22 騰訊網

朱元璋問鼎中原,將部族驅逐國門之外。明成祖朱棣贏了侄子朱允炆,穩固權力之後,遷都北京,意欲天子守國門。蒙古部族逃亡大漠之後分裂,北元分為瓦剌、韃靼兩部族。雖然根源相同,但兩部族之間互相爭鬥,都想要正統身份。

然而韃靼更強硬一些,雖被大明打到退守,卻依舊沿用大元國號,明朝因此針對韃靼出兵更多。韃靼被大明打到衰弱,瓦剌則是趁機不斷壯大。

由於明朝強勢,瓦剌弱勢,因此瓦剌在明朝前中期示弱,表面上向大明俯首並朝貢。而大明自比天子,雖然面對的是殘餘元朝後裔,可依舊回數倍禮物,以體現天朝上國姿態。瓦剌憑藉這些禮品,加上明朝支持,不斷充實壯大。

最終,應了那句「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瓦剌最終反咬大明一口,並意圖重建元朝。

蒙古第二十六位大汗孛兒只斤·脫脫不花。脫脫不花在位時已成傀儡,也先父子憑藉手中兵權號令全部族,命令之下莫敢不從。1449年,也先發動「土木堡之變」,攜大軍入侵明朝邊境。年僅22歲的朱祁鎮,不顧眾人反對執意御駕親徵。

也先雖發動入侵戰,但根本沒可能贏下大明,遊擊洗劫才是真正目的!然而誰能想到,朱祁鎮居然御駕親徵,而且行動路線被也先兵馬獲知。由於朱祁鎮在,大明將軍臨場行令緩慢,加上投鼠忌器,大同、宣府先後被毀,鷂兒嶺全軍覆沒,數萬大好兒郎兵敗慘死。

朱祁鎮被俘,原本只能洗劫邊境的也先兵馬,帶著朱祁鎮一路殺到北京城下。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事,沒想到會發生在部族與大明皇帝身上。不過所幸明朝太后、臣子不庸腐,郕王朱祁鈺被扶上位。也先原本打算用朱祁鎮逼迫大明開城,可朱祁鈺下令不管。也先見到這種情況也有些忌憚,帶著明朝皇帝才能孤軍深入,可要是對方等到援軍到來不管不顧進攻,那麼瓦剌必敗,眾人必死無疑。最終也先退兵,帶著朱祁鎮回到瓦剌。

瓦剌退兵之後,也先有些糾結要不要殺掉朱祁鎮。其弟勸他不要,留朱祁鎮一命,可以換來更多利益。也先同意,並開始嘗試向明朝索要「回報」。

也先心有多大?打完土木堡後,也先利用朱祁鎮,要求大明開啟雙方貿易通道,允許商人往來!而代價是朱祁鎮被放回大明。之所以要通商,主要是為了瓦剌發展。草原部族一旦強盛,人口膨脹會是最大問題。要麼南下開拓土地尋找錢糧,要麼就是有其他強國支持經濟貿易或是「贊助」。

富裕之後,於1451年,也先擊敗瓦剌皇帝脫脫不花兵馬,弒帝上位,建立瓦剌帝國。景泰四年十月(殺帝2年後),也先派遣使者前往明朝,要求大明認可自己元朝皇帝身份,「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

一些對大明影響不大的事,朱祁鈺答應也就答應了,但認可瓦剌元朝皇帝身份萬萬不行。元朝餘黨在這會依舊對大明有不小影響,嶺北諸王叛亂,要是與瓦剌聯合,那麼大明覆滅,宋末悲劇幾乎就是可見的結果。朱祁鈺氣急,下令中斷與瓦剌往來!

朱祁鈺不僅中斷與瓦剌往來,還切斷瓦剌與嶺北的聯繫。明朝的經濟、軍事封鎖,讓瓦剌陷入危機,內部人口膨脹,糧草卻供應不及,引起高層、百姓集體不滿。內憂不說,還有外患。1455年,瓦剌遭阿剌知院攻打,也先與其弟弟被暗殺而死。瓦剌由於也先去世,加上外部攻擊,最終走向分裂。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網上有傳朱祁鎮復闢上位之後,念及瓦剌照顧過自己,因此拿出大量賞賜回饋給瓦剌。這件很明顯是假的,因為瓦剌在朱祁鎮重新上位之前,早已經被打到四分五裂。

朱祁鎮饋贈敵國是假,但朱祁鎮殺守城功臣、殺名將、殺名臣,放權錦衣衛導致大明走向衰弱,這些都是真的。

........................................

秦朝之後各朝代出過哪些有名的「間諜機構」?電視劇遠不及現實百一

西遊記中耳朵能有多好用?順風耳無限監聽還不算厲害,最後一位能比如來慧眼

楊志賣刀一把能抵魯智深900把武器!牛二不是好人,楊志他就是了?

相關焦點

  • 明英宗朱祁鎮之所以能奪門復闢,再登帝位,主要靠什麼?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他的一生,堪稱奇特,作為大明王朝的皇帝,一國之君,居然被蒙古瓦剌部也先俘虜,成為階下囚。
  • 《大明風華》不會告訴你,朱瞻基和朱祁鎮的對手也先有多強
    這個梗應該要到一個半世紀後才玩得起來,不是也先穿越了,就是小院穿越了。俘虜朱祁鎮後,也先又把大明皇帝賞賜給了其木格,並成為了明朝的大舅子。編劇如此安排,當然有一些神秘的原因在裡面。戲裡沒明白告訴大家的是,也先是位多麼可怕的對手。
  • 大明王朝世系圖(附南明)
    大明王朝世系圖大明世系圖統一南方,驅逐元廷元朝末年由於元朝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民變紅巾軍起義,韓山童和劉福通帶領紅巾軍抗擊元朝,平民朱元璋在此時加入起義軍郭子儀的部隊永樂帝明成祖時期軍事上為了解決北患五徵漠北打擊韃靼和瓦剌部使得北部邊境暫時安寧,在此地設置朵顏三衛,並且在東北地區設立奴兒幹都司建立衛所制度加強對該地區的統治並且對庫頁島進行管理,
  • 元朝之後,韃靼、瓦剌和大明的三國演義
    公元1440年,脫歡死,其長子也先稱太師淮王,繼續掌控蒙古大權。公元1447年,大明的東北屏障朵顏三衛被也先徵服。公元1448年,大明的西北屏障哈密被也先攻佔。當是時,也先的勢力西起中亞,東至朝鮮,北接西伯利亞,南逼大明北境,一統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疆域達到了元朝滅亡之後蒙古人最大的範圍。對這一成就,也先並不滿足,他的目標是重建大元一統。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就是公元1449年的土木之變和北京保衛戰。
  • 歷史故事——朱祁鎮的兩面人生
    於是,孫太后聯合兵部侍郎于謙,扶持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贏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之後,迎接朱祁鎮回京,將其安置於南宮。這時候的朱祁鎮,已褪去了八年前的懵懂、任性。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石亨、徐有貞、太監曹吉祥擁戴朱祁鎮復位的政變。時隔八年之後,朱祁鎮終於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寶座上,重新成為了大明皇帝。南宮的幽禁歲月,已經讓他磨鍊出了更為老練的政治手腕。
  • 來自草原的蒙元可以統治中原,而系出中原的大明卻統治不了草原
    大明王朝能把蒙元皇室追到貝爾湖,能打遍這個草原,但卻無法統治草原。其原因就是明朝能夠像草原輸出武力,但無法向草原輸出秩序。01.蒙元既能統治草原又能徵服中原傳統的草原霸主,一旦進入中原就會迅速漢化。所以,契丹的大遼就給蒙古的大元做出了表率,大元皇帝對中原、大元可汗對草原。於是,蒙元王朝就建立了一種中原和草原的二元統治模式。02.大明能精細管理中原卻無法理解草原大元對中原農牧文明的管理是一種粗放形態,甚至還帶有一種草原的思維。
  • 大明王朝16帝結局盤點,正說、實說或戲說
    大明王朝為明太祖朱元璋開創,1368年建都南京,明成祖朱棣於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即北京。南京作為陪都。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共計276年。大明王朝的皇帝寶座上,坐過16位皇帝,其中有有為的,有平庸的,還有胡鬧的,最終都走了。今天,只說他們的結局,有正說,有實說,也有戲說。
  • 《大明風華》中朱祁鎮聽王振的慫恿御駕親徵,其實歷史上的朱祁鎮是...
    在《大明風華》中,朱祁鎮空有一腔熱血,被王振一說,居然御駕親徵。正統十四年這場的土木堡之役卻是明英宗朱祁鎮的人生轉折點,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朱祁鎮慘遭戰敗,自己還被俘虜了。
  • 北京保衛戰,于謙如何避免大明走上宋朝南渡的歷史悲劇
    ——雨果 明初, 元順帝妥歡帖木爾被逐出中原, 逃到蒙古草原, 蒙古族亦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元朝殘餘勢力仍繼續打著元朝的旗號與明朝對抗, 成為有明一代北部的嚴重邊患。 從朱元璋到朱棣, 不斷派大軍徵戰, 特別是明成祖朱棣, 曾先後5次「親徵」, 下決心要消滅殘元勢力。
  • 明英宗朱祁鎮復闢成功後,景泰帝受到了怎樣的待遇?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朱祁鈺不是病死的,而是朱祁鎮派人殺害的。 朱祁鎮登基後,第一件事情是立刻逮捕了景泰帝時期的重臣于謙、王文,沒過多久就處決了他們,更換了朝中的重要職務,讓徐有貞、石亨等「奪門」功臣把持朝政。 然後朱祁鎮以太后的懿旨廢除了景泰帝朱祁鈺的皇帝號,廢為「郕王」,並押送到西苑的永安宮居住。
  • 明英宗朱祁鎮:俘虜皇帝的二次登基之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真理
    朱祁鎮景泰八年,太上皇朱祁鎮復闢,景泰帝朱祁鈺被廢為郕王。在朱祁鈺逝世之後,對弟弟心懷怨懟的朱祁鎮就賜予了他「戾」為諡號,這一諡號在當時可是惡諡,可見朱祁鎮對弟弟朱祁鈺有多恨得牙痒痒。在朱祁鎮剛復闢的當天就下旨抓捕了于謙和王文兩人,並於後來下旨以謀逆之罪處死了于謙和王文。除去這兩人之外,在朝廷上于謙舉薦的官員,文官也好,武官也罷,都受到了波及。
  • 還如此輕易地敗給了朱祁鎮
    率領千餘禁軍潛入了長安門,恭迎已經被囚禁了八年的明英宗朱祁鎮復闢。但是當年明英宗退位的原因是因為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一戰,就是因為朱祁鎮對自己實力的高估。試圖效仿先帝以武止戈,御駕親徵。但是他不僅不通兵事,還胡亂指揮。聽信宦官王振的讒言,才造成了其被也先部隊俘獲的浩劫。在這個時候,中央已經大亂。
  • 《大明風華》:朱棣親徵瓦剌,爆發土木堡之戰,錯的太離譜!
    而《大明風華》中的劇情是這樣的:朱棣帶著朱瞻基親徵瓦剌,也先拜見朱棣後被追殺;後來瓦剌軍隊來襲,于謙被抓,瓦剌首領馬哈木捨不得殺于謙,放走了他;韃靼可汗脫脫不花前來議和,但脫脫不花不接受朱棣提出的條件,談判破裂。
  • 朱祁鎮:從皇帝到戰俘,從戰俘到囚徒,唯一人敢挽救大明國
    於是也先先來到了邊防重鎮,想敲詐明朝一番。畢竟朱祁鎮是一國之君,也先沒想到,竟然不頂用?這是什麼邏輯。上次講到,朱祁鎮被瓦剌劫去當人質了。皇帝沒了,那就找個臨時工代替?而這個臨時工就是朱祁鈺。那麼朱祁鎮更是不足為重了。
  • 兩都之戰:直接把元朝的統治,推向了覆亡的深淵
    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疆域遼闊,但統治時間卻不過百餘年。元朝作為一個由部落文明崛起的帝國,因為汗位傳承的不穩定性,內部圍繞最高權力的鬥爭始終不斷,甚至釀成大規模的內戰。當年的忽必烈、阿里不哥爭位戰一打就是四年,元武宗與其弟仁宗約定兄終弟及、叔侄相傳,最終仁宗卻沒有遵守。
  • 大明王朝的「曠世悲歌」 緣起只是明英宗的荒唐懦弱嗎?
    細數這一「劇本」,朱祁鎮的一生,當過兩次皇帝,這是整個大明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朱祁鎮在當這兩次皇帝當中,還創下了為世詬病的「三個一」,即「打了一次敗仗,做了一次俘虜,冤枉了一個好人!」這更是大明歷史上抒寫的「荒唐+荒唐」再"+荒唐"!簡直「荒唐」不可言喻!儘管他並不是一無是處。● 少年天子明英宗朱祁鎮「荒唐帝王」養成記!
  • 明英宗朱祁鎮與瓦剌伯顏帖木兒,這對亂世好友的君子友誼
    明英宗一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我們都知道明朝推翻的是元朝的統治,元朝是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末年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各地起義軍紛紛討伐,之後元朝殘部敗退漠北。其中以朱元璋為代表的起義部隊,實力越來越大。最終統一了全國,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對於元朝殘部一路窮追猛打,還派自己的四子朱棣就藩北平,通過藩王來鎮守邊境,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 驚變的大明帝國:懦弱的監國朱祁鈺,和城府深沉的景泰皇帝
    1449年,大明帝國發生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皇帝陛下朱祁鎮被瓦剌也先俘虜了。一、行將崩潰的大明,力挽狂瀾的于謙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親徵蒙古,卻在土木堡全軍覆沒,朱祁鎮本人也被瓦剌也先俘虜。
  • 大明風華:朱瞻基一句話預示于謙的結局,朱祁鈺囚禁朱祁鎮
    《大明風華》通過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歷經明朝六帝五朝,見證大明的風風雨雨,同時大明「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的風骨表現的淋淋盡致。在該劇中大明的每位帝王都各具特點,建文帝朱允炆雖然被親叔叔奪了江山,但是最終看破紅塵出家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