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圍觀李子柒到@丁真,數字中國正派發新紅利

2020-12-22 央視網

  眼裡閃著清澈的光,藏族小夥子丁真從甘孜走來,成為2020年尾聲時中國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一大焦點,與他相關的微博話題閱讀總量已超10億。有意思的是,丁真的擁躉不僅有中國人,從日韓到歐美,世界各地都有網民注意到了這位如高天淨土般乾淨的少年,「去看看丁真的世界」被列入了許多人疫情後的旅行計劃。

  從國內到世界,中國的「超級網紅」絕不止丁真一個。12月7日,博主李子柒上傳的一條視頻在12小時內播放量突破2000萬。去年霜降時採摘的柿子經歷一年有餘的釀藏後開壇,柿子樹下魚湯點醋的圍爐暖意,加上「萬柿如意、好柿連連」的祝福,從數千萬微博粉絲到海外視頻網站上的千萬關注,更吸引網上的舊雨新知欣然下單。

  在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看來,丁真與李子柒捲起的流量熱潮,有著相似之處,「他們都有一種超越凡俗物質性、回歸遼遠淳樸民俗文化的一面」。但他們又是不同的,「李子柒以個體代表著『中國』田園生活的優雅;而丁真更像是個連結點,多地的文旅部門和各地網友通過在微博上@丁真,邀他前去做客,形成了少見的線上大聯動」。

  從圍觀李子柒到@丁真,如今的「超級網紅」,既是能打動世界的「中國流量」,向外界打開展現中國的又一扇窗;他們也擁有向內輸出的啟迪,展示了更多地區、更多人在注意力經濟中打開全新發展機遇的可能。而這一切,離不開全面小康、數字中國建設所派發的新紅利。

  天然去雕飾的民間紅人,為「美好中國」代言

  12月初,理塘縣勒通古鎮的喜馬拉雅之聲微博物館,丁真拿起耳機聽馬匹的聲音。這裡,是康巴小夥子未來的工作場所之一。在成為網紅之後,外界跟著丁真的視角認識了他的家鄉。鏡頭所及之處,是牧牛和賽馬的馳騁天堂、詩裡的白月光,也是脫貧之後的鄉村與自由快意的中國少數民族生活。 

  張頤武說:「丁真的走紅路徑,一方面緊緊遵循與自己家鄉深度結合的軌跡;另一方面,契合了都市中人對於『天然去雕飾』的嚮往。」正是深植於中國各地域文化的風情,追尋到中華文化裡質樸的價值理念,丁真的全網皆知有著偶然中的必然。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網友們把丁真比作「動漫裡走出的美少年」。而帶著日式風格的評價之外,還有許多與中國網友相同的認知:天真的眼神、美麗的雪域高原、獨特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從中國的網際網路火到海外,這樣的民間紅人,2020年,我們還見識過好幾位。春天時,李子柒在Youtube平臺的訂閱人數突破千萬,「東方美學生活家」是海外粉絲對她的高度概括;夏天,63歲的「阿木爺爺」為小孫子手制木拱橋,10分鐘短視頻在全球的平臺被觀看了超4000萬次;秋季,農家小夥子劉世超分享的烤紅薯視頻,勾起了全球網友對兒時的溫暖回憶:從鄉村火烤的麵包片到祖母的爆米花,包羅東西;再到初冬時節,丁真的鮮活成了人們在初雪時候所喜聞樂見的形象。

  一年四季,中國的民間網紅圈粉世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任孟山從流動的案例中找到規律:「這些民間紅人與他們的短視頻,既蘊藏了中國哲學與價值觀,同時以一種接近於日常的狀態、具有普適性的情感共鳴,為『美好中國』在國際傳播領域生動代言。」

  丁真的A面關乎中國四川美景、中國藏族文化;李子柒的A面,釀酒、烹茶、蜀繡等無不是美麗中國鄉村與中華優秀傳統技藝的相得益彰;「阿木爺爺」令人驚嘆的A面,是精巧木工玩具背後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術核心——榫卯技術;劉世超所展示的A面,則是當代中國最普遍的煙火人生。而翻看這些民間紅人連結世界的B面,對純淨自然的嚮往、對天然美食的青睞、對勤勞質樸的讚賞、對人間真情的感懷……人類共通的真善美追求中,李子柒抑或丁真,都是世界看見的當代中國一景。

  消弭了數字鴻溝,不同人群都能擁抱「嚮往的生活」

  「丁真火了,我們村也有希望了。」理塘縣漢戈村37歲的駐村書記文雪松這些天也走到了大眾眼前。網友們關注的,不僅是他手裡捧著的黑青稞曲奇餅乾,還有這名扶貧幹部的滿頭白髮。現在,丁真成了家鄉的旅遊形象大使,不為人熟識的甘孜理塘成了全國網民關注的脫貧奔小康的前沿,文雪松此前通過「理塘融媒」推出的直播帶貨、微店銷售等致富經也由此得到了更多人支持。

  上海政法大學教授章友德認為,丁真現象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旅遊形象,其背後可以讀解出許多新時代新氣象。「比如『甜野男孩』折射出大眾對綠水青山、暢意生活的嚮往;比如全國許多地方的文旅官方帳號紛紛在微博上@丁真,折射出政府職能部門在借力借勢參與傳播、引領導向的工作理念;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通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看到了數字中國帶來的蓬勃生機。」

  丁真之於理塘,確乎一次機遇,但理塘不打「無準備之仗」,當地的新基建早在丁真爆紅之前就穩步推進。得益於此,今年春天,理塘的政務融媒在微店上架了當地特色產品,文雪松的帶貨短視頻也在抖音上引起了關注,被村民們稱為「抖音書記」。截至今年5月,這位基層扶貧幹部參與的五場直播共銷售出3800多盒產品。而且,那幾次直播讓漢戈村的產品銷路進一步打開,縣城的各大商超、愛心扶貧超市都積極訂購他們的產品。

  經由短視頻傳播,一個康巴小夥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成為了網際網路熱度的新入口,進而演變為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轉化成在線經濟的新發展要素。而各個地方@丁真的過程,更是一次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人群之間消弭數字鴻溝的案例示範。章友德說:「『丁真現象』之所以動人,審美是表徵。在數字鄉村建設中,更多地區、更多人擁有了新的發展機遇、發展空間,人人都能在全面小康、數字中國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才是全網狂歡的真諦。」

     本報首席記者 王彥

相關焦點

  • 從丁真到@丁真,看到數字中國的最新動態
    丁真很快成為理塘的旅遊形象大使,理塘的社會關注度迅速提升,全國多個地方的文旅部門也紛紛在微博上@丁真,向丁真發來熱情的參觀邀請,網絡上掀起了一場最為和諧的「人才爭奪戰」。丁真火了,而且一直持續至今,被媒體稱為2020年最火的「新晉頂流」;由丁真引起的這一系列網絡現象,被網民稱為「丁真現象」。
  • 丁真和李子柒:為何網紅經濟一再刺痛讀書人的神經?
    到了近代,恢復高考後,大學文憑是絕對的鐵飯碗,只要考上大學,就可以成為國企員工或坐在辦公室裡的高級白領,工作穩定,待遇優厚,而且找對象那也是要好好挑一挑的。後來,大學生包分配取消了,可大學生有知識,有素質,學習能力強,依然是人才市場的寵兒,只要大學畢業,基本都不愁找到好的工作。
  • 丁真、李子柒、papi醬,網紅也有自己的爆款法則
    網絡拍客把她的照片上傳到水木清華、北大未名和貓撲等論壇上,網友的大量嘲諷讓她迅速走紅,成為審醜獵奇網紅的鼻祖。那是2004年前後,彼時的中國網際網路正在轉型,上承2000年左右的全球網際網路科技股泡沫破滅期,下啟中國網際網路浪潮從早期的門戶時代向社交網絡席捲的動蕩期。那時,智慧型手機還未登場,PC版論壇才是網友們的聚集之處。
  • 講中國故事的博主正在變多,李子柒為什麼不可複製?
    「新瓶」裝「老酒」,李子柒如何給傳統文化插上「新翅膀」李子柒到底能不能複製,先要看看李子柒是怎麼帶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全球出圈的?近年來,以李子柒為代表,像阿木爺爺這種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短視頻博主,相繼在YouTube、抖音、快手等國內外短視頻平臺破圈。
  • 丁真、李子柒、白素貞,有啥共同點?
    丁真、李子柒、白素貞,有啥共同點? 思維寬廣的小七突然有個問題 全國各地雲旅遊的丁真 做廣西螺獅粉的李子柒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新基建釋放「數字紅利」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新基建釋放「數字紅利」(科技名家筆談)王堅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包括工業網際網路在內的「新基建」突破了「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模式,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數字中國。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數字紅利」大規模釋放時代。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
  • 「甜野男孩」丁真的明天,會是李子柒還是非洲舉牌小朋友?
    反觀同樣網紅出身的李子柒,不僅熱度不減,還被欽點成為非遺文化大使,入選中國婦女報「2019十大女性人物」,「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等。 那麼,作為舉牌廣告的接班人,丁真未來是會像非洲小朋友一樣爆紅之後迅速消失,還是像李子柒一樣成為網紅界的常青樹? 丁真和李子柒雖然都成為了現象級網紅,但成名背後的原因卻大不相同。
  • 青島上市公司年報季|城市傳媒發布2019年報 擬派發1.4億元現金紅利
    城市傳媒2019年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0元,現金分紅總額達1.40億元,分紅比例達到37.49%。重組上市以來,公司已連續四年實施高比例分紅,分紅總額累計超過4億元。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共有231種圖書獲得313項省部級以上獎勵,《雲岡石窟全集》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 最紅四川男孩丁真:「我的走紅,不僅靠美貌!」
    它不像是一篇爆文,可以靠持久的文字輸入;也不像李子柒那樣的視頻,靠四時五穀的精心拍攝;更不像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靠個人魅力和平臺窗口。它是一種虛無縹緲又質樸美好的印象。糾結,是流量洪流中的丁真和家鄉的共同狀態:肯定要借這波流量帶來發展的紅利,又怕一著不慎,得罪苛責的輿論。
  • 李子柒發揮正能量、以身作則,堅持為家鄉四川做貢獻
    由丁真引發的各地搶人大戰同時還蔓延到了四川另一位知名人物,短視頻博主李子柒身上。11月28日,四川日報搶先代表四川「認領」了李子柒,隨後雲南日報調侃「做了鮮花餅就是我們雲南人」,更有網友們表示之前曾誤認李子柒是廣西人、湖南人、貴州人等。
  • 暖心,李子柒悄悄為家鄉四川綿陽捐贈教育物資
    由丁真引發的各地搶人大戰同時還蔓延到了四川另一位知名人物,短視頻博主李子柒身上。11月28日,四川日報搶先代表四川「認領」了李子柒,隨後雲南日報調侃「做了鮮花餅就是我們雲南人」,更有網友們表示之前曾誤認李子柒是廣西人、湖南人、貴州人等。
  • 數據市場成國際競爭新角力點 中國須釋放制度紅利打造新優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數據市場成國際競爭新角力點,中國須釋放制度紅利打造新優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劉典近段時間以來,美國、歐盟、中國等網絡空間大經濟體在戰略層面動作頻頻其中,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企圖建立起「數字霸權」,不惜一切佔領網絡空間中的主導地位。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需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制度紅利,從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輪數字經濟競爭所帶來的風險與機遇。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正成為人類社會的核心生產要素和基礎性資源,成為各國爭相爭奪的重要戰略性資產。
  • 評論 數據市場成國際競爭新角力點,中國須釋放制度紅利打造新優勢
    中國應利用好數字經濟的制度紅利,加快將數據資源優勢轉化為國家長期競爭力,從而構築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創造有利於創新和發展的政策環境,打造國家競爭新優勢,讓數字經濟更好地造福人民。
  • 2000萬元:又一地方政府派發數字人民幣紅包
    繼深圳之後,蘇州向市民派發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12月5日,據蘇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蘇州發布」消息,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開展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工作於12月5日正式啟動預約。(圖片來源:蘇州發布)蘇州雙十二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成為繼深圳後第二個進行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的試點城市。此前,深圳開啟數字人民幣試點,聯合央行派發1000萬現金紅包。
  • 中信證券投資收益助力淨利再破百億 上市17年將累計派發紅利531億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經營業績、服務資本市場能力居行業之首,中國證券業龍頭中信證券(600030.SH)繼續坐穩「頭把」交椅。    2019年,中信證券再次大豐收。    盈利能力較強的中信證券持續大舉派發紅利。2019年度,公司擬派發現金紅利60.58億元,分紅率為49.54%。2003年至2018年,其已累計派發現金紅利470.58億元,一旦2019年紅利順利派發,公司將累計派現531.16億元。    投資收益年增117億    中信證券的經營業績大放異彩,且與同行距離在拉大。
  • 深圳派發數字人民幣紅包!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將亮相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 題:深圳派發數字人民幣紅包!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將亮相  新華社記者吳雨、吳燕婷  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又迎來新進展!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該紅包採取「搖號抽籤」形式發放,抽籤報名通道於9日正式開啟。  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工作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正逐漸掀開「神秘面紗」。此次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將是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首次在大眾面前亮相,為部分試點地區消費者帶來新奇的支付體驗。
  • 男教授也嫉妒丁真?吐槽女生聊他就像找到新貨
    儲殷開頭第一句說丁真很帥,後面卻話鋒一轉說女文青談到丁真的樣子既猥瑣又油膩,像極了在KTV找到新貨,更是在評論回覆:「我可不可以是新貨」,這樣一番既不尊重丁真又不尊重女生的言論立馬引來網友不滿,直接回擊這話更像形容他自己。
  • 中信保誠盛世藍籌10月22日分紅 每10份派發紅利2.211元
    具體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紅利2.211元。以下為公告詳情:與分紅相關的時間信息:權益登記日:2019年10月21日除息日:2019年10月21日 現金紅利發放日:2019年10月22日本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為吳昊。吳昊先生,經濟學碩士,CFA,證券從業12年。
  • 速來圍觀!全國網友為了丁真開始rap battle了!理塘縣:歡迎來理塘...
    目前該話題已吸引了近9000萬網友圍觀。不少四川網友看完留言後表示:眼淚花兒笑來包起了!人間難得幾回聞,丁真的確四川人。祖國山河那麼大,丁真說要來拉薩。人間正道是滄桑,丁真就來黑龍江。一寸光陰一寸金,丁真有顆四川心。布達拉宮!洋湖!納木錯!南迦巴瓦!來古冰川!崗雲杉林……在呼喚你三星堆!九寨溝!峨眉山!都江堰!
  • 【環球深度】中國網紅20年,從另類吸引眼到職業化
    這一切對於十幾年前的芙蓉姐姐是無法想像的:作為初代網紅,她自2002年起在各大論壇發布照片,到有商業活動找上門,用了大約3年時間。從芙蓉姐姐算起,中國網紅的發展歷程走過近20年,他們從最初以「另類」吸引眼球,到如今逐漸「職業化」,這樣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網際網路走向成熟、專業、多元的軌跡。曾經出現或現在仍活躍於大眾視野裡的網紅數不勝數,有人備受爭議,有人「曇花一現」,有人做出了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