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下,有些人發出靈魂拷問:讀書還有用嗎?
大學生,被稱為象牙塔裡走出來的天之驕子,要想成為這天之驕子中的一員,你要經歷16年的寒窗苦讀,從很小開始就要每天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
16年的苦讀,才會出一位這樣的天之驕子,可多年來,人們從不覺得苦,因為以前,讀書的出路是所有出路裡最確定,又成本最低的,人們堅信書中自有金銀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古代,只要你肯讀書,哪怕頭懸梁錐刺股,只要一朝金榜題名,就可以飛黃騰達,雞犬升天。
到了近代,恢復高考後,大學文憑是絕對的鐵飯碗,只要考上大學,就可以成為國企員工或坐在辦公室裡的高級白領,工作穩定,待遇優厚,而且找對象那也是要好好挑一挑的。
後來,大學生包分配取消了,可大學生有知識,有素質,學習能力強,依然是人才市場的寵兒,只要大學畢業,基本都不愁找到好的工作。
再後來,大學擴招,大學生似乎一夜間多了起來,漸漸地出現了博士養豬,碩士擦鞋,大學生就業難的話題,於是,讀書無用論開始出現。
中國大學生的擴招始於1999年,擴招前,大學生就業是有保障的,隨著擴招和包分配取消的雙重影響,大學生似乎一下子不那麼值錢了。據說2021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將超過900萬,再創近10年新高。
雖然沒了鐵飯碗,但畢竟大家都沒了鐵飯碗,都在一個起跑線,都被扔到同一個市場接受檢驗,也算公平競爭,大學生們雖然有些壓力,倒也沒有動搖讀書成才的信念,只是在默默地努力,希望考上更好的大學,更好的專業,或者,犧牲業餘時間,多學一門外語,多拿一個證書,讓自己更有競爭優勢。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開始進入網絡時代,近些年移動網際網路興起,網紅經濟開始出現,於是人們發現,有的人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也可以在網上一夜爆紅,名利雙收。
李子柒,全國有名的美食短視頻創作者,著名網紅。李子柒在做美食博主前曾經也是個屌絲,14歲輟學,後在酒吧工作,月工資300元,再後來為了照顧奶奶,選擇回家開淘寶店,再後來開始做美食類短視頻。
李子柒的短視頻中,不但有純手工純天然的中華美食,還有中國傳統服飾和人們嚮往的田園生活,其淳樸自然的田園風情和飽含中國文化底蘊的內容讓李子柒一夜爆紅。
李子柒不但在國內紅了,還很快紅到了海外,是當時油管上唯一粉絲破千萬的中國主播,她的短視頻讓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嚮往。
隨著名氣的擴大,和千萬級的粉絲量,李子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報導年收入達1.6個億。
爆紅後,李子柒還和袁隆平等人一起成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李子柒現象,李子柒出海,這些話題不但引起普通人的熱議,還被主流媒體報導和解讀。
白巖松說,李子柒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應該微笑著為她鼓掌,因為她在輸出中國文化。
可是很多網友有不同意見。比如孩子家長反對李子柒進入課堂,反對大肆報導李子柒,認為會影響孩子讀書的信念,搞不好將來都不念書去當網紅了。就像很多網友認為的,李子柒爆紅後,年輕人都想去當網紅,因為既然可以當網紅掙錢,那為何還要努力高考呢?
甚至對李子柒和袁隆平並列出現也持批判態度,認為一個網紅和科學家袁隆平爺爺相提並論,讓人感到可悲。
雖然李子柒讓人對高考和念大學產生了質疑,刺痛了當代大學生群體,動搖了讀書人的信仰,但正如白巖松說的,李子柒畢竟有文化輸出之功勞,如果因此對李子柒這樣的網紅暫且鼓掌以賀還可以接受的話,那麼丁真憑什麼?
丁真,一個藏族小夥子,他的微笑短視頻,被一個專門記錄別人微笑的短視頻博主放到網上,而一夜爆紅,至於受歡迎的原因,有人說他帥,有人說他淳樸天然。
丁真就這麼紅了,人們說,紅就紅吧,畢竟現在網紅也不是新鮮事了,可隨後的發展,再次刺痛了某些大學生群體。原來沒怎麼念書沒什麼文化的丁真竟然籤約國企了,據說工資3500。
這再次刺痛了多年寒窗苦讀的大學生們,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男性大學生。他們說:我們十年寒窗不如人家一張投胎臉,熟練掌握兩國語言,熟悉數理化等學科,可你讀的書、背的單詞還不如人家的「純真」值錢,哪怕鬥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
他們還說:我們仇視的,憤怒的,不僅是丁真,而是整個稀爛的價值觀扭曲的世界,因為丁真「讓我們男人的寒窗苦讀」都泡了湯。
隨後,一個疑似丁真小號的「丁真小馬珍珠」的博主發了一篇長文,疑似回應被diss事件。長文以「馬言馬語」講述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人們願意花大把時間去憎恨卻不肯花一點點時間去了解他人,文章最後呼籲,多一種世界觀,就多一條呼吸的路。
對於理工男diss丁真事件,網友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diss丁真的都是屌絲,是在發洩自己人生的不如意。認為這些人是被3500的工資刺激得跳腳,這是些除了讀過書上過大學,再沒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東西的人。還質疑,讀了十幾年的書,就真的連這個月薪都拿不到嗎?原來,不知何時,天之驕子已經降格成了屌絲。
而有的網友則表示,不是討厭丁真,而是討厭這鋪天蓋地的推送和背後的資本運營,反感飯圈文化式的恰爛錢,認為#部分男性對丁真的態度#和#丁真小馬珍珠髮長文#兩個話題有拿丁真恰爛錢之嫌。
李子柒讓95後的年輕人不想念大學,李子柒現象讓家長焦慮,丁真現象讓理工男痛苦和憤怒。為何網紅經濟一再刺痛這些讀書人群體的神經?這是因為,網紅屢屢打敗大學生,讓讀書才能出息,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信念受到了嚴重衝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複雜。
首先,近些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和經濟的低迷,以大學生為代表的讀書人就業難早已經成為社會問題。大學生是最有文化的群體之一,是天之驕子,他們的就業難讓人擔憂。
那中國大學生真的太多了嗎?其實,中國總人口中,大學生佔比只有4.4%左右,可1999年擴招後,導致現如今20-40歲之間的中青年群體,大約每四個人就有一個大學生,又趕上大環境不景氣,於是造成現如今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
其次,網紅經濟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事物,任何新事物的出現必然對舊秩序造成衝擊。曾經,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如今,人們突然發現,文盲不要緊,只要成網紅。這對別的群體可能沒什麼,但對讀書人群體的衝擊肯定是最大的。
沒讀過什麼書的人會覺得反正我也沒讀什麼書,幹什麼掙多少都可以接受,可大學生讀了那多年書,曾經的寵兒,卻屢屢被沒怎麼念書的網紅打敗,怎會無動於衷?
前面寫道有網友質疑讀了十幾年書怎麼會找不到3500的工作?事實是這樣的大學生有很多,毋庸置疑,何況這個3500還是個國企。有人說diss丁真的大學生是除了念過大學就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東西的屌絲?可以前最拿得出手的資本不就是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大學文憑嗎?雖然這位網友的本意是要diss那些diss丁真的理工男,可這話本身不也表明大學文憑不值錢了嗎? 那讀書人的憤怒還難理解嗎?
如果說李子柒爆紅,是自學剪輯自我打拼出來的,還成功文化輸出,其存在可以接受的話,那丁真憑什麼的質疑就不能不認真思考了。因為丁真的故事,讓本就就業難的某些大學生們,僅存的一點鬥志也失去了,讓曾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念瀕臨崩塌。
而就業難,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難,買房難,結婚難,生育難。網絡紅人紅屢屢打敗讀書人,讓大學生憤怒,讓家長不安,讓讀書無用論更加有理有據。有些人發出靈魂拷問:網紅經濟下,讀書還有用嗎?這到底是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價值觀或者說用人觀出了問題?社會在發展,網紅經濟引發的爭論還會繼續,但部分讀書人的憤怒就真的不值得一個熱搜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