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書法魏碑十八篇

2021-02-19 96書畫

于右任,於閣老,美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

于右任,於閣老,陝西省三原縣人,祖籍陝西涇陽鬥口村,政治家,活動家,民主革命的先驅,「當代草聖」,傑出中國流藝術家,教育家,詩人,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于右任擅長詩詞、書法,他是中國近代書法史上的書法藝術大家,尤擅魏碑與行書、章草結合的行草書,首創「于右任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中國書法史三個裡程碑之一」。

于右任的書法,便是在北魏楷書中融入了行書和隸書的筆意,可謂融碑帖於一爐,形成他獨特的書作。

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頫,後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變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廷腐敗,國力漸衰,中華民族受到列強侵略。於閣老所以喜歡魏碑,是因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獷豪放之氣。他懷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以圖喚起中華民族的覺醒。

於閣老自1929年始,即從事歷代草書之研究,1932年發起成立草書研究社,創辦《草書月刊》。他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全面系統整理歷代草書,從浩繁的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中,遴選出符合標準的字,集成《標準草書》千字文。

於閣老的書法雄豪婉麗,衝淡清奇,於先生到了晚年,他的草書更進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字字奇險,絕無雷同。

在於老的筆下,將草書熔章草、今草、狂草於一爐,時呈平穩拖長之形,時而作險絕之勢,時而與主題緊相粘連,時而縱放宕出而迴環呼應,雄渾奇偉、瀟灑脫俗、簡潔質樸,給人以儀態萬千之感。

於老將推廣標準草書「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原則用於實踐,作到筆筆隨意,字字有別,大小斜正,恰到好處。結體重心低下,用筆含蓄儲勢,出神入化。

于右任作歌:「葬我於高山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遠不望(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于右任精書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於南鄭」之稱,(「南鄭」指鄭孝胥)。

于右任青年時追隨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滿清封建統治立下卓越功勳;他積極倡導國共兩黨合作,興辦教育、興修水利,是真誠的愛國者;他是南社早期的詩人,一生寫下詩詞近900首。

林語堂曾說過:「當代書法家中,當推監察院長于右任的人品、書品為最好模範,於院長獲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賴於其書法的成名。」

于右任從「二王」一路走來,吸收北碑之精華,加之他個人品質修養和才情智慧的非凡,因此造就了許多價值難以估量的藝術品,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寶,為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寶庫樹立了又一座書法藝術豐碑。

于右任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校長,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聖人者,古來指品格極高尚、智慧極超群之人,亦稱在某方面有極高成就、造詣之人。春秋有「聖哲老子」「聖人孔子」,晉有「書聖王羲之」,唐有「詩聖杜甫」等。而縱觀書壇,堪稱「千古草聖」者,唯於先生一人也!

中晚年的於閣老久居政府要職,地位顯赫,卻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聞名於世。常為子女學費生活費而舉債。

於閣老學生及門人至今遍布海內外,可謂清譽滿天下。

相關焦點

  • 于右任與碑林:書法的流派
    于右任書法研究者、著名書法家鍾明善研究過這份試卷的影印資料,他告訴本刊,這篇文章的書法「中宮緊收而筆勢開張」,可以看出于右任當時明顯受王獻之、歐陽詢等書法家的影響,「筆法追求舒放的個性」。于右任為此十分高興,洋洋灑灑寫下近600字的文章《廣武將軍碑復出土歌贈李君春堂》。于右任曾寫詩句「朝寫石門銘,暮臨二十品,竟夜集詩聯,不知淚溼枕」,其中《石門銘》和《二十品》分別是北魏時期的石刻和造像記,由此可見他對魏碑的鐘愛。在歷代的書法流派中,為什麼他唯獨青睞魏碑?鍾明善剛編纂完《于右任書法全集》,他告訴本刊,于右任開始研究魏碑時,正是護法運動失敗後,他主持陝西靖國軍的時期。
  • 「草聖」于右任書法大觀
    于右任早年參加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被推選為民國首任交通部次長。後長期擔任民國政府的監察院長。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俯,後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書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之所以喜歡魏碑,是因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獷豪放之氣。右任老人常懷憂國憂民之意識,以圖喚起中華民族的覺醒。這從他寫的一首詩中可以得到反映。
  • 于右任書法丨壯美奇險、威而不猛
    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于右任是民國時期的一位書法大家,他是清代碑學興起——繼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之後的又一位碑派大家,雖然于右任整理創建過標準草書,並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成立標準草書社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于右任是我國著名書法家,受當時社會歷史環境影響,形成獨特的數學思想。其集中表現在對魏碑的推崇,對標準草書實用性的倡導,對書寫自然觀的提倡。
  • 巨匠軼事 | 于右任的墓誌書法情結
    2016年4月27日,《百年巨匠——于右任》開機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央視CCTV-1《晚間新聞》、CCTV-4《中文國際》、CCTV-13《新聞直播間》、人民網、中新網、北京青年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據記載,自漢代起,文人雅士即有收藏名家書法的風尚,自此後,收藏書畫珍玩碑石文物者代不乏人,且日益興盛。
  • 【大家】于右任書法●先生一支筆 勝過十萬毛瑟槍
  • 中貿聖佳2019秋拍 | 髯翁墨跡—— 一代書聖于右任書法專題
    于右任的一生有太多的經歷,作為革命的元勳,軍旅的首長,開教育之先河,新聞之先鋒,詩壇界文豪,書法界巨擘。他一生清廉,培養棟梁,為民請命,研習書法,破窠臼而獨創于氏草書,被尊為一代書聖。此次髯翁書法專題精心甄選近五十件作品,集魏碑風格,行,草和後期成熟草書作品,尤以早期魏碑楷體風格最為特色;形式囊括對聯、條幅、條屏,橫批等各種;內容有自作詩,先賢詩,賀壽句,亦有書畫結合作品;而細察受書人,有親人,幕僚,密友,近屬具在其中,如有香港政商界著名人物周壽臣,陸軍一級上將桂永清,中醫會代表賴少魂,民國實業家陳仲言等,不乏當時各界賢達之士,凝望百年,字裡行間,人事故往,可窺一斑。
  • 魏碑書法特等獎是評委評錯了,還是網友看不懂書法藝術?
    山西省2020年舉辦了一期「魏碑書法雙年展」,面向全國書法專業工作者和書法愛好者徵集作品,由書法界的著名書法家組成高水平的專業評審委員會,將首屆雙年展打造成為中國書法界的一次最具影響力的魏碑書法藝術雙年展,可謂是弘揚魏碑書法的一屆盛事。
  • 煙雲過眼 | 鄭孝胥、于右任、譚延闓:民國政壇的書法
    唐代就已經把「楷法遒美」作為取士的重要標準,明代的董其昌更是因為科舉中書法不佳被降低名次而發憤學書。一直到清代,未有潛心舉業而輕視書法者。他們步入仕途之前都有過嚴格的書法訓練,為官後又需要處理大量的公文尺牘,客觀上使他們在書法技法上越來越精熟。加上與其他人的交流唱和,大大拓展了他們的眼界,也有益於書法。
  • 于右任楷書對聯,真誘人
    一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書法早年取法於魏碑,中年後精研草書,沉雄其本,飄逸其形,逐漸形成氣勢磅礴、自由爛漫的獨特書風。他的對聯作品,更把這種書風演繹到了極致。《于右任書法全集》(卷二),第4頁,文物出版社。2.《髯翁翰墨》,文物出版社,第9頁,2015年。于右任魏碑五言聯 立軸 水墨箋本
  • 書法科普:三大楷書字體之---魏碑
    書法分類有多種:楷書,隸書,草書,行書,魏碑作為楷書的一種,散發著她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魏碑。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適應社會意識需要的佛、道之學勃然興盛。佛、道的宣傳方法是以寫經為一大功德。尤其佛學,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學之士,撰寫文章以紀其事。
  • 書壇點將錄之一: 髯翁于右任
    于右任只靠一支筆,一張紙。有人勸他出去活動,找個財團拉點經費什麼的,也遭拒絕。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已經隨風遠去,于右任卻因為書法大放異彩。              于右任在魏碑行楷和草書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他有一首五言詩,如此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
  • 于右任與林散之都是20世紀書法大師,誰才是當代「書聖」?
    康有為則是作為「碑學」書法的集大成者當選,他發揚光大了雄渾大氣的碑學書法美學,並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書法理論家。于右任和林散之兩人跟吳、康二位一樣,都屬於德才兼備、多才多藝,綜合修養很全面的學者型書法家,在詩、文、書、畫領域,都有很高造詣,在普通大眾心目中的口碑非常好。
  • 于右任真跡在臺北展出 主辦方冀青年感受中華文化
    一場以近現代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碑派書法為主題的藝術展11日在臺北開幕。  此展名為「『大器磅礴』于右任碑派書法與民國風華」,以于右任早期魏碑體書法為主軸、展出同一時期83位知名人士的115件書法作品。
  • 「魏碑聖地•全國魏碑書法大賽暨魏碑書法論壇」 書法評選在鄭州揭曉!
    由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洛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張海書法藝術館承辦,河南張海書法發展基金會、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委會、當代書法篆刻院、當代書法網協辦的「魏碑聖地•全國魏碑書法大賽暨魏碑書法論壇」書法評選於2015年3月14日至15日在河南鄭州圓滿結束(論壇論文仍在徵稿中)。
  • 于右任書法特展即將截止,請大家抓緊時間觀展!
    12月12日下午,平涼博物館一樓的「赤子丹心——于右任書法藝術特展」展廳裡,數十名市民圍繞在講解員的身邊,一邊聆聽講解,一邊仔細欣賞每幅作品。在展廳的入口,講解員會定時向前來觀展的觀眾介紹于右任先生的生平,講解每幅作品的創作背景。于右任(1879—1964),陝西三原縣人,舅親甘肅平涼靜寧。
  • 于右任草書:不求態而儀態萬千,不著意而意境橫生
    于右任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書法大家,照灼書壇,譽滿四海,11歲開始,在毛班香私塾裡從太夫子毛漢詩學書,練習王羲之的《鵝字帖》,這是其學習書法的開始。當時處在光緒中葉,科舉取士尚未廢除,讀書人練習書法,主要求其端正,以符合寫考卷的要求。所以,少年時代的于右任,以習楷書為主。毛班香是關中有名的塾師,他深諳楷書是學習各種書體的基礎,他教的學生,習字都從趙子昂的「千字文」學起。
  • 魏碑書法雙年展|徵稿作品展播 第三十集
    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共大同市委市政府、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主辦的「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
  • 于右任45幅對聯,甚是耐看!
    于右任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作品水平代表著清末民初碑學的巔峰。今天書法思考給大家展示于右任45副對聯作品,細緻呈現當代「草聖」風範。
  • 都在說魏碑書法是經典,是源頭,那到底什麼是魏碑
    一直到清代的中後期,阮元、包世臣、康有為極力宣揚和推崇,埋沒了上千年的魏碑書法才逐漸映入人們的眼帘,從此,魏碑書法才重現了昔日的風採,並對近現代書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今天,魏碑書法已得到當代書家和愛好者的普遍關注。由於歷史的原因,魏碑書法沒有被人們所重視,人為地形成了斷層。
  • 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工作會
    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工作會文字:姚竹梅圖片:趙菊英,張永錄2020年7月5日,晨曦萬裡瑞,長安翰墨香。在祥和的晴光中,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舉辦了作品展和工作會,七十餘位書畫家參加了書畫交流和工作會議。書畫展示中,老書畫家王仁志老師對參展的作品逐一做了點評,肯定了各人的優點,並指出了不足和注意事項,讓會員們對書畫知識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和改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