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聖」于右任書法大觀

2021-02-19 書法思考

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仁」為名,號騷心,晚年號太平老人,陝西三原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詩人、書法家。于右任早年參加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被推選為民國首任交通部次長。後長期擔任民國政府的監察院長。

于右任早年書從趙孟俯,後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礎上將篆、隸書草法入行楷,獨闢蹊徑。中年書法,專攻草書,參以魏碑筆意,自成一家。之所以喜歡魏碑,是因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獷豪放之氣。右任老人常懷憂國憂民之意識,以圖喚起中華民族的覺醒。這從他寫的一首詩中可以得到反映。「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溼枕。」他曾說過,「有志者應以造福人類為己任,詩文書法,皆餘事耳。然餘事亦須卓然自立。學古人而不為古人所限。」他正是這樣,博擷約取,以個人審美原則取捨,形成了自己的行楷書,得以在千載書史上「卓然自立。」

尺 寸:81cm×29cm×1

鈴 印:右任

款 識:少陵田舍,益銘先生正,于右任。

釋 文: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悽涼。欲填溝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著 錄:1.《高山仰止,旦復旦兮—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紀念集》。

          2.《草聖于右任墨跡》P160,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10月。

展 覽:「一代草聖」于右任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紀念展(上海)復旦大學于右任館

作為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于右任先生,與書法大家鄭孝胥有著「北於南鄭」之稱。他精通書法,尤擅草書,其筆下的字,或如處子,或如蛟龍,或憨態人迷,或古樹懸空,每一個字,莫不神化。他化碑為草,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

尺 寸:142cm×37cm×1

鈴 印:右任

款 識:劍華先生法正。于右任。

釋 文:聖人之道,太和而已,故萬物皆育。

 

著 錄:1.《歷代名家書法經典---于右任》P16,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8月。

2.《千古一草聖---于右任書法展》P45,臺北歷史博物館。

3.《于右任—海峽兩岸書法集錦》P15,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7年10月。

4.《草聖于右任墨跡》P112,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10月。

此作上款人為林劍華(1901-1966),原名景瀅,字劍華,號兼化,莆城下務巷人。上世紀二十年代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而時任校長為于右任。林劍華在少年時即有才子之譽,畢業後任江西南昌《國民日報》總編輯,與于右任亦時有詩書文字來往。1942年回莆擔任國民黨莆田縣黨部書記長,中山中學校董、校長。在1945年抗戰勝利後,曾舉薦書畫家陳鶴前往南京向于右任求教。

 

于右任先生自1929年始,即從事歷代草書之研究,致力於讓「草書標準化、規範化」的工作。於1932年創立了標準草書社,同時創辦《草書月刊》,確立「易識、易寫、準確、美麗」之四原則,以《千字文》為底本,將歷代草書做系統整合,最終集成《標準草書》千字文。

尺 寸:170cm×45.5cm×2

鈴 印:關中于氏

款 識:雲翔先生正。右任。

釋 文:名山發清興,良辰入奇懷。

 

著 錄:《于右任墨跡》P142,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年6月。

上款人云翔,即陸士諤(1878-1944),江蘇青浦人,名守先,字雲翔,號士諤,亦號雲間龍、沁梅子等。早年跟隨名醫唐純齋學醫,後來在滬行醫,著有《醫學指南》等數十種醫書,以及《清史》《劍俠》《馮婉貞》等百餘部小說。其32歲寫下《立憲四十年後之中國》,預言了百年後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會,以及地鐵和跨海大橋的建造,令古今人稱奇。

 

于右任先生曾說:「餘中年學草,每日一字,兩三年間,可以執筆。有志竟成,功在不舍,後之學人,當更易易。國事多艱,視息難安,因思以未盡之年,致可舉之力,數更寒暑,得獻斯編,當國運重新之時,知必為進步之國人所接受也。」

尺 寸:172cm×45cm×2

鈴 印:右任

款 識:斌卿老兄正之,於右仁。

釋 文:喜來三益友,遲得九能才。

 

著 錄:1.《藝潭挹珠—中國書畫精品集(一)》P70, 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8月。

         2.《于右任墨跡》P143,西泠印社出版社,1973

此作是于右任為其學友王憲章所作,是一段情誼的見證,上款人王憲章,字斌卿,本縣裴寨鄉南楊寨村人,本縣清末民初的教育界先驅。王憲章少年時便聰明過人,「年十八,即補博士弟子員」,後肄業於三原宏道書院。習業期間,刻苦鑽研,他與于右任先生「皆同科甄選之士也」,認為讀書貴明理,強國在「格物致知」。

尺 寸:105cm×26cm×2

鈴 印:右任

款 識:為瑜先生正之,于右任。

釋 文:袖中異石未經眼,海上奇雲欲蕩胸。

著 錄:1.《一代草聖—于右任》續一,P64,文物出版社2014年4月。

          2.《草聖于右任墨跡》P46,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10月。

接觸過于右任的人大抵都會被他的大氣、慷慨所感染,正所謂見字如晤,此作既有碑的寬博大氣,亦有帖的靈動秀潤,用筆遒勁有力,點畫生動自然,落筆之處不因遷就美觀而違反自然,筆墨之間寄託著於公之深情,可謂賞心悅目之佳作。正如其言:「吾國習稱,文之善者曰文豪,草之善者曰草聖,謂之重視草書也可,謂之高視草書也亦可。故善之者,或許其通神,或贊其入道,或形容其風雨馳驟之狀,或諮嗟其喜怒情性之寄,而於字理之組織,則多所忽略!」。

尺 寸:131cm×30cm×2

鈴 印:右任

款 識:德璽先生正之。右任。

釋 文:大木百圍生遠籟,龍音萬丈出重淵。

著 錄:1.《一代草聖—于右任》續一,文物出版社,2014年4月。

          2.《草聖于右任墨跡》P24.,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10月。

于右任先生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精品,書法雄豪婉麗,衝淡清奇,到了晚年,他的草書更進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的筆下,將草書熔章草、今草、狂草於一爐,時呈平穩拖長之形,時而作險絕之勢,時而與主題緊相粘連,時而縱放宕出而迴環呼應,雄渾奇偉、瀟灑脫俗、簡潔質樸,給人以儀態萬千之感。

尺 寸:105cm×26cm×2

鈴 印:右任

款 識:克剛先生正。于右任。

釋 文:愛酒陶元亮,能詩張志和。

著 錄:《草聖于右任墨跡》P40,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10月。

其上款人克剛,即孫克剛(1912-1967),原名孫至道,克剛先生出身名門世家,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之堂侄。早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歷史專業。後投筆從戎,在孫立人將軍麾下擔任上尉軍官。數年後,供職於中央日報社,任軍事記者,日後因故調回重慶,也是在此與于右任先生往來密切,克剛先生可謂亦文亦武,此聯正是對克剛先生最為貼切的寫照。

 

于右任先生善於博採眾長之外,更是因為他下的工夫深。他自幼練字,幾十年從未中斷,有人問于右任:「每天寫那麼多字不累嗎?」他回答:「寫字是最好的運動,是快樂的工作。」正是對書法的喜愛和樂觀豁達的心態,使他結識了一眾賢士益友,也因此留下了諸多精彩絕倫的書法佳作,寄之以禮,書之以情,難能可貴也。



¥198元10瓶

精裝10大瓶500克松香墨汁

.買就送  多功能墨碟.

庫存有限!長按二維碼火速購買!

客服微信號:shufa28|電話:15989608972

相關焦點

  • 于右任書法魏碑十八篇
    于右任,於閣老,美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於閣老,陝西省三原縣人,祖籍陝西涇陽鬥口村,政治家,活動家,民主革命的先驅,「當代草聖」,傑出中國流藝術家,教育家,詩人,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 于右任與林散之都是20世紀書法大師,誰才是當代「書聖」?
    康有為則是作為「碑學」書法的集大成者當選,他發揚光大了雄渾大氣的碑學書法美學,並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書法理論家。于右任和林散之兩人跟吳、康二位一樣,都屬於德才兼備、多才多藝,綜合修養很全面的學者型書法家,在詩、文、書、畫領域,都有很高造詣,在普通大眾心目中的口碑非常好。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精品50幅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 ,中國近代書法家,被譽為「當代草聖」 、「近代書聖」、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于右任書法精品1 · 于右任行書五言聯軸
  • 于右任楷書對聯,真誘人
    于右任(1879年-1964年),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作品水平代表著清末民初碑學的巔峰。今天給大家展示于右任60副楷書對聯作品,細緻呈現當代「草聖」風範。
  • 論點⊙為什麼書法史上只有「草聖」,其他書體的「聖」去哪了?
    中國書法以草書為最高境界,這是書界之共識。正是這個原因,書法中有「草聖」之名而無篆聖、隸聖、楷聖、行聖。宋代書家雖多,但包括「四大家」中的蔡襄、蘇軾、米芾在內,基本上都不善作草書。中國書法史上草聖有兩個東漢張芝和唐代張旭,這被書法界公認。張芝之弟也精通草書,當時人稱"亞聖"。
  • 【三原動態】三原:「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活動盛大開幕
    5月18日,由中國文聯、國家文物局、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三原縣委、三原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望故鄉--于右任書法三原故裡特展」活動在三原縣于右任書法博物館隆重舉行。展覽中附有文獻專題展,包括于右任先生生前自用遺物、文稿和交遊酬應書畫等,使展覽更為豐滿。這些作品多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時間跨度大,內涵豐富,內容大氣磅礴、瀟灑豪放,深刻體現出于右任先生一生對書法藝術的探索和追求,無疑會對于右任書法研究提供可資借鑑的史料。
  • 于右任45幅對聯,甚是耐看!
    于右任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作品水平代表著清末民初碑學的巔峰。今天書法思考給大家展示于右任45副對聯作品,細緻呈現當代「草聖」風範。
  • 于右任與碑林:書法的流派
    于右任書法研究者、著名書法家鍾明善研究過這份試卷的影印資料,他告訴本刊,這篇文章的書法「中宮緊收而筆勢開張」,可以看出于右任當時明顯受王獻之、歐陽詢等書法家的影響,「筆法追求舒放的個性」。「有時會搞一些畫展和書法展結合的形式,根據來參展的國畫作品,我們挑出于右任的書法來配。」於大方說。一層主要是于右任的生平介紹和家族歷史,用圖片形式錯落放置在客廳、廈房中。最有趣也最珍貴的空間在地下,從客廳旁稍一轉彎能找到向下的臺階。這裡相當於地下半層,原本是家中放雜物的地方,現在是于右任書法作品陳列室。
  • 于右任45幅對聯欣賞,煞是耐看
    于右任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于右任作品水平代表著清末民初碑學的巔峰。今天書法思考給大家展示于右任45副對聯作品,細緻呈現當代「草聖」風範。
  • 【書裡畫外】 為什麼書法史上只有「草聖」卻沒有「楷聖」?
    中國書法以草書為最高境界,這是書界之共識。正是這個原因,書法中有「草聖」之名而無篆聖、隸聖、楷聖、行聖。宋代文藝鼎盛,書家雖多,但包括「四大家」中的蔡襄、蘇軾、米芾在內,基本上都不善作草書。中國書法史上草聖有兩個東漢張芝和唐代張旭,這被書法界公認。
  • 于右任 | 江山萬裡心
    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于右任1932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中國漢字的草體書法,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有「近代書聖」之譽。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 西安于右任故居博物館簡介
    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
  • 于右任創標準草書目的何在?不求讓人寫好,只為更多人會寫
    于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眾多成就中,于右任以其雄渾、衝淡、豪放、灑脫的草書最為矚目,被譽為「當代草聖」。而讓他走上當代草聖神壇的,除了他在草書創作上取得的成就,還因為在他創立的「標準草書」。
  • 20世紀唯一的「草聖」,他的字遠勝古人,這種人500年才出一個!
    于右任草書《滿江紅》長卷像白蕉、像謝無量、像黃賓虹,其中有一個人被譽為20世紀唯一的「草聖」,他的字遠勝古人,這種人500年才出一個!學習書法,若是沒有了傳統文化的底子,就算技法再完備,寫出了的字格調也不會很高。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民國之後的書法就已經出現了斷層。而于右任正可謂是最後一位「草聖」了!
  • 誰才是真正的草聖?
    誰才是真正的草聖?
  • 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工作會
    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工作會文字:姚竹梅圖片:趙菊英,張永錄2020年7月5日,晨曦萬裡瑞,長安翰墨香。在祥和的晴光中,西安于右任書法協會長安分會、西安長安于右任書法研究院舉辦了作品展和工作會,七十餘位書畫家參加了書畫交流和工作會議。書畫展示中,老書畫家王仁志老師對參展的作品逐一做了點評,肯定了各人的優點,並指出了不足和注意事項,讓會員們對書畫知識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和改進方法。
  • 世有「草聖」「行聖」,「楷聖」是誰?
    書法界的大內高手中,總會有許多書家被封譽「某聖」之稱號,如「草聖」。
  • 于右任題籤,小題「大作」,妙跡天成!
    題籤書法歷史悠久。無論是詩文集結成卷,還是書畫集結成冊,總要有籤條彰顯卷冊的內涵,以引起讀者的注意。題籤之作既是卷冊的題目,也是該冊的點睛之處乃至靈魂的外化。
  • 于右任書法丨壯美奇險、威而不猛
    于右任關中農民的兒子于右任先生以草書聞名近現代中國書壇,他在書學理論、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愈來愈受到海內外書法家的珍視。先生原名伯循,字右任,後以字行。德風堂考藏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于右任是民國時期的一位書法大家,他是清代碑學興起——繼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之後的又一位碑派大家,雖然于右任整理創建過標準草書,並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成立標準草書社
  • 巨匠軼事 | 于右任的墓誌書法情結
    2016年4月27日,《百年巨匠——于右任》開機儀式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央視CCTV-1《晚間新聞》、CCTV-4《中文國際》、CCTV-13《新聞直播間》、人民網、中新網、北京青年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據記載,自漢代起,文人雅士即有收藏名家書法的風尚,自此後,收藏書畫珍玩碑石文物者代不乏人,且日益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