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眾多成就中,于右任以其雄渾、衝淡、豪放、灑脫的草書最為矚目,被譽為「當代草聖」。而讓他走上當代草聖神壇的,除了他在草書創作上取得的成就,還因為在他創立的「標準草書」。
01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的原因
于右任建立「標準草書」,在根本上是為了給草書在法度上以「規範」度。在于右任看來,書法並沒有那麼高深莫測,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草書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他吸取漢魏晉唐書法之長,與今草、章草和狂草相融合,集合「名家聚會,各獻其長」,通過在名跡之間的反覆比較和擇優汰劣,系統地整理合成,從而創造出了一套書寫便捷,字跡清晰,字體流暢,令當代舉世矚目的「標準草書」。
于右任「標準草書」最初的確立,是其於1936年集成《草聖千字文》面世,當時被稱為「集字百衲本」。這個集帖包括前後文字共1027個字,除自創的177個字外,其餘950個字,分別選自歷代140餘位著名書法家的書帖。由他所創立的「標準草書」可以說是恩澤後人,享譽國內外,在我國書法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02「標準草書」的特點
于右任的「標準草書」不張狂、不怪異,用筆有靈秀之氣。其特點是:寓巧麗於簡約質樸之中,猶如美酒,看似清澈如水,平淡無奇;品則醇厚芳香,餘味無窮。
「標準草書」有三個特徵:一是容易識別;二是字體清楚秀麗;三是筆畫簡練而美麗。這三個特徵,充分體現了于右任對「標準草書」制定的四大原則,即「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前三個原則出於實用,分列於前,後一條出於審美,列於最後,可見其在觀念上十分注重實用的原則。
為了讓人學得對,學得快,學得容易,于右任將推廣「標準草書」的「四大原則」用於實踐,作到筆筆隨意,字字有別,大小斜正,恰到好處;而且結體重心低下,用筆含蓄儲勢,出神入化。
「標準草書」中將草書偏旁部首、結體、書寫等介紹的非常詳盡,尤其是樣字均出自傳承下來的草書各大家的字,可以說這是一部草書系統的學習步驟和方法的總結。「聖教序」是王羲之集字之大成,其對書法界貢獻巨大,古來今往書家聖賢都在頌揚。而「標準草書」對於書法界的貢獻,可與「聖教序」相媲美。
03「標準草書」不是「於體草書」
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的目的,並不是出於草書風格的考慮,二十齣於實用的目的。所以,它只是規範草書的寫法,並非草書的標準。現在,我們提起「標準草書」,自然會想到于右任,甚至會將「標準草書」與于右任的「於體草書」混為一談,這其實是個誤會。
草書是最能表達人的情感、體現書法藝術性的書體,如果以規範、統一的標準來界定,無疑對草書的藝術性有較大的損害。在書法藝術上有很高認識的于右任自然也明白這一點。
正確的講,「標準草書」是經過以于右任為代表的「標準草書社」同仁們對歷代草書文字正定之後形成的一套書寫草書文字的規範,是文字學範疇的草書文字系統,並非書法範疇的書體。而「於體草書」則是于右任先生在長期研究創作中形成的一套自己的書法風格。兩者之間,在根本上的追求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