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寸草天心·天心草
一、泉州的藥膳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是僑鄉,是經濟發達城市,也是美食之都,更是藥膳之都。
說是藥膳之都並不牽強,泉州人的日常飲食裡,時不時都要加點中草藥。
石橄欖豬肝沿湯
泉州尋常人家,當歸是廚房必備之物,普遍用於任何骨湯、魚湯的燉煮,龍骨湯、排骨湯、鱸魚湯等等,加點當歸,補血抗癌提高免疫力,還特別美味。
當歸也用於泡酒,當歸料酒,面線糊、湯麵,加點當歸料酒,美得飛起。
鰻魚當歸湯
煲湯方面,枸杞、黨參、黃芪、洋參、高麗參等貴重中草藥,隔三差五煲個洋參豬心湯補補,在泉州,實屬家常。
說到滋補菜餚,不得不提四物和四神。四物老番鴨湯,是泉州人的重要滋補美味,其中的四物,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中藥;四神豬肚湯,養胃開脾的神湯,四神乃茯苓、芡實、淮山、蓮子;如果是給小兒吃,那麼四神減一神蓮子,三神小肚湯,專治小兒厭食症,泉州小兒郎的常備藥膳。
三神小肚湯
涼茶算不算藥膳?話說泉州人熬煮涼茶,真的沒廣東人啥事。天青地紅、含草幹、葉下紅、葦莖等等都是泉州人夏天常喝的飲品。
天青地紅涼茶
而這些青草藥不但能熬煮涼茶,也能入膳,苦菜小腸湯、石橄欖豬肝沿湯、過飢草大骨湯,都讓泉州人慾罷不能。
過飢草大骨湯
二、泉州人痴迷的藥膳之王還有一樣草藥湯,藥香芬芳、回甘綿長,堪稱泉州藥膳之王,那便是讓所有泉州人魂牽夢繞,日思夜想都要一喝為快的——茵陳小腸湯。
茵陳有清熱、化溼、退黃的功效。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常年潮溼、悶熱,人們稍加不慎,便會有肝火旺、溼熱、溼瘡、瘙癢等症,而人體所需,便會對食物有所求,茵陳湯便是泉州人的體內需求。
茵陳小腸湯,聞之氣味清香,食之口舌舒暢,這味道口感讓泉州的老饕們非常痴迷,但民間有說法,茵陳湯不能連續吃,吃過一餐,得隔十天半個月方可再來一餐,等待的過程會讓味道更加豐滿迷人,這也讓茵陳小腸湯成為泉州人揮之不去的飲食念想。
尤其是出外打拼的泉州郎,想起烈日炎炎的夏天,阿嫲每隔一段時間端出的那一碗茵陳小腸湯,止不住的思念,化作一聲長嘆:夏天多喝茵陳湯,不辭長做泉州郎!
我今天就來分享這道美味的做法。
三、茵陳小腸湯1、準備食材:主食材:
小腸3條、茵陳20g、龍骨或大筒骨若干。
這分量可供一家四口人食用。
調味料:
鹽和地瓜粉(用於小腸的清洗)、料酒(小腸焯水用)、鹽(用於湯的調味)。
2、天心草的嘮叨:茵陳,隨便一家藥店都有得賣,20g只要1塊錢,中藥就是如此神奇又便宜。
茵陳小腸湯的主要食材是小腸和茵陳,而加入龍骨、大筒骨之類肉骨,是為了讓湯頭有一股香濃的肉骨味,不加也很美味的。
3、操作過程:a、茵陳裝入沙袋裡,藥店的老闆說不用裝沙袋會更出味,但我個人覺得裝入會讓湯更清爽,而你隨意哦。
b、這道藥膳最難的地方就是小腸的清洗,請看我是怎麼處理的吧:
九宮格裡的處理程序分別是:小腸外表用地瓜粉抓洗乾淨,剝掉多餘的油脂,用一根筷子將小腸的一頭頂起,順勢往裡穿,穿到頭將小腸和筷子一起拔出來,小腸翻腸成功,將小腸裡面的粘液捋掉;
清洗最關鍵的就是小腸內壁,先放入地瓜粉,抓出小腸內壁骯髒的粘液,用清水衝洗乾淨;
再放入食用鹽,同樣抓出多餘骯髒的粘液,用清水衝洗乾淨;一遍地瓜粉一遍食用鹽即可,不能洗得太過,過了小腸會發苦;
最後是焯水,冷水下鍋,放入料酒去腥,焯水一分鐘,撈起過涼水清洗乾淨;
小腸經過了這幾道程序後,終於洗乾淨了。
c、將清洗乾淨後的小腸和茵陳,還有龍骨一起放入砂鍋中;
清水沒過食材,蓋上砂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
起鍋前,加入一小勺鹽,記住,不要再添加任何調料了,除了鹽,所有的調料都是畫蛇添足;
撈出小腸和茵陳袋;
將小腸剪成小段後,重新入鍋,燒開,美味即成。
這個夏天,三伏天還沒來臨,這道美味,我已經做了不下四次,每逢朋友到訪、親人來家,不變的是這茵陳小腸湯,而每一次都讓我的親人和朋友感嘆,如此美味,不枉活在泉州。
附帶泉州藥膳的原創文章:
《石橄欖豬肝沿湯,泉州阿嫲的絕好配方,別處找不到的美味》
《過飢草筒骨小腸湯,媽媽的藥膳,小時候的味道》
《你童年的飲食方式,是不是從一碗三神小肚湯開始的?》
《民間的風蔥藥膳,泉州郎,你吃過幾種?》
《泉州阿嫲的藥膳,天青地紅也美味》
.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
天心草更多原創文章
初夏來一道金湯肥牛,逼出渾身的溼氣,通體舒坦
那些年陪伴我們成長的小零食,終於也長成了伴手禮
鹽水鴨胗,你信不信?這是一道零食,吃不胖又營養的零食
簡單易學的蘿蔔絲餅,周末的早餐茶配,清新美味
你真的懂得白灼魷魚嗎?要做到口感鮮脆嫩爽,火候和蘸汁都很關鍵
老油條成為新網紅,只要有「心」就行
.
喜歡美食堆裡的我,長按二維碼關注吧
喜歡就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