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十三五」發展成就,明確「十四五」總體思路,並釋放了2021年交通方面相關安排。而在近日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召開的2021年全市交通運輸暨十四運交通服務保障動員會上,更為具體的對外公布了2021年西安市交通運輸工作的目標和安排。
在西安的全運之年,十四五開局之年,具體工作目標的提出如同一劑強心針,將新一年的進程節奏大力推進。
對此,榮耀西安網聚焦報告和會議中涉及的相關重點項目進行整理和解讀。
2021年,西安將圍繞全力辦好「十四運」、毫不鬆懈抓好疫情防控、推動十項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實施「1259戰略」完成交通運輸工作任務,這些任務的具體落實也在會議中有了新的安排。
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在梳理了新一年的城市交通建設目標之後,對西安城市的綜合交通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
其中,按照具體安排,2021年將還有交通優化提升、擁堵點段治理、路網改善等多個關鍵任務,包含了交通樞紐、高鐵建設等諸多大眾非常關注的重點項目。
西安東站作為西安鐵路樞紐格局「四主一輔」重要組成部分,其位於繞城高速以東、西康鐵路紡織城火車站以南一公裡處,規模總計17臺35線(含正線),車站按一站三場布置,自西向東依次為高速場(西渝場、西武場)、普速場、城際場。
建成以後將是西安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站之一,與西安北站的18臺34線相比,西安東站全面建成後的35條股道數,將成為西安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站。目前已確定西安東站由西十高鐵和西康高鐵項目各出資50%建設(列入西十高鐵實施設計和施工)。
此外,在去年12月的《西安高鐵東城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競賽報名公告》中,西安東站核心區範圍公布,該片區將以TOD理念、站城一體、高效便捷、立體複合、多維開發、宜居宜業為設計原則,進行相關規劃招標。
西安東站核心區的範圍:位於灞橋區紅旗街道灣子村範圍內,雲扉巷以南,白鹿原坡底以西,灞臨公路以北,東三環以東,包含周邊區域,研究範圍約1.4平方公裡,設計機構可根據研究需求適當拓展範圍。
最新進展:西安東站被納入西安至十堰高鐵項目,同步規劃建設,去年12月,西十高鐵湖北段已經開工,陝西段預計今年開工。
新西安南站是西安市「四主一輔」客運格局中規劃的大型火車站,是西渝高鐵、西武高鐵、西成高鐵等高鐵線路及關中城際鐵路網的中心樞紐車站之一,規劃接駁6號線、12號、16號線等多條地鐵線路。
由於新西安南站緊鄰高新區發展中央創新區(CID),目前,西安決定採用站城一體化的新TOD開發模式,依託新西安南站,將周邊開發區域統一命名為「長安中心」。
最新進展:去年11月,陝西省政府採購網發布新西安南站分期建設研究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表示,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儘早實現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的落位,解決國鐵決策周期、地鐵決策周期、周邊城市物業開發周期,三者之間的矛盾,有必要推動綜合交通樞紐地鐵站點的提前建設,因此,提出新西安南站地鐵分期建設研究的需求。
鄠周眉高速公路是陝西省「2367」高速公路網規劃西安大環線的重要組成路段,是陝西省省級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路段,也是西安至漢中高速公路的一條迂迴線路,對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網絡,強化關中平原城市群之間、陝西與甘肅之間的聯繫,緩解現有高速公路通行壓力,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項目北與京昆高速西安至鄠邑段相接,南與在建的眉縣至太白高速、太白至鳳縣高速、已建的銀昆高速坪坎至漢中段相接,可形成又一條相對獨立的京昆線秦嶺複線,對於利用京昆線由關中至陝南的車輛有較強的分流作用;項目東與西安外環高速南段相接,西與眉太高速、關環高速相接,可作為連霍高速渭南至寶雞段的並行線;同時,項目通過眉太高速、太鳳高速,可與甘肅已建的徽縣至兩當高速相接,成為連接陝甘兩省的重要省際通道。
此外,鄠周眉高速連接了鄠邑、周至、眉縣等秦嶺北麓重要旅遊目的地,串聯起了鄠邑草堂寺、周至樓觀臺、眉縣太白山、紅河谷等景區,形成了以高速大動脈為骨架的旅遊大通道,可顯著提高沿線景區的可達性,有利於提升其輻射能力,對打造內容更豐富、更具精品特色的生態遊、文化遊和休閒遊精品線路,支撐關中地區旅遊資源升級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鄠邑經周至至眉縣高速公路項目路線起於西安市鄠邑區水寨村,設樞紐立交與京昆高速相接,向西經周至縣集賢鎮、樓觀鎮、縣城南、啞柏鎮,眉縣青化鎮、槐芽鎮,止於眉縣霸王河工業園區東南側,與在建的關中環線眉縣經岐山至鳳翔高速公路順接,路線全長約71.9公裡。線路擬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
最新進展:隨著2020年9月份工可取得省發改委批覆,標誌著我省「十三五」規劃新開工的高速公路項目工可手續已全部完成,2021年全面開工建設在即。
2021年,除了對西安東站、新西安南站重大交通樞紐啟動建設,新開工鄠周眉高速公路項目之外,還有眾多在建項目亟需快速推進。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工程是陝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民航發展「頭號工程、核心工作」,是中國民航局支持建設的全國民航「標杆示範項目」,也是陝西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重要支撐項目。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將現北跑道改為平行滑行道,新建北一、北二、南二3條跑道,新建70.03萬平方米的東航站樓,3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及停車樓,配套建設貨運、115個機位、航空食品、信息中心、消防救援及相關生產設施等。工程總概算469.29億元,建設工期65個月。項目建成後,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將成為擁有2個航站區、4座航站樓、4條跑道,能夠保障年旅客8300萬人次、貨郵100萬噸的超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隨著2020年中國民航局和省政府聯合批覆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航站區和配套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至此,機場三期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全面獲批,這標誌著工程前期工作圓滿完成進入了全面建設實施階段。
最新進展:據消息稱,近日在建設工程範圍內,勘探共發現各類古代文化遺蹟4600餘處,其中包括各時期古墓葬3500餘座,遺蹟數量和規模都非常巨大,考古發掘任務非常艱巨。
西安藍田通用機場總投資7.3億元,將按照A1級通用機場、飛行區等級2B的標準建設,主要新建1條長1200米、寬30米的跑道,以及機坪、機庫、辦公、航管、配套等設施。
西安藍田通用機場項目的建設,將滿足區域航空展覽、商務飛行、飛行培訓、應急救援等通用航空業務發展需求,進一步完善西安綜合交通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對於進一步完善西安市航空全產業鏈,加強產業集聚效應,拓展航空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聯繫以及相互促進有重要意義。
規劃目標年為2030年,規劃內容需保證機場基本運行,建設跑道、聯絡道、機坪、航管樓、機庫、辦公樓、動力中心、宿舍樓、餐廳、配套用房、撬裝加油站、門房等基本設施。遠期規劃目標年2050年,規劃內容立足於對遠期建設的優勢引導,注重發展的前瞻性及開創性,對相關業務進行拓展。
最新進展:12月22日,伴隨現場打火,歷經三個多月的協調、籌備、施工,西安航空基地(藍田)通用機場臨電工程全面完成,項目現場正式通電,下一步將切實推動藍田機場建設工作不斷向前。
西延、西康、西十高鐵在以西安為中心樞紐的陝西「米」字型高鐵路網中具有重要意義,但一直以來進展緩慢。
截至目前,西十、西延、西康等三條高鐵全部取得國家介入,等級的提升也為2021年三條線路全面開工奠定了基礎,資金投入和審批速度都有質的改變。
最新進展:
西延高鐵:11月,陝西省鐵路集團向西延高鐵項目撥付了2020年徵地拆遷款。西延高鐵的延伸段,延榆鄂高鐵也在年底迎來了好消息,12月,國鐵集團鑑定中心在榆林組織召開新建延安至榆林至鄂爾多斯高速鐵路項目可研評審會。
西十高鐵:11月發布了《新建鐵路西安至十堰線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陝西段)補充公示》。12月西十高鐵湖北段開工。
西康高鐵:12月的批覆,西康高鐵由省級實施項目調整為國家直接投資建設項目,並追加投資25.9億元;桐木站由越行站調整為中間站,安康西站站房規模由8000平方米增加到20000平方米,配建6線存車場,預留重慶、湖南、十堰方向城際高鐵引入條件;截至目前,西康高鐵可研調整文件獲批,初設調整和施工圖通過審查,趙家山隧道控制性工程土地房屋徵遷加快實施,施工進場準備工作就緒。
剩餘未全面開工的三條高鐵線路,項目準備工作都在順利進行,2021年將加快建設進度。
西安外環高速公路,規劃總長度270公裡,由南段、北段(原西鹹北環線)、連霍零口至渭南赤水段、榆藍渭南至玉山段、滬陝藍田至玉山段共同構成。
將與包茂、銀百、福銀、連霍、京昆、滬陝、榆藍7條國家高速公路相通,連接了13條對外高速輻射線,途徑鄠邑、長安、藍田、臨渭、臨潼、高陵、涇陽、秦都、禮泉、興平10個市縣(區),整條道路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共設立交11處。
但是西安外環並非全部新建,工程包含4段已建成高速線路,新建路線即外環高速南段。
外環高速南段全長70.16公裡,概算總投資134.82億元,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將延期至2022年通車。
全線起於高新區穀子磑,與已建成通車的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北段鄠邑東樞紐立交順接,途經西安市高新區、長安區、藍田縣3個區縣,終點位於藍田縣李後村,與滬陝高速相連。
最新進展:近期,南環線重難點控制工程施工完成,同時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房建工程已經完成招標,將進入下一步建設,加快通車進程。
京昆高速公路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工程為交通運輸部「十三五」規劃高速公路建設新開工項目,起自京昆高速(G5)與榆藍高速(G6521)相交的東楊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昆高速澇峪互通立交,路線全長164.386km,其中改擴建路段長度125.878km,利用現有西安繞城高速公路38.508km,全線採用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20km/h。
最新進展:在2020年中旬西安市與省交通廳籤署《徵地拆遷框架協議》後,西安市交通局正在積極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各項工程招標工作正在進行中,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210國道西安過境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中國道210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加快該路段建設對於完善國家公路網,提升國省幹線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道210西安過境公路北起高陵區國道310與國道210高陵過境公路交叉口,向南跨渭河,經臨潼區斜口街辦、灞橋區洪慶街道、長安區鳴犢街辦,接S107關中環線長安區侯官寨附近,全長60公裡,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
項目全線長60.310km(新建45.078km;改建3.353km;利用11.880km),按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路基寬度24-60m,設計速度為60/80km/h。
最新進展:近日省發改委批覆210國道西安過境下大寨至侯官寨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即將全面開工。
西戶快速幹道(西戶路)工程是西安市境內重要的快速幹道,是大西安綜合大交通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起自高新區西部大道延伸線,止於鄠邑區甘曹路與正小路交叉口,該項目全長27.626公裡,主線設計時速100km/h,輔道設計時速為40km/h,道路寬度80米,主車道路基寬度28.5米,鄠邑區全長19.48公裡。
最新進展:近日西戶路工程PPP項目預中標結果公示,信息顯示,項目投資估算約為263716.9萬元,建設期為3年,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在此次會議中,2021年的交通工作有了詳細的安排,還對西安未來五年的交通規劃也給出了全新的目標。
在「十四五」期間,西安將按照全市交通「一盤棋」思路,緊盯城內城外,圍繞西鹹、西渭、富閻等區域交通融合,綜合考慮、統一規劃、一體布局,以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大服務展現西安形象,體現交通人的使命情懷。
預計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12條,總裡程422公裡。
首先,建設國際一流和現代化交通樞紐,到2025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1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
建設現代化鐵路綜合樞紐。新建鐵路147公裡。2025年目標,域內鐵路總規模達741公裡,高速鐵路裡程達370公裡。
同時,構建暢接全國的公路網體系,新改建13條,裡程達378公裡;建設國省幹線公路及城市快速路14條496公裡;實施農村公路工程4882公裡。
預計到2025年,目標建成境內高速公路838公裡,高速公路網密度7.8公裡/百平方公裡,國省幹線一級以上公路裡程比重60%,重點鄉鎮通二級公路,全部鄉鎮通三級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並且,將重點推進綜合客運、貨運樞紐建設,圍繞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西安國際航空樞紐等。重點推進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東航站樓等綜合客運樞紐、西安港等綜合貨運樞紐建設。
加快完善樞紐集疏運體系,暢通「最後一公裡」,創建第二批國家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城市,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貨運物流網絡。
同時,打造西安全球性郵政快遞樞紐集群,建成立足西安、帶動關中、引領西北、輻射亞歐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快遞集散中心。
2022年底,實現閻良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100%通快遞,臨潼區、藍田縣、周至縣,95%通快遞。
2025年目標,全市快遞年業務量突破10億件,收入突破120億元,業務總量佔地區經濟總量比重超過1.5%。
將構建完善多元的城市交通體系,以十四運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為標杆,基本建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幹,中運量公交和常規公交為基礎,巡遊車、網約車為補充,公共自行車等慢行系統為延伸的城市交通系統。
到2025年,城市軌道交通總裡程422公裡,公交專用道500公裡,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65%,公共運輸正點率90%,中心城區半小時通達,都市圈核心圈一小時通勤網。
通讀報告及會議中對於2021年、「十四五」期間西安市綜合交通建設工作安排,我們清晰地看到,西安的交通運輸工作建設仍然處於搭建城市框架的關鍵時刻。
接下來的關鍵年份裡,西安在區域連接、高鐵線網、軌道交通、機場等各方面的交通路網,都應繼續加快節奏,全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