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近年來大力推廣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圖為在芙蓉廣場地鐵站,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受到乘客的歡迎。 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
長沙晚報北京專電 特派記者 石月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創造源泉,如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文化發展成果?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傳統文化?全國兩會期間,一些散發著文化氣息的詞彙——「全民閱讀」、「書香社會」等,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熱烈討論。
報告點擊
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重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擴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範圍,發揮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發展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
百姓期盼
期盼一:長沙縣居民何紅盛表示,加強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這是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的關鍵之舉。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應尊重當地鄉土文化習俗、文化觀念,保護好傳統古村落民居。
期盼二:嶽麓區居民馬莉莉說,希望家門口多一些小型圖書館,借書、看書都很方便,希望長沙有更多學者、作家來舉辦講座、開展教學,推進文化普及,同時希望政府對實體書店進行一定程度的幫扶,讓書香瀰漫星城,也希望大力推廣書本閱讀,讓「手機控」們重新拿起書本,享受紙質讀物的營養。
期盼三:網友「錦鱗」告訴記者,話劇、舞臺劇票價普遍偏高,一些好的演出更是讓人「望票興嘆」,希望親民的演出門票更多一些,惠及老百姓;同時她還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影視劇作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潤物無聲中寓教於樂。
代表委員聲音
李暉(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廳廳長):我們很多傳統古村落正面臨消失,現實不容樂觀。首先要推動古村落保護的立法;二是國家能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資料庫,同時要有專門力量和隊伍來研究、保護;三是各級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要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要充分關注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加大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對縣級劇場的投入。建議中央能夠在制定「十三五」規劃時,把縣鄉村三級文化設施的改善整體做一個項目,能夠惠及基層百姓。
池莉(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文聯主席):書香是什麼香?閱讀該怎麼讀?希望政府能有更具體的措施來推動全民閱讀。現在市場上的圖書,寫大話空話的多,教人怎麼賺錢的多,教人勾心鬥角的多,而社會需要的是「真正有價值的書」。全民閱讀需要健康的圖書市場,需要弄清楚各階層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水平的人想讀什麼?作家在寫什麼?然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建議修改著作權法,理順原創、出版和閱讀之間的關係,讓全民閱讀有法可依。
姜昆(全國政協委員、相聲表演藝術家):傳統文化應進入中小學課堂,建立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人格教育」課程體系。德育作為中小學階段的核心教學內容之一,目前更多地停留在日常行為規範、初步社會認知等基本層面上,沒有上升到人格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這一高度。這對處於黃金學習期的孩子們來說,可謂是令人痛心的學科內容缺失。讓教育真正回歸其本質——「人的教育」,讓優秀傳統文化植根於民族的血脈中,讓學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浸潤心靈,就能汲取前進的力量,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連線長沙
2015年,長沙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建設,加大風景名勝、古井名泉、古樹名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將歷史文化融入城市細節中。建設示範性綜合文化站30個,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6萬戶,完成「好戲天天送」700場。同時,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試點,啟動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加快炭河裡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質改造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胡耀邦故居紀念園,保護抗戰遺址,實現「三館一廳」和陶瓷博物館對外開放。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創作一批有影響的文藝精品,創建一批叫得響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