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
實現現代化是人類社會走向進步與繁榮的一種進程,是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對於當今中國來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道路是一項人類前所未有的新進程。如果說西歐國家實現的現代化,是千萬人口級別的國家案例,美國的現代化是億級人口的經驗,那麼中國實現的現代化將是10億以上人口國家取得的一項偉大成就,它將對世界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歐洲發達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充滿了國家間的矛盾、衝突乃至戰爭。20世紀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源於信奉強權政治邏輯實現現代化的歐洲國家,以及追尋這一邏輯而「脫亞入歐」的日本。這些國家曾秉持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全球建立了殖民體系,通過對被直接徵服和統治的民族的壓榨,攫取了全球的資源和財富,為其實現現代化奠定了物質基礎。二戰後實現現代化的美國,則以其利益為基礎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通過對「關貿總協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等全球性經濟機制的掌控,方便地薅取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羊毛」,以支撐其現代化超級大國的地位。今天的美國仍試圖通過其掌握的制度霸權、金融霸權和網絡霸權,利用其可對世界各地進行快速打擊的軍事力量和遍布全球的軍事基地,繼續調動世界各種資源為其戰略利益服務。總之,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往往充滿了「血與火」的徵戰和對其他民族的資源掠奪與經濟剝削。在實現了現代化後,仍以其傳統優勢地位和超強霸權實力對世界其他發展中地區進行控制和利用,維持著養尊處優的發達國家優越地位。
歷史進程、文明基礎和社會制度與西方國家有著本質的不同的社會主義中國,能否以一種和平的方式最終實現現代化?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實現的現代化,既是一種過程的和平,也將是一種結果的和平。即中國實現現代化將是一個和平發展的過程,而實現了現代化後的中國更將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必將給世界帶來和平和美好。中國絕不會再重複西方發達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模式。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中國將「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這將是一條和平發展之路。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幾十年自強不息的艱苦奮鬥,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過程,使貧窮落後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變。中國今天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這是中國黨和政府持之以恆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吃苦耐勞的精神支撐,中國現代化建設者們一點一滴的積累所鑄就的經濟成果。
目前中國站在了現代化進程的新起點上。「十四五」規劃中從九個方面勾畫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圖景,所依託的都是中國的內生動力和人民自強奮鬥,沒有一項計劃是要對外進行擴張,更沒有以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代價來實現自身利益和提升自己實力。可以肯定地說,在未來30年,中國將通過和平發展,完全依靠自身努力來完成現代化的進程。
在現代化過程中,中國將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和平是中國發展的鮮明特徵,更是中國人民的永恆期望。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便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長期以來,中國外交的目標就是為中國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周邊環境,使國家建設能夠在和平的環境中順利進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與別國的衝突和戰爭,也沒有佔領別國的一寸土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裡,中國一直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沒有一次對外用兵,更沒有陷入任何一場戰爭中。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為解決地區衝突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力所能及的重要貢獻。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也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此外中國還參與了世界不少衝突問題的斡旋、調解和多邊解決。中國不僅為自身實現現代化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還為消除紛爭和平息戰亂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現代化過程中,中國將是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者。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的最主要貢獻者,世界市場的最主要份額承擔者,世界投資的最重要來源地之一。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目前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佔全球比重約為11%。中國的經濟增長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國曾明確表示歡迎廣大發展中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積極開展深度合作,為世界發展中地區提供了重要的經濟發展機遇。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給世界經濟造成沉重打擊的狀況下,中國向疫情嚴重的國家及時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助力疫情緩解和經濟恢復增長,促進世界經濟的復甦。
在現代化過程中,中國還將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一直堅定奉行多邊主義,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積極支持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種全球性多邊組織和區域合作機制在處理國際及地區事務中發揮作用。中國順應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全球化和區域合作一體化大趨勢,參加了戰後建立的各層次各領域的國際多邊合作機制,堅持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毫不動搖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中國與周邊國家一道努力推動東亞區域的整合和亞洲國家間各種多邊機制的聯結,倡導亞太區域自貿區建設和亞太共同體建構,參與涵蓋全球的各區間多邊組織相互協調與合作。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將在自身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為維護和完善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發揮正面的作用。
中國實現現代化,拓展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途徑,將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動力。中華民族戰略文化中深嵌著「和為貴」的基因,實現現代化的中國,絕不會稱霸,不會搞擴張,更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中國人民明確認識到:「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實現現代化,伴隨著的將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個現代化的中國,不僅將造福中國人民,也將造福世界人民,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將為實現良性的全球治理創造良好條件,助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作者:蘇浩,系外交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