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裡的海螃蟹最好吃?

2021-01-09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三個料理人(id:sanjiangfoo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pixabay

文 | 衛奕奕

8月,南海和東海相繼開海;9月,黃海和渤海也到了開海的時候。經過一個夏天的滋養,很多海螃蟹正處於一年間最肥美、壯實的時候。

輕輕地掀開螃蟹殼,蟹膏已經塞得滿滿,品過香氣十足的蟹膏之後,將螃蟹對摺開,海螃蟹的蟹肉更多,更容易給人大塊朵頤的滿足感。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裡的海蟹最好吃呢?

▲圖/網絡

中國人對海蟹有些偏見

如今,大家都知道螃蟹的美味,一到季節,總會買上幾隻。但是螃蟹惡形惡相,外殼又堅硬,發現其中蘊藏的美味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魯迅會稱讚:「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而美食專欄作家蔡瀾更是要給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頒發諾貝爾獎。

然而,誰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傳說是有的,大禹到江南治水,遇到會夾人的蟲子,治水督工巴解想到一個方法,用開水灌河道,把這些蟲子燙死,沒想到蟲子被開水一燙,香氣四溢,巴解拿起來一嘗,味道居然還不錯。

於是,人們用巴解的名字命名了「蟹」,如今蘇州陽澄湖邊還有巴解像。

▲陽澄湖畔的巴解雕像,下邊圍著螃蟹。圖/全景網

當然,這種傳說隨便聽聽就好了,沒什麼可信度。不過,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大抵是不會有錯的。

兩千多年前的先秦典籍《周禮》中就有記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

東漢鄭玄作註:「 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蟹胥」指的就是螃蟹醬。

中國人在吃上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唐代陸龜蒙著有《蟹志》,宋代更有《蟹經》、《蟹略》,到了明清時期,各種記載就更多了。袁枚在《隨園食單》就說:蟹宜獨食,不宜搭配他物。

▲圖/pxhere

有的吃也就有了比較。民國名醫施今墨就有一個著名的「螃蟹階級論」:

一等湖蟹(陽澄湖、嘉興湖是一級,邵伯湖、高郵湖的是二級);

二等江蟹(蕪湖的一級,九江的二級);

三等河蟹(清水河的一級,渾水河的二級);

四等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

其實前四等指的是同一類螃蟹——中華絨螯蟹,只不過生活環境不同。反而施今墨看不上眼的海蟹,才是真正的種類繁多。

全世界的蟹類超過10000種,在中國發現的也超過1000種,不過大多數都是不可食用的,中國人常吃的本土海蟹一般屬於三大類——梭子蟹、青蟹、蟳。

梭子蟹,最平民家常的海螃蟹

事實上,很有可能是梭子蟹打開了中國人吃螃蟹的大門。

前文提到的「青州之蟹胥」,古代青州就位於山東半島北部,那裡至今仍然盛產梭子蟹。

梭子蟹指的是螃蟹分類裡的一個科,因為它的外殼兩邊有尖,長得像織布用的梭子,因此得名。

中國人常吃的梭子蟹有三種: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和三疣梭子蟹。

▲紅星梭子蟹。圖/Wikipedia

紅星梭子蟹又稱三點蟹、三眼蟹,主要生活在東海和南海地區。

▲遠海梭子蟹。圖/Wikipedia

遠海梭子蟹,也叫蘭花蟹,同樣主要生長於東南沿海。

▲三疣梭子蟹。圖/Wikipedia

最常吃到的就是三疣梭子蟹,因為背上有三個疣突而得名,俗名有很多,梭子蟹、槍蟹、海蟹、水蟹、飛蟹……

三疣梭子蟹地域分布很廣,從渤海地區一路向南到南海沿岸都有分布,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山東萊州大蟹。

萊州位於渤海灣旁,因為萊州灣灘緩波穩,適合梭子蟹的潛沙習性。境內河流眾多,帶了許多營養物質入海,促使浮遊生物繁衍,給梭子蟹提供了充足豐富的餌料,所以萊州易出產脂膏肥滿、個大味鮮的大蟹。

在市場上各類海螃蟹中,梭子蟹的價格算是比較親民的,而且口感也不錯。長到飽滿的梭子蟹,不僅肉多瓷實,蟹肉中也帶有海鮮獨有的鮮甜味。

▲鹹蛋黃焗蟹。圖/美味風採

至於梭子蟹的料理方法,簡直可以寫成一本單獨的菜譜。最簡單的自然是清蒸,也可以用刀一劈為二配合姜蔥來炒,蛋黃焗蟹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甚至還可以將螃蟹蒸熟後拆出蟹肉,熬粥、厚蛋燒或者配合其它食材一起料理。

不過要吃到更原始的梭子蟹味道,非生醃莫屬。中國有兩個地方將生醃蟹做到了極致,一是寧波,二是潮汕。

▲寧波紅膏嗆蟹。圖/網絡

寧波嗆蟹,選用帶有紅膏的梭子蟹,以水鹽4:1的比例配置醃水,還有人會倒入些許白酒,將洗淨後的梭子蟹放入醃水中,蓋好蓋子,等待15個小時,梭子蟹就醃製成熟了。

取出醃好的嗆蟹,斬件,伴入一點黃酒就可以吃了,這是來自海洋最原本的味道。

▲潮汕生醃蟹。圖/網絡

而到了潮汕地區,生醃蟹更是有「毒藥」的美譽。潮汕人常用蒜頭、辣椒、香菜、白酒、醬油、香油、味精等佐料來醃漬,激發出食材的鮮味。在潮汕的大排檔上,生醃海鮮往往就是估清最快的菜品。

青蟹,一己之力撐起東南沿海的螃蟹盛宴

青蟹全名鋸緣青蟹,性情比較兇猛,主食魚蝦貝類。盛產於溫暖的淺海中,主要分布在中國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和臺灣的沿海等地。

▲在青蟹最著名的產地浙江三門,甚至有專門的青蟹市場。圖/上海觀察

青蟹的生存能力極強,離水後只要鰓腔裡存有少量水份,還可以生存數天。所以,不要以為螃蟹離開水久了都會死掉,就不敢吃了。

一隻青蟹從幼體長成成年蟹,要經過10多次的蛻變過程,每蛻殼一次長大一次,全程6-8個月。而就是在就一次次蛻殼當中,不同形態的青蟹造就了不同的美食。

水蟹

▲水蟹粥。圖/Instagram

水蟹的產生其實就是青蟹蛻殼的一個階段。剛蛻殼的蟹體呈柔軟狀態,稱「軟殼蟹」。而那時的軟殼蟹橫臥在水底大量吸取水分,使蟹體舒張開來,經過3至4天,新殼才完全硬化。

因為蟹肉含水量劇增,所以水蟹的蟹肉汁水充盈、味道鮮甜,除了清蒸,也非常適合煮粥。

肉蟹

▲廈門煎蟹。圖/網絡

肉蟹,也叫菜蟹,無所謂是什麼性別,只要肉質飽滿,蟹肉緊實、鮮甜,就是好的肉蟹標準。在挑選時要注意,有「重身、墜手」感覺,才是肉蟹中的上品。

肉蟹的料理也十分多樣,可清蒸、可姜蔥炒,香港人還喜歡用它做避風塘炒蟹。

▲避風塘炒蟹。圖/OpenRice

所謂避風塘菜餚是指,舊香港漁民匯集避風的港灣,在那裡形成了漁民的生活圈,也形成了漁民的飲食文化,避風塘菜餚就起源於這裡。避風塘炒蟹的核心就是大量的炸蒜蓉,蒜香味與辣味結合,配合蟹肉本來的味道,形成獨特的香氣。

膏蟹

青蟹中的雌蟹被稱為膏蟹,內含滿滿的紅色蟹膏,膏質稠密結實,膏蟹蒸熟後呈鮮紅色十分奪目。

在挑選時,同樣要以「重身、墜手」為標準。另外如果在蟹的奄邊可以見到滿溢的蟹膏,拿起放在燈光旁可見蟹殼角落出現陰影,則是「爆膏」、「頂角」的絕佳品質。

膏蟹除了常見的清蒸、姜蔥炒之外,到了福建又成就了一道當地美味:紅蟳飯。

▲在福州,紅蟳飯和燉湯是一種特別受歡迎的搭配。圖/網絡

福建很多地方會習慣把青蟹叫做「蟳」。

製作紅蟳飯,要將火腿,鴨肉,豬肚,鴨胗,蝦米,香菇,竹筍,花生米用蔥油爆炒,與糯米飯調和上鍋預蒸,隨後將膏蟹洗淨,去掉腮和臍,切塊放到糯米上,再包上荷葉,上鍋蒸製10分鐘。

油脂的香氣、荷葉的清香與膏蟹的鮮香交相輝映。

奄仔蟹

▲奄仔蟹。圖/鮮物

俗稱處女蟹,沒經過交配的母蟹就是奄仔蟹。奄仔蟹有黃澄澄的膏,但由於還未完全成熟,這些蟹膏還是軟滑的,最適合的就是清蒸。

重皮蟹

正直換殼時期的奄仔蟹上市時會被稱為重皮蟹,因為新長的外殼未硬,舊殼藏在了新殼下,故名重皮。

此時的蟹為了迎接換殼期,儲備了大量的能量,所以殼下有層由脂膏形成的一層軟殼,口感甘香豐厚,集齊了整隻蟹的精華。

黃油蟹

▲黃油蟹。圖/炳勝飲食集團

常看港劇的人,都聽過黃油蟹這個詞,而它的產生,其實是一場意外。膏蟹在近岸淺灘準備產卵時,被豔陽曝曬以致體內蟹膏分解成紅黃油質滲透全身,即成為蟹中極品黃油蟹。

不過,由於黃油蟹的產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這些年需求量越來越大,想吃到它並不是件容易事。

紅蟳,潮州打冷的代表

福建人之所以會把青蟹叫做「蟳」,是因為真的有叫做「蟳」的螃蟹啊。

▲鏽斑蟳。圖/網絡

鏽斑蟳,也叫紅花蟹,生長於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色彩豔麗,貝殼上花紋也十分漂亮。要說有什麼缺點,大概就是它的味道算不上頂級。不過因為一道菜,紅花蟹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潮州凍蟹,風靡於潮汕、粵港地區的美味,並非冰凍過的螃蟹,而是冷食的意思,因為冷的蟹肉會變得更有彈性。潮汕地區一般是早上就做好凍蟹,一直等到下午或晚上再食用。

製作潮汕凍蟹一般選用一斤以上的紅花蟹,文火蒸熟,避免螃蟹因為掙扎而有損傷。蒸熟後,要等蟹自然放涼,進冷凍室裡待上半個小時,再轉進冷藏室。

▲潮州凍蟹。圖/OpenRice

食用之前,將蔥、姜、蒜蓉在鍋中炒香,倒入醋和豉油,作為蘸料,更能突出凍蟹的鮮美、爽滑、彈牙。

而在北方地區,也會吃一種「蟳」,叫做日本蟳,平時則叫它赤甲紅。

赤甲紅廣泛分布於中國沿海地區,但似乎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吃得更多,食用方法也是最為簡單和本味的清蒸。

▲清蒸赤甲紅。圖/網絡

為什麼在很多中國人眼中,海蟹不如河蟹?

螃蟹確實是有魔力的,因為它的肉中富含的胺基酸。甘氨酸、丙氨酸是甜味來源,穀氨酸則是重要的鮮味來源。所以,一到季節,錢包紛紛拜倒在螃蟹殼之下,或者說是鮮味之下。

不過,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儘管海蟹品種繁多,料理的花樣也不少,但始終就是覺得沒有大閘蟹上檔次,尤其在不少文人墨客眼中更是如此。

除了施今墨的螃蟹階級論,梁實秋也曾在《雅舍談吃》中寫過:「海蟹雖然味較差,但是個子粗大,肉多。從前我乘船路過煙臺威海衛,停泊之後,舢板雲集,大半是販賣螃蟹和大蝦的。都是煮熟了的。價錢便宜,買來就可以吃。雖然微有腥氣,聊勝於無。」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大閘蟹蟹黃。圖/premiumpuffer

首先,大閘蟹的美味確實是要贊服的。大閘蟹的蟹黃部分,酯類物質含量特別高,這就決定不僅蟹黃看起來油汪汪的,而且有獨特而又充足的香氣,這是海蟹所不及的。

其次,盛行吃大閘蟹的長江中下遊地區,千年以來都是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甚至是最發達的地區,富裕地區的飲食文化輸出,也造就了大閘蟹的流行。

就像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廣東經濟增長和經濟地位的提升,粵菜和海鮮也流傳的越來越廣。

另外,螃蟹經不住放,物流不發達的年代距離海岸線一定距離的人們還可以吃到,再遠也就只能吃醃螃蟹了。相比之下,中華絨螯蟹的地域分布極廣,從東北到嶺南都可以生存。

▲圖/pxhere

當然,大閘蟹的流行也要感謝文人墨客們。中國古代的很多食單,不是由廚師撰寫,而是文人墨客們所著。而他們的趣味又很容易影響到大眾,所以更容易獲取,吃起來也更文雅的大閘蟹也就成為了附庸風雅之選。

至於爭論海蟹和河蟹誰更好吃,其實沒這個必要。美食有爭論、有排行很正常,但更重要的還是享受美食中最應該享受的那部分。

想吃香氣撲鼻的蟹黃,那就來倆大閘蟹;想用鮮甜的蟹肉塞滿嘴巴,那就吃點海蟹。享用食物的真諦,就是將它最美味的地方,放大到極致。

參考資料:

[1]《中國海蟹類區系特點的初步研究》,海洋與湖泊

[2]《梁實秋:蟹》,《雅舍談吃》

[3]日本蟳,Wikipedia

[4]紅星梭子蟹,Wikipedia

[5]鏽斑蟳,Wikipedia

[6]遠海梭子蟹,Wikipedia

[7]《海鮮裡的裝甲部隊:南中國海常見蟹類》,米其林指南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中國哪裡的餛飩最好吃?
    人們自由發揮,廣東人鍾愛湯頭,川渝人鍾情調味,當然還有最痴迷餛飩的江南人。江南人民對餛飩的熱愛,某種程度上超過麵食,一城一餛飩都不誇張。正如有個美食家說過那樣:「湯料清澈的餛飩,最適宜水軟風輕的江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最出名的餛飩們。
  • 在中國,哪裡的羊肉最好吃?
    在中國遼闊的疆土之上,有多少種羊,就有多少種針對它的烹飪方法...縱觀祖國南北,有幾種羊是公認的好吃!在北方,最好吃的羊一半在西北,一半在內蒙,一盆手抓羊肉就能看出是不是好羊,調料越少,越能檢驗出羊肉品質,開鍋噴香沒有羶味,是每一隻北方羊最後的尊嚴。
  • 中國到底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不亞於母親對於子女哺育的重要性,畢竟一碗米粉承載的可是濃濃的家鄉情。
  • 中國哪裡盛產西瓜,哪裡的西瓜最好吃
    每年的夏季,西瓜無疑作為一種夏季產品領銜於各大水果市場,但在市場上我們見到的西瓜可能品種及產地各不相同,有山東的,有甘肅的,還有海南的等等,有麒麟瓜、有黑美人,還有京欣西瓜,那在你吃過的西瓜中,你覺得哪裡產的西瓜最好吃?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好吃的西瓜產地。
  • 中國到底哪裡的西瓜最好吃?!
    不服來戰)今天就來一起看看中國到底哪裡的西瓜最好吃本文授權轉載自「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現在的水果種類多了,好吃又好看。即使是在夏天,也可以吃到一年四季的水果。而在我的童年裡,最常見的應季水果就是西瓜,它始終穩坐消暑網紅NO.1。在外面和小夥伴玩耍半天,汗水涔涔、滿臉通紅,此時只要半個西瓜就可以「續命」。
  •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物道(ID:wudaoone),轉載請聯繫物道 夏至吃的涼麵,又叫入伏面。
  • 中國最好吃的大米在哪裡
    現在我們大家的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同時大家在飲食這方面也是越來越注意了,所以說很多人在平時都會做營養豐富的美食,但是大家在選擇原材料的時候也是非常注重的,選擇一些好的材料才能夠做出營養健康的食物,就像是大米飯一樣,大米是我們經常吃的一個主食,那麼大家在主食上選對了嗎,如果大米選擇好的話,做出來的米飯就會香氣四溢,非常的好吃而且有營養
  • 全國小米哪裡最好吃?
    全國哪裡的小米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中國小米在山西,山西小米數第一」。山西自古以來就譽為中國名米之鄉。山西小米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口感極好,營養豐富,尤其是山西廣靈的小米最出名。全國小米哪裡最好吃,當數山西廣靈小米最好!
  • 中國水蜜桃哪裡的最好吃,中國水蜜桃的主要產地,中國水蜜桃之鄉
    中國的地域遼闊,很多地區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在千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候環境,所以在這些地區種植的水果就會顯示出不一樣的特性的,中國的水蜜桃這種水果就是這樣了,並不是種出來就好吃的,在中國有三大水蜜桃產區的,山東蒙陰蜜桃,秦嶺蜜桃,陽山水蜜桃為主,以他獨特的山地生長環境,
  • 哪裡的大米最好吃?從南到北,給你介紹國內最好吃的4種大米!
    下文轉載自作者:都鞋筆記哪裡的大米最好吃?從南到北,給你介紹國內最好吃的4種大米!提到大米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穀物,大米可以說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咱們中國人食用最為多的一種主食,和麵粉一樣,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食材,大米不但可以作為主食食用,還可以做成各種美味的小吃,不但美味,而且營養豐富,是一種包容性非常強的食材,尤其是在我國的南方,大米更是最受歡迎的一種穀物,幾乎沒一頓飯都少不了大米的存在,在我國有名的大米大米產地有很多
  • 中國到底哪裡的涼麵最好吃?
    各地涼麵是萬變不離其宗,能夠最直觀的辨別涼麵「籍貫」的,還是拌麵的配料。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到底哪裡的涼麵最好吃?  至於廣元涼麵為什麼好吃,有人說是米好,有人說是水好。「涼麵不過劍門關」,做這碗面一定要用嘉陵江的水,而且還就是廣元一帶的水最合適。廣元人最割捨不下的就是這一碗涼麵的滋味,原因無他,這是廣元人眼中故鄉水土最鮮活的具象。 想看更多的四川面?
  • 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
    中國到底哪裡的鍋盔最好吃?今天就跟著風物君一探究竟吧~▼除了荊州公安有鍋盔,湖北仙桃的鍋盔也很好吃,用精白粉發酵面劑,擀成薄長條,塗上炒熟的香油、五香粉作酥心。烤熟的成品鍋盔,色黃扁圓,層層起酥,香脆味美。
  • 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麵最好吃?
    圖/視覺中國在蘭州,是沒有「蘭州拉麵」這種叫法的,通常稱「牛大碗」,即大碗牛肉麵之意。 蘭州牛肉麵之所以好吃,原材料很重要。西北產的小麥和傳統拉麵劑是面的關鍵。傳統的拉麵劑——蓬灰,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鹼性物質,加進去面會有一種特殊的礦物質香味,拉出的麵條夠筋道有勁。
  • 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在《水滸傳》裡,武松打虎之前,先來了兩斤牛肉 / 央視版《水滸傳》當然,這樣的明令禁止,並非是牛肉不好吃,反而是太好吃了!畢竟,在生產力低下的農耕社會,若牛都被拿來吃了,誰來幫助百姓耕田勞作?醬牛肉 / 圖蟲·創意1聽說最好吃的牛肉,都在東北部草原上中國到底哪裡的牛肉最好吃?
  • 中國哪裡的包子最好吃?
    吃包子的過程,有種不可預知的期待和驚喜像是一場帶點挑逗的好玩遊戲懂得「探索」,才能吃得不亦樂乎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包子最好吃?中國名包何其多,每一樣都「包」治百病。你不信?往下看!開封丨灌湯包的「鼻祖」
  •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
    中國到底哪裡的粽子最好吃?廣西粽子必須有名字!每逢端午粽子節,都是甜黨和鹹黨相爭的時候。甜黨們說,粽子必須是甜而軟糯,才是節日正道。鹹黨們則說,蛋黃火腿五花肉遠比你一顆棗子來的豐富。甜粽子固然有歷史,但是現在鹹粽子最得人心!大數據驗證了這個現象,早先央媒的調查,鹹黨比甜黨多了3%;之後,電商平臺的統計裡,甜粽和鹹粽購買比例是4:6。鹹粽的名氣實在很大,在粽子的故鄉浙江嘉興,《舌尖上的中國》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是從一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
  • 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這4個地方的大米,口感你絕對喜歡!
    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 這4個地方的大米,口感你絕對喜歡!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食米文化歷史悠久,在今年的防疫期間,在58同城組建的抗「疫」物資愛心車隊配送的物資中,大米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物資。
  • 中國這麼大,哪裡的年糕最好吃?
    年糕年糕,年年長高 新的一年當然要吃年糕了 年糕象徵著吉祥喜慶 包含著祝福 又香糯誘人 是中國人最愛吃的傳統美食之一了
  • 跟著小林老師的畫筆 來看看中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山區,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糯米的生長。包粽子時為了防膩,用大片植物葉片包裹,滲入植物清香,再加入適當鹼水,來促進口感,可以多吃一個。有些偏遠地區,不好弄到鹼水的,會用草木灰燒水,過濾後作為鹼水使用,可以說是相當有想像力了。
  • 中國哪裡的桃子最好吃?3種有名的桃子,哪種才是你的最愛?
    可是,中國各地這麼多的桃子,那到底哪裡的桃子最好吃呢?這3種很有名的桃子,那種才是你的最愛?安徽碭山黃桃:要說哪裡的黃桃最好吃?那必須是安徽的碭山楊桃了!在這個桃子收穫的季節,碭山黃桃可謂是又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