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700萬尾魚苗江津長江段安家!

2020-12-14 江津日報

胭脂魚、巖原鯉

厚頜魴、華鯪……

近700萬尾魚苗搖頭晃腦

從江津米幫沱碼頭遊進長江

好奇了吧?

這是江津在舉行增殖放流活動

11月27日,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生態修復和法制教育協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暨2020年增殖放流活動在江津舉行。

活動中,江津區人民法院與市魚保處、江津區林業局共同籤署協議,以生態修復為核心,以宣傳教育為手段,共同推進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及其生境的保護修復。

這個協議到底說了些啥?

看重點!

共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收容救護中心

根據協議,三方將共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收容救護中心,對傷病珍稀特有魚類,和其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進行救治暫養,康復後即時放歸長江。

同時,每年建設2萬平方米以上的人工魚巢,優化提升珍稀特有魚類的產卵場,提高其自然繁殖成功率和早期資源量。

此外,三方還將共同組織開展長江鱘、胭脂魚等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促進野生漁業資源的恢復、種群數量的擴大、群落結構的改善和長江生態的修復,並廣泛開展環境資源巡迴審判和法治宣傳活動,進社區、進校園開展科學知識普及和政策法規宣傳。

據悉,此次協議的籤訂,更有利於創建「司法保護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多方參與統籌推進」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聯動機制,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積極倡導生態文明「人人有為,人人有責」。

看起來就很有意思對不對

後面還有更厲害的

對1.6萬尾苗種進行標記

以開展增殖放流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在隨後的增殖放流活動中,放流了胭脂魚、巖原鯉、厚頜魴、華鯪等4種珍稀特有魚類,以及黃顙魚、中華倒刺䰾、長吻鮠、鰱、鱅等5種常見魚類,總計近700萬尾。

此舉將會進一步幫助保護區重慶段珍稀特有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和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完善。

不光如此,在西南大學水產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其中1.6萬尾苗種進行標記,以開展增殖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西南大學專家表示,放流的濾食性鰱、鱅,數量大,將有助於消解部分水域富營養化問題,可淨化水體,改善水質,對築牢長江上遊重要水生生態屏障,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具有重要意義。

當天,多部門還聯合在我區米幫沱碼頭開展了以「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為主題的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和宣傳教育活動。

為江津點讚!!!

最後,別忘了保護生態,人人有責哦!

綠樹環抱,陣陣鳥鳴~江津有個地方,讓你坐擁整座山林……

軌道5號線一期南段通車時間公布!未來江津人如何換乘?

@江津人 養老保險等三險繳費基數出爐 如何調整看這裡

記者:李婉齡 王浩然

視頻編輯:賴 婧

編輯:羅 梅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羅玉江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覺得不錯,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
    規模最大增殖放流,700萬尾魚苗入長江協議籤署後,參加活動的全體領導及人員前往江津區米邦沱碼頭,共同開展「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志在增殖放流前指導現場人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1.6萬餘尾胭脂魚、巖原鯉等國家和市級重點保護魚類魚苗進行了標記,以加強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11時許,在各在場單位、護漁志願隊、公益組織及人大代表的共同參與和見證下,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3.5萬尾魚苗「安家」洛清江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3 09:15 【字體:大中小】
  • 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看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魚苗,漁民吳汝奶樂得合不攏嘴。
  • 葛洲壩:生態長江,你我同行,200000尾魚苗放流長江!
    12月31日,在《長江保護法》正式出臺之際,宜昌市葛洲壩檢察院聯合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在枝江市顧家店鎮關洲公園開展「生態長江,你我同行」主題增殖放流活動。葛洲壩檢察院分黨組書記、檢察長張紅,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政委趙春華、副局長張新華,宜昌市農業農村局、枝江市顧家店鎮人民政府、枝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葛洲壩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李瀾、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相關幹警及群眾代表參加活動。活動中,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民警向群眾代表發放了《禁捕相關政策解讀》、《依法保護生態,長江十年禁漁》相關禁漁宣傳資料。
  • 5萬尾魚苗重回母親河懷抱
    9日下午,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通燧社區聯合黨建共建單位,在天生港電廠碼頭開展「增殖放流護生態 助力長江大保護」生態放流主題活動。近幾年,長江河道生態保護越來越受重視,沿江政府部門對長江環保工作大力加強,長江生態逐步回暖。
  • 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150萬尾魚苗「安家」漢江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付冰潔)1月14日,我市在漢江河畔開展2021年增殖放流活動,副市長何靖帶領社會各界人士,將150萬尾魚苗放流漢江。自2008年起,我市已連續12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漢江投放優質魚種1000多萬尾,為漢江老河口段漁業資源的恢復注入了強勁動力。
  • 2700餘萬尾魚苗增殖放流東洞庭湖
    執法人員聯合志願者,向東洞庭湖一次性投放2717.5萬尾魚苗,放流品種為四大家魚和胭脂魚。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分布於長江,有「亞洲美人魚」之稱。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譚格:現在洞庭湖的生態環境好了,我們看到江豚的機率也越來越高了,參加這次活動就是要踐行保護好一江碧水,保護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嶽陽模式。
  • 18年,他在長江放流魚苗1.6億尾——記「江蘇最美生態環境保護者...
    「長江裡的魚,是長江母親河賜予我們子孫萬代的。我要把它們培育出苗苗來,還給母親河。」江陰市芙蓉長江鮮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鄭金良自2002年起,堅持無償放流18年,累計向長江投放珍稀魚類超過1.6億尾,其中河豚超過2000萬尾,被稱為「河豚放流第一人」。10月,鄭金良被授予「江蘇最美生態環境保護者」榮譽稱號。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長江揚州段放流110多萬尾魚蟹
    16日、17日,長江揚州段開啟冬季放流,這也是長江揚州段全面禁捕禁釣後的首次放流活動。,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饒煒介紹,當天共放流中華絨螯蟹蟹苗12萬隻。
  • 劍河:20萬尾千島湖魚苗西遷仰阿莎湖 兩地助推東西部協作
    12月24日,來自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的20萬尾魚苗在一輛特製的活魚運輸車上經過1300多公裡的長途奔波西遷至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在淳安、劍河兩縣漁政幹部、漁業專技人員的共同呵護下成功放流,順利落戶仰阿莎湖。
  • 全國「放魚日」,南通30餘萬尾魚苗放流入海
    活動現場,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市農業農村局、通州灣示範區工作人員集聚碼頭,有序排隊領取魚苗。領到魚苗的工作人員慢慢地將魚苗通過事先準備好的滑道進行放流,小魚們歡快跳躍著,沿著滑道遊入海裡。一旁的兩臺運輸車內,黑鯛魚被安置在水桶中,工作人員通過水泵將桶內的魚苗抽入大海。
  • 築牢生態屏障 10萬尾魚苗在蘆山縣拐子沱庫區增殖放流
    啟動儀式之後,大家有序排隊,領取魚苗,此次增殖放流的主要是川陝哲羅鮭與10萬尾重口裂腹魚、齊口裂腹魚等品種魚苗,其中放生的60尾川陝哲羅鮭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雅安天然水域廣闊,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雅安將以此次宣傳月活動為契機,通過「一手抓依法治理、一手抓宣傳教育」,全面推動全市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健康發展,為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建設成渝地區綠美生態高地和建成綠色發展示範市貢獻力量。【來源:雅安新聞聯播】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福海縣:68萬尾特色經濟魚苗投放烏倫古湖
    福海縣:68萬尾特色經濟魚苗投放烏倫古湖 2020-09-24 19: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禁捕後首次放流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16日、17日,長江揚州段開啟冬季放流,這也是長江揚州段全面禁捕禁釣後的首次放流活動。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
  • 鱅魚、黃顙魚……7萬尾魚苗「安家」前坪水庫
    今日,前坪水庫建管局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前坪水庫投放鰱魚、鱅魚、黃顙魚和細鱗斜頜鯝等各種魚苗7萬尾。
  • 靈山:改善水域生態環境 放流魚苗12萬尾(圖)
    大步江河段放流魚苗。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施國輝供圖鳴珂江放流魚苗。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施國輝供圖廣西新聞網靈山2月24日訊(通訊員 施國輝)2月22日,欽州市靈山縣2018年新春漁業資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靈山縣鳴珂江邊舉行。
  • 商南:3萬尾魚苗投放蓮花湖 助力水域生態環境
    商洛資訊網訊: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愛心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青山綠水蓮花湖 一江清水送京津」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助力打造綠色生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的對魚苗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這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他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為孩子講解投放魚苗的意義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一受傷300斤野生鰉魚獲救後產卵 32萬尾魚苗被放流 2020-08-18 17:2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