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對肩關節的影響,或許你肩關節損傷,一部分原因來自引體

2020-12-14 小方愛舉鐵

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相信大家應該並不陌生,練背的黃金動作之一,也是練背必備動作,但是你知道嗎?你肩部疼痛,有可能就是因為你做引體向上導致的。

可能你一直認為肩部有些疼痛是因為臥推,或者是一些專門練肩的動作導致的,引體向上一個專門練背的動作,怎麼會導致肩部損傷呢?

其實不然,你進行引體向上的時候,也會用到你肩部肌肉發力,正因為這一個點,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成為你肩部損傷的原因,本文就來帶你了解這個原因,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可以意識到這個問題,最大限度避免你肩關節損傷。

本文要點速覽:

引體向上握法對肌肉的刺激,導致傷肩的變量就是因為握法正握,反握,對握哪一個對你肩部影響最大?如果放棄其中一種握法,對於背部寬度發展有影響嗎?

一.引體向上握法對肌肉的刺激,導致傷肩的變量就是因為握法

通常我們做引體向上會採用:正握,反握,對握,這三種握法,其中裡面再摻雜著寬,窄的握距,先來說一說這三種握法對肌肉的影響。

1.正握

正握一般是採用正握寬距引體向上進行,寬距是明顯超過肩寬的,這種握法增加了肩部內收外展的幅度,對你背闊肌刺激會大大加強。

還有一種握法是與肩同寬握距,這種握法雖然對背闊肌刺激會稍微低一些,但也不會差別很大,更偏向於你背部肌肉上半部分訓練,握的越寬則更偏向於背闊肌下半部分的訓練。

2.反握

反握我們一般會採用較窄的握距進行,是窄於肩寬的,這種握法增加了小臂旋後,肘關節屈伸的幅度會大大增加,對二頭肌的訓練十分有幫助,當然也可以同時刺激到你的背闊肌。

3.對握

對握可能大家接觸的不是很多,但是在這幾種握法中,它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引體向上,進行起來相對簡單許多,當你採用這種握法的時候,你手臂肱肌的參與會增多,背部肌肉刺激也是會有的,也是最安全一種握法。

以上來看對於背部肌肉來說,三種握法對於背部肌肉的刺激,本質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都是你練背動作極好的選擇,但是在動作之間握法改變的時候,對你背部肌肉刺激感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在進行背部訓練的時候,建議你採用不同形式,不同握法的引體向上進行背部訓練,這幾種握法在你背部訓練中是來回不斷切換的。

二.正握,反握,對握哪一個對你肩部影響最大?

不過有研究表明,寬握與反握的握法對你肩關節並不是很友好,尤其是正握寬距這種握法和反握與肩同寬的握法。

實驗研究表明,當你進行反握引體向上的時候,你的肩關節是處於一個極度外旋的狀態,當你往上拉的時候,一個過頭手上抬並且肱骨遠離你的肩胛骨的位置,是一個這樣的狀態,這個因素無疑是加大了肩關節壓力。

正握寬距引體向上則是你的運動行程更短,肩胛骨收縮的幅度更小,你的肩部處於一個90度外展加45度外旋的位置,這樣狀態下,身體為了更好穩定主肱骨跟肩胛骨,那自然更多的壓力就會施展在肩關節上,增加你肩峰撞擊的風險。

各位在進行上述引體向上的時候,有的時候有沒有肩關節脫臼的感覺?這個的確是有存在的,當你進行引體向上尤其是反握時候,會更容易擠壓到肩關節下腔內的空間,從而增加脫臼的風險。

大家可以回想下自己的訓練,當你肩部有不適感的時候,你進行引體向上的時候,是不是肩部壓力感覺頗大?是的,平常可能沒覺得引體向上對肩部有影響,但是你肩部一旦有不適感的時候,這種影響就會被放大。

所以你做引體向上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一些,一定要做好肩部熱身運動,外加在訓練中不斷加強你的肩袖肌群

三.如果放棄其中一種握法,對於背部寬度發展有影響嗎?

上述提到的寬握引體向上和反握引體向上你要多加注意的,可能有的人會擔心,當我放棄這兩種引體向上對我背部肌肉發展影響大嗎?尤其是寬握對背部寬度的影響。

我想說的是,沒必要完全放棄,再說也並不是你握的越寬對你背部寬度發展就越好,握的越寬相對動作行程就越短,你可以採用稍微比肩寬的握距就可以,降低你傷肩風險的同時,對背部肌肉刺激最大化。

還有你要知道的是主導你背部寬度的是背闊肌,不論你是做寬握引體向上還是其他形式的引體向上,它都可以刺激到你的背闊肌,它們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到最終你背部是否寬厚,還是取決於你的肌肉形態,和你本身具備的肌肉量。

總結:

以上說明了引體向上對你肩部的影響,當你採用不同形式的引體向上對你肩關節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回到你具體訓練中是否傷肩?還和你練安排,熱身,肩袖肌群強弱有關。

當你進行臥推,肩推這類動作時候,你練前熱身做的很好,肩袖肌群激活很到位,那你在進行這些動作的時候肩部不會有明顯的壓力,把這一套訓練前的熱身激活放在你你背部訓練中,那進行引體向上對肩關節的影響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但是如果在此之前,你安排了大量的訓練,肩關節已經有明顯的不適了,恢復也沒到位,訓練激活你也沒做好,那你再盲目的進行背部引體的訓練,那對你肩關節壓力就會大大增多,增加損傷的風險。

所以實際問題考究有很多,根據你實際訓練判斷來選擇動作,對了隨著訓練年限增多,對於身體負荷是不斷積累的,一定要做好熱身激活,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你關節損傷。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當疫情遇上五一#

相關焦點

  • 引體向上是一個傷肩動作?了解引體向上對肩部影響,避免肩部損傷
    其實不然,你進行引體向上的時候,也會用到你肩部肌肉發力,正因為這一個點,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成為你肩部損傷的原因,本文就來帶你了解這個原因,在做引體向上的時候可以意識到這個問題,最大限度避免你肩關節損傷。
  • 做引體向上時你體會過手臂的感受嗎?今天通過肩關節好好分析分析
    正手引體向上和反手引體向上到底有什麼區別?相信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問題都能輕而易舉的答上來,「正手引體向上對背闊肌刺激強烈,反手引體向上對肱二頭肌刺激強烈而對背部的刺激不明顯」,我想這種答案是單純的來源於對兩種訓練方式的親身體驗,但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嗎?難道僅僅是因為做反手引體向上時手臂的運動狀態與二頭彎舉相似?
  • 「乾貨」:引體向上導致的肩袖損傷,應該如何預防
    前言: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練引體向上把肩袖拉傷了,他問我應該如何預防。我告訴他,要想預防肩袖損傷,除了強化肩袖肌群,練習引體向上的時候還需要特別留意其他幾個關鍵細節。詳情請看下文。剛剛講了肩袖肌群的解剖學特點,現在再講講為什麼練習引體向上會導致肩袖損傷。
  • 如何拉起自己的第一個引體向上?力量、懸掛、核心缺一不可
    但事實上,引體向上是世界上最不被重視的核心及關節穩定訓練動作之一,它能刺激到背部肌群並不代表它的動作是為背而生(結果不該被倒推為原因),了解這點對於學習引體向上至關重要。核心剛度是關鍵當我們連一個引體向上都搞不定的時候,身邊朋友都會建議你去加強背部力量,但實則影響到你上拉趨勢的關鍵問題出在核心剛度上 核心剛度(Core stiffness)是指衡量我們能否為整個軀幹製造足夠張力的能力,也是我們能否完成引體向上的第一步。
  • 引體向上零基礎,用這套訓練計劃,讓你快速學會引體向上
    想要完全掌握引體向上,就必須要學會發力的技巧,那些基礎的力量其實是其次考慮的。今天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套引體向上的訓練方法,讓你快速學會發力。所以在選擇學習引體向上的動作時,要跟引體向上的發力點相似一些。
  • 做引體向上對打拳擊有什麼用?
    對於拳擊,由於這種運動對於這些拉力肌肉強化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強引體向上訓練,而且每一輪次數要適當增加。如果一位運動員只能做幾個引體向上, 那麼我們應該從更簡單的方式開始。但首先要避免「假」的引體向上。在格鬥中肩關節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之一。因此,在訓練運動員時,在選擇訓練方式時要非常小心。
  • 做好反手引體向上,再去練正手,否則你基礎會很差
    唯獨引體向上不行,反手引體向上沒有練好,就去練正手引體向上,會存在很多弊端。容易受傷第一點,就是對於純粹的新手來說,你直接去學正手引體向上,會更加容易受傷。我們從兩個動作的姿勢,你就可以發現。正手引體向上,會肩關節內旋,這個時候肩峰空間會更小。如果你在拉正手引體向上的時候,背部力量沒有利用完全,手臂發生了借力,那麼這個內旋會搭配聳肩。聳肩情況下,肩關節內旋,就容易導致肩峰撞擊。很多人拉引體向上,肩關節啪啪啪的響,就是這個原因。
  • 頸後引體向上怎麼練 掌握三個步驟
    頸後引體向上是引體向上當中難度很大的鍛鍊方式,那你知道頸後引體向上怎麼練嗎?練習引體向上有什麼好處?頸後引體向上練習有什麼危害呢?一起看下!  引體向上有頸前和頸後兩種方式,所謂前後就是上升的最高點,槓鈴是在前還是後的問題,當然頸後引體向上相對比頸前引體向上難度大。那麼頸後引體向上怎麼練呢?練習引體向上有哪些好處呢?
  • 3步循序漸進糾正訓練,快速修復肩關節損傷,消除健身肩關節疼痛
    肩關節損傷是運動健身中最容易發生的運動損傷,損傷後不但會出現肩膀疼痛,而且還會影響我們的運動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據調查數據顯示,健身的人群中,發生過肩關節損傷的多達45%,而損傷的人群中又有40%的人肩部疼痛持續至少一年[1]。
  • 引體向上2大傷痛,我來教你如何解決
    你在訓練任何一個部位的時候,其它部位都不能放鬆,而是保持有一定張力的靜止。根據這個道理,引體向上肩膀疼,就是因為你肩關節和肩胛骨放鬆了。但是你在拉起引體向上的過程中,肩關節還是要活動,失去了肌肉保護的關節,那脆的不得了,自然就容易受傷。
  • 引體向上為什麼好?經常鍛鍊引體向上,對背肌有這2個好處
    在鍛鍊背肌的時候,從來沒有哪一個動作能夠把所有部分都鍛鍊得非常好,但是我們現在發現的主要問題就是,很多人都只喜歡做划船類動作鍛鍊背肌,而忽視了引體向上這個自重動作。而引體向上這個動作恰巧又是最好的鍛鍊動作,它幾乎可以鍛鍊到我們背肌所有的肌肉,除了一些細節問題,引體向上完全可以幫我們把肌肉鍛鍊得還不錯。
  • 為什麼稱引體向上是練背的王牌動作?
    引體向上無外乎是背部增肌最佳的動作之一,雖然我在之前的文章裡用高位下拉替代過引體向上作為背部最佳動作,主要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訓練基礎不確定,確實有很多人無法完成這個動作。
  • 【專業報導】自重訓練(3)引體向上Chin-up
    B.有的觀點認為為了肩胛骨穩定,另外一種人的做法是讓肩胛骨下沉,實際上會造成肩峰下撞擊(手臂上臺出現岡上肌過度壓迫撞擊到肩峰下滑囊出現疼痛),反覆的撞擊促使滑囊、肌腱發生損傷、退變,出現肩關節外上側的疼痛。
  • 如何學會引體向上?多練這3個動作,你會很容易做到引體向上
    那麼離心引體向上這個動作,其實就是省略了「上拉」這個過程的引體向上姿勢,在我們進行鍛鍊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彈跳引體向上的方法,進行離心引體向上。在做彈跳引體向上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跳高一些,然後在最頂點的時候抓住單槓,保持全身的緊繃,然後控制身體緩慢下落,這樣我們上肢各部分肌肉會相互配合發力,進而提升引體向上協調力量。
  • 告訴你引體向上訓練小技巧,幫你刷新紀錄,完成新挑戰
    導語:引體向上是鍛鍊背部的黃金動作之一,被健身界朋友公認的動作,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對於細節的要求非常嚴格,很多的健友因為基礎力量差,在上槓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失敗,導致自己始終保持零記錄,如何有效的突破這個記錄
  • 引體向上向上做不起來的真正原因!你真的會用背部發力嗎?
    做過引體向上的各位都知道,想要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有人做了一個比喻說&34;雖然Chris不知道這是怎麼算出來,但是這也確實在側面反映了引體向上的難度!很多人在嘗試做引體向上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小臂沒勁了,大臂沒勁了,費勁了全身力氣就是不能將自己的身體拉起來一絲一毫,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今天Chris告訴大家,你很可能是根本就不會使用背部發力!
  • 背影殺手養成秘訣——天天引體,日日向上
    看了這麼多練習引體向上的好處,你還能說它沒用嗎?別猶豫了,現在就跟我們練起來吧。頸後寬距引體向上>反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寬距引體向上>正手窄距引體向上。註:頸後寬距引體向上是難度最大的,不僅完成不易,而且容易對自己的肩關節造成損傷;另外,反手寬距引體向上可以很好的練到肱二頭肌,正手寬距引體向上可以刺激到三角肌後束,正手窄距引體向上可能難度稍小,但也更容易完成更多次數,可以鍛鍊到肌肉耐力。所以無論哪種引體向上,都可以嘗試,沒有固定說哪一種最適合或者最有效果。
  • 健身入門基礎,教你如何快速完成一個正確的引體向上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做引體向上時,後背鎖骨沒有收縮。由於我們在訓煉中,基本上上臂的訓煉都是會藉助肩關節脫位,另外必須鎖骨的相互配合才可以進行。而在做引體向上時,肩關節脫位水準外旋是由肱骨和鎖骨一起相互配合進行的姿勢。
  • 引體向上謹防肩部損傷
    引體向上謹防肩部損傷■胡建厚近日,第73集團軍某旅軍醫金獻楠在新兵大隊巡診時發現,一些戰友在引體向上訓練後出現了肩部損傷。
  • 如何用引體向上增強背部泵感,5個雷區不要進入,幫你提高效果
    通過這篇小文的講解,你會收穫以下關於引體向上的知識。1、引體向上動作的效果分析2、如何避免進入引體向上鍛鍊的雷區?二、如何避免進入引體向上鍛鍊的雷區雷區一:身體斜上升在鍛鍊引體向上的時候,我們訓練者使身體向一側上升,這樣就會導致背闊肌單邊收縮力不平衡,背部兩邊受刺激的程度不一樣大,就會出現單邊薄弱肌肉,給整個背部鍛鍊造成影響,同時整個背部的感覺也會很差,正確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