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在全面推進改革開放部分,會議提出要「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而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資本市場的定調,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健全退出機制,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
具體來看,此次較新的提法有兩個,分別是:「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和「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此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提法在2020年年中政治局會議上曾經出現過。值得注意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已是連續第三年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任務中。
筆者認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資本市場方面的表述新意十足。一方面,會議關於資本市場出現新提法。另一方面,會議提出的要求,目標明確且可執行性非常強。
會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主要需從「入口端」和「出口端」兩方面下功夫。此前,「出口端」非常重要的退市機制,已經出臺了徵求意見稿,同時「入口端」的全面註冊制,也已經提上日程。
此外,今年會議新提了打擊逃廢債的問題,不僅對債券市場影響深遠,對股票市場同樣意義重大。
可以看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已經落實到了具體的內容和重點,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國內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已經提出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今年會議在指出下一步工作方向的同時,對相關主體的要求也非常明確。
在國內迎來30周年的關鍵節點上,會議對下一步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哪些方向呢?
一方面,會議將奠定國內資本市場2021年的主基調。總體看,明年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還將以市場化、法制化為主要方向。因此,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國內的股票股權市場,包括社會資本和債券市場,均將進一步規範發展。同時,更多市場規則的嚴格執行,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將更加穩定有序。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資本市市場化、法制化進程加速,加之在「進口端」和「出口端」兩方面,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市場有望改變過去「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
投資方面,國內資本市場發展進一步規範是非常重要的方向,這將對2021年整個資本市場的風格帶來較大影響。國內資本市場下一步要匹配註冊制和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因此,一些質地相對更加優良規範的投資標的和機構,整個金融市場均應如此。
(付立春系經濟學者,清華大學博士後、中國市場學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