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正直真誠的自由撰稿人,我承諾我所說的話,可見日月,不負人心。

肩膀習慣性脫臼是汪峰(化名)心中永遠的傷。上高三的一個元旦節放假,汪峰和幾位同學沒有回家,假日他們三個到少年宮溜冰場玩,在次之前汪峰從來沒有接觸過溜冰這項運動。憑著一股熱情和勇氣,汪峰不怕摔不怕疼,就這樣我和兩位同學完全靠自己摸索上了場,摔了很多次不斷的總結經驗,半天下來慢慢的會了一點。第二天他們商量著又去了,這一次就沒那麼幸運了,汪峰在摔倒的時候手臂緊緊的扒住牆邊的欄杆,由於慣性太大,他的右肩關節滑出了。當時他整個人呆住了不敢動,一瞬間肩膀自己又回來了,而且也不怎麼痛,他慢慢的滑回到前臺把鞋脫了,過了一會感覺好些了,而且同學還在玩他就又把鞋穿上場了,上去不到一分一甩肩膀,這次真的徹底掉下來了……噩夢從此開始了。

大學四年肩膀脫臼了5次到2017年一共脫臼了差不多十多次。平時脫臼一旦復位,兩個星期基本就可以自由活動了,之後甚至打桌球都可以。17年最後一次脫臼半年以後肩膀還是疼,之後核磁共振顯示肩袖有點損傷。在最後一次脫臼的時候他打電話給一位客戶,客戶是一家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他告訴汪峰可以做關節鏡手術根治。所以他才知道去醫院關節鏡科整治,最麻煩的是他的肱骨頭上長了一個2釐米的囊腫,原因不明,預計是由於脫臼撞擊引起。這個囊腫特別大所以手術是必須做了,只是怎麼做的問題,因為手術難度很大。很幸運,主任醫師經驗豐富,最後他幫汪峰做了手術,手術是全麻過程是沒意識的。

目前已經術後7個月了基本工作生活已經恢復,主要是肩膀活動受限,活動幅度小很多,這也和他的康復鍛鍊不夠以及做的不專業有關係。總結來看,如果肩膀脫臼最好的辦法是第一時間安排檢查,儘量做手術,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對於年輕人,幾乎一定會再次脫臼的。除非是老年人運動量少而且慢一般不需要手術。整個手術費用6萬多一點,報銷了3萬1千元,歡迎大家加關注,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