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中國社會近日隆重紀念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場戰爭,緬懷英烈。那場戰爭是中美力量懸殊時期的一次較量,對兩國的彼此認知、對東亞政治格局的形成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圍繞那場戰爭存在出於不同立場的不同敘事,然而中國對那場戰爭的定義和總結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並有道義的強大支持,因而經得起考驗,歷久彌新。
抗美援朝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抗美,二是援朝,它們都很真實。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爆發的是內戰,對它的起因朝韓各執一詞。美國裹挾一些國家組成「聯合國軍」,即使按照它的狡辯邏輯,「聯合國軍」也只能恢復「三八線」,而不能攻入北方,試圖從地圖上抹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美軍到1950年9月時已經打到鴨綠江邊,航空炸彈扔到了中國的安東市(今丹東市),這是赤裸裸的美軍侵略,抗美援朝這面大旗中國舉得名副其實,它的正義性無可爭辯。
抗美援朝當然是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美軍被中朝軍隊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三八線」以南,被迫反覆談判,最後「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將軍自己說,「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這一切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對美軍的勝利又是什麼?不是中朝的共同勝利又是什麼?
抗美援朝的勝利樹立了中國的國威、軍威,也樹立了新中國的國家自信,激發了全體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從而對新中國後來的建設發展起了非常正面的戰略影響,這些都極具歷史真實性。抗美援朝作為新中國的第一塊豐碑必將光耀史冊。
近年來受美國和西方價值觀滲透的影響,輿論場上出現一些質疑抗美援朝正統敘事的雜音,必須說,其中有些人是被美韓的敘事忽悠了,人云亦云。也有少數積極分子就是想通過否定抗美援朝來否定新中國,否定老一輩的開國領袖們。他們編造「史料」,長袖善舞,通過「翻歷史的案」搞現實意識形態鬥爭。
1950年的中國與美國完全不在一個發展水平線上,即使中國得到了一些蘇聯的裝備支持,也與美國有著根本上的力量差距。歷史不可能同時眷顧一個弱者和沒有道義者。中國之所以能在朝鮮戰場上戰勝美國,憑的就是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我們打的是美國侵略者,憑的就是因此才會有的中國人民在強敵面前的高度團結和志願軍將士們不畏犧牲的英勇氣概。
19萬多志願軍士兵獻出了寶貴生命,很多長眠在了朝鮮的山水之間,他們為抗美援朝捐軀,為保家衛國而死,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半個多世紀後,少數人學著美韓的腔調衝那場戰爭嚼舌頭,這很讓人難以接受,不能不說,這是對那場戰爭中為共和國捐軀者的褻瀆。
韓戰在美國被說成是「被遺忘的戰爭」,因為美國失敗了,很多人想忘掉它,才會這樣。近年忽然冒出韓戰的「美國勝利論」,這是美式意識形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特殊本事,有的中國人就沒必要跟著美國輿論一起轉彎,跟在舉大旗的華盛頓後面搖小旗了吧。新中國的人民是挺著火熱的胸膛經歷了那場戰爭的,我們集體的記憶沒有人能夠篡改和玷汙。
抗美援朝留給了今天的中國人一份重要精神遺產,那就是中國在那麼貧困的時候都不屈從美國的壓力,敢於與之碰撞,並在朝鮮大地上擊敗了它,今天已經強大起來的中國又有什麼理由懼怕美國的威脅和打壓呢?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題為《社評:中國的抗美援朝敘事經得起歷史檢驗》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近年忽然冒出韓戰的「美國勝利論」,這臉皮得有多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