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家的孩子為何多「學霸」?做到這2點,你也可以培養出學霸

2020-12-23 贏在高中

根據一項調查,10年以來,各省高考狀元的家庭出身,來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的學霸最多,而如果你再仔細區分,發現這些學霸的家庭,雖然同樣出自教師家庭,但是也是有不同的。

1、父母一方為教師,一般以母親為教師的居多,即便是公務員家庭,也往往是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老師。

2、老師以小學老師居多,高中老師的較少。如果是高中老師的孩子,父母往往並不在重點高中任教,而是在普通高中任教。而且不少老師在業務能力上並不突出,但是卻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非常優秀,而優秀優秀的老師,培養孩子卻非常失敗。

雖然這都不是絕對的,但是這裡卻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裡面,學習靠天賦,但是並不只有天賦,對於多數人而言,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學霸是可以培養的。

這些教師家庭,為什麼更容易出學霸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懂教育,有時間陪伴孩子,能夠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和讀書的環境,孩子從小成績優秀,所以學習的興趣也大大增加,學習內驅力增強,自然也就更容易成才。

我認為小學階段,是培養學霸的關鍵階段,因為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學習的內容越來越深,父母就會逐漸退出,由「扶著」孩子走路,到「領著」孩子走路,再到「跟著」孩子走路,這是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那麼,小學階段,什麼樣的家庭,容易培養出學霸呢?

第一,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中,至少有一人能夠有時間輔導孩子小學六年的作業!

我和小學數學老師聊天,她告訴我,她教過幾個高中老師的孩子,都特別聰明,但是就是成績不是很好,為什麼?因為孩子習慣太差了,學習也不是很刻苦。據我了解,這幾個孩子的爸爸都是學校裡的「名師」,教學成績優秀,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成績卻不好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高中老師一個是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因為高中老師晚自習需要值班,周末需要值班,一周幾個晚上不在家,影響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另外一個就是高中老師面對的都是「半成品」,尤其是重點高中,孩子都比較自覺的學習,這是人家家長和其他中小學老師培養的結果,而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如果缺少這些培養,孩子是不會自然而然就學好的。

相比高中老師,小學老師更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他們也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都比較好,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我曾經對重點高中班級家長的職業做過統計,發現這些成績優秀的孩子, 家長中至少有一方是「比較閒」的,比如有個單位,父親都在西北地區幹工程,工資待遇比較好,母親全部都辭職,專門帶孩子,到了高中,這個單位的幾個母親一起去學校旁邊租房子陪讀,這部分家庭的孩子,成績多數都非常優秀。

第二,父母或者其他長輩中,至少一人能懂教育,會教育孩子!

有時間陪孩子,孩子成績也不一定好,因為同樣是陪伴,差距也是很大的,有點陪伴是有效的,有的陪伴是無效的,比如你在旁邊刷手機,有的陪伴是起反作用的,比如辱罵羞辱孩子,所以,家長不僅要有時間陪孩子,更要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首先,是要會輔導孩子作業!雖然教育部門不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但是這是針對整體,當你有這個能力輔導孩子作業時,這種「一對一」的輔導,還是非常有效果的。但是,輔導不是「越俎代庖」,要觀察孩子的學習態度,對於不會的問題,要積極引導,最多給孩子講七分,三分留給他思考,不要認為你這個時候都會,總有一天你有不會的時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其次,要學會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孩子從小就對學習有深厚的興趣,即便有也是對某一科有興趣, 而不是所有科目,所以,學習興趣,主要靠後天培養的,這個過程,家長的作用不可替代。當孩子成績非常優秀時,自然也對學習有更多的興趣,而家長外在的肯定和適當、適時、適度的表揚,可以強化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有些老師因為業務能力強或者見到的好學生太多,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導致孩子叛逆,所以成績並不好,而有些老師,會誇孩子,自己的孩子成績也會很好。如果再想提升,可以從小給孩子講、聽或者看一些名人傳記,引導孩子尊重勞動,學會感恩,樂於奉獻,有了崇高的理想,也就有了更高的格局,這樣的孩子,不會被眼前利益所迷惑,不會為一時得失打敗。

這兩個要求,聽起來不高,但是要持續做起來卻很難,對家長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家長會埋怨,如果家長都做了,要老師幹什麼?

你要知道,老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你不要指望在老師的教育下,所有的孩子都具備了上面這兩點,況且在孩子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什麼老師都能遇到,而真正起到主要輔助作用的,是不變的而且水平日益提升的父母,如果你不到,也就不要要求老師去做了,老師做的也是分內的工作, 也就不要期待孩子成為學霸了,孩子也只是個普通孩子而已,你覺著呢?

相關焦點

  • 想成為學霸?做到這幾點就可以!
    相信很多人都會羨慕學霸,羨慕他們有高超的智商,隨便學一學就能考滿分,隨便想一想就能想明白題中關竅。但其實,學霸們的智商並沒有多高,他們只是在學習中做到了幾個很容易被你忽視的點,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到底是哪幾點。
  • 身上有這5個表現的孩子,上學後多半是「學霸」,你家佔了幾個
    不過,孩子的學業問題是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不能僅憑一段時間的優異來判斷,那麼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家的寶寶是不是個「學霸」呢?關於這一點,我們其實只要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類似以下的這些特徵便可以,現在來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吧。
  • 有4個特點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學霸!
    經常會有這樣的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不從自身找問題,考試成績基本墊底,我們基本稱之為「學渣」。但也有天生就是「學霸」的孩子,學習好又懂事,比如這四類孩子,家長一定要著重培養,千萬不要忽視了!
  • 孩子在上學前,父母著重培養這「3個力」,日後可能成為學霸
    所以自從我有了孩子以後,我在內心就打算好了,要在孩子上學前,幫養成好習慣,為日後成為「學霸」做準備!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那些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力」,家長應該著重去培養。
  • 衡水中學數學老師提醒:做到以下6點,你也能成為數學學霸
    導語:衡水中學數學老師提醒:做到以下6點,你也能成為數學學霸努力拼搏,迎戰高考說起聞名全國的衡水中學,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它有非常優質的學生源,學生幾乎是來自各個地區的學霸,就算高一不是學霸,經過三年的歷練,他們也都成功蛻變成學霸,衡水中學的學生把優秀當成一種習慣,他們自律性很強,真正做到了爭奪多秒的學習。衡水中學的老師博學多才,他們按照「八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提供建設性的建議。對於不少高中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拖後腿」的科目。
  • 「千萬別讓孩子當學霸!」過來人道出真相:中遊的孩子才最幸福
    文|全文共149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學霸」簡直是學生當中一種「超神」的存在,受老師喜愛,受其他同學的景仰,而且還是家長的自豪,可以說是所有學生的焦點。這一場比賽當中,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你認為幸福感最強的是哪一名呢?很多人認為,肯定是第一名的幸福感最強,但實際上,第三名的幸福感才是最強的。
  • 為什麼老師的孩子幾乎都是學霸?靠的不是「吃小灶」,而是這4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家的孩子更容易變學霸",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成都商報》在2015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50位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四川籍考生中有近三分之一(15位)來自教師家庭。為什麼老師的家庭更容易出現學霸,很多人都以為父母作為老師肯定沒少在私下給孩子開小灶,但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教師家庭培養成績好的孩子更有優勢呢?
  • 老師請考上清華的學霸回母校傳經,學霸回應三個字。老師懵了!
    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是老師、學校引以為榮的事。老師會常常把學霸的大名掛在嘴邊,時刻不忘教育下一屆學生:大家要努力學習,你看,咱們去年的學生某某某都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家一定要以他為榜樣,考清華!考北大!實現人生夢想。
  • 學霸平時都在「玩」,為什麼每次第一都是他,原來做到了這三點
    學霸考出高分的原因跟智商有關嗎?學霸平時都在「玩」,為什麼每次第一都是他,原來做到了這三點第一點:不熬夜,作息時間很規律這個是一個成功考入北大的學長分享的經驗,他表示自己不會像其他學生那樣平時熬夜學習,就算平時布置的作業過多,也會
  • 學霸刑雨涵:學習秘訣很簡單,記住這3點,你的孩子也可以很優秀
    父母只需在一旁提一些建議然後讓孩子自由選擇。三、多給孩子看繪本和益智遊戲家長平時可以多為孩子買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以及適合他們年齡段的繪本。生動的卡通書,不僅能讓孩子對閱讀更有興趣,還能融入進故事的劇情一同思考。
  • 為何學校裡風光的「學霸」,步入社會後卻很平庸?老師說出了真相
    從小,學霸都是那個他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不光是學生羨慕他們,家長們也羨慕,老師也喜歡。 近年來,有一個現象備受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學霸一般只是在學校的時候比較風光,但是畢業後步入社會,不見得學霸們能有多優秀,甚至變成了路人甲,這是為何呢? 1、從小到大把學習成績看得太重
  • 學霸的草稿紙火了,整潔書面令人賞心悅目:自律的孩子有多棒
    我們再來看看網絡上,被老師上傳的學霸的草稿紙。這要不說是草稿紙,我還真以為是試卷呢!如果你覺得這位家長失去了理智,你八成是沒有孩子,或者是培養出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 哈佛教授: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多有以下特徵,家長要趁早培養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家長也越來越重視教育、關注孩子的成績。我有一個朋友就經常感嘆:「我看我兒子也不笨呀!你說他比那些學霸差啥呢?怎麼成績就上不去呢?」
  • 學霸的「數學草稿紙」火了,老師:自律的孩子,看草稿紙就知道了
    但是相信看到朋友圈裡學霸的數學草稿紙之後,人們都會改變看法,這樣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這位學霸即便是打草稿,也會非常工整的寫下題目的序號,並且每一道題的答題流程都會像寫作業一樣,一行對應一行,更重要的是還會標註出他認為的重點,還有自己經常容易錯的地方。
  • 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老師給出了答案
    很多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大量的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實施霸凌的學生,學習成績都很一般,甚至不怎麼好,而學校裡那些「學霸級」的同學,往往不會被他們盯上。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老師給出了答案。在校園霸凌中,為啥「學霸」很少被當「軟柿子」?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學霸「草稿本」火了,「自律」的孩子太優秀
    孩子經常被經常拿來比較,往往就是學習出了問題。在老師眼中,好孩子永遠是跟好學習成績掛鈎的,如果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真的似乎跟好學生掛不上鉤呀。這不一個學校的學霸「草稿本」火了,因為這位學霸完成是把草稿紙寫成了比考卷還要整潔,思路且清晰,讓人一目了然的紙。
  • 學霸的「草稿紙」走紅!自律的孩子,連打草稿都是工整的
    我認為,草稿紙這種東西就該是不假思索,亂寫亂畫的地方,比如下圖:我們再來看看網絡上,被老師上傳的學霸的草稿紙。這要不說是草稿紙,我還真以為是試卷呢!太令人賞心悅目了,這草稿紙不只工整,仔細一看還有重點標註!見到這樣的草稿紙,有一位網友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我家娃要這樣,吵架我抽自己」。如果你覺得這位家長失去了理智,你八成是沒有孩子,或者是培養出了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 輔導班老師通過多年經驗,悟出讓孩子變學霸的秘訣,很簡單
    文|文兒不管什麼時候,「學霸」這兩個字總是自帶光環,足以晃傷家長和學生的雙眼。孩子自從上學以後,身上就背負著「變成學霸」的期望,如果他們成不了,還會被家長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榜樣,天天耳提面命。孩子們自己制定的「學習進步」的目標,也是為了在通往學霸的道路上前進再前進。那麼,本身是學渣或者學中的孩子有多大可能逆襲成學霸呢?一個輔導班老師通過多年輔導經驗,悟出了讓孩子變學霸的秘訣,說起來還挺簡單。這位老師是一個網絡知名教育品牌的輔導老師,對教學頗有建樹,奉行的也是體驗式教育的新思想。
  • 上海數學老師讓孩子給父母出考卷,學霸的媽媽得分最低,卻被點讚
    這次,孩子們終於找到了機會反擊:「我出的都是基礎題,就這題你80分鐘還做不完,給你90分鐘你還沒空檢查計算,好好反省吧……」老師:平時,爸爸媽媽們會讓孩子做難題、超綱題。這下,孩子們全都「還」了回來。孩子和家長的熱烈反饋,讓我覺得這樣的作業形式,還可以繼續嘗試。」——龔豪老師 讓孩子出考卷,化被動為主動,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自主性。「每個孩子知識點掌握情況都不同,讓他們自己去主動尋找薄弱點,再經過批改和講解的過程,可能複習更有效率。」
  • 孩子真的要從小開始培養!高考狀元學霸考試前竟然還在練鋼琴
    從孩子上學到參加高考有十幾年的時間,這些超級學霸們不是靠著高中一兩年的努力就取得優秀的成績。從採訪中可以得知,這些學霸狀元的一個共同點:都有著非常負責任的家長,花了大量時間去陪伴督促孩子的學習以及習慣養成。在採訪中楊晨煜媽媽說:「很多人孩子上初中高中了還問我,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