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社記者/林涵)1975年7月1日,中國和泰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翻開了兩國友好交往的新篇章。2020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45年來,無論兩國國內如何發展,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泰關係始終沿著先輩偉人開闢的道路穩步前進,成為國家間和睦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
在中泰建交45周年之際,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他為我們呈現了中泰兩國全方位合作取得的碩果: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日益拓展,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快速發展,全方位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建交45周年 全方位合作成果豐碩
政治上,雙方相互尊重、彼此信賴,戰略互信得到深化。"兩國領導人在雙多邊場合頻繁會面,就重大戰略問題坦誠深入交換看法,為雙邊關係發展指明方向。"楊欣說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哇集拉隆功國王陛下加冕,親自向詩琳通公主殿下頒授中國對外最高榮譽"友誼勳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泰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正式訪問,為新時代中泰關係發展注入新動力。巴育總理等泰國政府、國會領導人多次率團訪華,同中國領導人深入交流。楊欣表示,面對國際地區形勢複雜深刻變化,中泰兩國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攜手面對困難與挑戰,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著良好的溝通與協作。
經濟上,雙方互為重要夥伴,務實合作碩果纍纍。中泰雙邊貿易額連年增長,2019年達917億美元,是建交初期的近3700倍。中國連續7年成為泰國最大貿易夥伴,泰國是中國在東協中第三大貿易夥伴。2019年中國成為泰國最大外資來源國。2020年1~5月,中泰進出口額在疫情重壓下逆勢上漲8.1%。楊欣介紹說:"雙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中泰鐵路建設進展順利,百餘家中國企業落戶泰中羅勇工業園,中國鐵建參與的泰國EEC連接三大機場高鐵項目成功籤約。華為、阿里巴巴、京東等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正與泰國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推動泰國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現代物流、5G通訊等'未來產業'發展,為中泰經濟合作增添新動能。"
人文上,雙方堅持開放包容,交流互鑑。2019年共3.6萬名中國學生在泰國學習,2.8萬名泰國學生赴中國留學,近1500名中國漢語教育志願者在泰國工作。中國多年穩居泰國最大旅遊客源國,赴泰遊客數量連續兩年破千萬。楊欣還表示,中泰雙方在科技、衛生、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南京藝術學院與泰國甘拉雅尼音樂學院交流與合作有聲有色,泰國電視劇在華熱播,中國電影電視劇、網絡文學受到泰國年輕人的喜愛,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不斷加深。
中泰一家親,攜手戰疫情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中泰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在彼此抗疫艱難時刻,及時給予對方寶貴的政治支持和無私醫療物資援助,生動闡釋了"中泰一家親"的真摯情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精神。
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慰問電,高度讚賞中國抗擊疫情採取的有力措施。泰國總理巴育、國會主席川·立派分別代表泰國政府、國會向中國領導人致慰問電。巴育還發表視頻講話,為中國和世界抗擊疫情加油打氣。泰國各界傾力相助,短時間內向中國捐贈了大量醫療物資。
"中方一直關注泰國疫情發展,及時同泰方分享疫情信息、溝通防疫措施、研商治療方案、開展疫苗研發合作,盡其所能提供支持與援助。"楊欣說。中國政府向泰國政府捐贈兩批醫療物資,包括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檢測試劑和防護服等。中國企業、友好組織和民間機構自發行動,支援泰國抗疫鬥爭。據悉,中國駐泰國大使館還專門設立了"愛心櫃",為使館附近泰國民眾提供生活必需物資。"中泰抗疫合作充分展現兩國'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特殊友誼,中泰關係歷經疫情洗禮,更加親密無間、牢不可破。"楊欣說道。
世界格局新變化下的中泰關係
楊欣表示,當前,國際秩序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公共衛生形成多重挑戰,激化政治民族主義、外交孤立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社會民粹主義在全球範圍抬頭,產業脫鉤、"逆全球化"思潮甚囂塵上。疫情滋生的"分裂"文化,不斷侵蝕國際合作意願和共同行動力,也給全球經濟復甦造成嚴重阻礙。
"中泰兩國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獲益者。45年風雨走過,中泰兩國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互利共贏的原則,成功打造踐行新型國際關係理念的國家交往典範。"楊欣說,"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奉行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中泰關係必將在國際亂局中堅定前行,在傳統友好中升華情誼,在各領域務實合作中結出新碩果。"對此,楊欣還建議道:
首先,應加強戰略溝通。以高層交往為引領,密切兩國各級別人員往來,用好各項對話合作機制,為雙方進一步增進互信、對接合作提供堅實保障。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動兩國發展戰略在政策和執行等層面深入融合,為更廣泛密切的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應深化經貿合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積極探討中泰聯合復產復工,儘快恢復並深化拓展經貿務實合作的具體舉措。堅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推動中泰鐵路儘早造福沿線民眾。充分發揮經濟互補優勢,積極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抓住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助力中泰合作提質升級。
第三,應加深人文交流。以促進民心相通為目標,完善全方位、深層次人文交流網絡。積極支持中泰智庫、媒體、文藝團體互訪交流,促進青年交往和互動,充分挖掘旅遊合作潛力,深入拓展科技、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推動知識和技術分享、人才交流和培訓,加強扶貧減貧經驗交流。
第四,應拓展多邊合作。中泰同為發展中國家,在區域和國際事務中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雙方應深化溝通與協調,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以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共同發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霸凌主義的堅定聲音,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共同踐行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泰國是東協創始國之一,在地區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中方願同泰方一道在現有機制框架下,加強中國—東協合作,推動瀾湄合作提質升級。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立足中泰建交45周年這一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中方有信心、有決心同泰方精誠合作,把握歷史機遇,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推動中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讓中泰合作的累累碩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來源:《中國—東協博覽》「政經版」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