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長風破浪 開拓進取 攜手共建中泰關係更加...

2020-12-12 澎湃新聞

7月1日,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在泰國《民意報》、《即時新聞》、《曼谷商報》、《曼谷郵報》、《星暹日報》、《世界日報》發表題為《長風破浪 開拓進取 攜手共建中泰關係更加輝煌的明天》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1975年7月1日,周恩來總理與克立·巴莫總理在北京籤署建交公報,中泰關係掀開了嶄新篇章。45年時光荏苒,世界在變,地區在變,中泰兩國在各自發展道路上昂首前行取得了非凡成就,中泰兩國關係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積極變化今天的中泰關係,變得更加全面、更加務實、更加富有活力。

——全面:體現在雙方戰略互信不斷深化,合作領域不斷拓展。

兩國領導人通過互訪、互致信函和在重要多邊場合舉行會晤等方式保持頻繁接觸,就雙邊關係發展和國際地區形勢中等重大戰略性問題坦誠深入交換看法,在涉及彼此核心重大利益問題上堅定不移給予對方支持,中泰關係的政治基礎日益深厚、牢不可破。近年來,習近平主席親自致賀哇集拉隆功國王陛下加冕,親自向詩琳通公主殿下頒授中國對外最高榮譽「友誼勳章」。李克強總理赴泰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正式訪問,。巴育總理等泰國政府、國會領導人多次率團訪華,。雙方圍繞治國理政、扶貧減貧的交流愈發深入。

兩國友好互利合作逐步實現全方位、各領域發展,合作機制不斷健全。中泰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發表兩國關係發展遠景規劃,在已有良好合作基礎上,對未來兩國關係行穩致遠描繪藍圖。可以說,兩國友好交流與合作已涵蓋政治、經貿、軍事、安全、科技、人文、教育、體育、文學、學術、媒體等各個領域,實現了無遺漏、全覆蓋,為中泰關係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堅實動力。目前,兩國定期舉行戰略對話,建有經貿合作聯委會、防務安全磋商、科技合作聯委會、鐵路合作聯委會、數字經濟合作部級對話等多領域合作機制,日益發揮重要作用。雙方在東亞合作、聯合國等地區和多邊全球合作框架下保持密切協調與配合,共同維護國際和地區穩定、繁榮與發展。

——務實:體現在雙方互利合作碩果纍纍,兩國人民受益良多。

雙邊貿易額從建交時的2462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917億美元,增長3700多倍。中國連續七年成為泰國最大貿易夥伴,2019年成為泰國最大外資來源國,泰國則是中國在東協國家中第三大貿易夥伴。中泰鐵路建設持續推進,建成通車後將成為首條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鐵路大動脈地區國家和人民長期以來關於泛亞鐵路的美好願望終將初步實現。百餘家中國企業落戶泰中羅勇工業園,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就業。兩國已締結39對友好城市,地方交往勢頭強勁。中國多年穩居泰國最大旅遊客源國,赴泰遊客數量連續兩年突破千萬人次。雙方合作在泰國開設16所孔子學院和11個孔子課堂,近1500名中國漢教志願者在泰國傳播中國語言文化。2019年共3.6萬名中國學生在泰國學習,2.8萬名泰國學生赴中國留學,兩國年輕一代之間的相互了解不斷加深。中科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與泰國暹羅水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泰創立,南京藝術學院與泰國甘拉雅尼音樂學院交流有聲有色,泰國電視劇在華熱播,中國電影電視劇、網絡文學受到泰國年輕人的喜愛,中泰關係的民意基礎日益牢固。

——富有活力:體現在雙方前瞻看待兩國關係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時代活力與內涵。

雙方一致同意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推動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同泰國4.0、「東部經濟走廊」規劃實現優勢互補,不斷加強新經濟、新業態合作。華為、阿里巴巴、京東等理念領先、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與泰國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推動泰國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現代物流、5G通訊等「未來產業」蓬勃發展,為中泰互利合作保持蓬勃發展增添新動能。面對當今世界出現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雙方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系,共同推動構建反映各國人民普遍願望和共同利益、體現歷史發展和時代進步要求、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創造一個持久和平、普遍繁榮的新世界。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中泰兩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生動闡釋了「中泰一家親」的真摯情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精神。

哇集拉隆功國王陛下向習近平主席致慰問電,高度讚賞中國抗疫採取的有力措施。巴育總理發表視頻講話,為中國和世界抗疫加油打氣。泰國各界傾力相助,短時間內向中國捐贈了大量醫療物資。中國秉持「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傳統美德,在泰國抗疫吃緊關頭全力向泰方提供支持與援助,及時分享疫情信息、溝通防疫措施、研商治療方案、開展疫苗研發合作。中國政府、企業、友好組織和民間機構多次向泰捐贈醫療物資,支援泰國抗疫。中國駐泰使館心繫泰國民眾生活,專門設立「愛心櫃」,向泰國兄弟姐妹提供生活必需物資。與此同時,中泰務實合作在疫情重壓下逆勢上揚,1至5月進出口額增長8.1%,第一季度泰國出口中國的榴槤佔泰榴槤出口總額的66.94%。事實證明,中泰關係歷經疫情洗禮,更加親密無間、牢不可破;中泰合作經受疫情考驗,更加富有韌性、充滿活力。

回首45年,在中泰兩國歷屆領導人的指導和引領下,通過兩國人民共同努力,中泰關係破土出芽、茁壯成長、風華正茂;展望未來,中泰全方位、高水平、寬領域、深層次合作前景廣闊、動力十足、成果可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應當倍加珍惜中泰關係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牢牢把握住歷史機遇,做將心比心的好親戚、相知相親的好朋友、守望相助的好鄰居、榮辱與共的好夥伴。

我們要突出高層交往引領效應,密切兩國各層級人員往來,用好現有對話合作機制,加強治國理政和扶貧經驗與實踐交流,為進一步增進互信、對接合作提供堅實保障;抓實抓細發展戰略對接,深化拓展務實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培育數字經濟創新增長點,打造更多務實合作可視化成果;鼓勵兩國智庫、媒體、文藝團體加大互訪交流,促進年輕一代交往和互動,挖掘旅遊合作潛力,深入拓展科技、職業培訓、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中國—東協合作,推動瀾湄合作提質升級。共同捍衛現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多邊貿易體系,共同發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霸凌主義的堅定聲音,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共同踐行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泰國有句諺語,「慢工出細活」。中國人相信,「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持續強勁、穩健互惠的中泰關係是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兩國攜手同行必將推動中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必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促進中泰合作累累碩果必將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並為地區持續穩定繁榮注入強大動力。

讓我們長風破浪、開拓進取,共同開創中泰關係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相關焦點

  • 中泰建交45周年:任國際風雲變幻,中泰友誼長青——專訪中國駐泰國...
    在中泰建交45周年之際,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他為我們呈現了中泰兩國全方位合作取得的碩果: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日益拓展,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快速發展,全方位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 曼谷舉辦音樂會獻禮中泰建交45周年
    當地時間12月9日,由中國駐泰國使館和泰國甘拉雅尼音樂學院主辦,泰國文化部、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共同支持的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春曉」在泰國國家大劇院隆重舉行。甘拉雅尼音樂學院指導委員會主席、巴育總理夫人娜拉蓬·詹歐差、泰國文化部部長易提蓬、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和多國駐泰使節出席音樂會。
  • 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在曼谷舉行
    12月9日晚,同名樂曲《春曉》拉開了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春曉」的序幕,可容納200多人的泰國國家大劇院禮堂幾乎座無虛席,來自多國駐泰使館官員、中泰兩國音樂藝術家、中泰兩國友好人士濟濟一堂,共同欣賞了《春曉》、《採桃花》、《青草迴旋詩》等音樂作品。此次音樂會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和泰國甘拉雅尼音樂學院主辦,泰國文化部、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共同支持。
  • 通訊:跨越疫情的音樂對話——記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
    新華社記者陳家寶泰式古樂伴奏下,泰國詩琳通公主的詩句「中泰手足情,綿延千秋好」被娓娓吟唱;泰國傳統民樂與交響樂交融演繹出中國古琴曲《關山月》的悠遠意境;泰國作曲家根據中國古詩《春曉》優美意境創作的交響樂,讓觀眾感受到盎然的春意。
  • 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舉行
    本報曼谷12月12日電(記者趙益普)慶祝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近日在泰國曼谷國家大劇院禮堂舉行。此次音樂會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和泰國幹拉耶尼音樂學院主辦,泰國文化部和中國南京藝術學院給予支持。其中《春曉》的靈感來自泰國詩琳通公主翻譯的中國唐詩《春曉》,寓意泰中兩國友誼如春天般充滿生機、繁花似錦。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表示,中泰建交45年來,雙方文化交流與合作持續深入發展,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讓「中泰一家親」親上加親。此次音樂會既是對雙方文化藝術合作成果的回顧,也是向中泰建交45周年的獻禮。
  • 駐周邊使領館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駐馬來西亞使館臨時代辦唐銳...
    駐周邊使領館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駐馬來西亞使館臨時代辦唐銳(附英文) 2020-12-18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國舉辦詩琳通公主學習中文40年紀念活動
    11月23日,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泰國高等教育科研創新部、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年「紀念詩琳通公主學習中文40年暨泰國中文教學未來發展在線研討會」成功舉辦。隨著兩國關係不斷深化,泰中高校學術交流不斷拓展,泰國高校逐步開設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孔子學院,泰國學生赴華進修學科更加多元。詩琳通公主表示,兩國政府始終致力推動泰國中文教育。如今,來泰學習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很多中國學者泰文造詣頗深,兩國間相互了解不斷加深。從語言學習到各方面、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相得益彰,進一步深化了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曼谷—呵叻段)2.3合同籤約儀式成功舉行
    人民網曼谷10月29日電(記者孫廣勇)10月28日,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一期(曼谷—呵叻段)線上工程2.3合同籤約儀式在泰國總理府舉行。泰國總理巴育、副總理阿努廷、財政部長阿空等出席儀式,中國駐泰國使館臨時代辦楊欣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委託,同泰國交通部長薩撒揚共同見證合同籤署。
  • 泰國旅遊體育部舉行抗「疫」公益足球賽為中國加油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2日電據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網站消息,日前,泰國旅遊體育部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泰國體育人士凝心聚力為中國加油」公益足球賽,泰國旅遊體育部部長披帕以及體育、旅遊、華僑、文藝界等愛心人士參加活動並募捐
  • 駐幾內亞比索使館臨時代辦李鋒出席援幾比議會大廈維修項目實施...
    2020年9月29日,駐幾內亞比索使館臨時代辦李鋒與幾比公共工程、住房與城市化部長福布斯共同籤署援幾比議會大廈維修項目實施協議。幾比公共工程部總督察費雷拉、使館經商參贊何建民參加籤字儀式。 幾比國家通訊社、《民主報》等主流媒體對籤字儀式進行了現場報導。
  • 陳放出席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泰國國慶日招待會
    12月4日,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行泰國國慶日招待會。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出席招待會,並向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以及在川所有泰國朋友表示問候。   陳放在致辭中說,今年是中泰建交45周年,45年來,中泰關係始終沿著先輩偉人開闢的道路穩步前行,成為國家間和睦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
  • 這名重擊蔡英文的女外交官,將卸任中國駐多米尼加臨時代辦
    中國與多米尼加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3個月後,為兩國建交立下汗馬功勞的女外交官將離任。2018年8月13日,駐多米尼加使館臨時代辦傅新蓉辭行拜會多總統梅迪納。中國駐多米尼加共和國大使館官網 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駐多米尼加共和國大使館官網獲悉,8月13日,駐多米尼加使館臨時代辦傅新蓉辭行拜會多總統梅迪納。傅新蓉表示,在習近平主席和梅迪納總統的英明領導和共同推動下,中多兩國正式建交,得到多社會各界積極擁護和大力支持。
  • ...領館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駐馬來西亞使館臨時代辦唐銳(附英文)
    12月17日,駐馬來西亞使館臨時代辦唐銳在馬主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中國新發展 世界新機遇》。文章內容如下:關注中國的人對「五年計劃」或「五年規劃」應不會感到陌生。這五年,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全民基本醫保參保超過13億人,覆蓋面在95%以上。這五年,中國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世界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這五年,中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與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籤署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並不斷優化外商營商環境,已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快的前10個經濟體之列。
  • 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行國慶招待會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範芮菱)12月4日,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成都舉行泰國國慶招待會。省政協副主席陳放出席招待會並向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以及在川泰國朋友表示祝賀。
  • 駐南非使館與非國大婦聯向南非基層社區捐贈食品包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約翰尼斯堡6月29日電(劉暢)6月29日,中國駐南非使館同執政黨非國大婦聯在豪登省瑞菲裡維小鎮孤兒院聯合舉行食品包捐贈活動,向當地貧困社區捐贈1000個食品包。中國駐南非使館臨時代辦李南、非國大婦聯主席德拉米尼出席並講話,非國大婦聯部分執委,婦聯豪登省主席以及當地社區婦女代表等參加。《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人民網、《中國與非洲》雜誌、非洲通訊社、《太陽日報》、《比陀新聞報》等中南媒體參加報導。
  • 韋宏添履新駐格瑞那達大使,6年前帶隊恢復駐索馬利亞大使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 圖趙永琛卸任後,北美洲島國格瑞那達已迎來新任中國駐格大使。據中國駐格瑞那達大使館官網消息,12月21日,新任駐格瑞那達大使韋宏添攜夫人梁冰抵達格首都聖喬治履新。格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約瑟夫、駐格使館主要外交官前往機場迎接。
  • 疫情遮不住 泰國「漢語橋」比賽大放異彩
    2020年泰國「漢語橋」中文歌曲大賽、中文演講大賽及微視頻大賽日前落下帷幕。2020年時值中泰建交45周年、詩琳通公主學習中文40年,本次「漢語橋」大賽克服疫情影響,湧現出一批打動人心、催人奮進的參賽精品,引發泰國各界強烈共鳴。
  • 「後疫情·新常態-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機遇線上峰會」成功舉辦!
    泰國作為東南亞六億人口的市場中心和地區汽車製造出口中心,在政府多項優惠政策的刺激下,正在迎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口。本次峰會旨在幫助中泰兩國政府、企業和學者深度交流兩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實現中泰車企產能對接,以泰國新能源汽車製造銷售中心為跳板把中國汽車品牌推廣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