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阿司匹林42195
暑假即將來臨,在家憋了一個春天的朋友們肯定躍躍欲試了吧?
乘飛機染上新冠病毒的危險到底大不大?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要承認,飛機旅行有容易傳染疾病的因素,比如機場可能比較擁擠,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機上座位之間距離也很近,等等。
那是不是說坐飛機就不安全?並非如此。
咱們先來看看飛機上的通風系統,記住兩個詞:循環和過濾。
2005年,醫學雜誌「柳葉刀」有一篇綜述《商業航空旅行中的傳染病傳播》:
文章用一張示意圖,清晰地顯示了客機上的空氣循環途徑:
這種空氣循環有幾個特點:
空氣從頂上吹下來,經過人體之後,從地板處離開機艙。這種流通是橫截面的,機艙前後之間縱向的空氣流通很少,不容易造成傳染。
機艙的空氣有一半來自外面的新鮮空氣,另一半循環使用的空氣會經過一種特殊的高效過濾層叫HEPA,能把99.97%的0.3微米以上的顆粒過濾掉。據報導,醫院手術室用的也是這種過濾層。
同時,機艙裡的空調系統每小時將機上的空氣更換15-20次,也就是說,每三四分鐘就換新一次空氣,而一般辦公室每小時只換氣12次。
最後,文章總結說坐飛機是「感知的危險大於真實的危險」。
美國CDC也說,由於飛機上空氣的循環和過濾方式,大多數病毒和細菌在飛機上不容易傳播。
好,上面算是理論上的分析,那我們再來看一下,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七百五十萬新冠病人和成千上萬篇新冠論文,那有多少真實病例是因為乘飛機而染上的呢?
令人吃驚的是,極少。
在醫學文獻網Pubmed上能找到的最大的數據,是浙江省研究了91例新冠住院病人,其中有11個病人一起乘過飛機,文章認為他們可能是在飛機上被感染的。
但仔細讀一下病史,就會發現這11個人要麼是好朋友、要麼是一家人,因為他們一起既乘了飛機,又坐了汽車和輪船,更可能是密切接觸引起的新冠病毒傳播,而不一定是飛機。
另外有一個法國的病例報導,「可能」經飛機傳染。
如果您對數字不敏感,可以把坐飛機得病的數字和肉類加工廠得病的數字比較一下。
到5月份,美國已有超過一萬名肉廠工人被傳染上新冠病毒,其中30人死亡。
所以,從飛機特殊的空氣系統和目前的醫學報導來看,乘飛機被傳染上新冠的危險並不大。
如果必須乘飛機,請儘量做到這幾點:
候機時和周圍的人保持兩米距離
飛機上選擇間隔開的座位
清潔桌面和扶手
勤洗手
不摸臉
遮口鼻
少走動
錯峰用餐
當然,宅家不出門總是最安全。
(圖片來自網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坐飛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