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戰役,聶鳳智打賭贏了:27軍最先渡江,成為渡江第一軍

2020-12-23 兵之佳

作者:老街巷口

渡江戰役打響前,3野9兵團的27軍被上級指派為第一批渡江部隊,這讓軍長聶鳳智頗為得意。

雖然成了「領頭羊」,但聶鳳智的競爭對手實力卻不容小覷:25軍(軍長成鈞)手中的74師也是一支勁旅,為了與27軍爭「渡江第一船」的榮譽,成鈞將74師220團定為突擊團。聶鳳智也不甘示弱,選中79師235團與之抗衡。

在聶鳳智晚年的回憶中,提及27軍,就必會提到235團。論資歷,這支部隊算得上27軍的「元老」。該團本是天福山起義的13團,抗戰時期一直活躍在膠東地區打擊日偽。13團整編為235團後,歷經多次硬仗,在濟南戰役中因赫赫戰功被上級授予「濟南第一團」榮譽稱號。

身為27軍的精銳,聶鳳智對235團甚至有些「偏心」。好槍好炮不僅優先裝備該團,還將大量老兵補充進去,使該團達到4000餘人的規模。

除了235團外,237團也是全軍的尖子部隊。但當聶鳳智選中235團作為突擊團時,團長張文和、政委丁銳心裡都不服。身為聶鳳智的老下屬,丁銳直接跑到軍部,向聶鳳智發牢騷:「首長,憑什麼讓235團當突擊,您就是偏心!」

聶鳳智卻嚴肅地說:「你不要說喪氣話,237團的擔子也不輕!」

【79師235團官兵攻上濟南城牆,因而得名「濟南第一團」】

聶鳳智(左)視察一線戰情

丁銳也知道,首長說的是事實。為保證突擊團能順利渡江,237團除了要在235團側面擋住黑沙洲方向的蔣軍突襲外,還比235團多出200米江面登陸,任務十分艱巨。眼見突擊團名額已定,心高氣傲的丁政委只好咽下這口氣,打道回府了。

235團團長王景昆、政委邵英領命後,選中該團的3、7連作為主攻連。這兩個連的連長都是20多歲的小夥子,打起仗不要命,平日裡雖和和氣氣的,但一領命就成了「死對頭」,互相比賽看誰先登岸。

連長們爭得不可開交,兩個連的指導員卻成了莫逆之交,日後的人生軌跡也有著不同的發展:7連指導員遲浩田成為了開國上將,而3連指導員姜呼萬卻在抗美援朝後隱姓埋名,歸于田野。戰後,二人依然保持著聯繫。

4月20日夜,聶鳳智與79師師長肖鏡海一同在指揮所裡,靜待總攻的信號。235團擔任突擊任務的3、7連戰士,一個個排在河堤下,興奮地望著江面,人人爭做「渡江第一船」。

沒過多久,各突擊組抬船準備下水。3連幾乎全是小木船,每班分一條,戰士們抬著走,很容易翻過高壩。而7連卻有些麻煩,他們連用的都是大木船,一個班戰士抬不動,只能讓兩個班抬,然後返身抬第二條。這樣一來,7連的速度明顯就不如3連,連長再怎麼著急,也改變不了既成事實。

3連的小木船都下了水,戰士們也紛紛拿起划水的木漿,在江邊等待渡江命令。當時,姜呼萬領著1排沿江一字排開,在他身邊就是營部的指揮船。只要指揮船開動,全連就馬上渡江。

指揮船也是條笨重的大木船。戰士們七手八腳地抬到江邊後,卻發現船頭抬反,只能讓指導員前來幫船掉頭。黑夜中,1排1班有個戰士模模糊糊地看見指導員起身,指揮船也在動,還以為是出船信號,大喊一聲:「1排動了!」隨後踏上木船,拼命向對岸划去。

聽到這喊聲後,其他戰士也紛紛登船駛離江岸。但眾人不知道的是,這比預定的出發時間早了半小時。3連一動,剛抬完一趟船的7連沉不住氣,很快在連長的指揮下登船駛離了江岸。

千帆橫渡長江

1營營長董萬華與副教導員宋玉明正在岸上等待命令,突然發現隊伍開動,趕忙向團裡打電話報告。電話接通後,董營長只是匆匆說了句:「我們出發了!」隨後就上了船。

劃了半天,船已離岸好遠,可董營長再回頭看兩側江面,卻未發現友鄰部隊。他搖了搖頭說:「不太對勁,我們應該是提前開動了。」

副教導員宋玉明說:「顧不得了,先渡過江再說,就是拼了命,也要渡過長江!」

很快,肖鏡海就從作戰科長喬正才那裡得知了1營提前出發的消息,隨即向聶鳳智請示。聶鳳智大手一揮:「讓你的人馬上跟進,絕對不能丟了這一個營!」

肖鏡海抓起電話,對著王團長吼道:「上一條開一條,1營要是丟了,我要你的腦袋!」

黑夜中,235團1營就這樣超前出發了。等戰士們快靠近江岸時,蔣軍才發現情況不妙,連忙組織炮火攔截。235團指揮船開到江中央後,被一發從南岸打來的炮彈命中,所幸沒有大礙。隨行作戰科長喬正才抓起電話呼叫師部,請求炮火支援。

然而,1營的動作提前,導致北岸的炮火無法協調。最先踏上江岸的3連5班還未能站穩腳跟,就被蔣軍強大的炮火擊中,姜呼萬在電話中歇斯底裡地呼叫著火力支援,卻始終未能得到回應。5班12名戰士,就這樣消失在了硝煙中,全部犧牲。

隨後登上江岸的是3連2班。然而,由於搶先開船,違反紀律,這個班在戰後並未評上「渡江第一船」稱號。令人痛心的是,在上海外灘的白渡橋作戰中,這個班的戰士全部犧牲。最終評上「渡江第一團」的,則是237團的一個班。

戰士慶祝渡江勝利

面對「後來居上」的榮譽,237團的官兵興奮了半個多月,而違反紀律的235團卻有些失落。軍長聶鳳智也很高興,無論結果如何,27軍都成為了「渡江第一軍」。他與陶勇、成鈞二人的賭打贏了!

相關焦點

  • 媒體:移防山西的27軍培養過哪些猛將
    原標題:「第一猛虎軍」27軍培養了哪些猛將?  今日,解放軍報報導顯示:第27集團軍已經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2015年12月2日,第27集團軍接到移防命令,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河北駐地。
  • 「第一猛虎軍」27軍培養了哪些猛將?
    (原標題:「第一猛虎軍」27軍培養了哪些猛將?)今日,解放軍報報導顯示:第27集團軍已經從河北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2015年12月2日,第27集團軍接到移防命令,2015年12月27日,最後一批人員裝備離開河北駐地。「政事兒」注意到,27軍號稱「第一猛虎軍」,被稱為陸軍十大王牌集團軍之一。其前身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由抗日戰爭中膠東地區的幾支抗日武裝發展而來。雖然成軍時間較晚,但戰功非同一般,參加過淮海戰役、抗美援朝等重要戰役,為解放軍培養了大批高級將領。
  • 渡江戰役的時候四野軍在幹什麼?林帥這支「奇兵」立下大功
    平津戰役勝利後,林彪所率領的四野部隊,要進行休整,連續兩場大戰,已經讓四野軍團比較疲憊,而林彪也接到了上級的指示,讓其休整軍隊,消化這場戰爭中的俘虜,以及放下武器的傅作義起義部隊,需要做思想教育工作,否則林彪帶著部隊一走,這些人再次起義叛亂,更難處理。而這段時間,另一邊渡江戰役也即將開始。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渡江戰役之後,二野,三野,四野先遣兵團橫渡長江天塹,一舉擊破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長江防線。1949年5月,軍委命令將四野1949年度作戰任務擴大為進軍並經營中南地區豫湘鄂贛粵桂六省。而在當時的中國各省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白崇禧的桂軍。
  • 三野27軍的一匹黑馬,軍長中將師長少將,他是副連級卻封上將!
    電影《渡江偵察記》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有段劇情,我軍派遣了小部分戰士,趁黑夜乘坐帆船渡江偵查敵軍火力部署的橋段,這不是為了宣傳我軍戰士的勇敢而杜撰的,這段劇情是我軍戰士的真實事跡,出任務的是27軍79師的偵查員,27軍是個傳奇的部隊,不光軍長厲害,旗下的師長,甚至一個連副級今後的發展都讓人刮目相看
  • 3473萬的李可染《渡江圖》
    《渡江圖》是李可染以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詩意精心創作的革命歷史題材畫作,描繪的正是解放戰爭的關鍵戰役—渡江戰役的場景。渡江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奪取國民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和上海。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國民黨重兵集團。
  • 這裡是大詩人李白詩作中的天門山,這裡曾經打響了渡江戰役第一槍
    49年的渡江戰役前夕,地勢險要的西梁山,是長江中下遊在江北的唯一制高點,是扼守「首都」南京咽喉的要地。攻下西梁山,就意味著切斷了南京、上海與武漢、重慶的水上聯繫動脈。國民黨軍在西梁山構築了極其堅固的防禦工事西梁山的外圍修建了很多明暗堡,山底挖深溝,拉上鐵絲網,埋地雷,布置各種鹿柴障礙,妄圖阻止解放軍的進攻。從山腳到山頂高設置了3層密集的火力網。
  • 從渡江小木船到現代化艦隊 人民海軍從這裡走來
    參加過渡江戰役的木船。  資料圖片  4月初,泰州白馬廟成為三野駐地,三野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委粟裕、參謀長張震率部進駐。「這裡地理位置較好,離長江不遠不近,便於渡江戰役中部隊的指揮與靈活調度;同時,作為老解放區,群眾基礎較好、交通也便利。」紀念館研究人員王明哲介紹,第三野戰軍渡江戰役指揮部就設於當地大戶王鏡湖的讀書樓內。
  • 毛主席同意粟裕暫不渡江,為其定下軍令狀:8個月殲敵10萬人
    但粟裕在領銜指揮打出濟南戰役之前,就已經提前策劃在江淮兩岸集中兵力大打殲滅戰的構想,所以早在4月中旬,粟裕就多次向陝北延安總部鬥膽直陳,建議我軍暫緩渡江,應該集中兵力在江北攻城略地,在中原大地上打出大型殲滅戰。
  • 三大戰役結束後,我軍揮師渡江直搗南京,蔣介石攜帶一家老小逃走
    而最先爆發的是在東北戰場上的遼瀋戰役,這一場戰役,我軍投入了七十萬部隊,蔣介石領導的國軍投入了55萬,雙方在東北戰場上進行了生死決鬥,最終在東北野戰軍全體將士,頑強英勇作戰情況下戰勝敵軍,贏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解放全東北。
  • 聶風智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那麼入朝參戰的第27軍,由誰擔任軍長
    可以說,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華東戰場上,華野九縱(第27軍)是戰場上一支主力軍,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在抗美援朝戰役發發後,第27軍軍長聶風智由於擔任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就沒有兼任27軍軍長的位子,那麼你們知道嗎?27軍在抗美援朝爆發後,是由哪位虎將擔任軍長,帶領27軍在朝鮮戰場上與敵廝殺。
  • 渡江戰役時,前衛營在中山陵發現1營精銳,帶隊者都是孫中山警衛
    ▲渡江戰役油畫 1949年4月21日晨,隨著北平國共和談宣告失敗,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百萬大軍,在江西湖口至江蘇江陰的千裡江面上發起了渡江戰役
  • 解放戰爭中,南京是蔣軍的老巢,為何三野渡江才3天就順利破城?
    49年初,北方戰場三大戰役全部結束,國軍在江南殘存兵力僅204萬人,其中約四分之一還不具備作戰能力。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軍想依託長江天險阻擋南下的我軍部隊,具有極大的難度。但是從第三野戰軍49年4月20日開始渡江,到4月23日成功解放南京,前後竟然還不到3天時間。
  • 粟裕婉拒渡江作戰,五大書記集體商議,毛主席從諫如流:按他的辦
    但當時華野部隊正在魯西南進行休整,渡江存在很多困難,便向中央做了說明。9月22日,軍委復電華野,指示他們先行休整兩個月左右,再做渡江打算。但是戰爭局勢很快起了變化,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從1947年8月下旬起,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進軍豫皖蘇,使國民黨軍疲於應付,亂成一團。
  • 蚌埠市委副書記曹哨兵調研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紀念館
    9.22日上午,蚌埠市委副書記曹哨兵等一行調研參觀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紀念館。曹哨兵等一行參觀回顧了鄧小平、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率中共中央華東局、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總前委,在孫家圩子村召開會議研究制定渡江作戰方案,擬定《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吹響渡江戰役開始號角,為渡江戰役全面勝利和新中國誕生作出重要貢獻的光輝歷史。參觀結束後在位於孫家圩子舊址紀念館的會議室內就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紀念館未來的發展建設方向舉行了座談會。
  • 二鍋頭的「渡江戰役」
    這比茅臺是「開國第一宴」上主酒的傳聞,真實得多。貴州茅臺(SH:600519)此後在資本的加持下,成了A股著名的「東方神水」。二鍋頭看似不起眼,其實也在悶聲發大財。只是相較於茅臺的高端路線,二鍋頭太過樸實無華,很少被外界關注。
  • 全是光著身子渡江!這支志願軍,為什麼師長親自帶頭跳入江水?
    今天我們要講一講,萬歲軍38軍一整個師幾乎是光著身子過大江的豪壯之舉。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的正式打響,為了一雪前恥,又為了能夠拿下德川城,38軍的軍長梁興初各讓自己的三個師按原計劃進行,其中113師穿插的路線是南朝鮮的第七師與第八師的結合部,然後繞個彎去抄南朝鮮第七師的退路。
  • 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 前後三輪炮戰英國人吃虧: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紫石英號事件發生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紫石英號事件發生。 隨著淮海戰役的慘敗,國民政府認為長江也守不住,開始準備遷都廣州。 1949年2月,國民政府開始陸續向廣州撤退,要求外國船隻撤離長江,違者後果自負。 3月12日前,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陸續到達長江北岸集結位置 到了4月,渡江戰役隨時可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