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交警突患腦幹腫瘤,妙手醫生為他成功切除

2021-01-09 騰訊網

三湘都市報7月2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鍾喆 實習生 孟凡佳)腦幹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重要的生理功能,長期以來被稱為腦部手術的「生命禁區」。而腦幹組成部分延髓的腫瘤切除,更是「世界難題」。記者從湖南省腫瘤醫院獲悉,日前該院神經外科醫生憑藉高超的技藝,勇闖「生命禁區」為30歲的陳先生完成腦幹腫瘤的切除,成功挑戰「世界難題」。

年輕交警頭痛暈眩 竟是患上腦幹腫瘤

來自湖南懷化的陳先生,是一名年輕的交警。近期,他突然出現頭昏、頭痛,且症狀日益加重,嚴重影響到正常工作。當地醫院檢查後,診斷考慮陳先生的病情為延髓腫瘤。

年紀輕輕的陳先生,突遭噩耗不知所措。他跑遍北京、上海多家大醫院,專家只是搖頭,告知延髓腫瘤位於「生命禁區」,手術難度風險極大,術中極易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等情況。得知自己病情,陳先生情緒一度崩潰。

抱著最後一絲希望,陳先生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就診。該科主任何正文博士對其病情進行了仔細診斷,認為陳先生的這顆腫瘤個頭雖然不是很大,但是手術是唯一希望,如果不手術,腫瘤再長大就會侵犯管理呼吸和心跳的中樞,類似一顆不定時「炸彈」,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何正文坦言手術難度很大,但有希望拼一下。」陳先生說,聽了何正文的分析和鼓勵,決定選擇拼一拼。

手術死亡率極高 顯微鏡下8小時開髓切瘤

腦幹,相當於人體「司令部」中的總指揮,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與腦幹的功能有關。何正文介紹,腦幹是重要的生命中樞,其功能尤為重要。

腦幹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中腦三部分組成。延髓部分下連脊髓,它是呼吸和循環中樞,且為後組顱神經神經核所在位置;而高頸段脊髓損傷可致呼吸、循環功能衰竭、高位截癱,死亡率極高。

「延髓-高頸段髓內腫瘤一度被認為是手術禁忌,手術死亡率接近100%。」何正文說,近年來,隨著神經外科顯微手術技術、神經影像技術的發展,使得延髓腫瘤手術成為可能。儘管如此,手術死亡率仍非常高。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由何正文主刀為陳先生進行經延髓腫瘤切除術。在電子顯微鏡下,何正文率領團隊經過8個多小時緊張而精細的手術,成功切除患者的腫瘤。術後核磁共振顯示,腫瘤已被完全切除。可喜的是,患者術後沒有明顯不適,也沒有神經功能缺失,經過半個月時間的恢復期,他歡歡喜喜地回家了,繼續帥氣地揮舞起交通指揮棒,目前重新回到了生活的正軌。

何正文介紹,隨著該科神經外科的發展及其進步,顱內手術的「生命禁區」正在被突破。該科室開顱手術水平在國內已處於領先水平,手術時間短,組織損傷小,出血量少,病人恢復快,併發症少,死亡率低,效果良好,為腦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腫瘤醫院醫生挑戰世界難題 「生命禁區」切除腫瘤
    紅網時刻7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 鍾喆)腦幹,它幾乎管轄著生命的一切,相比較大腦的其他部位,腦幹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重要的生理功能,長期以來被稱為腦部手術的「禁區」。而延髓腫瘤切除,更是「世界難題」,能闖進這個「禁區」,不僅需要神經外科醫生藝高膽大,更要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 5公斤腫瘤竟比籃球大 女子患子宮肌瘤肚子像妊娠9個月,醫生妙手切除
    婦科團隊為患者進行手術。上一次,劉女士的肚子像這樣隆起,是懷孕生寶寶的時候。然而,她這次「懷」的卻是一個腫瘤。幸好,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婦科團隊妙手仁心,成功為劉女士切除了重達5公斤的巨大子宮腫瘤,並保全了子宮。該科主任醫師姚慧蘭提醒,健康無小事,體檢很重要。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良性腫瘤的一種,多見於30歲至50歲女性,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體檢。
  • 孕婦患多髮膠質瘤累及腦幹,輾轉國內外名院終得巴特朗菲手術切除
    他們不願放棄,懷揣著最後一絲希望將紀女士的最新影像資料發給巴教授會診,巴教授仔細分析病情後當即回覆郵件表示:此時他依然可以為患者手術,建議患者儘快來到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外科研究所(INI)接受手術以防腫瘤進一步浸潤腦幹……
  •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突破「生命禁區」,成功切除腦幹海綿狀血管瘤
    如何突破「禁區」開展腦幹手術是多年來困擾著神經外科醫生的難題,腦幹不僅結構複雜、功能獨特、神經核團密集,而且與人體的呼吸、心跳、意識、運動、感覺等功能都息息相關。在腦幹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操作,要求手術醫生必須熟練掌握腦幹局部解剖及系統解剖,手術要精中有細、穩準有度,術中還要密切監測腦幹各項功能,術中稍有不慎或監測不周,要麼術中無法收場,術後患者嚴重殘疾,要麼生命終結。
  • ...竟是腫瘤在肚我院為年輕女患成功實施單孔懸吊式腹腔鏡下卵巢...
    日前,我院婦產科四病房孔憲超教授帶領的團隊,成功為年僅17歲的女孩完成單孔懸吊式腹腔鏡下卵巢巨大畸胎瘤切除術。術中僅通過下腹部一個2釐米的小切口便成功切除了左側卵巢20釐米的巨大畸胎瘤。術後第一天,患者便下地自由行走,第二天,便已出院回家。
  • 醫生在腦幹上「動刀」!女子昏迷一個月後甦醒向醫護比「OK」
    近日,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五病房(顱底與功能神經外科疾病中心)主任胡韶山教授帶領團隊,勇闖腦幹禁區,成功救治了一位65歲患有中腦血管畸形出血合併梗阻性腦積水昏迷了一個多月的患者。成功甦醒後的第一天,患者就向醫護比了個「OK」的手勢,目前已經可以說話了。
  • 黑龍江省醫院腹腔鏡下為患者成功切除拳頭大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一科楚寧主任帶領其團隊勇於挑戰,成功在腹腔鏡下切除直徑10cm的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術前患者血壓波動大、心率不穩定、頭暈、大汗和心悸等多種不適症狀消失,術後一周患者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感激出院回家。
  • ...小兒膠質瘤|神經膠質瘤|星形細胞瘤|DIPG|策略|手術|兒童|腦幹|...
    PA在後顱窩、視神經通路、背側分葉狀、外生性腦幹腫瘤中所佔比重較大,在t1加權像上通常表現為低張力囊性腫塊,實性部分增強明亮(圖1)。 低級別膠質瘤的神經外科切除術為病理診斷提供了組織,並為安全地最大程度減輕腫瘤壓迫提供了機會。對於大腦半球、小腦、局灶性和背側外生性腦幹、頸髓等部位的腫瘤、特別是對於WHO I級腫瘤而言,腫瘤全切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 11歲少女腦幹被腫瘤「佔據」,射波刀治療保住命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圖/醫院提供一個幾乎將腦幹完全「佔據」的腫瘤,讓年僅11歲的小唐(化名)在短短兩個月內,從突然腿腳乏力,變成全身癱瘓,意識模糊,甚至無法言語交流。向來以孩子優異成績為豪的孩子父親,帶著她尋訪全國多家醫院無果。
  • 帶「瘤」不是瘤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海綿狀血管瘤|顯微外科...
    海綿狀腦血管瘤是指有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即畸形血管團,雖然帶了一個「瘤」字,但並不是真正的腫瘤,看起來有點像爆米花。既然不是腫瘤,那麼腦幹海綿狀血管瘤還嚴重嗎?  海綿狀血管瘤導致的腦幹出血可致患者死亡  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
  • 患上腎上腺腫瘤怎麼治療?
    核心提示:不少人聽說自己的腎上腺長出一個腫瘤的時候心裡非常害怕,於是就去問醫生患上腎上腺腫瘤怎麼治療?目前治療腎上腺腫瘤最徹底的方法就是手術切除,由於大多數都是良性的,所以切除了就沒事了,還有就是藥物保守治療。
  • 澳男脊柱長18cm腫瘤非死即殘,醫生將他從鬼門關拉出!
    據報導,澳洲一男子在切除脊柱18cm腫瘤之後恢復良好,打破了醫生「癱瘓」的預言。2019年11月21日。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無關緊要的日子。但對31歲的Andrew Truong來說,這一天改變了他的一生。Truong在Prince of Wales醫院接受了13個小時的手術,三位神經外科醫生從他的脊髓中取出了一個18釐米長的腫瘤。
  • 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婦科成功為六旬老太切除盆腹腔巨大腫瘤
    經多學科聯合會診,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幫助患者改善心衰問題、克服營養不足以及手術恐懼感,成功切除腫瘤,使患者轉危為安,經過調養,患者已康復出院,回家安心頤養天年。為保護患者隱私,鋪單後拍照也可以看出患者腹部腫大年過六旬的李阿姨發現自己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好似懷孕六七個月一般,除了腹脹,飲食受到了極大影響。
  • 貴州省腫瘤醫院妙手幫助安徽患者摘下6斤重腫瘤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 近日,貴州省腫瘤醫院收治了一名從安徽不遠千裡來貴州尋醫的患者。經過手術,醫生為患者切除了最大直徑達30公分、重達3公斤的巨大腫瘤。醫生為患者切除最大直徑達30公分、重達3公斤的巨大腫瘤半年前,家住安徽省蚌埠市的馬阿姨出現胸悶、氣促等症狀,經檢查考慮為胸腔內巨大腫瘤。為治療疾病,馬阿姨的兒子張先生陪同63歲的母親輾轉安徽、江蘇、上海等多家醫院,但由於腫瘤巨大且位於胸腔內,手術風險巨大,馬阿姨最終都未能得到收治。萬般無奈之下,張先生便上網查詢相關疾病的治療信息。
  • 膠質瘤是惡性的顱內腫瘤,為什麼還要手術切除?
    談「瘤」色變是每一個腫瘤患者在被確診時的第一反映,大多數人在第一次聽到腫瘤的時候,很容易想到是癌症,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是癌症,腫瘤有良性也有惡性,只有惡性的才被稱為癌症。
  • 印度52歲婦女成功切除50千克卵巢腫瘤 一度體重暴增連...
    她的一位醫生說,她仍然很幸運,因為她沒有任何器官衰竭。原來,不知不覺中,她的卵巢裡長出了一個腫瘤,德裡的阿波羅醫院(Indraprastha Apollo Hospital)的醫生花了三個小時才成功地將它摘除。
  • 璧山區人民醫院開展微創手術 為患者切除胸腔腫瘤
    近日,璧山區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團隊成功實施經劍突下單孔胸腔鏡胸腔腫瘤切除手術。  63歲的王先生最近由於胸痛、呼吸困難到該院就診,經過CT檢查,發現右側胸腔內長出了大小約85mm*35mm佔位病變。雖然在完善各項檢查後,考慮為良性腫瘤,但病灶較大,已經明顯擠壓右下肺組織,急需進行手術切除。
  • 七旬老人胰腺腫瘤手術切除保留脾臟 為國內首例
    入院在經過初步CT查診後,醫生發現蔡女士胰腺頭頸部囊性病變,經會診後,建議其手術治療並轉到普外科。在普外科經詳細查診後,發現其患有胰腺頭頸部佔位性病變、十二指腸潰瘍(伴有變窄現象)及糖尿病。由於蔡女士身患多種疾病,且具有並發的可能性,為防患手術中病情的變化,提前預備了多套治療方案。整個手術選擇保留脾臟,切除的組織包括全胰腺、十二指腸、胃大部、膽囊及膽管等,此聯合型手術將關聯腫瘤一次性切除。
  • 肝癌腫瘤竟有足球大小 溫醫大附一院專家2小時妙手切除
    原來,此前意識到身體可能出現問題後,陳先生立刻到當地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顯示,他的右肝長了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大腫瘤,且該腫瘤緊貼肝臟大血管,手術風險極大。溫醫大附一院肝膽外科在複雜肝癌的外科手術治療方面有許多成功經驗,肝膽外科主任餘正平主任醫師、副主任陳鋼主任醫師團隊隨即為陳先生開展診治。
  • 「雞蛋裡挑骨頭」南醫大二附院微創手術成功救治雙腎腫瘤患者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張穌)近日,南醫大二附院泌尿外科成功為一名雙腎腫瘤的患者完成手術治療,手術利用三維影像重建技術,在腹腔鏡下進行腎腫瘤剜除術,好比「雞蛋裡挑骨頭」。50歲的王先生因小便帶血至家附近的醫院就診,發現雙腎腫瘤,其中右側腫瘤最大的約為7cm*5cm,醫生告訴他,手術難度較大,而且兩個腎臟都保不住,術後需要終生透析。對於這樣的結果,王先生無法接受,幾經輾轉來到南醫大二附院邁皋橋院區泌尿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