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瘤」不是瘤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海綿狀血管瘤|顯微外科...

2020-12-23 健康界

  海綿狀腦血管瘤是指有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即畸形血管團,雖然帶了一個「瘤」字,但並不是真正的腫瘤,看起來有點像爆米花。既然不是腫瘤,那麼腦幹海綿狀血管瘤還嚴重嗎?

  海綿狀血管瘤導致的腦幹出血可致患者死亡

  腦幹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旗下組織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成員巴特朗菲教授指出,海綿狀血管瘤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因為海綿狀血管瘤是一團血管,類似於海綿狀,到處都是孔洞,非常不利於血流的穩定性。在某些誘發因素的情況下,比如外傷、高血壓、情緒激動等等情況,有可能出現破裂出血的情況。

  海綿紙血管瘤會破裂出血,所以位於腦幹位置的腦幹海綿狀血管瘤是非常嚴重的。這是因為腦幹是中樞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區之一,腦幹維持人體的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等重要生理功能。而海綿紙血管瘤會使腦幹不斷受到壓迫,導致出血,如果是輕微的,及時採取措施和治療還好,若是出現大面積的腦出血,有可能會造成顱內壓升高,引起腦疝,就會造成患者的呼吸循環停止,造成死亡,出血多次甚至可能導致直接當場死亡,國內外因腦出血直接死亡的報導不在少數。所以,腦幹海綿狀血管瘤是很嚴重的疾病,一定要及早的發現,並且及早進行相應治療。

  手術治療風險大,但仍是明智的選擇

  對於腦幹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手術切除是明智的選擇,手術治療可以完整的切除病灶,治療更有效。但由於腦幹是大腦的核心區域,人體的神經中樞,控制著手、腳、眼、口等的活動,一旦受損就會導致其所支配的軀體相應部位「癱瘓」;腦幹左側,又是優勢半球,掌管語言、閱讀、認知等功能,一旦受損,患者可能就不會說話、無法閱讀。所以腦幹部位一直被視為手術的禁區,而腦海綿狀血管瘤就剛好處在這個禁區上,不僅威脅大,而且手術難度相當高,所以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和一個好的手術方法尤其重要。

  對於腦幹海綿狀手術方法的選擇,國際上普遍採用顯微外科手術去達到一個切除的目的。顯微外科手術相對傳統手術,視野更清晰,傳統手術肉眼看不清的細小組織,顯微鏡下也可清晰看見,還有立體感。而且可以和其他新技術相結合,比如術中iMRI、術中神經導航等高科技精密儀器,不僅可以對病灶進行實時定位,提供病灶周圍及內部的血流情況,而且還可以確定腫瘤切除後殘餘腫瘤的體積,明確腫瘤的切除程度,再根據切除程度繼續手術,大大提高了切除率,甚至全切。

  相關文獻顯示,1998年至2009年,對13例腦幹海綿狀瘤患者進行了手術切除。平均年齡為42.4歲(從19到70歲),所有病例均採用磁共振成像作為診斷海綿體病的影像學方法,平均隨訪71.3個月(1 ~ 138個月)。13例患者腦幹海綿體切除術後均產生了症狀,臨床表現為單一腦神經缺損、VIII輕癱、耳鳴和聽力損失(69.2%)。11例患者完全切除,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5.3和7.6%。

參考文獻:Brainstem cavernomas: a surgical challenge

  不過此是2009年前的文獻,醫生水平也有所差別,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好的結果了。而世界顱底腫瘤手術大師巴特朗菲教授一份關於72名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研究報告中顯示,其在顯微外科手術後的72人中,大部分患者沒有再出血等其他不良症狀,術後生活質量得以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Tsuji Y, Kar S, Bertalanffy H. Microsurgical Management of Midbrain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Predictors of Outcome and Lesion Classification in 72 Patients[J]. Operative Neurosurgery, 2019.

相關焦點

  • 丘腦海綿狀血管瘤需要手術嗎?|海綿狀血管瘤|動靜脈|丘腦|手術|...
    丘腦海綿狀血管瘤相當罕見,常與基底節、腦幹或兩者合併報告。對於這些病變的自然病史很難得出直接的結論,尤其是考慮到僅有丘腦病變的相對較少。因此,問題很多:病變是家族性的還是非家族性的?是否有出血症狀?它們是需要手術或還是觀察?有利的結果是否與某種形式的治療有關,包括手術切除或放射外科手術?
  •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突破「生命禁區」,成功切除腦幹海綿狀血管瘤
    如何突破「禁區」開展腦幹手術是多年來困擾著神經外科醫生的難題,腦幹不僅結構複雜、功能獨特、神經核團密集,而且與人體的呼吸、心跳、意識、運動、感覺等功能都息息相關。在腦幹進行神經外科手術操作,要求手術醫生必須熟練掌握腦幹局部解剖及系統解剖,手術要精中有細、穩準有度,術中還要密切監測腦幹各項功能,術中稍有不慎或監測不周,要麼術中無法收場,術後患者嚴重殘疾,要麼生命終結。
  • 「定時炸彈」腦海綿狀血管瘤出血可以預測嗎?預測因素有哪些?
    腦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罕見的血管病變,在一般人群中發病率約為0.4% - 0.8%。雖然它們的病程通常是良性的,但腦海綿狀血管瘤可能會出現頭痛、癲癇或出血等症狀。由於罕見,所有腦海綿狀血管瘤中出血的真實發生率仍然未知,但有症狀的腦海綿狀血管瘤中出血率可能高達40%。
  • 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3秒讀懂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嚴重嗎?濟南血管瘤醫院在線為大家講解,海綿狀血管瘤是在出生時,即出現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稱為靜脈畸形。血管損害一般發展較慢,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顯。大多數靜脈畸形呈海綿狀,故名。病變除位於皮膚和皮下組織外,還可發生在黏膜下,肌肉甚至骨骼。
  • 腦海綿狀血管瘤答疑:患者關心的幾大問題答案都在這裡!
    腦海綿狀血管瘤是腦血管疾病的一種,是一種良性血管性腦瘤。腦海綿狀血管瘤實際並不是腫瘤,而是血管畸形。大多數患者在接受腦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時,才知道自己患有這種疾病。有些人會出現症狀,比如癲癇,因為腦海綿狀血管瘤在流血,或者中風,因為它破裂了。動脈瘤是類似的,但它是在動脈中形成的。
  • 丘腦海綿狀血管瘤能治好嗎?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丘腦海綿狀血管瘤相當罕見,常與基底節、腦幹或兩者合併報告。對於這些病變的自然病史很難得出直接的結論,尤其是考慮到僅有丘腦病變的相對較少。因此,問題很多:病變是家族性的還是非家族性的?是否有出血症狀?它們是需要手術或還是觀察?有利的結果是否與某種形式的治療有關,包括手術切除或放射外科手術?
  • 腦海綿狀血管瘤磁共振圖像如何讀片?真實案例影像資料分析
    海綿狀血管瘤可以在大腦的任何部位發現,因為它們可以發生在血管床的任何位置。顱內、腦外海綿狀血管瘤也會發生,但較少見。海綿狀血管瘤也可發生在脊髓,通常與多種腦損傷共存。雖然大多數海綿狀血管瘤可以簡單地隨時間的推移,手術切除是一個選擇的病變,造成顯著的發病率。由於海綿狀瘤周圍有神經膠質邊緣,手術切除相對簡單。出血的控制相對容易,因為通過病變的血流速度比血流率高、血管化程度高的病變預期的要慢。
  • 腦海綿狀血管瘤會遺傳給下一代嗎?三個已知的遺傳基因被發現
    點擊查看 腦海綿狀血管瘤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在家庭中發生,並且由於基因突變而遺傳。伴有家族性海綿狀瘤,在您身體的每個細胞中都發生了特定基因的突變。雖然尚不清楚為什麼會形成散發性病變,但人們認為,獲得性基因突變僅發生在體內的一個細胞中並導致散發性海綿狀血管瘤的形成。
  • 血管瘤危險嗎 血管瘤竟有這麼多危害
    血管瘤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是一種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但是有的血管瘤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患者一定不能輕視要及早的治療。那麼,血管瘤危險嗎?什麼是血管瘤?血管瘤有幾種類型?一起來看看吧。血管瘤危險嗎血管瘤是一種由於血管畸形從而引起的病變,它多發生在頭面部,很多都是先天性的,嬰幼兒比較常見。很多人都會疑問,血管瘤危險嗎?
  • 血管瘤的症狀 家長應知道的兒童血管瘤病症
    而作為兒童長發病之一的血管瘤的症狀,家長們又對血管瘤知道多少呢?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雖然血管瘤難看,但是許多血管瘤會隨著孩子的發育而自行地消失,所以不應該對血管瘤一切了之。那怎樣判斷血管瘤是否應該進行手術治療,以下有血管瘤的幾大病症,希望能給家長提供一個參考:
  • 草莓狀血管瘤症狀及危害詳解!
    草莓狀血管瘤多發於嬰幼兒身上,初起時為小的紅色斑點,以後會迅速增長,有的患兒1~2歲左右停止生長,但概率較低。草莓狀血管瘤外表光鮮靚麗,形狀酷似草莓,故而得名。濟南血管瘤醫院提醒廣大家長:草莓狀血管瘤雖然名字好聽,但危害卻十分嚴重!
  • 嬰兒血管瘤要緊嗎?了解清除嬰兒血管瘤,更好地發現與治療疾病!
    多發性單發或者是多發都有可能,能夠和海綿狀血管瘤共同存在,這樣就被稱作是混合型血管瘤,要早點進行治療。3、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是由靜脈和脂肪組織共同組成的,而且主要也是在皮下組織生長,還能夠在肌肉的位置進行生長。
  • 求證:肝上長了血管瘤,會破會癌變嗎?
    本期專家 陳玉國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肝膽胰外一科主治醫師,兼任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器官移植分會青年委員、吉林省健康管理學會腹腔鏡與微創外科專委會委員、吉林省數字醫學學會會員。擅長肝膽胰脾外科、腹腔鏡微創外科、成人及兒童肝移植技術。 什麼是肝血管瘤?
  • 草莓狀血管瘤能自愈嗎?寶媽3秒讀懂血管瘤
    草莓狀血管瘤能自愈嗎?濟南血管瘤醫院專家說,草莓狀血管瘤又稱毛細血管瘤,呈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數目單個或數個,大小不等,通常1cm至數釐米,偶亦見整個肢體受累者,境界清楚,好發於顏面、肩部、頭部和頸部。
  • 草莓狀血管瘤能自行消退嗎?盲目等待小心惡化!
    很多血管瘤寶媽聽信他人言論,認為草莓狀血管瘤可以自愈,根本不需要去治療。其實,嬰幼兒草莓狀血管瘤有一定的自行消退機率,但大多並不能完全消退。
  • 血管瘤是什麼?可以根治嗎,5種方法治療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種胚胎時期血管細胞增生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一種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部分血管瘤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就是常說的胎記,常出現在身體面部、軀幹和四肢等,還有部分血管瘤則會影響人體,一起來看一下血管瘤的分類。
  • 面部血管瘤都有哪些症狀和危害!
    懊惱和悔恨買不來後悔藥,及時發現血管瘤及早治療才是關鍵,讓我們來看看面頜部血管瘤都有哪些症狀吧。 一、面部蔓狀血管瘤 面部皮下蔓狀血管瘤多見於頸部頰部。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隆起腫物,皮下可見血管搏動和蠕動,患處溫度高於正常皮膚,壓迫時腫物可縮小,壓緊時搏動可消失。蔓狀血管瘤可有疼痛,因為皮下神經可與血管瘤相互纏繞,血管瘤搏動時牽拉神經可引起疼痛感。
  • 軀幹血管瘤症狀及危害?濟南血管瘤醫院為您全面盤點
    軀幹血管瘤顧名思義是長在胸部、腹部、背部等部位的血管瘤。患兒軀幹部血管瘤由於穿衣常被遮蓋,很難被發現,一旦長大,侵入皮下組織,對寶寶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軀幹血管瘤症狀1、海綿狀血管瘤:是軀幹部常見的血管瘤,由許多血管組織增生形成大小不等、形態不一的血竇或腔組成。起初時呈結節狀隆起腫物,多為單發,也可多發或融合在一起形成斑塊,皮膚呈紫藍色,腫塊柔軟,界限不清,壓之縮小,解除壓力後恢復原狀,體位改變時腫塊大小有變化。2、毛細血管瘤:是由許多毛細血管壁擴張在一起構成。
  • 眼球突出像金魚,原來長了個大瘤
    原因不明較罕見很難被早期發現  「不用害怕,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做個手術就可以了。」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院長助理王建榮仔細查看了王先生的情況和檢查結果後,初步診斷為海綿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是真的腫瘤嗎  海綿狀血管瘤其實是血管畸形,又稱為靜脈畸形。那麼,靜脈畸形為何又稱為瘤呢?  因為這些畸形靜脈出血後,血塊纖維化,和畸形靜脈混合在一起,形成球狀腫瘤,因此無論拍片子還是手術中所見,都呈現腫瘤樣的腫塊,而且質地有一定彈性,海綿狀血管瘤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值得注意的是,海綿狀血管瘤雖然不是真腫瘤,但也會長大。
  • 肝血管瘤的症狀表現 肝血管瘤能自愈嗎
    什麼是肝血管瘤?可能很多人對這種疾病並不是很了解,那麼肝血管瘤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患上肝血管瘤後該怎麼辦,肝血管瘤能自愈嗎?肝血管瘤的發病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6.其他游離在肝外生長的帶蒂血管瘤扭轉時,可發生壞死,出現腹部劇痛、發熱和虛脫。個別病人因血管瘤巨大伴有動靜脈瘻形成,回心血量增多,導致心力衰竭。肝血管瘤能自愈嗎肝血管瘤不能治癒。但是有的肝血管瘤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多大損害,只需定時做複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