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讀書比在鄉下讀書確實好

2020-12-18 歆歆高級面試輔導師

現在農民進城買房,送孩子城裡讀書已經普遍,各種辦法也多,現在就說一下比較多的做法。第一步,在縣城裡買房子,最好是買離學校比較近地方的房子,能夠兼顧小學和初中的房子更好,在重點小學、中學學區的就特別好。

第二步,把沒有地的農村戶口或年齡很大老人的戶口,包括大人和要讀書的孩子的戶口轉移到縣城,孩子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學區內讀書。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有的農村從別的地方嫁來的媳婦是沒有地的,因為他們來得晚,30年土地經營不變已經定完了,所以她們就沒有地了。以前進城是非常困難的,有一階段是可以買戶口,現在政策放寬了,想把農村戶口轉到城裡來就直接轉來了,除了一線城市和個別的省城,現在都放開了,方便多了。

第三步把應當上學的孩子或者正在上學的孩子轉入縣城裡的學校就讀,有些農村婦女一個人在縣城就可以照顧管理幾個孩子讀書,這些孩子的家長可以換班來做保姆似的管理。

為什麼農村的農民要把孩子送到縣城來讀書?是不是找麻煩呢,因為鄉鎮中小學,還有的教學點,那裡的教學水平不如縣城好,很多農民也懂得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農村生活比較好的農民、有經濟能力的農民,所以他們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裡來讀書,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從小與城裡的孩子一樣去競爭。

前些年有些農村人把自己孩子送到城裡的親戚家。住在親戚家,也選不到好的學校。有的是住在全託式管理的人家,去學校讀書。最近幾年隨著城裡拆遷蓋樓,樓房也多了起來。東北山區縣城3000-4000多一平方的新房和二手房都有。特別是有的動遷戶一家就得了幾個房子,這樣的動遷房價格就更低。吸引了一些農民到城裡來買房,一方面現在孩子讀書方便,孩子們在縣城讀書學習能夠受到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將來自己老了到城裡來養老,冬季有集中取暖,醫療條件也比鄉鎮好。所以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湧進縣城買房。

農民進城買房不僅僅是孩子讀書,而且還關係到將來自己去城裡養老,以及醫療條件比鄉鎮優越等等,所以農民如果有錢,目前到縣城買房是正確的選擇。

原創作者王世歆(百家號:歆歆高級面試輔導師)

相關焦點

  • 去省城一般的初中讀書好,還是留在小縣城的初中好
    有條件的話,我贊成去省城讀書。省城一般的初中,不管有沒有名氣,它的教師來源一般會比縣城的來源廣,師資力量雄厚,這是不用懷疑的。省城的學校,文化氛圍濃鬱,有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你們都懂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不比吃穿,比學習,不比家庭背景,比智商情商,學生們會排除很多幹擾,利於健康成長。
  • 讀書去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
    那麼小孩讀書是去私立學校好還是公立學校好呢?很多家長對此都比較迷茫。下面就依據本人所在縣城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情況進行對比,與眾探討。一、校園環境方面。私立學校一般建在縣城郊區,面積相對較大,校園綠化方面做得也較好,一般的普通學校環境沒有私立學校的好。如果是縣城重點學校環境可能也還好一點。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 世界讀書日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 世界讀書日 2020-04-23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有什麼用?
    你小時候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這句話:讀書有什麼用?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昨天在微信上跟一個發小聊天,悔恨當時怎麼不聽我的話,讀完初中就混社會去了,應該跟著我一起讀高中考大學,否則也就不會數十年都在小縣城裡待著坐井觀天了。特別強調一句,沒有一點點瞧不起的意思,我們同學關係一直很好,二十多年一直往來,只是討論這個話題,不用對號入座。
  • 世界讀書日:我與讀書的不解之緣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喜歡讀書成了我的習慣,從小到大,書籍幾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是點綴,而是生活中的必須,一天不讀書,心中就覺得少了點什麼。記得童年時代,家裡有幾本殘缺的書,在那個物質與精神都相當匱乏的年代,很難得。
  • 縣城設學的曲師大八成畢業生考研——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讀書
    在山東,縣城設學的曲阜師範大學因畢業生80%的考研率備受社會關注,甚至被稱為「考研基地」。從15年前的76%,到如今的80%,這所高校為何一直保持著高考研率?數千學子為何選擇這一奮鬥路徑?12月7日—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曲師大蹲點探訪。
  • 要不要讀書
    因此,許多醫藥商也是投我等所好,廣告詞中都不忘加入見效快一語。說到醫藥,又不禁讓我想到中醫。幾千年來,中醫救治了我們無數代的老祖宗,可當下似乎救不了我們了。此言非指中醫於病痛沒有療效,而是我們都嫌中醫見效慢,太麻煩。不說別的,單說一個熬藥的熬就是許多人的煎熬。而熬藥又恰恰表明中醫的慢功出細活。
  • 小孩在農村學校讀書好還是去城裡學校讀書好?
    一、孩子到城裡讀書的優點1、更有利於小孩良好性格的形成小孩到城裡讀書,相對於農村學校,見世面擴大了,能結識到更多的老師和同學,有利於小孩社交能力的鍛鍊和提高和開朗性格的養成,當然也就能增強小孩學習的信心。
  • 《讀書》詩帶給的讀書啟示
    因此,人們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就重視起讀書來。讀書也就自然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作為教師,教學生讀書,熟識的人也經常請教這方面的問題。筆者也因此更加關注讀書,研究如何讀書才會更有成效?讀書,於我們有悠久的優良傳統,古今湧現了許許多多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文人學者。他們總結了許多讀書之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 讀書無用論的擴展
    我是劉瑞鵬,出生於開封市開封縣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縣城建築公司的一名工人,現已退休,母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本人1978年出生,下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均已結婚。我2003年畢業於商丘師範學院,母親本來希望我能考一個好的大學,不說能光宗耀祖吧,至少能讓全家在我工作後都能衣食無憂。畢業後,我因為精神低沉被認為精神不正常,沒能從事教育的相關工作,加之感情受挫,家庭不合,面臨崩潰瘋掉的邊緣,村裡人一度認為是我上學太過於死讀書,讀死書,最後招致精神錯亂。
  • 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讀書!縣城設學的曲師大,八成畢業生考研
    這其中,必有一隻戰鬥力爆棚的隊伍——他們來自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唯一一所設於縣城的本科院校。從15年前的76%,到如今的80%,這所高校一直保持著超高的考研率,背後有什麼原因?數千學子為何毫不猶豫選擇這一奮鬥路徑?
  • 夜讀丨冬日好讀書
    喜歡冬天,正是由於冬天適宜讀書的緣故。其實,在遙遠的古代,睿智的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冬是讀書的好時節。《禮記》中就有 " 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 " 的句子;《漢書 · 東方朔傳》中記載了東方朔上書給漢武帝,稱自己三冬讀書 " 文史足用 "," 上偉之,令待詔公車 " 的事,後來 " 三冬足文史 " 的典故成為冬天讀書成才的佳話;三國時期的儒學宗師董遇,總結自己的讀書經歷,提出利用 "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 之 " 三餘 " 時間讀書,精彩的論述讓書蟲們深以為然;清人金聖歎則發出了
  • 讀書很好,但如何讀書是個問題
    1、讀書面臨的首要問題並不是沒時間、不想讀、不知道讀什麼、讀不懂,這幾個問題都是其次,在這之前最大的障礙是開始讀書,對於任何新事物,開始總是最難的,啟動需要外力,維持勻速運動則不需要,就是這個道理。而難以啟動的最大問題是,讀書慢讀著費勁,半天看不了幾頁,甚至要一個字一個字在心裡默念出來才能讀得下去,這就是閱讀技術的問題了。
  • 字遊人談讀書,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人生的路,雖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讀書,絕對是實現人生理想最便捷的路! 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離不開讀書,或者說閱讀,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會讀書嗎?閱讀有哪些實用的技巧?
  • 得訣歸來好讀書
    今天要說的是拳照民國時代是形意拳的一個巔峰那個時期出了很多好拳書不只是形意拳今天我們只說形意拳中幾本好書 各個行業都有一個特點外行是看不懂的不管是書還是操作平面的語言很難敘述立體的空間事物 得訣歸來好讀書我記得這是南懷瑾說過的一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 多讀書好,還是少讀書好?孔子用一個普通木壺告訴了我們答案
    對於人們而言,書是先人們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一生的經驗雜談,因此讀書對於人們而言,大多數情況下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問題來了,既然人的一生需要讀書,那麼讀書的數量需要如何界定呢?到底是多讀書好,還是少讀書好呢?對於這個問題,孔子很早便將自己的見解告訴了我們。有一天,孔子乘著馬車周遊列國,在某個地方被兩個孩子攔了下來。
  • 讀書貴在心境
    2020年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第25個「世界讀書日」,今年受疫情影響,多地區暫停線下活動,積極推行形式多樣的線上讀書活動。往年讀書日通過舉辦集體閱讀、誦讀經典、實體書店讓利銷售等活動讓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選一本好書,靜心閱讀。
  • 「奔著賺錢去讀書,書讀不好,錢也賺不到」:讀書的四個目的
    前言幾天前高考剛剛結束,看到了新聞上,漫天飛羽的高考信息,我就想到了「讀書」二字。其實在我們這代人心裡,「讀書無用論」幾個字,從來沒有消失過。這裡的讀書還不是,上學考試,而是簡簡單單的,閒暇之餘捧起一本書,來讀一讀。
  • 我和書及讀書的故事
    家裡藏書不多,但爺爺在小縣城裡也算得上是個讀過書的人。我父親大約是1948年高中畢業,後來從事小學、中學教育工作,文革前取得西南師範學院(後稱西南師範大學,現在與其他學校合併稱西南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文憑。職稱評定時,是當地中學第一個高級教師。父親雖歷文革磨難,但一直喜歡讀書買書,我真是大受裨益。我的媽媽在上世紀50年代畢業於大竹師範學校,受過良好系統的師範教育。
  • 讀書日|4.23世界讀書日的由來(附中外讀書名言)
    世界讀書日,請用十指去尋找美,用眼睛去發現美,用頭腦去領悟美,用心靈去感受美世界讀書日的簡介「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同時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