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作為正式車手,我不一定要去參加整年的比賽,而應該選擇一些比較有信心的比賽,先作為測試。車隊也希望我能一步一步來,不要把我一下子就推到風口浪尖,一定要去完成什麼樣的硬性的任務,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難題,所有的最困難都集中在一起……
對於自己的「中國F1第一人」的身份,馬青驊即看重又不是特別在乎,他說當他回到上海,看到很多車迷熱情迎接的時候,確實有種「當明星」的感覺,但他同時提醒自己,現在的一切不過都是剛剛起步,要想真正在F1的世界中站住腳,他需要加強的還很多。
關於車手的成長,最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就是——錢!對於敏感的「付費車手」說法,馬青驊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嚴格意義上,每一個F1車手都是付費,所以,沒有特別區分的意義。此外,車隊會選用一個車手,首先是看重這個車手的水平,而不是他所能帶來的贊助,F1車隊不會單單為了錢而去選用一名不具備F1參賽水平的車手的!至於此前被宣揚的家庭為了他投入了500萬之多,馬青驊進行了否認,他說,家庭其實只是在自己跑卡丁車階段有相當的投入,隨著他的成績不斷提升,之後就不斷有商家的贊助,就不太需要花家裡的錢了。而卡丁車的投入相對是少的,他的家庭也不是大富之家,500萬其實根本無從談起。
儘管明年究竟能出戰幾場比賽還不是個確定答案,但至少在上海,中國的觀眾們肯定可以看到馬青驊出現在正賽的發車區!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他,也在想著未來的某一天,不單能像那些過往成功的車手一樣在賽道上實現夢想,有一天也可以像現在的巴頓、漢密爾頓那樣,帶著自己心愛的女友在圍場中享受照相機快門的聚焦。
嘉賓簡介:
馬青驊:第一位中國籍F1賽車手1987年出生於上海,8歲起開始練習賽車,12歲時獲得全國卡丁車青少年組的冠軍,2004年以全勝戰績獲得亞洲方程式雷諾康巴斯系列賽年度總冠軍,2005年A1中國之隊車手選拔第一名。2011年代表北京現代縱橫車隊獲得中國房車錦標賽(CTCC)總冠軍。2012年4月5日加入西班牙HRT-F1車隊的年輕車手發展計劃,9月7日代表HRT-F1車隊參加義大利站周五練習賽,,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參加F1周末比賽的中國車手。2012年11月6日,他正式籤約成HRT正選車手,將參加下賽季的F1分站賽。
以下是本次訪談內容:
網易體育:各位網易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網易體育《易言堂》,我是主持人思來。我不知道在中國有多少資深的F1車迷,但我知道,在F1中國站即將迎來10周年之際,我們會迎來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馬青驊——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F1車手,今天我們面對的就是他,馬青驊你好!
馬青驊:你好。
網易體育:2012年對你和對中國賽車來講,都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對嗎?
馬青驊:首先自己覺得也很榮幸,能夠以中國車手的身份參加到F1的賽事裡面,今年也是加入了HRT車隊,能夠為自己的夢想打開一個新的篇章。
網易體育:2012年的9月7號,在你真正駛上蒙扎賽道之前,可能很多人都還在懷疑中,懷疑這一刻是否能夠成真。對你來講,9月7號那一天是個什麼樣的日子?
馬青驊:我覺得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網易體育:漫長?
馬青驊:對,一個漫長的過程,漫長的等待,但是最後在駛上賽道的那一剎那,也許是一個夢想實現的一個瞬間!但是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
網易體育:作為一個車手,當你真正坐在賽車裡,駛上賽道的時候,可能感覺並不會有特別的不一樣,雖然此前可能會想很多?
馬青驊:還是會有不一樣,因為畢竟是自己第一次真正參與到比賽當中,所以整個節奏、氛圍和環境,還有試車的內容,跟之前會完全不一樣。
網易體育:蒙扎的義大利車迷是非常瘋狂的,你會感受到車迷那種非常熱烈的氣氛嗎?
馬青驊:當然會!自從我到達賽道,在當地從酒店到賽場的旅途中,特別是最後進維修區的時候,門口每天都有很多瘋狂的車迷在那裡等待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在那裡舉者各種各樣的旗幟,索要籤名或者是合照,他們的氛圍可以使你感覺到是所有的F1比賽中,最熱烈的之一。
網易體育:蒙扎是一條非常高速的賽道,在你真正駛上賽道之前,你會覺得它很難嗎?
馬青驊:應該說蒙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最後的帕拉波利卡彎。因為蒙扎是一條傳統賽道,所以在設計上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高速賽道,特別是最後一個帕拉波利卡彎角,是不允許有任何失誤的,因為它在緩衝區的部分,雖然說緩衝區很大,但是它的基礎是一個軟泥層,然後再加上一些陶泥,所以說一旦賽車有一點失誤,有一點偏離了正常路線,那就是沒有辦法挽救,可能車會直接衝進陶泥,甚至撞向防護牆。而且帕拉波利卡彎又是一個高速彎,要開得非常的小心。對於我來說,以前也從來沒在蒙扎的賽段上跑過其他級別的比賽,所以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一條完全陌生的賽道。
網易體育:在你要開始練習賽之前,車迷也有很多討論,甚至有很多擔心,擔心馬青驊會跑出一個什麼樣的成績?這個成績會不會很難看?會不會說跟前面的差距非常大?會不會說像你說的出現失誤、撞牆等等……但實際上這些都沒有發生,而且成績也相當的好,你是怎麼來評價自己的第一次的?
馬青驊:應該說還是比較順利的完成車隊的工作。首先,因為我 第一年參加周五的試車,車隊給我的首要任務,是能夠幫助車隊去完成一些項目的測試,以及調校,對單圈的時間上其實沒有任何的要求。因為我們在測試的時候,車輛是完全屬於不同的調教狀態,油箱裡面有可能會備比較多的油料,會增加比較多的重量,測試的項目也是為了比賽長距離的作戰而進行的一個測試。
當時我第一次試車時,我也會問,是不是會安排時間,讓我以一個排位賽的模式去進行測試?但是工程師告訴我,我們現在不需要你的單圈時間,因為我們知道你可以開得很快,如果我給你一套新的輪胎,給你輕一點的排位賽載油,給你排位賽的調校,那麼我想你甚至可能比德拉羅薩更快,但是我們需要在周五測試很多比賽的項目,所以需要你去幫我們完成工作,而並不是需要追求單圈的時間。
網易體育:說實話,作為試車手參加周五的練習賽,已經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很快,中國車迷都聽到了他們一直盼望的消息,這個消息可能盼望有10年了!不久之前,你正式和HRT車隊籤約成為下賽季的正式車手!我們可以正式叫你「中國F1第一人」了,這個稱呼或者說這個帽子夠大嗎?
馬青驊:其實對我自己而言,我覺得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當做自己的一個目標,我自己的目標可能還在更遠的地方!這段路途當中還有很多需要去學習,還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所以說在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希望能夠多有機會,多有在賽道上的機會,能夠更完善自己綜合方面的能力,去成為一個真正的、優秀的F1車手。
網易體育:可能你並不在乎這樣一個頭銜,但實際上這個頭銜在中國賽車歷史上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它就是屬於你的!中國汽車運動發展不是很多年,但自從上海開始進行F1比賽後,中國車迷一直在想,中國車手什麼時候會走進F1?可能一開始想得很容易,覺得中國經濟也這麼好,現在又有了比賽,可能很快就有我們的車手,甚至於車隊。但實際上,這麼多年走下來,也有很多人試圖去向那條路努力,但最後都會碰壁,可能有一度大家甚至會覺得F1離中國還很遠!但幾乎是在某種不聲不響的過程當中,你就突然出現了,一下子就距離F1這麼近,並且最終能夠成功,說句實話,外界也挺驚訝的。你會感覺到驚訝嗎?
馬青驊:因為自己也非常的榮幸,也是感謝很多人能夠給予我這樣的支持。確實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的難點,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去自己克服,其實我也一直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安排每一年的比賽,進行自己以F1為終極目標的計劃。其實在今年能夠有幸正式的加入到車隊,也是我人生當中的一個裡程碑,是一個正式的開始。
網易體育:是一種跳躍?一般的歐洲車手,可能都會從卡丁、寶馬方程式,或者是雷諾方程式,可能再去跑F3,然後去跑GP2,最後慢慢再進到F1,實際上你是跳了的,對嗎?
馬青驊:應該說剛開始我的職業生涯,也是從卡丁車開始,還是比較標準的,按照傳統的成長路線。只不過到後期,因為跑到F3以後,那時候確實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方式,需要找到一條自己的路去通往F1,因為作為一個中國車手,在高級別的方程式裡面,其實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路線讓自己成長。
網易體育:很難找到合適的路線,為什麼?
馬青驊:因為在高級別的方程式,比如說GP2的比賽裡面,首先你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這些賽事在中國沒有任何報導,沒有任何宣傳力度,很難去找到在資金方面的支持,而且這些賽事的賽程也非常的短,所以說對於一個車手的成長,或者說對一個中國車手的成長,是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那個時候我就在考慮有沒有其他的賽事平臺,可以讓中國車手也能夠在世界上,或者說在中國的舞臺上去展示自己,並且證明自己的實力。
網易體育:那你找到了怎樣的一條路?
馬青驊:這也是之前為什麼我會在去年參加CTCC這樣的國內賽事,就是找到一個通往F1車手的一條路線。
網易體育:但CTCC是一個國內賽事,國內賽事和F1賽事之間,跨度是相當大的啊……
馬青驊:因為之前在歐洲,我也在三級方程式裡面跑過一年的比賽,而且成績也非常的不錯。但是問題是,對於一個車手的成長,不單需要技術方面的,可能還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輔助,因此那個時候我就在考慮,哪一個賽事又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又可以在一個很好的公眾平臺上去展示自己?所以這也是我之後選擇回到國內跑一些國內賽事的原因。而我既然回到了國內,那肯定要找一些最強的比賽來跑。
網易體育:但是去年的CTCC你跑下來,實際上是很輕鬆的,可以這麼說吧?
馬青驊:說輕鬆也不輕鬆,當然作為我之前在歐洲比賽的經歷和經驗,應該說從技術上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任何一個比賽,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當中有很多你需要自己去判斷,需要自己去估計。去年參加比賽,我們每一站都跟車隊有很多的溝通、商量,怎麼樣來制定一個很好的計劃,完成全年的比賽。
網易體育:並不像我們在積分上看到的那麼輕鬆,差距那麼大?
馬青驊:其實應該說去年的參賽計劃是一個最完美,但是也是最危險的計劃,因為只要有一站比賽失誤、有一站比賽出問題的話,就可能會導致整盤的計劃都輸掉。
網易體育:你剛才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就是資金。我聽到有種說法,中國車手其實並不缺乏天賦,也並不缺乏技術,或者說雄心壯志,缺乏的就是資金的支持,是資金方面的問題才導致可能中國車手邁向F1的道路顯得很崎嶇、很難,你認同這個說法嗎?
馬青驊:我覺得不能完全這樣說。作為一個F1車隊,首先考慮需要一個車手,但是這個車手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素質,因為在F1的領域裡,所有車手都是世界上最好中的最好,這是一個必備的因素,不管你是來自哪個國家,是什麼國籍,不管你有怎樣的背景,首先你要從技術層面上能夠達到這個領域的要求。至少大家都認可的最好的一個F1車手具備的素質,無論是從駕駛技能,還是身體條件、個人的思維能力,都到做到非常高的程度,才有資格成為一個F1的預備車手。而如果要成為正式車手,當然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經過很多的試車,積累很多的經驗,才能最終成為一個正式的F1車手。所以說作為一個中國車手來說,我們的成長當中,當然需要很多學習的,但是更重要的,我覺得是要完善個人在賽車上的能力。
網易體育:你覺得個人能力比資金的支持更重要?
馬青驊:應該說有個先後的順序問題吧。首先HRT車隊當時在找到我的時候,會對我進行一系列的考核,也就是今年年初我都在跟車隊做測試,車隊會安排很多的測試項目給我,從模擬期的測試開始,在模擬期通過以後,再進行實際的GP2等高級別的方程式的測試,還要進行不同的測試模式,有模擬排位賽、模擬正賽的長距離,通過包括調校上的一些難度的測試,用不同調校,讓車手有不同的賽道感覺,包括不同天氣情況下的測試,對這個車手的綜合駕駛能力、和車隊的配合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各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定,做出一個最後的報告。經過這樣充分考驗以後,才會正式的錄取,也就是最後能夠加入到車隊。
網易體育:但到最後一步時,還會有資金方面的問題出現?
馬青驊:當然這個是另外一部分,主要是車隊的運作。其實對於一個車手來說,更多考慮的是技術層面的,因為畢竟車手本質還是個運動員,要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這些對賽車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平時也是一直在加強自己的訓練。
網易體育:看F1這麼多年,會看到一個名詞——付費車手,也會看到一些小車隊,每年人員變動是相對比較大的,會有傳言說是因為贊助跟不上,才導致這個車手要離開、新的車手要進來。你是怎麼來看待F1所謂的付費車手?
馬青驊: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付費車手,或者說全部都是付費車手!我們所謂的付費車手,可能是以贊助的形式來進入F1,但其實在F1裡面,贊助和商業的運作是少不了的,可以說每個車手都有贊助。不過在運作的層面,可能更多的是車隊的運作,而不是車手自己的運作。對於車手來說,更多的還是從技術上面去考慮,車隊也是從技術方面考慮對這個車手怎麼樣評定,他的技術能力到底有多少。
網易體育:也就是說即使被認為是付費車手的,他也依然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車手?
馬青驊:當然!能夠進入F1的,一定是世界上最頂尖的車手,無論他是在哪個車隊,無論他之前是在哪個比賽,能夠進入到F1的,都是非常優秀的車手。
網易體育:F1車手會出席很多贊助商的活動,看到你在新加坡參加了一場時裝秀,可能以後還會有更多類型的秀場的機會出現,對你來說那是一種很新奇的感受嗎?
馬青驊:當然。這樣的不同的活動,很多都是第一次的嘗試,以後像這樣的活動可能還會有很多。像這次新加坡的走秀是慈善的性質,作為車手也希望多做一些這樣的活動,去幫助更多的人,能夠讓他們首先從經濟條件上有所改變。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F1,了解賽車運動。
網易體育:你在T臺上會覺得不自然嗎?
馬青驊:第一次會有一些緊張,走在T臺比我開車要緊張得多!
網易體育:因為你從來沒有嘗試過是吧?
馬青驊:對,畢竟不是自己的專業,以前也沒有經過任何的培訓,覺得其實還是挺不容易的。
網易體育:那你對自己在T臺上的表現滿意嗎?
馬青驊:還好吧,第一次的嘗試,至少沒從T臺上摔下來(笑)。
網易體育:你的這個要求倒是放得挺低的!
馬青驊:以後如果還有這樣機會的話,希望能夠走得再好一點,事先多請教一些前輩,看看怎麼樣能夠做得更專業一些。
網易體育:聽很多人說馬青驊是個天賦非常高的車手,比如說在拿超級駕照時,其他人的審核過程都需要兩到三個月,你一個月就拿到了,可以說你是天賦異稟的人嗎?
馬青驊:其實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天賦很高。之前也是從小一直對賽車非常熱愛,非常願意去思考和鑽研賽車方面的東西,我可能付出的努力會比其他人更多一點,更願意去鑽研賽車的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因為要到達F1這樣一個水準,有很多的題目需要自己去研究,去克服很多的困難。我覺得我自己只不過是花的努力更多一點而已。
網易體育:關於你小時候的報導,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你初次接觸賽車是8歲,另一種說法是7歲,到底是幾歲?
馬青驊:1995年。
網易體育:不知道當時那個時間是你過了生日還是沒過生日,反正是在七八歲之間?
馬青驊:對,七八歲之間。那個時候剛接觸也是一次巧遇,從我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對車也很感興趣,跟車有關的任何東西,我都很感興趣。
網易體育:是因為周邊的與車有關的東西比較多?
馬青驊:也許吧。也看電視上的一些賽車的報導、新聞,就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只要看到車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從小就喜歡看馬路上車開來開去,覺得很有意思,周末,我父母也都會帶我去遊樂城玩。有一次,本來想去玩保齡球的,但正好我家附近保齡球的遊樂城裡面多了個卡丁車館,就是那種娛樂型的卡丁車館,但比之前在公園裡面看到的碰碰車專業一點。當時也不知道什麼是卡丁車,我就去看,看到很多大人在上面開,而且開得很快,卡丁車的車速跟普通公園裡面遊樂的碰碰車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就感覺很新奇。
我當時很小,作為一個小孩子,是有點害怕的,不敢去嘗試。可我父親說,男孩子應該膽子大一點,要勇敢嘗試,他說,你一定要開一圈,這有什麼好害怕的!我第一次上車,發車之前很害怕的,因為看到前後都是大人,就我一個小孩子!而且,卡丁車是一人一臺車,不能由父母陪伴,就很害怕。但真正開出去之後,大概過了半圈不到,就覺得其實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網易體育:也不難?
馬青驊:也不難。就是很享受速度給我來的感覺,這是只是第一次,隨後就愛上了這個運動,愛上了速度的感覺。
網易體育:也就是第一次就展現出了你相當不平凡的一面!你父親那時就會確定自己兒子確實在賽車上是有天賦的,是要這樣一路走下去的?
馬青驊:也沒有。當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很喜歡,很熱愛速度的感覺,但是我父母其實只是想作為平時的興趣愛好,他們覺得是挺健康的運動,所以也就沒有進行限制。
網易體育:但一般父母都會覺得說,應該儘量從事危險的運動,可能連打球這種對抗性的項目都怕孩子受傷,何況是去擺弄一臺車?撞一下怎麼辦?你的父母從來沒有這樣的擔心?
馬青驊: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有。可能大多數的家庭都會有這樣一種概念,覺得賽車有危險的成份,但後來加入到專業的卡丁車賽事以後,了解專業的賽車構造後,這種擔心就沒有了。賽車其實是一種很安全的運動,了解得越多,就越會知道賽車從車輛的設計、到車手的裝備,像車手的頭盔、賽車服,都有很嚴格的安全標準。雖然大家可能看到賽車比賽中經常發生一些意外、撞車之類的,但真正能夠造成人身傷害的還是非常少。
網易體育:你好像是開始從事專業卡丁車後,很快就出了成績,那時就已經設定目標說有一天要走到F1的賽場上?
馬青驊:其實從我第一次開卡丁車的時候,就已經對F1有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那時候還很小,但在電視上看到F1以後,我就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一個F1的車手?
網易體育:那時候你才7、8歲,如果是從電視上看F1,你可能都不知道時速300公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馬青驊:應該說完全沒有概念,但我就是覺得駕駛那輛賽車的感覺應該是非常不錯!
網易體育:是不是有人告訴你說,F1是賽車裡面最牛的賽事,最好的車手才能開?
馬青驊:那個是後來才知道的,但是我第一眼看到F1的時候就覺得,那就是我想要的感覺!
網易體育:對於一個孩子來講,設定一個目標,或者說夢想是很容易的,但當你真正走上賽車之路,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到身邊有那麼多人都在走這樣一條路,還有很多歐洲車手,你會懷疑自己的目標是否有一天能實現嗎?
馬青驊:從來沒有懷疑過!
網易體育:為什麼這麼自信?
馬青驊:因為從小參加比賽的成績都很好,我每一次參加比賽,包括跟一些歐洲最頂尖的車手競爭比賽的時候,我知道其實最重要的是對賽車的熱愛。有了這種愛的動力,你才會真正的去很認真、很細心地去鑽研技術上的一些難題,然後才會去克服很多的困難。我一步一步的成長,我都能看到自己的變化,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對賽車的理解越來越深,能夠慢慢的感受到賽車給我來的感覺,能夠慢慢的體會到那一臺賽車已經變成了我身體的一個部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能夠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F1車手!
網易體育:我看到過一些其他車手的成長經歷,不久之前韓寒也寫了篇博客說他當年第一次參加比賽,為了找幾條輪胎是多麼的費勁,花了多少錢。那在你一路成長的過程中,你自己有沒有為資金方面的問題煩惱過?
馬青驊:當然有過。以前小的時候參加比賽,雖然是卡丁車的比賽,但因為家裡面也並不是很富裕,所以我不可能什麼都用最好的,就是在一個很一般的條件下比賽。我當然也希望能用比較好的裝備,但是那個時候條件有限,所以我也會精打細算,訓練的時候就用一些舊輪胎,發動機也是用舊的,把所有最好的、最新的,平時沒有用的,都放到比賽的時候才用。
網易體育:但是其他的,如參賽資金,或者你在比賽中車撞掉了,這些賠償的問題,全都是你父親操心?
馬青驊:從我家庭的角度進行投資,基本上都是在卡丁車階段。
網易體育:只是在卡丁車階段?
馬青驊:對。之後因為我還算比較幸運,自己的成績一直比較好,從參加開方程式開始,基本上都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助,包括去歐洲比賽,去參加國家隊的選拔賽,也是以第一名入圍A1車隊。所以我成長的路線基本上還是每一步都有得到支持的。
網易體育:此前看到報導說,你的家庭為了培養你投入了500萬。你剛才說只是卡丁車階段,卡丁車階段的投入就有這麼大?
馬青驊:應該說那些報導有點誇大其詞,並沒有用到那麼多錢,我的家庭也不可能去投入這麼大的成本。應該說我還算比較幸運的一個吧,沒有花家裡太多的錢。
網易體育:也就是說你沒有在比賽當中經常把車撞掉是吧?
馬青驊:我還算比較爭氣,沒有撞太多的車。
網易體育:撞掉一輛你要賠多少錢?
馬青驊:當然也有發生過事故,但是後期的話,因為參加的是一些比較大型的比賽,也是有保險的,就算發生碰撞,也不會有太多的擔心。其實最擔心的還是我跑卡丁車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撞掉了真的是自己掏錢!不過,那時候真正的撞車還真的是沒有太多,比賽時大家也還不會很惡意的犯規,是比較良性的競爭。因為大家都知道小孩子跑卡丁車不易,一旦撞掉的話,比賽就沒法進行,所以那時候的狀況就還好。
網易體育:但家裡這些年還是把資金全都投到你身上去了?
馬青驊:對。相對來說,可能金額樹現在來看不是特別大,但當時對我的家庭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投入。
網易體育:你也是憋了一口氣,一定要成功,將來回饋自己的父母?
馬青驊:那是肯定的,以後肯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網易體育:中國人都說嚴父慈母,在你家也是這樣嗎?父親很嚴厲?
馬青驊:是,我還是在一個比較傳統的中國家庭中長大的。
網易體育:如果有時候比賽比不好的話,父親會說你嗎?
馬青驊:一般是我自己指責自己。我父母從來不會對我的比賽有任何的要求,我跑得怎麼樣,他們都不會說。
網易體育:只要安全就行,是嗎?
馬青驊:對。但是我自己的話,每一次比賽,哪怕是拿到第二名,我都會想,為什麼沒有拿到第一名?都會從中找問題,看看哪裡還可以再快點,問題出在哪裡。
網易體育:對自己極端苛刻?
馬青驊:至少在賽車上是非常的苛刻!我覺得每一場比賽都應該能夠做得更好一點,那麼,是不是哪裡做得還不夠好?一直在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每一場比賽,我都會自己做記錄,包括賽車的調校、整個賽道的記錄,今年跑的賽道跟去年有什麼變化,在哪裡快,在哪裡慢,都會有記錄。
網易體育:有一種說法說在賽車這個項目上,其實車手的能力,或者說車手的能力發揮只佔30%,另外70%都是車的調校,也就是說車才真正決定了最後的成績。你覺得對自己的苛刻就可以改變最後的結果麼?
馬青驊:這個說法我想是基於前幾年的F1,當時大家的概述吧!因為前幾年,賽車之間差距確實比較大,而且有很多的電子輔助的裝置,所以說大家可能會覺得,是不是F1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但是從2009年以後,F1的規則大改以後,應該說現在賽車和車手的競爭配比又恢復到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網易體育:50%對50%嗎?
馬青驊:我覺得差不多。特別是從今年來看,競爭是非常的激烈,車手本來的競爭水平被發揮到了最大,對車手和車隊的配合也是要求非常高。
網易體育:馬青驊有沒有自己非常崇拜或者非常喜歡的車手?
馬青驊:當然有。
網易體育:是誰?
馬青驊:其實每一位F1車手都是我的偶像。
網易體育:有沒有特別喜歡的?
馬青驊:之前有些歷史人物非常喜歡的,像塞納,還有更早的克拉克、普羅斯特,這些優秀的冠軍,都是我非常喜歡的車手。
網易體育:但在你接觸賽車之前,塞納就已經不幸離世了……
馬青驊:對。
網易體育:也就是說你看的也都是一些比賽錄像?
馬青驊:其實在我小的時候,會看到一些F1的比賽裡面,會出現塞納的比賽片段,那個時候會有一些印象。雖然那時我還不知道塞納這個人,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是我記得他的頭盔,記得他的賽車,之後我才了解,原來他叫艾爾頓-塞納!他曾經有這麼輝煌的歷史,但是在1994年不幸的離開了我們。我在閱讀他的歷史的時候,會找到很多的靈感,對我自己的成長也會有很多幫助。
網易體育:很喜歡某一個車手的話,會刻意去模仿他的比賽風格嗎?
馬青驊:我會去學習所有的車手,不會去針對某一個人。其實在我們賽車圈當中有一句俗語說——所有的車手在一條賽道上,每個人總會有一個彎是比別人慢。我就是喜歡學習所有的人,把每個人的每一個彎進行分析,自己去看、去考慮,然後學習他們在每一個彎當中的技術特點,去學習他們擅長的地方,希望能夠都匯聚到我自己這裡。
網易體育:你怎麼來評價自己的駕駛風格?
馬青驊:我的駕駛風格?還真的沒有特別的在意去總結過。我覺得起點不能代表終點,面對一條新的賽道,或者是新的賽車,我不會在一開始很激進的去適應,而是選擇能夠慢慢的融入到整個狀態裡。
網易體育:對於一個車手來講,把一輛本身就很快的賽車開到極限,比別人開得更快更難?還是說車手能夠把一輛其實很爛的賽車開到它的極限更難?
馬青驊:應該說是把一臺快的車開到更快更難。
網易體育:為什麼呢?
馬青驊:因為更快的車也就意味著更高的極限,你要去挑戰更高的極限,當然是比低一點的極限來得更難一點。
網易體育:但本身比較爛的賽車開起來會很痛苦吧?
馬青驊:會痛苦,但是你會很容易去感覺到比較低的極限,雖然是很難有好的成績,但是相對於更高、更好的一臺賽車來說,可能會比較容易去達到這個低極限。所以說舒馬赫、維特爾在他們那個年代連續拿冠軍,固然是因為他擁有一臺好的賽車,但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即使給你一臺好的賽車,要完成那樣的任務是非常難的。
網易體育:在今年的練習賽上你也與他們同場,而明年你應該還可以和維特爾通場,但是舒馬赫就要告別F1了。你是怎麼看舒馬赫這個傳奇車手的?
馬青驊:他是一個綜合能力非常強的車手,無論是在個人的駕駛能力,還是跟車隊的溝通能力,包括他車輛的工程調校上,他會懂得非常的多,在車隊賽車的研發和進步上會起到很大的幫助。舒馬赫對整個F1的賽車圈也是非常了解,對所有的人他都有一個很好的面貌。
網易體育:但對他的駕駛風格,有些人批評是比較野蠻的……
馬青驊:我想他作為一個老資格的車手,有的時候會去把自己推得比較極限一點。可能每個人在比賽中的想法會有些不一樣,但人總是避免不了犯錯的,每個人都會,即使是舒馬赫,他也會犯錯,哪些人可能看到的是他的一些失誤,但大部分時間,他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比賽。
網易體育:在F1賽道上有尊老、或者論資排輩的情況嗎?比如說你是一個新車手,就不應該擋在我的前面,應該讓到一邊去?
馬青驊:應該沒有吧,我覺得只要上場了,大家就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網易體育:除非是有藍旗對吧?
馬青驊:對。訓練的時候,我可能在出場圈,而他可能是在一個飛馳圈,我會主動的去禮讓,這個很正常,作為一個職業車手,也是應該有的素質。
網易體育:你怎麼評價舒馬赫的第二次復出?這三年他在奔馳車隊,甚至沒有能夠拿到分站冠軍,可對於很多他的車迷來講,當他決定復出的時候,都是希望他能夠拿到年度總冠軍的!但是最終都沒有一個分站冠軍,只上過一次領獎臺,而且基本上每年的積分也都不如自己的隊友羅斯博格,這個會有損於他過往的7冠王的輝煌嗎?
馬青驊:我覺得不會。在我的心目當中,舒馬赫今年、去年,包括他復出以後的所有的比賽當中,還是完成得非常不錯的!在這個年齡,首先能夠保持這樣的競技狀態,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他跟團隊的配合,給車隊帶來的進步都不容忽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能夠給車隊帶來很大的技術上的幫助,而且他在穩定性方面,雖然在結果上並不是特別的理想,但在這個過程當中,舒馬赫還是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
網易體育:你說他對賽車的調校很有心得,願意跟技師去溝通的,對機械方面的原理也很熟。你在2008年也去英國特意讀了機械工程,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嗎?想對賽車的原理、調校方面更多的了解?
馬青驊:對,我其實在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就開始自學一些關於汽車類、工程類的一些書籍,自己買了很多的大學教材自學。
網易體育:小學的時候看大學的教材?
馬青驊:對,那個時候會有很多的公式,可能還不理解,我就會把這些數學公式抄下來,去問我的數學老師。數學老師就會覺得莫名其妙,這個你要知道幹嗎?他會覺得,這是很難的數學方程式。我就會讓他給我解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這樣的方程式。上初中的時候也是,買了很多的教材,有些是物理方面的,有些是數學方面的,不懂的我都會去問數學老師、物理老師,他們都會說,你自己的課不好好上,老是問我這些跟考試沒關的問題幹嘛?後來是因為參加比賽以後去英國深造一下,積累一些理論知識,能夠多提高一些。
網易體育:確實對你的比賽是有幫助?
馬青驊:當然,在一個大的概念上,對賽車的調校,對整個賽車從機械上來考慮的話,會讓我跟我的技師團隊、工程師團隊有更好的溝通。
網易體育:你說你在小學、初中就在看大學的課本,我就在想,馬青驊怎麼沒去參加數學和物理奧賽呢?一定會拿名次回來的!
馬青驊:我小時候在理科方面確實還不錯。
網易體育:你剛才說的話讓我想到一句很有名的話——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像物理和數學,我就覺得好枯燥,一點都看不下去,但是你會看得津津有味。
馬青驊:其實我的目的是在於幫助我看懂關於賽車方面的東西,這些基礎的學科會起到輔助的作用,讓我能夠更深地理解發動機運作的原理、變速箱、車架的結構,這些知識也是需要之前的數學和物理的鋪墊。
網易體育:可以說馬青驊是個最棒的汽車方面的專家了?
馬青驊:不敢這麼說,只是略有研究。因為我主攻的是賽車方面,對賽車方程式這一塊還是比較了解的。
網易體育:有些人開車,在普通的道路上跟人鬥氣、飆車,馬青驊是怎麼看待的?會想自己要是撒開歡跑,就把他們都滅了嗎?
馬青驊:其實在馬路上並沒有這樣想過。因為對於一個職業車手而言,每一個職業車手都有這樣的概念,馬路上開車只是我要去到一個地方,從哪裡到哪裡,沒有跟任何人競賽,那裡不存在競技,只是要到達自己的目的地而已。但在賽車場上是不一樣的,我要爭第一,要打敗其他的人!在馬路上,我也遵守交通的規則,儘量做到禮讓。
網易體育:馬青驊在平常的馬路上,會讓大家覺得這個冠軍車手開車很面嗎?
馬青驊:別人都會說我馬路上開得很面。
網易體育:賽車可能在你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除了賽車之外,其他的時間會做些什麼?
馬青驊:平時其實都會忙於訓練。
網易體育:會佔多少小時?
馬青驊:可能每天至少有3小時左右,根據計劃的不同,每天做的項目都不一樣。但業餘也會參加一些其他的體育項目,放鬆一下,做一些鍛鍊,比如踢足球,斯諾克我也都非常喜歡。
網易體育:斯諾克打得挺好的?
馬青驊:一般,業餘水平。也會參加划船、山地自行車之類的體育項目。
網易體育:F1車手對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不僅是心肺功能,也包括脖頸對離心力的承受力等,這種項目在訓練的時候挺辛苦的?
馬青驊:對,會有針對性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很痛苦,但是自己能感覺到身體的變化,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強壯,也會激勵自己去更刻苦的訓練。
網易體育:馬青驊以後找女朋友,是不是一定要找一個車迷?
馬青驊:這個不一定。
網易體育:但這樣比較有共同語言啊!
馬青驊:其實在這方面,我覺得兩個人只要能夠比較融洽的相處就好。
網易體育:目前你的生活除了賽車就是訓練,有時間找女友嗎?
馬青驊:還真的沒有太多的時間,現在來看的話。不過還是希望未來能有緣吧!
網易體育:你會對女友有事先的預想嗎?比如說有些人會特別喜歡某個女明星,可能會按照這個樣子去找……
馬青驊: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標準,我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對父母孝順點的女孩,當然最主要兩人能夠感覺相投,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是很輕鬆的氛圍。
網易體育:她還要能夠理解你長期出差,不能天天陪伴她……
馬青驊:如果將來條件允許的話,當然會帶著她一起去比賽!
網易體育:那時候攝影師就會在圍場裡追著拍馬青驊的女友了(笑)!
馬青驊:希望有一天。
網易體育:一定要漂亮,身材也要好,要和其他車手的女友比拼一下?
馬青驊:那沒有。愛情這方面,兩個人的感覺是最重要的,兩個人在一起,能夠一起平淡、一起激情,一起能夠經歷不同的場面,一起經歷不管是貧還是富,不管是有起伏還是平淡,都需要去共同的經歷。
網易體育:做賽車手的女友,是件心理壓力很大的事情吧?因為看比賽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緊張……
馬青驊:所以,我也希望能以自己好的表現來回報她。
網易體育:最後把問題重新說回到F1。你加盟HRT的新聞發布會召開後,外界對所發布的正式成文的內容是有爭議的,隨後我們看到了HRT車隊發來的傳真,確認你明年一定會出現在中國站的正賽中,但是其他的比賽都還沒有確認,是這樣的嗎?
馬青驊:第一年作為正式車手,其實我沒有說一定要去參加整年的比賽。我想,作為自己第一年的比賽,是應該選擇一些自己比較有信心的比賽,先作為一個測試,車隊也希望我能夠一步一步來,不要把我一下子就推到一個風口浪尖,一定要去完成什麼樣的硬性的任務,他們也是出於長期培養的考慮,希望能夠讓我一步一步慢慢的接觸比賽。像今年從試車,到周五的練習賽,都是一步一步的,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難題,所有的最困難的地方集中到一個點上,這樣才能讓我能夠有一個更好的、長期的發展。
網易體育:就是說這是你跟車隊溝通後的結果,而不是像外界認為的,在中國站找個中國車手,更多的是為了商業宣傳,而其的比賽不能跑,是因為贊助跟不上,不是那樣的原因?
馬青驊:這兩點完全沒有必然的聯繫。大家可以看到,從我加入車隊到現在,車隊對我的每一步有很精心的安排,並不是說我沒有贊助就不讓我開,或者是怎麼樣,我們每一步都有很深的一個腳印,而且我能夠感受到車隊對我的真誠,對我將來長期發展的長期安排。我能夠看到車隊每一步的安排都是為了讓我更快地去學習,更好地適應F1的環境。
網易體育:近期的消息是HRT車隊在公開售賣,你關注這方面嗎?
馬青驊:我不太會介意這方面的事情,因為這並不是車手關注的範圍,我還是要更多的關注訓練和技術方面的進步。
網易體育:你已經是個大明星了,回上海的時候,很多車迷在機場舉者牌接你,心裡感覺特爽吧?
馬青驊:當然會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之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慢慢的可以感覺到更多的人關注我,給予我這樣的支持,確實非常的感動他們這樣的行為。
網易體育:明年的上賽,可能你所獲得的歡呼聲,可能要比維特爾、萊科寧、阿隆索要更多!
馬青驊:當然非常希望看到有更多的車迷能夠支持我,也希望明年上海站的比賽能給大家一個比較好的答卷。
網易體育:明年的上海站一定會爆滿的,會有無數的中國車迷湧過來,舉著籤名薄希望你籤名,明年估計你籤名都會籤到手軟的!
馬青驊:我還是希望在這個冬季,在比賽之前能夠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去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挑戰。
網易體育:快到你生日了,想好怎麼樣慶祝了嗎?
馬青驊:還沒有,還是先考慮訓練吧。
網易體育:好的,我們都期待著明年在上海能夠看到第一位中國車手駕駛著賽車從發車區起步,參加F1的比賽!
馬青驊:好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