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八千多元的耐克球鞋,真正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2021-01-10 經理人分享

耐克的創始人在自傳中對自己的稱呼「鞋狗」!他為什麼這麼說?

你是一隻「鞋狗」嗎

「鞋狗」——這是著名運動品牌耐克創始人費爾奈特在自傳中對自己的稱呼。而用「鞋狗」來稱呼那些和他一樣「用生命來愛鞋」的鞋迷們,的確十分形象。

讓奈特如願成為頂級鞋狗的是一項1977年的球鞋科技——Air後跟氣墊技術。這種將空氣注入球鞋後跟,從而起到緩震效果的科技在四十年裡成為了耐克品牌最重要的代名詞。

然而讓奈特沒想到的是,四十年後,這一技術卻傷了一大批耐克粉絲的心。在前天的315晚會中,央視曝光耐克品牌在中國涉及虛假宣傳:商品描述中的氣墊科技在實物中並沒有體現。隨後,耐克官方表示道歉並承諾作出賠償。

除了虛假宣傳的問題,小編還關注到了這雙球鞋的價格。耐克官網顯示,這款問題球鞋的原售價為1499元。

相信不少人對如此高的球鞋定價嚇了一跳。可驚訝的確沒有必要,這隻表明:鞋狗的世界離你還有段距離。

從國際球鞋市場來看,能用1500元左右的標價在正規專賣店渠道買到限量發售的球鞋已經非常難得!請注意:「標價購買」、「專賣店渠道」、「限量發售」。能湊齊這三個關鍵詞的人相比已經是一隻當之無愧的鞋狗了。

現如今,球鞋市場十分熱火,緊俏的球鞋一般都要在二手鞋市場花重金淘得。例如,上個月阿迪達斯發布的一款NMD籃球鞋現在已經被炒到了8000元每雙的價格,即便這個價格,代購圈仍然一鞋難求。

8000元,這價格已經可以與一隻新款的LV時裝包包相媲美,對於曾經被嘲笑不懂女性消費的直男來說,高價球鞋算得上是一次絕地反擊了。

開開眼界球鞋市場竟這樣繁華

銷量最高和最貴,一雙球鞋竟這樣搶手。

首先,我們來看看去年銷量最高的五雙球鞋,數據來自美國一份有說服力的的統計——2016年底,著名球鞋寄售店鋪Stadium Goods 與著名球鞋網站的創始人 Yu-Ming Wu 聯合公布了2016年球鞋銷量排行榜,不出所料,銷量最高的五款球鞋全部被耐克和阿迪達斯所包攬,相信你一定見過踏著以下戰靴而威風凜凜的鞋狗們。不過不懂鞋的小編實在要睜大了眼才能看得出幾雙球鞋間的細節差異。

top5. adidas Yeezy Boost 350"Moonrock"貨號: AQ2660

top 4. Air Jordan 11 Retro"Space Jam (2016)"貨號: 378037-003

top 3. adidas Ultra Boost"Black"貨號: S77417

top 2. adidas Ultra Boost"Triple White" Style: S77416

top 1. adidas NMD_R1"Monochrome Pack" 'Triple White'貨號: S79166

就這五雙鞋的價格而言,官方賦予它們的售價均在200到300美元之間。然而限量發售的背景下,這些鞋子在eBay等網站上一時間飆升到了5000多美元的價格。二十多倍的升值讓這些限量球鞋成了高回報的緊俏投資品。

除了銷量最高的,我們再來看看最貴的球鞋。同樣是2016年,耐克公司限量發售了一款名為Nike Mag的球鞋,這雙鞋回應了30年前一部名為《回到未來》的科幻電影,電影中的主角曾在「未來世界」裡穿過一雙自動綁帶的運動球鞋。經過 20 多年的醞釀,這雙鞋終於變為現實。  

夢想雖然照進現實,但現實的回應卻過於高冷。對於此款球鞋,耐克公司僅發售了89雙。無疑,土豪鞋狗的圈子為之震蕩。11月13日,最後一雙Nike Mag以20 萬美元(約 140萬人民幣)的價格在紐約拍賣。網友調侃道,這些錢甚至可以買上一臺低配的保時捷911跑車。

一雙球鞋,就是貴到了你想不到的程度。

再貴也要瘋搶,鞋狗的搶鞋大戰拉開序幕。

隨著球鞋的緊俏和高價銷售,近年來,經典球鞋如新款蘋果手機,一經上市就遭到消費者的瘋搶。徹夜排隊、搖號買鞋、代購加價轉賣的故事也越傳越神。我們就拿近期最熱烈的一次搶購對象——阿迪達斯的NMD說起。

「NMD」跑鞋,全稱為Adidas Originals NMD Runner Primekni,其中「NMD」代表了「NOMAD」即不瘋狂、歸於平常的意思。但從它引起的搶購熱潮來看,自居的「不瘋狂」絕對是謙虛過了頭。沒錯,就是這一雙!據說莆田系NMD也已經霸佔了網購市場。

我們不談莆田系,就正品來說,由於只有在專賣店排隊和一些直銷網站才能以一手價格買到,鞋迷們可謂是在鞋店門口風餐露宿。幾張圖片帶你感受下全世界鞋迷們為了這雙NMD的排隊盛況。

在一些直銷網站上甚至還出現了搖號買鞋的情況。這是「有貨」網站上針對NMD球鞋的搖號細則。

此後一段時間裡,NMD風暴簡直就像病毒一樣襲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無論是穿著正宗NMD的真鞋迷還是不知情的莆田系運動鞋消費者,這些人都處處遭遇著「撞鞋」的尷尬。

NMD過後,這樣的搶購事件依舊在重演。而如果你沒能幸運的排到心心念念的跑鞋,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二手市場通過加價的方式購得,這也就造福了有那些因為炒球鞋而發家致富的「倒爺」。

球鞋的二手市場如此火爆。

據估計,全球二手球鞋市場總價值已超過10億美元,球鞋背後每年的轉售利潤有近4億美元。

在中國的淘寶網站上,只要搜索品牌球鞋代購,幾百頁的頁面等待著你去刷新。專門的倒賣二手球鞋的實體店鋪也也屢見不鮮。媒體上甚至爆出了這樣的新聞:85後北京小夥MICK為了購買婚房,將十多年來收藏的283雙喬丹鞋賣得了100多萬元的新房首付。

在美國有一個名為Benjamin的十七歲的少年,從十二歲接觸球鞋到倒賣球鞋,現已靠炒鞋炒出了年入百萬的身家。雖然還在上高中,但他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賣鞋網站並且有了4名全職員工幫助他打理生意。

球鞋網站在當下實在不足為奇,但這個類似於證券交易所的鞋市卻是創意滿滿。去年 2 月,原本在 IBM 擔任諮詢顧問的球鞋愛好者 Josh Luber創辦了一個名為StockX的球鞋網站,這一網站模仿了證券交易所的形式,每雙球鞋照片旁邊的標記中,紅色代表價格上漲、綠色代表價格下跌;球鞋的交易還是類似股票交易的匿名制。

等等!這真的是在賣鞋而不是炒股嗎!?

無論是瘋狂排隊的鞋迷、炒到高價的球鞋、倒賣二手鞋的黃牛或是專業化程度極高的「炒鞋」網站,折射的都是球鞋市場的巨大潛力。但像這樣一雙球鞋,真正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呢?

你的球鞋到底值多少錢?

在一番狂歡之後,我們試圖對球鞋作一番冷靜的思考。一雙品牌球鞋,真正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呢?一些網站和專業人士曾對此做過一定的剖析。

生產成本:

以AirJordan球鞋為例,Air Jordan球鞋是眾多球鞋愛好者追捧的熱點對象。

據調查,一雙白紅配色的Air Jordan 1發售價為 140 美元。其中原材料需要 10.75 美元,人力成本需要 2.43 美元,雜項成本有 $2.10 美元,需要給代工工廠支付每雙 0.97 美元,總體的製造成本為 16.25 美元,折合人民幣 99 元。也就是說,一雙Air Jordan的球鞋,製造成本不過百元,僅佔到售價的110%左右。

研發成本:

仍然用耐克的球鞋打比方,1975年氣墊科技使耐克球鞋獨具一格,市場行情不斷轉好。正是由於這種淵源,專業運動品牌對於技術的研發就十分看重。目前,像耐克和阿迪達斯這樣的企業,每年大致拿出佔其銷售收入4%的資金投入於產品研發。4%的研發成本在所有的球鞋品牌中已經是一個很高的存在了。

營銷成本:

球鞋品牌十分注重市場宣傳,例如為體育隊贊助、為大型的賽事贊助以及請大牌的明星代言等等,而這些活動都需要花費大筆的資金。

2015年,阿迪達斯的營銷投入佔到銷售總收入的14%。隨著品牌戰的打響,球鞋品牌的營銷投入只會更高。而這從各球鞋品牌紛紛展開的花式營銷策略就能略知一二。

去年的CBA聯賽上,球星易建聯脫掉了球賽贊助球鞋脫掉,換上個人籤約的品牌球鞋,由此還引發了一場禁賽風波。可以看出,球鞋品牌在廣告代言上門道十分複雜。

品牌溢價和營銷渠道:

除此之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球鞋的這個價值鏈中,品牌溢價和銷售渠道的成本和收益大概佔到了球鞋售價的70%。

總而言之,一雙球鞋的營銷成本之高昂甚至蓋過了生產成本,企業雖然重視新科技的研發,但是所有這些成本加起來也抵不過品牌的溢價和銷售渠道的的利潤。消費者付出的大頭實際上是為了品牌和營銷買了單。

繞不開的商業邏輯 都是品牌的營銷套路

用SNEAKER文化掀起的身份認同和粉絲經濟。

消費者對球鞋的追逐最早起源於所謂的SNEAKER文化,最開始這一文化只在小眾的圈子裡流行。

SNEAKER本是膠底鞋的意思,最早出現的SNEAKER品牌是創立於1908年匡威品,1985年的AIRJORDAN系列籃球鞋將SNEAKER文化推至極致的。隨著喬丹的大紅大紫, SNEAKER的文化就此升值極致。

《灌籃高手》中的櫻木花道讓鞋迷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門外漢到「我是一個籃球手」,穿著和櫻木、流川楓一樣的籃球鞋飛翔在籃球場,是鞋迷們一致的夢想。

籃球夢想和身份認同構成了SNEAKER文化的基礎,同時也成為了商家商機的源頭。以文化情懷為起點,商家的售賣邏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時尚轉型和明星效應將球鞋推向大眾文化。

近年來,球鞋品牌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於運動的定位而逐漸向時尚領域進軍。例如在上世紀末,耐克和阿迪達斯紛紛成立副品牌來擴張定位,耐克的Air Jordan、Nike 360和阿迪達斯的Original等都是其時尚轉型的標誌。

運動品牌在營銷策略上徹底把一些原本是運動類的鞋款打造成時尚產品。通過和潮流人士籤約讓其為自己代言、贊助球隊活動等形式進行營銷推廣。

例如,曾經以運動路線起家的彪馬品牌(PUMA)在近幾年頻頻向時尚界靠近,去年更是以100萬美元的價錢邀請到美國時尚小天后蕾哈娜(Rihanna)為其設計球鞋以及其他產品。

在亞洲,明星們也為球鞋的大眾流行貢獻了強大的力量,品牌聯合明星們進行的各種街拍,其腳下的球鞋便成了粉絲們紛紛追捧的新寵。

 製造爆款,飢餓營銷,目的只在你的錢包。

除了主打球鞋情懷以及球鞋定位的轉型,商家的營銷策略才是促使一雙球鞋大熱和高價最重要的原因。我們分析了幾年來最暢銷的幾雙球鞋,它們的異軍突起絕對不是因為「好看」、「舒適」那麼簡單的。總的來說,為了推廣球鞋,品牌做了精密的推廣計劃。

首先是選定和製造爆款。你還記得那雙綠尾巴的小白鞋嗎?

幾年前時尚界的簡約和性冷淡風格的流行趨勢被阿迪達斯品牌敏銳捕捉,促使了它將將Stan Smith小白鞋作為推廣的對象。雖然已經過去兩三年的時間,但是小白鞋的神話依然在延續。

至此之後,「爆款」策略被阿迪達斯使用得愈發嫻熟,阿迪達斯和Kanye West合作的YEEZY Boost系列也熟練地使用了這一套。Kanye West被稱為是球鞋界除了喬丹以外的頭號人物,曾多次收到來自各家時尚品牌拋來的橄欖枝。阿迪達斯將侃爺買斷,意味著以爆款為噱頭的一場營銷大戰的打響。

之後便製造飢餓感。雖然說飢餓營銷在營銷圈子裡很老套,但在市場中,這一做法實在是屢試不爽。

綠尾小白鞋在搶購熱潮開始之前的半年間一直處於斷貨的狀態;在中國,NMD在上市前已經通過抽籤的方式發售了3次不同配色,上市後「限量」的銷售方式吊足了鞋迷的胃口。在某潮流電商平臺上,只有20雙的球鞋甚至吸引了幾萬人的排隊,嚴重的供貨緊張更加促進了鞋迷們求購的決心。

與飢餓營銷帶來的話提性相比,明星們的作用更加直接。NMD的發售前夕,陳冠希、陳奕迅、劉德華、吳亦凡、蔡卓妍等不少具有時尚號召力的明星都收到了來自adidas贈送的樣品,社交網站上颳起了一陣明星帶動的旋風。

如此的疊加效應,你的錢包就這樣心甘情願地被掏空了。

甘願被套路的消費者,球鞋給你帶來了多少的滿足感?

總而言之,當球鞋成為一種文化到最後發展成大眾潮流,對於商品本身的高價定位到底值不值當的討論也就成了次要。商家抓住了各類噱頭和消費者的跟風心裡,粉絲經濟等等原因也成了推動球鞋奇觀的一把好手。

法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提到,豐盛作為消費社會最主要的特徵,不但是消費社會得以產生的大前提,而且還作為一種理想,為這個社會所追求。而正是這種理想,促使得每個人都希望在豐盛中獲得更多的物,以滿足自身的欲望,抓住豐盛本身。

當物質極大的豐富,人們開始用符號來追求個性的滿足。消費社會的最終實質即以廣告、品牌為傳播媒介的一種文化的消費。

在鮑德裡亞的解讀下,球鞋消費乃至任何一種的符號消費都得到赤裸的解讀。可是這就是我們避不開的消費邏輯,不是嗎?

原標題:《耐克終於道歉了!一雙球鞋竟然8000多元,真正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十七醬
來源:財經網(ID:caijingwangwx)

相關焦點

  • 耐克終於道歉了!一雙球鞋竟然8000多元,真正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耐克的致歉信除了虛假宣傳的問題,小編還關注到了這雙球鞋的價格。耐克官網顯示,這款問題球鞋的原售價為1499元。相信不少人對如此高的球鞋定價嚇了一跳。例如,上個月阿迪達斯發布的一款NMD籃球鞋現在已經被炒到了8000元每雙的價格,即便這個價格,代購圈仍然一鞋難求。8000元,這價格已經可以與一隻新款的LV時裝包包相媲美,對於曾經被嘲笑不懂女性消費的直男來說,高價球鞋算得上是一次絕地反擊了。拿好你的錢包,接下來小編將帶你走進熱火的球鞋市場。
  • 從一年賣7億雙球鞋到被耐克收購,賣情懷的匡威究竟經歷了什麼?
    從一年賣7億雙球鞋到被耐克收購,賣情懷的匡威究竟經歷了什麼?大家好,歡迎來到鋒潮前線,現在的匡威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個靠情懷賣帆布鞋的品牌,沒什麼技術底蘊但文化和情懷都非常厚重。誕生於1908年的匡威已經有著百年的歷史,耐克,阿迪達斯,銳步這些牌子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 史上最強LEBRON球鞋全收錄——耐克到底為勒布朗出了多少雙鞋?
    其實在勒布朗高中階段的最後時期,他就已經上腳了部分由耐克提供的球鞋,而且還都是SVSM的專屬配色,在他之前還從未有高中生球員享受過這樣的「殊榮」。  告別了高中進入到NBA聯盟,當時耐克所推出的一些頂級球鞋就成為了他腳下的過客。Zoom Flight 2K3、Air Max ELITE、Air Jordan 3,甚至連SHOX VC2都曾出現在勒布朗的腳下。
  • 原創|史上最強LEBRON球鞋全收錄——耐克到底為勒布朗出了多少雙鞋?
    告別了高中進入到NBA聯盟,當時耐克所推出的一些頂級球鞋就成為了他腳下的過客。耐克為此特別推出了勒布朗的第一款籤名球鞋——Air Zoom Generation 「1st Game」,並在鞋內裡刺繡有這場比賽的日期。從此,屬于勒布朗的球鞋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 耐克尾單50元一雙,你撿漏了嗎?
    日前,上海警方搗毀一位於福建莆田的製鞋工廠,專門仿冒耐克等名牌運動鞋。團夥中有從業30年的老鞋匠,經他手製作的假鞋,外觀足以亂真。這些成本僅50到80元的冒牌貨,常以內購、尾單、斷碼的幌子,以正品價2到5折的低價銷售,涉案金額超過120000000元。
  • 一雙球鞋價格從1元漲到3萬元只需要兩小時
    9月3日,在淘寶某體育用品店的一場球鞋拍賣會上,一雙TS&AJ從晚8時1元開拍,截止到晚10時,最終成交價為34732元。 「勾子一反,傾家蕩產。作為球鞋文化的「鐵桿粉」,2012年還在上高中的他,已經腳踩耐克限量版的「銀河噴」,那是他花一萬多元從別人那裡買來的,也是他買的溢價最高的一雙鞋。在那之後,王朝成再也沒有買過這麼貴的鞋子了。現在的他,幾乎每個月都會買一兩雙球鞋,大都通過官方抽籤,或者從某些較大體育用品店購買,月均買鞋支出在3000元左右,目前,已經擁有近40雙這類球鞋。
  • 在NBA,你知道球員多久更換一雙球鞋嗎?一雙又要多少錢?
    2019年,在全美重點關注的NCAA一場比賽中,北卡大學對陣杜克大學,當時杜克的轉狀元錫安在一次進攻中直接將自己穿著的耐克球員一腳踩爛,錫安也因此受傷下場,而隨後耐克球鞋也因為這次「踩鞋」事件直接經濟損失11.5億美元。
  • 一雙球鞋代表一個品牌!36年,它是耐克對世界的態度!
    把時光調回至1982年,那個距今已經36年的時代,當時的NBA還是匡威的天下,耐克還只是一個剛剛進步的小品牌。當時耐克旗下並沒有什麼籃球超級巨星代言人,但是一雙球鞋的誕生改變了歷史進程,它就是Air Force 1(空軍一號)誰也沒想到這雙誕生於1982年的鞋能夠在往後的36年一直火爆。當時的air Force是一雙不折不扣的籃球鞋,他搭載了當時耐克最好的緩震單元air sole,全身皮面材質讓他的舒適性大大提升。
  • 木林森推出百元「空調跑鞋」叫板耐克:多一個logo,就能賣上千?
    熱愛籃球的小夥,甚至以擁有一雙科比同款球鞋為榮。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下,國內的廠商便踏上了一條研製」專業跑鞋「的艱難之路。在不斷地試用過程中,國內知名製造商木林森終於製造了一款符合力學原理的專業級別跑鞋。不少小夥伴看到」專業跑鞋「四個字,心中肯定默默在想,這樣一雙高顏值,又專業的跑鞋,價格肯定得上千元。
  • 一雙球鞋見證耐克的傲慢??| 科比5 Protro開箱
    而Kobe5這款球鞋,無論是顏值,性能,情懷,都是一款滿分的作品。補充一句,在科比奪冠的前十天,蘋果發布了「再一次改變世界」的iPhone4。十年之後,耐克拉開的身段,鞏固了龍頭老大的地位,也用Protro的方式復刻了曾經的巔峰——Kobe5。第一,SSS級的顏值。
  • 概念屬於耐克但第一次屬於阿迪!聊聊智能球鞋的發展史
    就在不久前,耐克中國官網釋出品牌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雙智能球鞋——Nike Adapt BB的發售連結,這標誌著耐克的頂級科技布局再上新臺階,也暗示著智能球鞋時代正距離我們越來越近。05、06年之際,阿迪達斯生產出了一雙名為Adidas_1 Basketball的籃球鞋;當時,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當家球星蒂姆·鄧肯還一度在比賽中上腳過!因為這雙Adidas_1 Basketball的內置智能晶片能調節中底的軟硬度,所以在當時是屬於球鞋領域突破性範疇的;由此,這雙Adidas_1 Basketball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的第一雙智能球鞋。
  • 這才是真正的天價球鞋! 47年前耐克跑鞋拍出300萬元
    這才是真正的天價球鞋! 47年前耐克跑鞋拍出300萬元時間:2019-07-27 15:53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才是真正的天價球鞋!47年前耐克跑鞋拍出300萬元 據英國《鏡報》7月24日報導,近日,一雙由耐克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鮑爾曼(BillBowerman)專為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設計的跑鞋月亮鞋,最近在拍賣會上以300萬元成交,創下世界紀錄。 據報導,這款跑鞋當年只製作   原標題:這才是真正的天價球鞋!
  • 耐克,阿迪達斯折扣店加盟項目,最低多少投入成本呢?
    投資開店也一樣,雖然成本不高,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有一定門檻的,現在能夠拿出幾十萬開店投資的人也不多,那些真正立志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年輕人大多數是窮的創業者,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做任何決定都謹小慎微,甚至是完全有把握的事情也可能受制於資本的壓力而最終放棄,正所謂一分錢憋到英雄漢。
  • 周冬雨每一雙耐克球鞋我都想要,這麼酷你不愛?
    時尚圈裡經典的球鞋品牌很多,多到我們這些平凡的小百姓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買了,擁有一雙幾千元的球鞋雖然不算什麼,但潮鞋就像口紅一樣,入手第一件,後面還會想種草。今年娛樂圈颳起了一陣運動風,楊冪和迪麗熱巴經常穿阿迪達斯,而周冬雨則時常穿著耐克的球鞋亮相。看到周冬雨穿的這每一雙耐克球鞋,感覺自己都很想要。首先來瞧瞧第一雙,這款鞋子的全稱叫做W NIKE REACT ELEMENT 55,採用了比較傳統的球鞋設計線條,顏色上進行了創新,鞋底很穩固,好穿也時尚。
  • 耐克涼了,李寧、安踏球鞋卻價格飆漲,國產運動品牌也翻車了?
    耐克、阿迪等品牌的在一些平臺的下架也讓國貨球鞋熱度不斷上升,李寧和安踏則成為了當下年輕人購買球鞋的首選品牌,也正是因此,李寧和安踏的球鞋價格一路飆漲,漲幅一度高達30倍。不少人紛紛表示,炒鞋大軍這是轉戰國貨市場了嗎?眾所周知,在此前一雙耐克的dunk系列發售價只有799元,但是經過了明星效應和炒鞋大軍的手,一雙千元不到球鞋可以漲到萬元。如今李寧和安踏也不例外。
  • 海外評出3月最佳球鞋,耐克竟然敗給了阿迪的這雙YEEZY?
    最近,海外媒體一直更新本月球鞋的發布信息,並對登場的球鞋進行了不少評價。而其中有一雙球鞋在外媒這裡獲得非常高的評價,甚至將評選為在3月份的最佳球鞋。那這雙鞋究竟是哪一雙呢?相信不少鞋友會和小編一樣覺得有一些出乎意料,但對這雙鞋的設計也有一定的認可,那就是阿迪達斯的YEEZY 350 "Desert Sage"。因為這雙YEEZY鞋面的灰綠色加上內側的橙色組合,不少國內鞋友稱它為哈密瓜,也能看出大家對這樣外暗內明的設計並不覺得突兀,而這樣的配色組合也並不常見可以說只有在YEEZY上才會出現。
  • 一雙球鞋炒到一輛車的價格,是智商稅嗎
    整整20天時間,奢侈品牌Dior和耐克旗下的運動品牌Air Jordan聯手在市場掀起了一波熱浪。雙方聯合推出的Dior x Air Jordan 1 High OG聯名款運動鞋發布後,全球參與抽籤的人數超過500萬,原價折合18000元(低幫16000元人民幣)的球鞋很快被炒到數萬美元之巨。
  • 「阿姨給你買AJ」,一雙球鞋,是怎麼變成智商稅的?
    「NBA阻止喬丹穿這雙鞋,但他阻止不了你」,耐克這段廣告詞所指的正主應該是AIR SHIP,而不是AJ1,但後者卻掠奪了前者的勝利果實,成功把AJ1包裝成叛逆的符號,用述之以情感的廣告方式對消費者進行集體催眠,讓所有人以為自己非要一雙喬丹鞋不可。
  • 阿姨給你買AJ:一雙球鞋,是怎麼變成智商稅的?
    這大概和廠商的宣傳密不可分,它們讓我覺得與球星擁有一雙相同的球鞋是光榮的事,而隨處可見的廣告就像是隱藏在我們意識中的引線,像是古神在耳邊的低語,而喬丹的AJ1或者就是這一切的起點。如今喬丹鞋風靡全球,而喬丹鞋的起源故事來自於耐克不惜繳納罰款也要讓喬丹穿著黑紅AJ1上場的故事,在愛好者心中這就是球鞋版本的「聖經」。
  • 「 這個球鞋收納盒究竟隱藏了多少雙經典球鞋?解開謎團有機會免費獲得倒鉤... 」
    希望通過這次三方創作的展會限定聯名鞋盒,傳遞我們心中理解並熱愛的球鞋文化,帶給大家更多的熱血,去追尋夢想,去堅持真理,繼續勇往直前不斷去探索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潮流態度。而該三方聯名鞋盒也將在 YOHOOD 2019 潮流嘉年華現場的 UFO 飛碟好物 x N-TRON 球鞋洗護 & 鑑定展位上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