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回歸20年:我在賭城吃到吐
澳門地理坐標:東望洋燈塔燈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標值為澳門於世界地圖上之地理定位圖:Via澳門回歸20周年了。他們其實沒有真正地到過澳門,也不知道這個偏安靜居在珠海邊,不吵也不爭的城市裡除了蛋撻牛雜豬扒包,還藏著多少百年傳統老鋪的地道美食,不勝枚數的異國風情餐廳能端出怎樣的融合驚喜。(建議想去澳門的小夥伴,行前先看一遍《濠江味傳》,預習一下胃口)
-
蛋撻不讀dàn tǎ,蛋撻這麼讀,失去了可愛的靈魂
你給我說我讀了二十多年的蛋撻dàn tǎ,它的讀音居然不讀dàn tǎ,而是dàn tà!認真的嗎?我讀書少,你別騙我。為了了解真相,我特意翻開了已經積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的新華字典查詢,發現蛋撻的正確讀音竟然真的是dàn tà!!!在這一瞬間,我忽然覺得手裡的新華字典(不是,蛋撻)它不香了!
-
明日,澳門回歸第21年,有3道澳門美食,好吃又好做,趕快來試試
明日,澳門回歸第21年,有3道澳門美食,好吃又好做,趕快來試試。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時間過得真快啊,明日即將迎來澳門回歸的第21個周年紀念日。記得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時,我還在上初中,21年彈指一揮間,我已經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
-
武漢、澳門「楚才」探訪澳門路,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
喜迎澳門回歸20周年,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楚才競賽委員會特邀武漢、澳門「楚才」代表近百人同聚澳門路,在澳門路小學舉辦大型聯誼活動,並參訪澳門路上百年名校武漢六中
-
澳門的味道,從蛋撻說起
剛出爐的蛋撻外殼酥鬆,卡仕達內心柔軟嫩滑入口即化,加上表面標誌性的焦糖色斑點,成為食客們的心頭好。如果你走累了想休息,可以坐進地中海風格的咖啡廳,一個蛋撻,一碗糖水,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葡式蛋撻和下午茶在澳門,除了安德魯餅店,你也許還聽說過另一個負有盛名的品牌——瑪嘉烈蛋撻。
-
澳門回歸20年,他們的獨家記憶
1999年12月20日零時澳門回歸交接儀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緩緩升起
-
澳門回歸20周年:相信我,你以前的澳門都白去了
這就是澳門。400多年的顛沛流離,和回歸20載的攜手同行,讓這座小城有說不完的故事。 你不想聽聽嗎? 澳門從哪來 在珠江入海口的沙地,五六千年之前,先民就在此捕魚為生。
-
在8度的海安想念20度的澳門!畫風濃鬱
在8度的海安想念20度的澳門!畫風濃鬱 12月20日 無數人的眼光聚焦在這裡 澳門
-
回歸20年,聽他們講述各自的「澳門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的話:「澳門回歸後的發展超乎我的想像!剛來澳門時同事因我立志搞科研給我起中文名『馬許願』,如果現在再讓我許個願的話,我希望澳門更加繁榮、穩定。」這是一位在澳門工作20多年的葡萄牙科學家的心願。同時,它也是《環球時報》記者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採訪的多位澳門人的心聲。
-
享讀|澳門·故事
12.20澳門回歸紀念日400年中西文化的磨合,成就了今日的澳門。大大小小的文化遺產、歷史遺蹟,融合美食,都記載著澳門的過去、也見證著澳門的發展。澳門,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也是一座適合在行走中細細品味的城市。在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之際,我們來一起雲遊澳門,聽聽這裡的故事。媽閣廟——澳門歷史的見證者媽閣廟又名媽祖閣,民間也有人稱為天后宮。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家庭自製澳門葡式蛋撻,從蛋撻液到蛋撻皮,詳解每個細節
說起在家自製,很多人都會選擇超市即可買到的現成蛋撻液和蛋撻皮,但這樣做出來的蛋撻,美味程度真的很有限。 必須要說,作為合格的美食愛好者和烘焙達人,食域家一定會告訴你,如何才能從頭到尾親自參與,做出最完美的澳門葡式蛋撻。 我做了很多次試驗,一次次地改變配方比例,不斷地升級細節。 等你做成功了,這一定會是你最想分享的美食!
-
「澳門回歸21周年」這些關於澳門的冷知識,你都知道麼?
今天是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你對澳門的了解有多少?發達的博彩業,美味的蛋撻、葡國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城區……其實遠不只這些。小編特意搜羅了一些關於澳門的冷知識,看看你都知道嗎?2020年12月17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展示澳門回歸繪畫作品。(楊顯有攝/光明圖片)1,冬至是澳門的法定節假日俗語稱「冬至如大年」,這在澳門這個傳統文化濃鬱的地方體現得更為明顯。冬至是澳門的法定節假日。
-
澳門回歸20周年,祝福澳門,祝福祖國!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升起。1999年12月20日凌晨,天津市民慶澳門回歸活動達到高潮,人們載歌載舞,共賀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1999年12月20日,重慶市舉行千乘「回歸彩車」巡遊活動,喜慶澳門回歸祖國。
-
「蛋撻」不讀dan tǎ?這麼多年一直用錯了,網友:拒絕接受
就食物來說,蛋撻就是非常經典的例子,大家一直以為蛋撻讀作的「dàn tǎ」,結果人家叫「dàn tà 」,本以為是胡扯,但是翻開《現代漢語詞典》。人家確確實實叫做「dàn tà 」,並且註明了是一種西式的點心,不少網友知道真相之後,覺得難以置信:「原來我錯的這麼多年?」「讀第四聲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哪個地方的方言。」
-
澳門回歸21周年!如果你還沒去過,趕緊收好這份澳門遊玩指南!
1999年12月20日,當《七子之歌》的旋律響起,無數中華兒女內心滿是激動與自豪。轉眼21年過去,澳門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世界矚目的旅遊城市。而且今年唯一一個安全且友好的出境目的地,就是澳門了。2020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21周年之際,我們該重新認識一下她了!
-
葡式蛋撻VS港式蛋撻,到底哪家強?
探訪源頭,會發現,港式蛋撻大概率來自英國與廣東本土的結合,而澳門葡式蛋撻則是葡萄牙與英國的混種。■ 港式蛋撻的誕生大部分人認為港式蛋撻源自英國的custard tarts,在20世紀初,從英國進入廣州。
-
兩天三晚,浪遍回歸17年的澳門
借今天,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7周年的紀念日。回顧一下11月底這趟心血來潮的「周末遊」。也是主頁君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單獨一個人出境。配樂是聞一多先生創作的《七子之歌》,還記得1999年那會兒,這首歌每天循環播放。如今聽起來,還是會帶給人一種思鄉的情感。
-
澳門特色美食:葡式蛋撻、三可老婆餅的來歷,以及鳳凰卷的製作
━━ ━━【葡式蛋撻】━━ ━━ 【葡式蛋撻】,也叫葡撻、焦糖瑪奇朵蛋撻,因最早源自葡萄牙而得名。它是在澳門地區流行的一種小型奶油酥皮餡餅,以獨特的口感、焦黑的表面為特色。
-
蛋撻的正確讀音:dàn tà,網友:感覺蛋撻失去了靈魂
提到澳門,你首先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有網友說,感覺蛋撻(dàn tà)突然失去了它可愛的靈魂,不好吃了。↓其實,還有下面這些常用語,也是一讀就錯,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
西坡:蛋撻
關於葡式蛋撻,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它最晚在18世紀由葡萄牙熱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1837年始售;因餅店位於裡斯本貝林區(Belem)而被稱作貝林撻。那麼,貝林撻是否就是葡式蛋撻呢?不能完全等同。英國人安德魯·史透(Andrew Stow)在貝林吃到一種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決定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