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儲靜偉
2015-09-30 13:16 來源:澎湃新聞
上海臨港地區將實現招商引資工作從「行政模式」向「企業模式」的轉變,招商引資工作將由臨港管委會專設機構統一負責,管委會下轄各鎮不再承擔這項職能,重點轉向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職能。
9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臨港地區招商統籌工作啟動大會上獲悉了上述信息。
一些鎮為招商引資單純拼政策2014年上海市委一號課題成果《關於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必須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
2015年3月17日,浦東新區宣布,將在上海市率先進行取消鎮、村招商引資改革的試點,取消張江鎮、村兩級招商引資引稅職能;與此同時,將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承擔的園區社會管理職能,原則上都轉由張江鎮來負責。這在上海乃至全國都是一項創舉。
作為探索未來城市發展、集聚產業後勁的重點開發區域,臨港地區是上海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很快就開始轉變政府職能的準備工作。
不同於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與張江鎮「一對一」的關係,臨港管委會下轄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共四個鎮,區域面積315平方公裡,各鎮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成果及經濟發展現狀等也複雜得多。
「體現在政策方面,臨港地區和四個鎮的招商政策,界限不清楚,口徑不統一,也有一些鎮為了招商引資,單純地比拼政策,甚至相互挖牆腳;第二,產業定位問題,各個鎮之間同質化競爭,臨港高端的產業定位和東部四鎮鎮級產業之間存在明顯的落差;第三,招商隊伍的問題,高端的產業必須要有高水平的服務。」在29日的啟動會議上,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沈曉明強調,這次的統籌,臨港地區的招商改革勢在必行。
沈曉明表示,浦東將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制度創新,率先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並要求其他各開發區管委會、各鄉鎮等抓緊研究推進,條件成熟一個推廣一個,進一步擴大改革試點範圍,促進區域聯動發展、統籌發展、融合發展。
鎮政府回歸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臨港地區的體制創新仍然從招商引資改革破題。
9月29日當天的會議透露,臨港地區315平方公裡範圍內各鎮從2015年10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1+4+X」招商工作新機制、新模式。
「1+4+X」的統一招商工作機制中,「1」是指上海市臨港企業服務局;「4」是指南匯新城鎮、泥城鎮、書院鎮、萬祥鎮四個招商中心;「X」是指臨港地區其他開發建設主體的招商部門。
臨港地區通過探索創新招商統籌工作體制,進一步理順管委會、各鎮、各開發建設主體之間的財權、事權關係,提升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能級、提升區域整體公共管理服務的水平。「接下來要做到招商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在管委會、鎮之間雙向移交,梳理職能清單,充分發揮管委會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上的優勢,四個鎮政府則回歸到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能。」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陳鳴波說。
陳鳴波強調,今後臨港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從「行政模式」向「企業模式」的轉變,這也是「臨港模式」的一個特點,「通過探索創新招商統籌工作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運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手段,實行管理企業化、運作市場化、隊伍專業化、人員社會化的辦法,在招商宣傳推介、招商合作代理、招商隊伍管理、招商業績考核、招商成果激勵等方面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一號課題,臨港,招商引資,上海浦東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