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卓然
2020年12月17日,臨港新片區舉行「全面提升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會上,上海市司法局制定發布了《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率先允許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並率先允許上海本地優秀律師事務所在臨港新片區設立同城分所。
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拿到了001號牌照,成為全上海第一家同城分所。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段祺華表示,在臨港新片區批准創設同城分所,是上海市司法局充分調動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的法治力量,為這片開放引領的前沿陣地量身定製的重大創新。「今後我們也將充分整合總所及全球28家分所的法律服務資源,全力助推臨港新片區法治建設,為新片區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制度探索、全球合作保駕護航。」
臨港新片區設立以來,最高院、上海高院、市檢察院、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市檢三分院等分別發布了司法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的工作意見,為臨港新片區改革創新發展、營商環境優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上海高院制定發布《上海法院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21項舉措,涉及30餘項具體工作任務。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等也結合各自職能定位,陸續發布實施了專門的服務保障措施,形成了以市高院《實施意見》為統領,中級(專門法院)、基層法院系列舉措為保障的「1+N」服務保障工作體系。
發布會上,上海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總部、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等10家訴訟、仲裁、調解機構共同籤署了臨港新片區一站式爭議解決中心共建合作協議。
上海市檢察機專門出臺《上海市檢察院關於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工作意見》,為臨港新片區發展量身定製6項22條檢察服務新舉措,重點加強新片區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公益訴訟工作力度,構建涉國際運輸案件快辦機制。
檢察機關建設集辦案、研究、預防、服務於一體的智慧財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在新片區管委會設置專門的檢察官辦公室,將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延伸到開放創新最前沿。
此外,上海市檢察機關加大推動公益訴訟工作,與海關緝私局、海警局、三中院會籤《關於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建設加強反走私工作的意見》,與港航公安局、航運辦、金融辦建立聯動機制,維護臨港新片區全球樞紐港建設運輸安全。
發布會上,由專業化辦案團隊核心成員組成的首批「檢察辦案精英團隊」正式入駐基地,為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專業支持。
自去年8月20日揭牌以來,臨港新片區內新增註冊企業已超過21000家,同比增長62.5%,覆蓋製造業、服務業、高科技、進出口貿易等各個領域。伴隨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法律糾紛及相關案件也逐漸增多,截至2020年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臨港新片區民商事案件3265件,主要涉及商事糾紛、跨境貿易糾紛、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且案件涉外因素明顯。
針對市場主體法律需求大、近距離法律服務供給不足、涉外專業法律服務短缺的現狀,臨港新片區積極回應市場主體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主動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從服務開放型產業發展全鏈條出發,圍繞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不斷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提升臨港新片區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已成功洽談引進境內外知名律師事務所、仲裁、調解、公證、司法鑑定、外國法查明、法律新媒體等18家法律服務機構,建立起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企業共存的法律生態體系,為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提供法律服務保障。
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也正式揭牌,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總部、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及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聯合(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融孚(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金茂凱德(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通力(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等上海首批同城分所、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浦東公證處、張江公證處、華東政法大學外國法查明中心、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律新社等18家單位共同籤署集中入駐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