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創新舉措!上海臨港允許境外仲裁機構設立業務機構、本地律所...

2020-12-23 界面新聞

記者 方卓然

2020年12月17日,臨港新片區舉行「全面提升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會上,上海市司法局制定發布了《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率先允許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並率先允許上海本地優秀律師事務所在臨港新片區設立同城分所。

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拿到了001號牌照,成為全上海第一家同城分所。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段祺華表示,在臨港新片區批准創設同城分所,是上海市司法局充分調動律師服務經濟社會的法治力量,為這片開放引領的前沿陣地量身定製的重大創新。「今後我們也將充分整合總所及全球28家分所的法律服務資源,全力助推臨港新片區法治建設,為新片區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制度探索、全球合作保駕護航。」

臨港新片區設立以來,最高院、上海高院、市檢察院、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市檢三分院等分別發布了司法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的工作意見,為臨港新片區改革創新發展、營商環境優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上海高院制定發布《上海法院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21項舉措,涉及30餘項具體工作任務。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等也結合各自職能定位,陸續發布實施了專門的服務保障措施,形成了以市高院《實施意見》為統領,中級(專門法院)、基層法院系列舉措為保障的「1+N」服務保障工作體系。

發布會上,上海市三中院(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浦東新區法院、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總部、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等10家訴訟、仲裁、調解機構共同籤署了臨港新片區一站式爭議解決中心共建合作協議。

上海市檢察機專門出臺《上海市檢察院關於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工作意見》,為臨港新片區發展量身定製6項22條檢察服務新舉措,重點加強新片區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公益訴訟工作力度,構建涉國際運輸案件快辦機制。

檢察機關建設集辦案、研究、預防、服務於一體的智慧財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在新片區管委會設置專門的檢察官辦公室,將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延伸到開放創新最前沿。

此外,上海市檢察機關加大推動公益訴訟工作,與海關緝私局、海警局、三中院會籤《關於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建設加強反走私工作的意見》,與港航公安局、航運辦、金融辦建立聯動機制,維護臨港新片區全球樞紐港建設運輸安全。

發布會上,由專業化辦案團隊核心成員組成的首批「檢察辦案精英團隊」正式入駐基地,為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專業支持。

自去年8月20日揭牌以來,臨港新片區內新增註冊企業已超過21000家,同比增長62.5%,覆蓋製造業、服務業、高科技、進出口貿易等各個領域。伴隨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法律糾紛及相關案件也逐漸增多,截至2020年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臨港新片區民商事案件3265件,主要涉及商事糾紛、跨境貿易糾紛、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且案件涉外因素明顯。

針對市場主體法律需求大、近距離法律服務供給不足、涉外專業法律服務短缺的現狀,臨港新片區積極回應市場主體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對標全球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主動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從服務開放型產業發展全鏈條出發,圍繞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不斷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提升臨港新片區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已成功洽談引進境內外知名律師事務所、仲裁、調解、公證、司法鑑定、外國法查明、法律新媒體等18家法律服務機構,建立起司法機關、法律服務機構、企業共存的法律生態體系,為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提供法律服務保障。

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也正式揭牌,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總部、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上海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及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聯合(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融孚(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金茂凱德(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通力(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等上海首批同城分所、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浦東公證處、張江公證處、華東政法大學外國法查明中心、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律新社等18家單位共同籤署集中入駐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協議。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創,5家知名律所在臨港設同城分所,有何深意?
    「全面提升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市司法局制定發布《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率先允許境外仲裁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業務機構。在全市率先突破允許上海本地優秀律師事務所在臨港新片區設立同城分所。
  • 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揭牌,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入駐
    12月17日,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12月17日,在全面提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等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籤署集中入駐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協議。
  • 首批5家律所在臨港設同城分所,新片區發布法治化營商環境改革新舉措
    全國首個仲裁開放政策在新片區落地!為進一步打造對標國際的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臨港新片區今天下午舉行「全面提升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
  • 【臨港一周觀察】6千億規模的產業一年要打多少官司?需求必須立刻...
    在近日召開的「全面提升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上,市場主體可以一窺新片區與市各相關部門在解決法律需求方面的努力與成果,以及一些「進行時」的規劃。有企業家看完發布會的新聞,在朋友圈評論:解決的都是迫在眉睫的需求,還未久旱,便逢甘霖。
  • 揭秘臨港新片區首家同城分所背後的故事
    律新社了解到,這是上海市司法局在制度創新、第一次允許設立同城分所後,批准的第一家同城分所,也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引進入駐法律服務中心的第一家品牌大所,更是司法部準許可在律所名稱中使用「臨港新片區」字樣後第一家使用「臨港新片區」名稱的律所——「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
  • 全國首家國際組織仲裁機構落地上海並實質化運作
    10月20日,第十七屆上海智慧財產權國際論壇開幕。上海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在論壇開幕式上介紹了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上海中心(下簡稱「WIPO仲調上海中心」)落地並實質化運作有關情況。WIPO仲調上海中心是經司法部批覆同意,由市司法局登記設立的境外仲裁業務機構,也是首家國際組織仲裁機構在我國設立的業務機構。
  • 在線專題研討會:境外仲裁機構在境內仲裁的十個問題
    -21:00對有意進入中國內地開展仲裁業務的境外仲裁機構來說,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6月29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大成產業氣體株式會社一案中裁定,當事人約定「由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在上海仲裁」的仲裁協議有效;8月6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布蘭特伍德案裁定,國際商會仲裁院在廣州作出的仲裁裁決是中國涉外仲裁裁決,應按照《民事訴訟法》第273條申請執行,
  • ...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業務機構登記管理辦法》(中英文)
    ,北京市司法局制定了《境外仲裁機構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業務機構登記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境外仲裁機構的業務範圍、設立業務機構的條件和程序、鼓勵開展業務交流與合作以及相關管理要求等,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 「五個重要」指引臨港新片區穿雲破霧
    「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要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努力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有針對性地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制度建設,提高經濟質量。」
  • 江西省司法廳廳直律所鑑定機構下放屬地監管
    會議現場廳直律所鑑定機構監管權整體下放上個世紀80年代,江西省司法廳設立了第一家廳直國辦所——江西省律師事務所。2001年,自江西省司法廳廳直司法鑑定機構設立以來,司法鑑定機構從最初的「小散亂」發展到目前的分布合理、規模均衡。如今,由司法廳直接管理的「四大類」(即法醫類鑑定、物證類鑑定、聲像資料類以及環境損害類鑑定)司法鑑定機構有25家,鑑定人有450人,廳直律所和廳直司法鑑定機構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服務。
  • 泳壇孫楊案如果在上海仲裁 結果是否會不一樣?
    一場由國際體育仲裁院上海聽證中心和上海市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體育爭議解決構建研討會」,共同探討體育爭議解決的「破局」之策。其中,上海仲裁協會副會長孫海華提出一個問題,「孫楊案如果在上海仲裁,結果是否會不一樣?」孫楊方敗訴不服,也在於取樣的「程序正義」這一癥結。孫海華認為,孫楊案也在提醒我們,中國有必要建立體育仲裁機構,儘管還面臨一系列瓶頸問題。
  • ...上海市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
    鼓勵保險機構依法合規投資科創類投資基金或直接投資於臨港新片區內科創企業。2.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按照商業自願原則在上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試點符合條件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上海設立專業投資子公司,參與開展與臨港新片區建設以及長三角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和協調發展相關的企業重組、股權投資、直接投資等業務。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一周年!一年來銀行業為它做了這些
    2019年10月,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了《關於告知深入推進銀行業務創新監管互動機制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建設的通知》,支持銀行機構聚焦新片區重點發展領域,借鑑國際通行規制開展創新業務試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企業實需突破現有監管要求開展業務創新試點,更大膽地開展風險壓力測試。
  • LEGALBAND中國法務俊傑榜30強公布、「一帶一路」十佳律所公布、4...
    ○ 4名律師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18家機構入駐上海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  ○ 廣西律協換屆,李安華當選會長  律界動態  2020年度LEGALBAND中國法務俊傑榜30強公布  近日,《2020年度
  • 36氪公布最具影響力法律顧問機構TOP5,2022年上海律師將達到3萬2千人
    強名單公布○ 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獲獎名單公布○ 大連律協、昆明律協、福州律協換屆○ 上海印發《上海律師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20—2022)》律新社《律界情報》根據法律科技平臺、律所官網、公眾號發布信息及相關聯繫人提供內容整理,歡迎各大法律服務機構主動提供新聞動態。
  • 看臨港新片區未來發力點是什麼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臨港辦公中心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揭牌。臨港這片東海之濱的創新創業沃土拉開如火如荼的建設帷幕。臨港新片區將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實現新片區與境外之間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打造開放創新、智慧生態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成立一周年:創新加力 發展加速
    按照「系統改革、集成創新」原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一系列改革有序推進。2020年1月17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5月12日,一期封關,5月16日正式掛牌。記者了解到,特殊綜合保稅區有著特殊的發展目標:進一步集聚跨境貿易、高端航運、國際供應鏈管理、國際高端製造及相關服務業等創新型高附加值產業。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是衡量國際樞紐港口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
  • 臨港新片區首家海員外派機構獲頒資質證書
    2020年11月19日,上海海事局向上海達飛國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頒發了臨港新片區首張《海洋船舶船員服務機構資質證書》,該公司成為上海地區第一家取得的外商獨資企業,取得資質後,可直接對本公司海員開展外派工作,每年將節省數十萬元人民幣成本,同時也為中國船員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 上海臨港招商引資由專設機構統一負責,各鎮不再承擔
    上海臨港招商引資由專設機構統一負責,各鎮不再承擔 澎湃新聞記者 儲靜偉 2015-09-30 13:16 來源:澎湃新聞
  • 一文詳解金融7大機構對外開放「前世今生」
    這一階段實行了設立外資保險機構的地域限制被取消、壽險除外資比例不超過50%及設立條件限制外,對外資沒有其它限制、允許外資壽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業務、外資非壽險公司開放交強險業務等系列對外開放政策。中國內地保險業對放開放進程中這一階段與日本、韓國完全開放前所處進程類似,主要特點是外資在股權比例上不能突破控股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