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13:27 來源:新民晚報
參與互動臨港落戶政策新突破:給予區域專用落戶額度 技能型人才享專屬「福利」
近日,有6位技能型人才通過區域專用落戶額度,成功落戶臨港新片區。他們中,有做晶片設計的研發經理、有車企的衝壓設備班長、還有海洋工程的起重吊運班組長。這些人的學歷並不高,部分僅有初中學歷,但都是各自行業、企業內表現出色的核心管理、技能人才。
「臨港工匠」評選通道
「在臨港,學歷不是評判人才唯一的標準。我們會根據申請人對臨港新片區的產業貢獻、社會貢獻、以及經濟貢獻等綜合貢獻來進行評判,給予用人單位一定的區域專用落戶額度。」在昨天舉辦的人才政策宣講會上,臨港管委會人力資源處副處長楊武告訴記者,缺乏高技能人才一直是產業發展的痛點,這一群體一般存在學歷不高、暫未取得高級技師證書、或者社保繳費基數偏低等問題。為此,臨港專門開闢了一條「臨港工匠」評選的通道,獲評的技能人才,管委會給予區域專用落戶額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
今年42歲的班福奎就是享受到這一「福利」的技能型人才。他在上海打拼多年,現已成為上海裕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管工程師、研發經理。班福奎是本科學歷、無職稱,他已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有2項、實用新型專利有6項,多次帶領團隊完成項目研發和產品量產推進,為企業及行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今年8月,他被評為「臨港工匠」。近日,又成功落戶臨港新片區。
降低門檻「半價」落戶
為了招才納賢,臨港新片區可謂「誠意滿滿」,不斷推出突破性政策,不拘一格引人才。不久前對「居轉戶」年限的調整就引發了廣泛關注。
2019年8月,上海市出臺的《關於促進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中明確了縮短新片區「居轉戶」年限,對符合一定工作年限並承諾落戶後繼續在新片區工作兩年以上的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對符合新片區重點產業布局的用人單位的核心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3年。
前不久,臨港新片區再次對「居轉戶」政策做了調整,試行了更為寬鬆的評價標準:最近4年內累計36個月及申報當月在本市繳納城鎮社會保險基數達到上年度本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1倍的,在申辦居轉戶時可不受職稱或者職業資格等級的限制。這意味著,臨港新片區的人才4年內累計36個月1倍社保,在申辦落戶時即可不需提供中級職稱。而按照上海的居轉戶縮短年限政策,在臨港新片區以外的地方,不受職稱限制的要求是4年內累計36個月要達到2倍社保。
楊武形象地把此次調整概括為「半價」落戶,他告訴記者,新的政策施行後,前來申請、諮詢、遞交材料的人數大幅上漲。
此外,為了招才納賢,臨港新片區還降低門檻、拓寬渠道、加強宣傳,開展了人才政策「三進三同步」活動,即:宣傳進園區、進校區、進社區,與招商引資同步、與企業註冊同步、與社區服務同步,從而加速人才政策「最後100米」落地。「不拘一格引人才,臨港會給大家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在這裡,人人都可以出彩!」楊武表示。
本報記者 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