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斥資1.13億人民幣在美國曼哈頓購置辦公樓

2020-12-14 搜狐網
  大洋網訊 1400萬美元曼哈頓買辦公大樓

  兩天前,美國媒體向世界發布了一條消息,文章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爾集團在美國曼哈頓購買了一幢辦公大樓。在這條消息中,還首次證實了具體購樓的價格:1400萬美元(約1.13億人民幣)。

  昨天上午,記者從青島中國海爾總部得到證實,經過近一年時間的運作,海爾在美國購買大樓的一系列手續已經完成。海爾CEO張瑞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加入WTO後,他們(國外跨國公司)走進來,我們走出去。海爾企業文化中心主任蘇芳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曼哈頓在美國、在世界上都是最著名的商務中心,中國的企業應該在這兒佔有一席之地。」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中,中國的海爾被列入世界十大家電企業,名列第六。

  海爾的世界版圖:在曼哈頓買樓並希望成為上市公司

  幾星期前,海爾集團在曼哈頓購買了價值1400萬美元的大樓作為在美國的總部。海爾通過僱傭美國人開發了當地的勞動市場,並且海爾也希望,通過在美國的生產運作,成為紐約上市公司,從而進入資本市場。海爾計劃到2004年,在美國的銷售額能從去年的2億增加到10億。

  借殼上市一隻腳踏進國際資本市場

  2001年7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建數碼媒體向其母公司中建電訊以及合作夥伴海爾集團購入行動電話製造及分銷業務,併購完成後將更名為海爾中建集團有限公司。海爾手機負責人士稱,到國際資本市場上市是海爾手機面向全球市場的重要舉措。這項併購交易標誌著海爾邁出了海外上市的第一步。

  與瑞典愛立信聯姻創出「海爾藍牙」

  通過信息篩選,海爾人認為愛立信主創的藍牙技術,應是海爾無線網絡家電的技術支持,海爾人便直奔愛立信瑞典總部探討合作的可能性。今年6月,經過僅僅3個月的時間,一套8件的海爾藍牙網絡家電誕生了!這對雙方來說均是破紀錄的,而且在全世界家電行業也是惟一的!

  在法國和荷蘭建立產品設計中心

  2001年6月19日,海爾併購義大利一冰箱工廠籤字儀式在海爾集團中心大樓舉行,這是海爾第一次在歐洲投資建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歐洲當地市場的歷史、文化、法律、經濟等方面的特點,海爾在歐洲市場選擇了以收購而不是投資建廠的方式獲得本土化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目前,海爾在法國裡昂和荷蘭阿姆斯特丹有設計中心,在義大利米蘭有營銷中心,真正實現了在歐洲的「三位一體」本土化經營。

  中國海爾為美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2001年4月5日下午,HaierBlvd(海爾路)命名揭牌儀式在美國南卡州坎姆頓市隆重舉行。這是在美國惟一一條以中國企業品牌命名的道路。2000年3月,美國海爾工業園的冰箱項目正式投產以來,所生產的滿足美國當地消費者需求的冰箱產品供不應求,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顯著貢獻,同時還為當地提供了近200個就業機會。

  在巴基斯坦有了第二個海外工業園

  2001年4月10日,海爾集團在巴基斯坦國的旁遮普省拉合爾市舉行了隆重的「巴基斯坦海爾工業園奠基儀式」。據了解,海爾集團是第一家在巴基斯坦國投資興建家電生產廠的外國公司;這也是海爾集團繼在美國建立工業園以來,在海外所建的第二個工業園。

  海爾總裁給「世界第一商學院」上課

  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沃頓商學院邀請,2001年4月2日、3日,張瑞敏首席分別來到這兩所大學講課。創立於1881年的美國沃頓商學院禮堂內座無虛席,100人的教室,竟有200多人擠進來,校方不得不臨時加座,最後連走廊裡都擠滿了人。

  海爾巨型燈光廣告點亮了巴黎街頭

  2000年6月16日,在法國巴黎所屬聖萬市公共事務部的建築物樓頂上,「Haier」廣告牌像一塊藍色的寶石,灑下迷人的光輝,使夜幕下的巴黎街頭更加迷人。與「Haier」燈光廣告相映成輝的是另一座高層建築上日本的「TOSHIBA」廣告,不遠處還有「PHILIPS」、「TEC」等世界名牌的燈光廣告。這座燈光廣告牌長22.5米,高5.5米,海爾在巴黎的燈光廣告是中國企業在歐洲豎起的最大的一座燈光廣告。

  在歐洲海爾幾個字代表著越來越高

  2001年3月7日至9日,科隆國際家電博覽會又一次拉開了帷幕,眾多世界知名品牌雲集科隆,上演全世界家電行業的精彩演出。

  第一次參加科隆國際家電博覽會海爾展廳的面積是100平方米,第二次是500平方米,第三次是1000平方米。

  如今在歐洲,一提到海爾,人們都會脫口而出——「HaierandHigher!」(海爾越來越高),歐洲人對海爾品牌的認識已發生了質的飛躍。

  到他們的後方去

  中國加入WTO在即,中國人的思路大多數止於防禦、抵抗和面對壓力。不錯,中國人一直在做「請進來」的工作,世界著名的大企業們來了,家電、IT、汽車、農產品、娛樂傳媒等等。中國跨入WTO的大門之後,還會有更多胃口大、實力強的競爭對手蜂擁而至。

  中國企業也一直在試圖進行「防守反擊」,中國的不少產品也確實能夠出口創匯:中國的勞務、中國的紡織品、中國的玩具、中國的特色農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多是淹沒在國外形形色色的著名品牌中,「中國造」成為「廉價產品」的代名詞。世界看到的更多的、更加信任的是中國造的美國耐克鞋,是中國造的法國CD化妝包、中國造的美國迪斯尼玩具……

  然而海爾卻用16年來的努力向世界宣告:防守反擊是不行的,你們走進來,我們則走出去,我們要「打到敵人後方去」!於是,世界上出現了美國造的中國海爾、義大利造的中國海爾,出現了「中國造」的世界頂級品牌形象。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說:「面對加入WTO,中國企業怎麼想?我認為必須成為狼。那麼,怎麼成為狼?所有到中國市場來的外國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他們的競爭原則非常簡單,就是『贏家通吃』,不給中國企業留一點餘地,通通吃掉。中國企業對此不能沒有認識,如果不成為狼,把自己擺在羊的位置,你就會被吃掉;如果成為狼,就有條件和他們競爭。成為狼的標準是什麼?我認為有兩條:第一,必須熟悉和了解國際市場競爭遊戲規則,按國際慣例來競爭;第二,必須勇於、敢於和善於參與這個競爭。如果不了解國際市場的競爭規則或者是不敢參與競爭,就沒有成為狼的可能。」《北京晚報》(侯江)

相關焦點

  • 日本TDK斥資13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商
    據路透報導,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商TDK於21日證實,同意斥資13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InvenSense.TDK在21日發表的聲明中稱,將以每股13美元的價格收購InvenSense的所有股票。上述收購價較InvenSense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19.9%。
  • 海爾智家港股IPO:市值2167億,私有化落地, 海爾強勢逆襲?
    原創 風口財經 第一風口今天,海爾集團再次在港交所敲鐘。12月23日9時,海爾電器從港交所退市,與此同時,海爾智家以介紹方式登陸港股,順利實現「A+H+D」三地上市,首日發行價24港元/股,市值2167億。
  • 文斯-卡特斥資近670萬美元在亞特蘭大購置一棟豪宅
    虎撲10月16日訊 根據美國媒體Marketwatch的報導,退役NBA球星文斯-卡特斥資6687000美元在亞特蘭大購置了一棟豪宅。該豪宅還配有圖書館和私人工作室,配套的花園、菜園、泳池、草坪面積共佔地1.3英畝。
  • 萬城控股(02892-HK)斥資人民幣1.59億收購龍光地產惠州項目30%股權
    原標題:萬城控股(02892-HK)斥資人民幣1.59億收購龍光地產惠州項目30%股權   萬城控股
  • 紐約辦公樓升值新辦法,是好好利用露天陽臺
    現在,越來越多紐約業主為辦公大樓建造時尚的露天陽臺,讓辦公樓裡的租客能伸展四肢,享受一下太陽。這種做法無疑在進一步模糊家和辦公室之間的區別。增加這些額外的設施無疑會帶來高昂的租金。然而並不是所有租戶都會為這些額外服務付錢。但業主表示,在這座不斷有新辦公樓建成的城市裡,這種搶眼的設施和服務能引起一定的轟動。
  • 斥資3.5億歐元!阿迪達斯在德國小鎮建新總部大樓
    阿迪達斯斥資3.5億歐元在德國小鎮建新總部大樓近日,阿迪達斯在其德國總部巴伐利亞州小鎮黑措根奧拉赫舉行一場70周年慶典活動。與此同時,阿迪達斯全新總部大樓「競技場」也正式啟用。據了解,總部園區共有5600名員工,佔據全球員工總數約1/10。雖地處偏僻,但員工來自世界各地,德國本土員工佔比不到60%,公司通用語言為英語,平均年齡38歲。
  •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東村附近的一座19世紀教堂(Middle Collegiate...
    【紐約市19世紀教堂被大火燒毀】當地時間12月5日,美國紐約市曼哈頓東村附近的一座19世紀教堂(Middle Collegiate Church)被大火燒毀。大火先是吞噬了一棟五層辦公樓,隨後火勢蔓延到這座擁有128年歷史的教堂。據當地媒體報導,大約100名消防員已被派往滅火現場。
  • 美國黑石或600億全盤收購SOHO中國!
    黑石的報價為每股6港元,交易價值40億美元。據新浪財經報導,這次股權收購款與債務合計的收購總代價(總資產值)或將超過600億人民幣。 相比SOHO中國股價大漲,另一個話題更能勾起人們的興趣,潘石屹清倉了,清倉之舉也頻頻被外界戲稱「潘石屹跑了」。
  • 2019中國對英投資清單:1100億人民幣,有頭有臉的公司都來了
    2019年3月11日,「香港商鋪之王」黎永滔斥資1225萬英鎊(約1.27億港元,1.09億人民幣),收購了位於倫敦梅菲爾 (2.31億港幣,1.98億人民幣),收購了位於倫敦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寫字樓Waterman House。
  • 斥資85億 連續6天狂買這一隻股票
    美國銀行股票,期間合計買入數量1640萬股,斥資約3.98億美元。經過該筆增持後,伯克希爾在美國銀行的持股達到約9.98億股。市值為240.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81.74億元)。  也就是說,自7月20日至7月27日,巴菲特連續6個交易日內出手,大手筆加倉美國銀行股票,共斥資約12.1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4.71億),持股比例由一季度末的略超10%上升至11.5%。
  • 2019中國對英投資清單:1100億人民幣,有頭有臉的公司都來了_詳細...
    2019年3月11日,「香港商鋪之王」黎永滔斥資1225萬英鎊(約1.27億港元,1.09億人民幣),收購了位於倫敦梅菲爾 ( Mayfair ) 商鋪和住宅大樓——46-58 Maddox Street。
  • Vans母公司斥資138億:收購街頭潮牌Supreme
    Vans母公司斥資138億:收購街頭潮牌Supreme2020-11-11 13: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日前 ,VF集團宣布斥資21億美元(約合138億人民幣)收購Supreme。 Supreme被譽為街頭第一潮牌,1994年創辦,得益於Lady Gaga、「侃爺」、比伯等明星站臺,潮流地位越發不可撼動,據說每次新品發布都臨時公布地點並採用抽籤制,購買者排著長長的隊伍,比起iPhone有過之而無不及。
  • 私有化後再謀上市,海爾旗下日日順物流IPO徵程再起
    記者注意到,作為海爾電器(HK.01169)的子公司,日日順物流在海爾電器私有化退市不久後,就曾多次進行工商變更,如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等,謀求上市。資料顯示,日日順物流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5.9億元人民幣,前身為青島日日順物流有限公司,是海爾集團旗下的物聯網時代場景物流生態品牌,基於數位化、科技化、場景化創新服務,致力於為品牌商和用戶提供「倉、幹、配、裝、攬、鑑、修、訪」全鏈路、全場景服務體驗。
  • 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 連曼哈頓豪宅都回暖了
    在美國,今年疫情肆虐,但房地產市場卻一片火熱,就在美國陷入秋冬新一輪新冠疫情之際,紐約曼哈頓的豪宅市場卻強勁回暖。在過去三個月中,曼哈頓豪宅的成交量超過了去年同期。經紀公司Olshan Realty周一的一份報告顯示,從9月1日至12月6日,曼哈頓地區共有227份價格在400萬美元以上的房屋成交達成,去年同期,成交數量為219個。曼哈頓一些最高檔住宅最近折扣力度很大,這吸引了買家重返豪宅市場。
  • 35歲沙特王子租下整座私人海島與150名模特狂歡,斥資34億買遊艇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1日報導,近日兩位《華爾街日報》記者的新書《血與石油》曝光了35歲沙特王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極度奢華生活。
  • 4年時間過去,C羅斥資1.4億歐元買下的豪華酒店,如今賺了多少錢?
    為什麼同為足壇超級球星的葡萄牙人C羅出走時皇馬沒有阻攔呢,難道皇馬認為C羅就只值轉會費1.17億歐元嗎?縱觀C羅的職業足球生涯,可以用兩個字來替代那就是完美,在曼聯、皇馬和尤文都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大贏家,球場內年薪已經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但其實他的商業價值在足壇C羅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一。
  • 4年時間過去,C羅斥資1.4億歐元買下的豪華酒店,如今賺多少錢?
    為什麼同為足壇超級球星的葡萄牙人C羅出走時皇馬沒有阻攔呢,難道皇馬認為C羅就只值轉會費1.17億歐元嗎?各種代言合同滿天飛,還曾有報導說他在ins上發一條廣告可收入大約690萬人民幣,實在是太恐怖了。早在2016年C羅就曾斥資1.4億歐元購入一座豪華酒店,位置是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現如今回過頭來再看這次交易C羅可以賺多錢呢?
  • 斥資2億美元 Facebook拓展美國沃斯堡數據中心
    Facebook正在美國沃斯堡(Fort Worth)進行最新的數據中心拓展行動。具體來說,Facebook將投入2億美元,折合超過13億元人民幣,在其數據中心園區增加一個新的佔地170,000平方英尺,合乎近15,800平方米的設施,香港IDC新天域互聯了解到,Facebook將立即啟動建設工程,預計最快將在2022年完成,並投入服務。
  • 中原證券再獲大股東增持,近一年已連續購入1.08億股H股,斥資超億元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2021年1月6日,河南投資集團通過滬港通在香港以場內交易方式增持中州證券(中原證券H股名稱)282.8萬股股份。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自2020年6月份以來,其增持行為已有5次達到信披標準發布權益變動公告,累計增持中州證券股份1.08億股。
  • 海爾智家私有化海爾電器獲批 將於23號港股上市
    據界面新聞報導,12月20日下午,海爾智家(600690.SH)與海爾電器(01169.HK)發布公告,海爾智家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於18日獲得了百慕達最高法院批准,該計劃將於12月2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