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起好心,即有功德

2021-01-10 網易

2021-01-04 14:03:13 來源: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舉報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

  第一先要做好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報應。一舉一動,勿任情任意。必須想及此事,於我,於親,於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動念,亦當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壞心,即有罪過。要想得好報,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有利於人物,無害於自他方可。

  倘不如此,何好報之可得。譬如以醜像置之於明鏡之前,決定莫有好像現出。所現者,與此醜像了無有異。汝果深知此義,則將來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愛慕之也。

  ——《印光法師文鈔》• 與周法利童子書

  

  白話譯文:

  第一,先要做個好人。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第二,要知道因果報應。一舉一動,千萬不要隨任自己的心情心意。必須想到這件此事,對於我,對於親人,對於他人,有沒有利益。不但做事是如此,就是平時的起心動念,也應當如此。起好心,就有功德。起壞心,就有罪過。想要得到好的果報,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有利於他人萬物,無害於自己他人,方才可以。

  倘若不是如此,哪裡有好報可得呢?譬如以醜陋的像放在一面明鏡之前,決定不會有美好的像現出來。所現出來的,與外面這個醜像,一點沒有差異。你果真能夠深知此義,那麼將來必定能夠做一個正人君子,令一切人都尊重而愛慕你啊!

  ——如誠法師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1]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
  • 圓拙老法師回憶印光大師二三事
    約在1937年,我在蘇州靈巖山,有幸得遇高僧大德印光法師,同寺相住,有一年半的時間,常親㿦欬,得啟魯愚。於今40多年法師音容宛然常在,使我終生不忘。當時印光法師已是年近80歲的老人,在寺中不擔任什麼職務。但他在國內外佛教界威望極高,遠近僧友皆慕名來寺聆聽教誨,接受他講學傳道。
  • 追憶一代高僧印光法師傳奇一生 !
    印光法師,民國一代高僧,其振興佛教,弘揚淨土,密護諸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法師均為好友,弘一法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極高,後人尊為淨土宗第十三祖。
  • 出家功德很大,能讓一切眾生生起佛菩薩的意念,功德不可思議
    這種大慈大悲的心量,內有自私自利、貪噴痴慢,外有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的誘惑,常常會忘記善心善願。隨順惡緣誘惑或又起貪嗔痴,造作罪業。誰來提醒我們?唯有靠佛菩薩形像時刻提醒自己。所以祖師大德勸勉學佛人,家裡一定要供養佛像。如果將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祈求保佑升官發財,那是迷信。
  •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01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晚,印光大師對大眾開示:「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初四日凌晨,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言訖,即大聲念佛,凌晨二時十五分,坐床邊呼水洗手畢,起身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回去了,大家要念佛,也要往生西方。」 然後端坐椅上,口唇微動,小聲念佛。 三時許,妙真法師前來探望。印光大師慈悲付囑:「汝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 自後即不再說話,只是唇動念佛而已。 約五時許,笑容宛然,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往生。 世壽八十,僧臘六十。
  • 印光法師:煩惱是沙石,彌陀是巨航
    只要有真切的信心,念佛求生西方,不再起別的念頭,專一志誠念佛,就能滅除宿世惡業,猶如太陽一出,冰雪融化。若能深信不疑,無論生死,都能得大利益。念佛能為一切眾生回向,就與佛的菩提誓願相合,如一滴水,投入大海,立刻與大海一樣深廣;未到大海的水,不要說一滴,就算長江大河,與大海相比仍是天壤之別。
  •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又有相信扶乩者,此種亦不可令皈依。以乩多是靈鬼假冒仙佛之名。上等靈鬼,雖不知深理,尚不至誤事。下等靈鬼,或至誤人大事。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今為各皈依者,各取法名,祈為抄而交之。祈為彼等說,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生真信,發切願,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此化他。方不負皈依二字。
  • 回頭是岸丨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連載186
    2021-01-13 10:32:19 來源: 弘化社 舉報   法 雨老人(印光大師
  • 【印祖故事】印光大師與王一亭共同弘法護法!
    印光法師(微信號jtz13z)——弘揚印祖生平,教義。
  • 印光大師
    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是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圓寂後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因為大師的種種神跡,佛教徒深信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印光大師永思集》中有相關記載)。
  • 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佛醫之印祖藥方選集
    是印光大師在圓寂當晚給世人留下的最後箴言,而法師留給後世的無上法寶《印光法師文鈔》則是淨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燈,被譽為「小藏經」。其中亦不乏治病之良方,解救眾生出苦厄之良藥。說到治病,印祖本有眼疾,一疲勞就會眼紅;眼睛一發紅就會受傷。
  • 《印公畫傳》首發-印光大師往生八十周年特輯
    夜晚大眾休息後,大師仍然起坐念佛。書寫任務完成後,大師眼疾也康復了。大師由此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後來自行化他,以淨土為歸,皆由此開始。 - 自民國初年,至全面抗戰前夕,多地發生當局侵奪寺產事件,大師聞訊,多有斡旋之力,及保全之功。
  • 印光法師: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至於願行二法,似猶有彼此對待之執,不能融會貫通。致於圓融無礙法中,生起許多障礙。俾徹悟堅密蕅益三大師之普照萬匯圓滿月光,只因一絲當目,便成分隔矣。惜哉。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說甚同運分運,說甚願存則一心不純。原是一個,何得頭上安頭,以不能兼顧及不能不兼顧為慮。
  •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適合現代修佛法?
    南師百問:南懷瑾,星雲大師、印光法師,誰的書更適合現代修佛法?當然是南懷瑾老師了!我們把時間的鏡頭,從現在推向歷史。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像南懷瑾老師這樣的修行高度。即深入理論,又有真修實證的經驗。現代人出家的很少現在這個社會,想要出家,需要非常書勝的因緣才有可能。我們大多數修行人,還是在家修行為多。在家學佛修行的經驗,最好參照有實修的大德居士。這並不是說出家的師父們不行。而是,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很多的差異性。比如,飲食,吃飯。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這件小事,在弘一法師心靈裡引起了強烈的震撼。離開普陀山以後,他對自己的生活小事嚴格自律,還逢人讚嘆說:「佛家說:一粒米中能看大千世界。俗家說:一滴水能反映太陽的光輝。印光師兄如此自律,無愧天下緇素楷模!」
  • 安的什麼心丨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連載181
    ——弘一法師  請繼續收聽  《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四、印祖講道理 修學要旨篇  安的什麼心  安的什麼心教他持齋念佛,他會覺得明明有好東西卻不能吃,太對不起自己。魔子還會狡辯說:心好就可以了,何必還要持齋?你本來就是佛,何必念其他的佛?以種種理由,為自己的懶惰懈怠、任意放縱尋找藉口。所謂只要心好,何必持齋。殺其他生命的身體,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這是好心還是壞心?刀兵劫時,盜賊殺人,是否也算好心?他們殺你的時候,你是感恩呢還是懷恨?
  • 世上沒有白念的佛,每一聲都有功德!
    近日,悟道法師敬告全球同修:即日起「淨空老法師」頻道全球同步念佛護世息災!當今世界四大不調、人禍不斷、瘟疫蔓延。如能有少數人念佛,亦可減輕。」即日起於網絡電視「淨空老法師」頻道,每日上午09:30-10:00,以及晚上21:30-22:00,全球同修共念佛。由於老法師年事已高,共修活動由淨空老法師準接班人悟道法師主法,悟道法師領眾持誦彌陀聖號,敬請全球同修共同參與,同步念佛護世息災,祈願世間諸災障盡能消除。
  • 【極其珍貴照片】印光大師舍利 瞻禮獲福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 阿彌陀佛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2020年12月 18日,農曆十一月四日,是近代高僧、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法師圓寂日。民國六年五十七歲,徐蔚如居士得大師與其友三書,以《印光法師信稿》為題印行。次歲,又得大師文稿二十餘篇,印於北京,題回:《印光法師文鈔》。六十歲時,再集大師文稿數十篇合訂二冊,出版於商務印書館,木刻於揚州藏經院。後又迭次增廣,排印於中華書局,題曰:《增廣印光法師文鈔》。
  • 印光大師:念觀音得益之法
    以佛菩薩,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絕不成就人之惡念。若不發心改過遷善,妄欲以念佛菩薩名號,冀己之惡事成就者,決無感應,切勿發此顛倒之心也。(文鈔續編卷上《一函遍復》民國21年)●一月麗天,萬川影現,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現全月。若水昏而動,則月影便不分明矣。眾生之心如水,若一心專念菩薩,菩薩即於念時,便令冥顯獲益。若心不志誠,不專一,則便難蒙救護矣。
  • 念佛沒有功德原因在哪裡|大經專修
    「是以持名所召之德無有量」,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召是招感,我們有感,佛菩薩有應。念這一句佛號的功德無量無邊,我們念的人自己不知道,念了幾十年,念了一輩子,好像沒什麼功德。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我們對於這句名號不認識,不知道它有這麼大的德能,不曉得。我們念佛念這個名號的心是散亂心,隨隨便便念的,這個裡頭沒有誠敬心、沒有恭敬心,當然我們的心也不清淨,也不平等,甚至心地連十善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