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訴病人家屬:「可不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要為病人念觀音菩薩,病就會好起來。」面對這樣的說法,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見解。
現在有些人很有意思,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佛菩薩分門別類,各司其職。文殊菩薩是專管考試的,藥師佛專管病人,黃財神管生意上的事,阿彌陀佛負責臨終關懷,觀音菩薩的職責範圍比較廣,結婚生子、生老病死都管。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理解,才會有人告訴病人家屬:可不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要為病人念觀音菩薩,病就會好起來。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希阿榮博堪布在《生命的依怙》中講到:皈依佛就是要皈依所有的佛,不能按照自己的分別念把佛各司其職、分門別類之後,皈依一類佛、不皈依另一類佛,這個有失偏頗,而且可能會失壞我們的皈依戒。
「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念觀音菩薩,病就會好起來」,後半句沒問題,前半句有問題。為什麼有人認為,生病了不能念阿彌陀佛,是因為他有一個誤區,認為是超度亡者才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會讓人死得更快,生病念佛不吉利。
這聽上去有點啼笑皆非,但是現實中存在著很多類似的觀點:「要念消災延壽藥師佛,要念救苦救難觀音菩薩,要念大悲大願地藏王菩薩……就是不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病人就沒救了。」
如果這個誤區上升到邪見甚至捨棄,認為阿彌陀佛沒有加持力,自己的皈依戒就危險了。
其實,如果知道「阿彌陀」三個字的真實含義就不會有這個擔心了。「阿彌陀」是無量壽的意思,相信大家知道後肯定願意念。
所以,生病也可以念阿彌陀佛,而且也需要念阿彌陀佛。
弘一大師在《人生之最後》當中說:「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己身體悉皆放下。專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如壽未盡,雖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專誠,故能滅除宿世惡業也。」
如果壽命已盡,念佛求往生是皆大歡喜。
如果是死緣未至,念佛本身就是在積資淨障,本身就是在消災延壽,所以,反而能夠快速地讓病好起來。因為我們的心至誠,又因為我們念佛就能夠滅除宿世的惡業,這個也是皆大歡喜。所以,病重的時候可以念佛,也應該念佛。「倘不如是放下一切專意念佛者,如壽已盡,決定不能往生,因自己專求病癒不求往生,無由往生故。如壽未盡,因其一心希望病癒,妄生憂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反過來說,如果做不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反而是貪生怕死,也不想念佛了,只是一心一意地想活下去,任何出離心、菩提心以及信願往生的心全部被自己對身體、財富的執著衝散了,後果有兩個:
一個也是壽命已盡,死緣已至,因為沒有放下,一心一意想著病好,所以徒增痛苦,又不想往生,又沒念佛,自然無法往生;
如果壽命未盡,也很難痊癒。因為妄生憂怖,生病的時候心情起伏不定,對自己的康復帶來不良影響,不能很快痊癒,反而增加痛苦。
所以,弘一大師說:「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舍此不求,是謂痴狂。一句彌陀,阿伽陀藥,舍此不服,是謂大錯。」
我就念佛,阿彌陀佛是無上大醫王,放下阿彌陀佛不求反而去求其他的一些外緣的幫助,這個是又愚痴又癲狂。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阿伽陀藥,不服靈丹妙藥,反而去吃其他的藥,這個是大錯特錯。
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長壽,一方面可以遣除橫死等導致我們無法往生的因緣,另一方面也遣除我們現世的一些病障,是一舉多得之事。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有這個誤區,認為雖然病重,覺得不該往生,先別念阿彌陀佛,念念其他的;
如果我們平時修其他本尊就不說了,如果我們平時就是修阿彌陀佛、修信願往生,病重的時候更要堅定地念阿彌陀佛,堅定地希求往生極樂世界。
這一點,希望大家要想明白;自己想明白了,還要學會怎麼給別人解釋清楚,去除疑惑。
看到身邊的一些親友陷入疾病的痛苦的時候,自己非常著急,想要讓他們趕緊念佛,不要說生前圓滿念誦六百萬佛號了,哪怕念十聲,自己也願意努力勸導。
但是他們心裡總有這個疑惑——「我都生病了,你還讓我來念阿彌陀佛,你是不是真心為我好?」所以我們要通過聞思,遣除別人的疑惑,進一步去勸他念佛,利益他。
次第花開網站 >在線學習 >慧智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第17課
參加「阿彌陀佛聖號念誦」
發願最少念誦100萬遍(藏文)阿彌陀佛的聖號: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達巴作波 桑吉滾波奧華德美巴拉 香擦洛 巧多嘉森切沃
或者漢文600萬遍:南無阿彌陀佛
長按二維碼 報名念誦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