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子及腰,閒庭信步,看花開花落,聊天地人生;辮子繞脖,奮戰沙場,徵東南西北,為江山統一,這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男子留辮子的朝代。在宮廷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清朝的男子長衫大辮子的形象,這也是中國人給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國外很多辱華的宣傳畫裡面,中國人就是這種形象,昏庸的清朝害了中華幾百年。
清朝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歷史中最後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六十七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18年率師伐明,1626年努爾哈赤實施,八子皇太極繼位,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正式建立清朝,1643年皇太極病死,順治帝福臨繼位,多爾袞擔任攝政王,1644年吳三桂叛亂引清兵入關,多爾袞帶領八旗攻佔北京,剿滅李自成、張獻忠,1684年完成全國大一統。
有人說,清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是中華文明倒退的朝代,其實所言非虛,在清朝之前,中華民族在各個領域可以說均領先世界幾百年,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但隨著清朝的閉關鎖國,尤其是晚期,在西方國家轟轟烈烈進行文藝復興,大革命,工業革命的時候,清朝還在小農經濟時代,優勢被逐漸追上並反超百年。不僅如此,滿人帶來的各種陋習也是導致中國走向衰落的原因,比如說男子扎辮子。
清兵入關以後,隨著穩固和統一,為了打擊漢人信仰,消弱漢族人民的反抗意識,清政府頒布了「剃髮令」。而當時漢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種規定無疑是對漢人極大的羞辱。但清朝手段極為強硬,留髮不留頭,一人留殺全家,一家留殺全村,就這樣所有男人開始改剃滿洲髮型,但可沒有清宮劇那樣美觀,頭上大面積要被剃光,只在頭頂和後腦勺留一小撮紮成辮子,可以想像有多麼醜陋。後來隨著漢滿之間越來越和諧,當初的兩撮小辮子就成了後來的大辮子了,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禿頂和光頭是怎麼辦的呢?難不成都要被殺頭?
其實,清朝當時頒布的時剃髮令,剃了就行紮起辮子來自然是方便,所以光頭是安全的,只是少了飄逸的大辮子,禿頂的人允許將兩邊剃光即可。清朝當時正是通過剃髮易服,從精神上奴役了漢人,鞏固了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