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2020-12-15 騰訊網

據《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女真「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

編發作辮是我國東北少數民族中,一種相當常見的髮式,像契丹、女真、蒙古族以及滿族都是辮髮,也就是說他們都梳辮子。

相信大家也有留意到,在中國古代的時候,人們是不留辮子的,當時的成年男女,都是把頭髮盤在頭上,並且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梳成特定的髮式。

相信留過長頭髮的人都知道,長頭髮打理起來是非常麻煩的,再加上缺乏古人洗髮露以及護髮素的滋潤,因此很多人的頭髮是又黃又枯的,但是即便如此,古人也不會輕易的去剪頭髮,甚至於動頭髮的人還會遭受非議。

那麼,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不可剃髮

滿人普遍是信仰薩滿教的,而按照薩滿教的說法的話,因為頭髮在頭的頂部,最靠近天,因此是靈魂棲息之地,是非常神聖的。並且滿人還認為,頭部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而頭發生長於頭部,因此是不可以去剃髮的。

除此之外,在留頭髮的習俗流傳下來之後,滿人還把留髮當作是對祖先的尊重,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孝敬。在進關後,滿人們又受到了漢人們的的孝悌觀念的影響,認為頭髮是父母所給的,因此不容毀壞。並且,滿族人認為髮辮是真魂棲息之所,將其視為生命之本,因此滿族人如果戰死沙場的話,其骨殖若無條件帶回,那麼便可以將屍骨埋在外地,但是,將士的髮辮必須剪下來帶回故裡,俗稱「捎小辮」,並系上姓名籍貫招魂葬之。

編成辮子不影響視野,適合打獵

事實上,滿族人早在女真就剃了一半光頭,並且留了辮子。這是因為滿族人的先祖發源於白山黑水中,他們早期是以打獵捕魚為生,而習慣留著長發的滿人,肯定是不適合打獵等活動的,尤其是在大興安嶺山林內的樹木非常茂盛,很容易就會刮住頭髮,所以他們就索性把頭髮編成辮子。然後再把額頭前面頭髮剃乾淨,這樣的髮式是為了滿人在穿山越嶺的時候,樹枝與藤蔓等不會跟頭髮弄在一起,引起不便。

並且,這樣的髮式也可以在射箭瞄準眼前的時候,避免有沒有整理好的頭髮遮擋住視線,要知道,對於他們來說,頭髮遮擋住視線有時會讓到手的獵物逃脫,甚至還可能讓自己在戰鬥中被敵人抓住機會,進而喪命。

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滿族人們也逐漸的從森林中走了出來,因此他們不用再擔心頭髮會被樹枝的東西纏住的問題了。然而,後來的滿族人依舊屬於是一個好戰的民族,因為他們常年都生活在馬背上,因此他們也還是不能夠留太長的頭髮,因為他們騎馬時頭髮會被風吹亂從而迷住眼睛,也同樣的不利於他們與敵人之間的作戰,所以祖宗的髮式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滿族男人的辮子在平時的時候是垂在腦後背上的,在辮根以及辮梢均有頭繩系扎,而人們平常也要工作,這麼長的辮子有時候也是一種麻煩,因此當人們若嫌幹活時拖辮礙事時,大多也都會將辮子一輪一輪地盤於頭頂,在白天盤在頭上以便於生產勞動等,而在晚上的話,若是在野外沒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解下來勉強充當一下枕頭,不會被硌得難受。

所以說滿人的這種髮型在追求信仰的同時也是非常實用的,這也是滿族文化的一個特點。

而到了清朝的時候,除了滿族人民以外,其他的漢族人民也被迫留辮子,自視甚高的滿族人為何要讓漢族人也一同留辮子呢?

為消除漢族人民的民族意識

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清朝時期的人們都是留著滿人的髮式的,然而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漢人,而眾所周知的是,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的。

中華民族自古便講究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中華民族是不會輕易的改變髮式以及穿著的,因為這是作為華夏民族的特徵,民族文化的基礎。因此,漢族男兒皆蓄髮,在成年之後便不可剃髮,男女都會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而未成丁的孩童,其頭髮覆頸披肩。

因此,之前漢族的主要特徵就是頭髮除了頭上一個髮鬢之外,其他都是順其自然生長,並且是不扎辮子的,有謙謙君子之風,辮子在漢族文化中只是女子的專屬。

滿人則不然,他們的髮型是與漢人迥異的,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以外的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而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垂在腦後。

而在滿人攻佔下一個地方之後,又會要求那個地方的全部居民都按照滿清習慣實行剃髮,目的是為了消除當地人民的民族意識,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而努爾哈赤對於這一習俗非常的重視,凡是被他攻佔的地方,男子的髮式就必須劃一,並且是不分老少的一律都要剃髮投降,並以此作為一種勝利的象徵。而在清朝定都北京之後,也是如此。

清軍於西元1644時年入關後,便曾頒發了「剃髮令」。而在1645年的6月15日,由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了「剃髮令」,其中規定被滿清攻佔下的所有地方的百姓們,都要留滿人的髮式,並且要求他們在10天的時間內全部改換法,是若是超過了這個時間的話,便會以逆反罪將其斬首。

由於漢人的口號是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因此強令剃髮一事,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震蕩,這是以死要挾漢人皈依滿人的髮式。因此,不僅是明末遺老遺少們進行了反對,就連一般的漢族百姓們也對此難以接受,為此而斃命者不在少數。

但終究強令難違,最後在滿清殘酷的鎮壓之下,隨著南明小朝廷的一個個垮臺,光復的希望也不斷的破滅了,因此漢人最終無奈接受了滿清的統治,剃髮之風最後還是遍及全國,當時清朝的男子們不論是什麼民族、什麼地域,全部剃髮垂辮。而這種統一的半剃半留鮮的髮飾,也成為了清代男子們的髮式特徵。

滿人之所以不惜引起暴動都要更改漢人們的髮式,就是想要從精神上影響漢族人民,為了消除漢族人民的民族意識,

小結

長辮子髮式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僅被漢人們所接受,甚至還因為思想上的影響,導致有不少的漢人們對於長辮子髮式有了擁護的心理。

一直到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之後,民國政府才將這種髮式看稱是封建的清王朝的象徵,因此便下令讓全國的男子們統一剪辮,這種髮式才告結束,當時還有不少人堅決不剪,其中甚至還有大量的漢族人民,最後還是在民國政府的強制要求下才剪辮成功的。而至此,我國男子們便開始剪短髮,並且終於步入了世界男子通行的髮式潮流中。

當時,身為清朝的末代皇帝的溥儀,也是在他的外國老師的勸說之下,也同意剪除了那象徵著大清國的辮子。雖然說,剪辮與否這件事的本身,並不能後給社會生活帶來多大的實質性的影響,但是,在中國近代歷史特定的環境之下,它也反映了人們觀念的變革。

而因為清朝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所以還有很多的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還是停留在留著一條長辮子的樣子,實屬可悲!

參考資料:《三朝北盟會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清朝人為什麼要剃頭留辮子嗎?我來告訴你答案
    我們看過很多清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在這個其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清朝人為什麼都要剃髮留辮子呢?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那麼我們現在就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為什麼清朝的人要剃髮留辮子呢?
  • 清朝的男子都留著辮子,他們是怎麼洗頭的?
    現如今有著很多的古裝電視劇,在眾多的古裝劇當中,關於清朝的電視劇是最容易分分辨出來的,只要一看裡面男性留著的髮型,我們就可以分辨出當時的時代是清朝還是其他的歷史時期。其中的道理好玩君自然不需要多說,那就是因為清朝的男性,普遍都留著長長的辮子,這是其他的朝代所不具備的。
  • 滿族人為啥剃光頭還要留辮子,答案看完真浪費時間!
    今天和大家說一個知道了會覺得根本沒什麼了不起的的答案,而這個答案的問題就是——清朝的滿族人為啥要留個小辮子。當年,聽劉寶瑞大師說君臣鬥那段單口的時候,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解釋,說清朝人留辮子有一個寓意叫做「掃去四夷,定鼎中原。」
  • 為什麼清朝人前頭剃髮腦後卻要留辮子,大辮子多長時間洗一次?
    我們都知道,自從滿族人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後,在清朝統治下的漢族老百姓都得像滿族人那樣剃掉自己前面的頭髮,留下腦後的頭髮編成粗粗的麻花辮,以示歸順。我不知道,當時第一批留這種髮型的漢族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反正很怪異的感覺肯定是有的,半個腦袋突然都變得光禿禿了,尤其到了冬天,那感覺,簡直是透心涼吧,說句不正經的話,那個時候很多人也因此患上了偏頭痛吧?
  • 在強制命令留辮子的清朝,禿頂的人該怎麼辦?
    公元1644年,剃髮令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醒了所有的漢人,代表著孝之始也的傳統和發不能損的觀念讓漢人百姓喊出「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的口號,而滿清朝廷則針鋒相對下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可見在當時要想活命首先就得看你頭上有沒有辮子,要是沒有說明你不支持朝廷的法令,小命堪憂啊!這樣問題就來了,禿頂和光頭人士在要求剃髮的清朝要該怎麼辦?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清朝辮子頭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現今看的清宮戲裡滿族男子都梳著陰陽頭,就是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後半部分編成髮辮。實際上歷史上真正清朝髮式是金錢鼠尾,就是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幾乎就是光頭)到了清朝後期才形成了今天看到的那種「牛尾辮」的樣式,以前的畫風可是相當清奇的,相信現在的所謂的偶像、小鮮肉也是很難駕馭的。
  • 清朝為何頒布「剃髮令」,並且強制漢人留辮子頭?
    辮子頭很考驗人們的顏值,那麼,歷史書上,顏值基因並不高的滿族親貴們為何要留此髮型,又為何頒布「剃髮令」強制漢人也留辮子頭呢?  其實我們在清宮劇裡看到的清朝男子髮型,並不是滿清初期的髮型,清初滿人的髮型是頭頂只有金錢大小一片頭髮,蓄做手指粗細的小辮子,辮子須得能穿過清銅錢的方孔才算合格,這種髮型被稱為金錢鼠尾。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傳教士曾記載:味道聞了令人難以咽飯
    中國古代人民的審美讓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卻不是所有朝代的美學都令人嚮往的,清朝男子那獨特的髮型就讓人不敢恭維,不過大家吐槽的往往都是他們髮型的奇特,很少有人想過在衛生條件比較落後的古代,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呢?據英國傳教士記載:味道聞了讓人吃不下飯。
  • 清朝人為啥留辮子?睡覺方便嗎?怎麼洗頭?看完就知道了!
    喜歡看清宮劇的小夥伴都好奇:為什麼清朝男人要在頭上留這樣一條醜陋的辮子?有這樣一條辮子怎麼樣生活呢?滿清男人留辮子這件事說來話長,讓我們慢慢道來。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習俗文化,明朝之前對髮型沒有嚴格的要求,所有的男人都喜歡蓄髮,這樣看起來更加美觀。
  • 歷史解密:晚清男子的辮子有多髒?解開辮子滿是汙垢,其氣味衝鼻,令人作嘔
    疨瓓粥簛瘍鍛躂蟉羸秡酇貫櫻涅猀丞竬槬睨嵹鎩眹聟覬誡闓寭渙獴熡揧駘讟帷熄楔耟燺槡牢乢瓢逌啞瘔琙駝硭釵要從清朝時期「剃髮留辮」這一十分奇怪卻又影響了每一個百姓的習俗,我們就能夠窺得清朝的社會政治全貌。鸞瀱檔纑醙姆隲鋰秸膒礰罺黰杪貛攋載偁羶囖鴼酩顮媖敻甴躒慸貢我穮代罿瀂存無憰蔱儇奻菷隤皨晝於魲搶荗婭眮但這「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規矩只適用於漢族人,而清朝是滿族人的天下,在一切必須滿足統治者要求的情況之下,無論百姓多麼悠久的習俗,無論百姓多麼不願意,中國人從父母那裡得來,蓄了一生的頭髮終究要剃掉了。
  • 清朝人辮子令英國人噁心?滿清去入關之後,華夏禮儀之風盡喪失!
    她忍住惡臭繼續去看,發現從那個清朝男人的辮子裡爬出來了許許多多的蟲子,還掉下來很多黑黑的汙垢。看到這裡,那個英國女人再也看不下去了,回去之後她一連幾天都吃不下飯。清朝的時候,是不是所有的男人的辮子都是這麼髒這麼臭呢?
  • 清朝男人髮型的由來 清朝男人為什麼要留辮子?
    清宮戲一直是電視螢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也從中了解到了清朝是要留辮子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從滿人入關以來,中國男人的髮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一直被西方人侮辱為豬尾巴,那麼這個清朝為什麼要留髮呢?明萬曆二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及父親被明軍所殺。
  • 清朝規定必須留辮子,那麼光頭該怎麼辦?
    辮子及腰,閒庭信步,看花開花落,聊天地人生;辮子繞脖,奮戰沙場,徵東南西北,為江山統一,這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男子留辮子的朝代。在宮廷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清朝的男子長衫大辮子的形象,這也是中國人給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國外很多辱華的宣傳畫裡面,中國人就是這種形象,昏庸的清朝害了中華幾百年。
  • 曾建立清朝的滿族人,有哪些歷史淵源?他們的特色習俗是什麼?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年輕人對滿族的印象,基本上都停留在他們是清朝建立者,並於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徹底覆亡;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即滿語和滿文;滿族男性後腦勺都拖著一條長辮子;性格比較粗獷、飲食相對簡陋、民風民俗淳樸等。
  • 清朝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女子:看吐了,飯都吃不下!
    「剃髮令」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宣揚女真族的剃髮傳統,摧毀漢民族的自尊心,以此便於滿清統治者的封建統治,  因此有清一代267年間,華夏大地的男子都留著不倫不類的「陰陽頭」!    那麼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呢?
  • 清朝頒布剃髮令,百姓必須留辮子,那禿頭或者光頭的人該怎麼做?
    清初並非大辮子,入關後不久就強制實行了剃髮令,即把頭髮剃得乾乾淨淨(當然也不止是漢人,其他民族也一樣),不許多留頭髮,除後腦勺留大大小小的錢外,還把頭髮束成小辮,讀漢書的人就把它叫做錢鼠尾巴,其餘的頭髮都剃光了。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固,制度逐漸鬆弛,長發大辮子慢慢發展,無異於回歸過去的長髮陋習。每個人都問,光頭禿頭怎麼辦?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從何時開始,清宮劇開始在電視上「霸屏」,雖然近來有減少的趨勢,但還並未徹底絕跡,與其他年代的電視劇相比,清宮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劇中所有的男性都留著「辮子頭」,俗稱「陰陽頭」!
  • 清朝男子「髒辮子」惡臭襲人,為何他們不願洗頭呢?
    說到歷史上的朝代,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清朝。清朝是最接近我們這個時代的朝代,而且清朝還有一個特點:清朝的男人都會留長辮子。於是很多人感嘆:清朝的男人很瀟灑,連很多現代女性,都沒有那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不想剃頭,又認為清朝統治者讓人剃頭,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於是很多人不顧清朝的命令,勇敢抵抗,與之抗爭。然而,那些曾為明王朝對抗黎明的人,大多被斬首。剩下的人一看事情不妙,也只能乖乖就範。就這樣,演變成了清朝男人的模樣。據史料記載,清代男子最早被要求將頭髮梳成"金錢鼠尾辮"。
  • 成都街頭模特留辮子頭街拍,是封建糟粕還是時尚?
    諸如主播、模特等職業都日漸紅火,而模特、網紅等的街拍我們也都見怪不怪了。而隨著思想的逐漸開發,許多年輕人的時尚潮流也是越來越奇怪了。近日成都街頭就出現了留著清朝辮子頭的模特街拍的場景。這一幕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這究竟是時尚呢還是封建糟粕呢?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當地所有男人,不論是官是民,以十日為限,俱都要削髮垂辮,以示臣服。而若是不從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