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說一個知道了會覺得根本沒什麼了不起的的答案,而這個答案的問題就是——清朝的滿族人為啥要留個小辮子。
當年,聽劉寶瑞大師說君臣鬥那段單口的時候,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解釋,說清朝人留辮子有一個寓意叫做「掃去四夷,定鼎中原。」
其實這個解釋估計不大可能是正解,為啥?
四夷?
自然不是正宗,其實這句話要是一直固守中原的漢人說還差不多,可是滿族人本身就身在四夷之地,如何用這個解釋呢?
這裡順便解釋一下在中國古代,自認為是中原正統的漢人把中原以外的地方統統起個名字用來和自己進行區別,具體說就是按照東西南北的方位進行了命名——東邊的叫做夷,西邊的叫做戎,南邊的叫做蠻,北邊的叫做狄。
這就是歷史上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我們常說的蠻夷,其實就是代指這些中原以外的地方。
如此說來,本來住在北邊的滿族人自己就是被中原漢人叫做「蠻夷」,自然不能用那個「掃去四夷,定鼎中原」的解釋了。
那麼,真正的答案是啥呢?
在說答案之前,我們還要提一個前置問題——為何滿族人要剃光頭?
這個答案是這樣的:我國的北方一直以來氣候寒冷,古時候生活在那裡的遊牧民族、漁獵民族如果不剃個光頭會發生什麼?
他們出去放牧或者打獵的時候,只要奔跑一段時間,頭部就開始出汗,然後汗水就會迅速結冰並和頭髮纏在一起,頂著一頭的冰碴子你覺得會舒服嗎?
東北的寒冷,可不是南方人可以想像的。
這就是為啥長期生活在東北的滿族人要剃光頭的原因,那麼既然如此為啥還要留一個辮子呢?
現在告訴你們,寧肯結冰也要留辮子的原因是為了和敵人區分你我。
當時,滿族人尤其是他們的武士必須留一條小辮子,其實就是為了在野外和異族發生野戰的時候,能分清敵我。從遠處一看,留辮子的就是自己人,光頭的就是敵人。
要知道,當時滿族屬於狩獵民族,他們的弓箭是最強有力的武器,但如果從遠處無法分辨敵人的話就根本不能開火了,這樣會嚴重貽誤戰機。
所以,這時候一條金錢鼠尾小辮子就起到了關鍵作用。
你說是不是很簡單的答案?
存在即合理,萬事萬物你都可以問個為什麼。
你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