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onnie
目前,跨境出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主流的外貿出口模式,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通過跨境電商渠道輸出到海外消費者手中,老外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度也日益增強,尤其很多電子產品品牌有超過Apple、三星等行業巨頭想要享譽國際的架勢。
很多成功的中國出口品牌大多也集中在電子產品領域,Morketing將從背景、出口最多的產品及銷量、體量、出海區域、用戶規模等多個維度來剖析華為、聯想、小米、Anker、一加手機、大疆、中興、OPPO、vivo、納恩博這十大出海電子產品品牌(排名不分先後)。
華為
主營出口產品:智慧型手機等通訊產品和服務
海外覆蓋區域:歐洲,亞洲,非洲,美洲等,其中,華為在歐洲市場份額前三的位置;印度等中東國家和非洲國家佔比較高。
用戶規模:服務全球33%的人口
年營收:2016年達5216億元人民幣
華為是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2016年,華為在海外市場品牌覆蓋率為5.5%,在歐洲市場佔據優勢,獲得了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甚至在部分市場獲得前二的位置超越了蘋果,但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佔有額中,華為手機市場佔有額只有1%,仍遠遠落後於蘋果手機的市場佔有額。2016年,華為全球出貨量超過1.39億臺,同比增長33%。2017年一季度出口超過1400萬臺。
華為高管表示,未來3-5年,華為必定是全球市場能存活下來的2-3家手機廠商之一,也是中國市場能活下來的1-2家主流手機廠商之一。2017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目標是1.7億部,其中,在國外市場的目標出貨量將達到8320萬。
聯想
: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智能平板等
聯想電子產品在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總收入為3,070億元;其中,IT板塊收入2,825.51億元。
良好的品牌形象一直是聯想在海外消費者心中的印象,雖然近幾年聯想在國內市場移動業務遭遇滑鐵盧,但在海外市場,Lenovo+Moto憑藉在海外持續的影響力為聯想收穫了一些成績。
在2016年海外市場國產手機品牌覆蓋率Top10中,聯想手機佔比最大,在海外市場品牌覆蓋率為9.4%。2016年聯想手機銷量超過5300萬臺,同比下降28%。2017年一季度出口超過430萬臺。
其中,Moto智慧型手機在美國、印度和巴西等地的市場份額均已取得一定增長,在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的表現也很出色。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聯想會繼續開拓其它海外市場,如馬拉西亞、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亞等。
作為一家跨國企業,聯想善於通過併購整合全球資源,打入國際市場,同時利用資源優勢互補作為一家跨國企業,聯想善於通過併購整合全球資源,打入國際市場,從2005年併購IBM個人電腦業務開始,聯想開展了對日本NEC、美國Stoneware等的一系列併購。2014年,聯想又完成兩大歷史性併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和摩託羅拉移動業務。除此之外,聯想還通過在國外參與或舉辦大型活動打造國際影響力。
小米
:智慧型手機、智能手環、智能家居等
印度已經成為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場,同時,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一些市場也逐步進入。
出貨量:2016年印度650萬部出貨量,整個海外出貨量在1000萬部以內
2016年在600億元左右
近些年來,小米在國內逐漸褪去光環,今年第一季小米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下滑到第五名。但小米轉戰海外成績卻不錯,在印度市場,小米已經成了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機製造商,小米已經掌控了三成市場份額。2016年,小米全球出貨量超過5200萬臺,同比下降25%。2017年一季度出口超過330萬臺。
但小米的海外市場主要是新興市場,投放的機型也多是廉價產品。
除此之外,小米也進入了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一些市場,但銷售規模遠不及印度市場,而進軍美國的計劃也是一拖再拖。
Anker
:移動電源、充電器、藍牙外設、數據線等智能數碼周邊產品
海外覆蓋區域:歐美日發達國家以及中東、澳洲、南美洲、非洲、東南亞市場等超過50個國家的線上和線下渠道
用戶規模:Anker全球用戶超過2400萬人
年營收:2016年全年超高25億元營收
Anker是陽萌於2011年創辦的海翼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是第一批做充電產品的商家,也是這幾大品牌中專注做出口電商的品牌。在海外的品牌知名度遠比國內名聲大噪。
專注充電也使得Anker在海外的品牌效應越來越大,一度成為了多個國家亞馬遜站點上「充電設備」等品類的領先品牌。
公司境外收入佔比超過95%,且90%收入通過亞馬遜平臺銷售,2012年起Anker連續3年蟬聯美國線上移動電源品類第一,2013年成為歐洲線上移動電源品類第一,2014年成為北美USB充電品牌第一及日本線上移動電源品類第一,2015年成為日本USB充電品牌第一。
Anker開創了出海電商企業從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逐漸滲透到海外線下大賣場的先河。同時,在縱向拓展的同時,也擴展到智能硬體領域,衍生出Eufy智能小家電和車載智能終端品牌Roav等新品牌。
一加手機
:智慧型手機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印度等18個海外國家進行銷售
年銷量:60%-70%的銷量來自海外
在國內,一加手機並不為大多數人熟知,在國外反倒很受歡迎。一加手機(OnePlus)是OPPO前副總經理劉作虎創立的深圳市萬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堅持「不將就」的產品理念,於2014年正式發布。同步在海外多個國家採用「邀請購機」模式發售。
事實上,一加從成立之初就已經將目光鎖定在全球市場。一加手機的60%到70%的銷量來自海外,其主要銷售目標也定為歐美市場,近來也在著手發展印度市場。
大疆
:無人機
:歐美市場
應用領域:民用消費類無人機、專業航拍領域等商用領域
去年全球無人機銷售總量預計達到220萬架,同比增長60%;營收則同比增長36%,達到45億美元。
而大疆是世界最大的無人機製造商,但主要面對消費者市場和商用市場,而非軍用。目前大疆80%的市場都在國外,大疆佔全球無人機銷量20%左右的份額,佔消費無人機70%份額。
中興
:美國等歐美市場
出口銷量:2015年年出口4100萬部
雖然中興手機在國內沒什麼存在感,但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表現卻相當搶眼,是唯一能夠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躋身前列的中國品牌。市調機構Canalys的研究顯示,中興手機目前在美國僅次於LG電子、三星電子、蘋果,高居第四。2016年,中興全球出貨量達到5800萬臺,同比增長3%。2017年一季度出口超過570萬臺。
自從2011年登陸美國市場以來,中興手機的銷量一直都在增長。在美國市場,中興擁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與AT&T、T-Mobile等運營商達成了長期合作關係。這對中興在美國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美國消費者在購機時通常願意籤署長期合約。
OPPO
:印度等東南亞市場
目前OPPO近四分之一的出貨量來自國際市場。OPPO已經進入28個國家和地區,聚焦於印度市場和東南亞。並且把國內成功的營銷推廣經驗複製到了國外。
2016年,OPPO全球出貨量超過9300萬臺,同比增長88%。其中,在東南亞的出貨量達1330萬臺,年增長率達137.5%,市場佔有率也從15年的5.8%飆升到突破13%。2017年一季度出口超過520萬臺。
vivo
主營出口產品:智慧型手機
vivo在2016年賣出了7730萬部手機,增幅103.2%,市佔率達到了5.3%。vivo預計2017年在國外市場的出貨量達6320萬部,2015年Vivo海外市場出貨量900萬左右。
納恩博
代步平衡車等創新短交通產品
覆蓋海外區域:行銷歐美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納恩博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是國內首家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集於一體的智能短途代步設備運營商,推出的系列服務型代步機器人,作為智能短途代步產品行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在中國大陸100多個城市建立了銷售和服務中心。
2015年納恩博又全資併購了平衡車創始品牌美國賽格威公司,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業領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