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絹的魅力

2021-03-03 零垃圾星球

我國先秦時已有「巾」,至東漢,「巾」的一種演變為手帕。

1959年在新疆挖掘的東漢古墓中發現了藍白印花手帕。漢樂府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之句,此處的「手巾」其實就是擦眼淚的手帕。手帕是古人重要的隨身之物,尤其女子們,手帕既是用品也是身份的標誌。

在中國,手帕的用途主要是擦手、拭汗、擤鼻涕、包裹小物件、作女子的裝飾品和定情物等。自明朝起,結為好姐妹的女子被稱為「手帕姐妹」。

紅樓夢中的手絹


在歐洲,手帕用途也大同小異。作為愛情的信物,這倒是古今中外對手帕的共識。難怪莎士比亞筆下的奧賽羅會中計,因為一塊小小的手帕而懷疑妻子苔絲狄夢娜對自己不忠。西方男人用手帕主要在莊重的社交場合:西裝的左胸袋插一塊只露角的白色手帕。西班牙曾經出版過一份《手帕周報》,一周要聞,盡躍帕上,讀後洗去文字,仍是一塊實用的手帕。

在歐洲,手絹最早出現在中世紀。最初,人們把手絹看做是榮譽的象徵,倍加推崇,就連國家法令也不止一次地重申:嚴禁下層社會把手絹作為禮物相互贈送。此時,正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當政。伊莉莎白是一位摩登女子,對手絹更是喜歡倍至,這樣,手絹也就隨之風靡全國。達官顯貴紛紛用手絹裝飾自己的帽子;太太、小姐不帶灑上香水的手絹,也絕不會去社交場所。手絹的風行,必然導致價格的扶搖直上,面對昂貴的手絹,越來越多的人望而生畏,無力購買。在這個時候,手絹同鼻子還是互不相干的。

隨著手絹的影響不斷擴大,人們越來越注重式樣的別致和裝飾的華美,各種各樣的手絹紛紛湧現:正方的、正圓的、長方的、橢圓的、印花的、刺繡的,應有盡有,各具特色。俗話說:樂極生悲,樹大招風。手絹的命運也是如此。這一天,法國王后瑪麗亞在丈夫面前提到,她已對式樣繁多的手絹厭膩了。路易十六聽後當即通令全國:手絹的長寬二邊必須相等。自此,手絹便開始了矩形的生涯。儘管如此,這時的手絹仍保持著它那華貴的風貌,以綾羅綢緞為原料,用金銀珠玉作裝飾。貴族的太太、小姐帶著這樣的手絹外出,一來可以表明她們的社會地位,同時,還可顯示一下她們精湛的手藝。在莊園內部,婚齡女子還把親自製作的手絹饋贈來賓。

現在,手絹雖然式樣大同小異,華貴之風已不復存在,但它除實惠受用之外,仍不愧是服裝的精美裝飾。不論男女,許多人把手絹放在胸前的衣袋裡作為點綴。這樣,除了領帶,手絹便成為筆挺西裝的再好不過的飾物了。

相關焦點

  • 魅力武功|送手絹風俗
    蘇蕙,武功人,約生於前秦苻堅永興元年(公元357年)。                                                    蘇蕙的織錦迴文詩對後世影響極大,由織錦回文璇璣圖起源的小手絹成為愛情的象徵,武功乃至關中至今保留著結婚當日搶手絹的民間風俗
  • 童謠:《丟手絹》
    童謠:《丟手絹》2014-12-15 11:48: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丟手絹》這首陪伴了多少人童年時光的歌曲,旋律優美依然,而2005年12月19日,它的作曲者、85歲的著名音樂家關鶴巖在西安南郊悄然辭世……1948年,他所創作出的《丟手絹》(鮑侃作詞),深受少兒喜愛
  • 丟手絹遊戲
    駐馬店市第一小學三(4)班 馮雨欣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小夥伴們在草地上玩丟手絹的遊戲
  • 【棒球風尚】日本人的手絹文化
    相信你一定對日劇裡女主角遇到了困難,男主角把自己的手絹遞給她擦眼淚,先是女主角在心裡對他產生好感,然後慢慢的發展為一段愛情故事的情節有印象。
  • 譚振真:記憶中的那方小手絹牽牛花
    >《丟手絹》是我們60後的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大人們的手絹比小孩的大一些,顏色都是淺灰色、淺藍色條紋方格的設計風格,而我們的手絹手絹邊是花瓣鎖制的形狀,圖案大多數是花卉圖案,顏色各種各樣,在手絹的四個角都有一簇花,把手絹左右對疊成方形時,那一簇花正好展露出來,顯得格外漂亮。我家裡還有漂亮的手工手絹,那是手巧的姐姐親自動手一針一線繡制的。小手絹在我們那個年代是隨身攜帶必備品。
  • 北京女排主場的啦啦隊員(四)手絹
    啦啦隊員換上了手絹,她們真是多才多藝。 轉手絹的動作不大,但是能出效果。
  • 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
    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時間:2020-09-21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 一個人年輕時的娛樂有多豐富,那麼他老年時的娛樂生活就會有多充實。
  • 民間傳說:民間八大奇門之紅手絹門
    相傳這紅手絹一門的祖師乃漢末的奇女子紅衣,這紅衣呢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外號。《野史札記》中對此女的介紹也只有寥寥幾句,這八大奇門的傳說中倒有很多此女的通天幻術。相傳這紅手絹還有一個比較邪門的傳說,就是芳齡十九才可以變幻術。幻術這一變通啊是要開天眼的,一不小心就會被領頭的老太太處罰的。這手絹可化作神物,是見不得人的幻術,一旦在做戲法時露出了破綻,就要被拉去老太太那裡,挖了眼睛、割了舌頭、剁掉拇指。
  • 帝霸最強封印神器,龍莜手絹能排第幾?
    3 黃色手絹九界復活的陰鴉,從天峰神宗地下挖出來的銅盒中發現了黃絹。陰鴉承諾助黃絹中龍筱重鑄肉身,但是要求其效忠於他,在無奈之下,龍筱答應了陰鴉的要求。之後,幾經波折,龍筱在其父親在古世界留下的後手中重鑄肉身。
  • 史蒂芬森曬圖展露逗比本色 轉手絹無師自通
    經過證實,每一個微博都是史蒂芬森自己發的,他還曾表示,特別喜歡中國球迷,再加上學習中國功夫的照片,以及轉手絹,都是他積極融入的證明。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一般來說,轉手絹需要專門的訓練,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結果給史蒂芬森一個手絹,只玩了一會就會了,仿佛是有特殊的能力,和遼寧完美契合。
  • 任嘉倫陪孩子玩丟手絹,在線玩滑板,整個人太青春了
    任嘉倫陪孩子玩丟手絹,在線玩滑板,整個人太青春了任嘉倫看上去呀,感覺不像是30多歲的人,他的孩子現在也已經出生,並且讓他榮譽獲得了奶爸這個稱號。有時候看他跟孩子們的相處,會覺得他的內心也是一個小孩子,會保持天真爛漫的那一面。
  • 手巾、手帕、手絹、毛巾的根源
    毛巾又叫作手帕、手絹、手巾文化起源歷史悠久,在先秦時代就有了"巾",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手帕。手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歲月,至漢朝的東漢時期才演變為手帕,總之毛巾是由手帕發展而來的。
  • 「一塊手絹天天疊,疊來疊去沒意思」,幼兒園男娃吐槽學校課程
    孩子答:天天疊手絹,幼兒園課程太簡單咋辦等孩子該上幼兒園的時候,玲姐也對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感興趣,回到家就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呀,給媽媽表演一個吧。孩子隨便敷衍地回答:「一塊手絹天天疊,疊來疊去沒意思。」
  • 駁殼槍、萬花筒、手絹小老鼠、四角板……8090快來認領你們的童年...
    又到了開心的社群活動展示時間,上周我們以大家小時候的玩具為主題鼓勵大家和孩子自製玩具,原本想讓10後們看看咱們當年逃課後都玩些什麼,結果回憶殺一出,場面就無法控制了,一堆大小孩大半夜滿世界找毛線翻花繩,找手絹疊小老鼠
  • 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推鐵環,丟手絹,打陀螺,是一代人的記憶
    丟手絹養 花 大 全「丟呀丟呀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身後...」,小夥伴們圍成一圈唱著歌,然後由一個小朋友把手絹丟到某個小朋友的身後,被丟手絹的小朋友要起身追他,追不上就要表演節目啦。
  • 大獎之作《手絹上的花田》童話直通孩子心靈,教他們找尋自我
    老奶奶掏出一塊鑲著花邊的白色手絹鋪在了酒壺旁,然後唱起了一首節奏特別的歌:出來吧 出來吧釀菊花酒的 小人讓良夫目瞪口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小人從酒壺裡搭著梯子爬了下來,那是一個男人,一個女孩,還有三個孩子
  • 魔術的魅力:合掌來硬幣、火柴變彩綢、紙魚變金魚
    紙魚變金魚魔術演出開始前,觀眾看到桌子上扣放著兩摞四隻茶碗,一條手絹,一把剪刀和一張彩紙。演員出場了。他站在桌前先把每一個扣著的碗拿起來,用手絹擦乾淨,還讓觀眾看下,再放回原處。然後拿起剪刀和彩紙,剪了三條魚。又把手絹平放在左手上,把三條紙魚放在手絹上,再扣上一個茶碗,接著兩手上下一翻,把茶碗正過來,使手絹蓋在茶碗上,手絹上的紙魚就翻入到茶碗裡。
  • 記者直擊|10年前馬拉度納在北京轉手絹、踢毽子、獻愛心
    2010「馬拉度納溫暖中國行」慈善嘉年華晚會上,馬拉度納表演二人轉裡的絕活「轉手絹」。
  • 兔年春晚敲"十二五衝鋒鼓" 周杰倫拿手絹變魔術
    只見「周杰倫」走到「林志玲」身邊,做出一個拿手絹變魔術的動作。丁建忠取代劉謙  從昨天的彩排看,來自臺灣的魔術師丁建忠取代了劉謙的位置,他將在春晚節目中搭檔董卿。  彩排現場,丁建忠並未進行任何表演,只是一直在節目中要求董卿配合自己。其間,他還說了一句抓人眼球的話:「接下來請大家欣賞我潛心準備了20多年的魔術——幻幕絕技!
  • 被叫「馬大帥」,兩人一起在舞臺轉手絹
    在看到趙本山玩兒起手絹來特別溜馬拉度納也舉得非常神奇,趙本山也一邊展示一邊開始給對方實戰教學了起來,一時間場面更加熱烈了起來。痴迷於足球運動的趙本山在最後甚至還不忘撬牆角的表示,中國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來中國的球壇吧,中國需要你世界也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