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撐起雙十一半邊天,但普通商家更難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儘管作為一個非官方的娛樂性節日,雙十一的陣仗依舊不輸任何一個傳統節日。事實上,這個如今的網絡寵兒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1993年,南京大學某寢室每晚都會舉行宿舍臥談會,臥談的主題都是討論如何擺脫單身狀態,幾個人在臥談中創想出了所謂的雙十一「光棍節」,並以此來組織活動,從此逐漸發展成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學裡的一種校園趣味文化。

2009年,各大電商平臺瞅準商機,雙十一也因此逐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狂歡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各種預售一再提前,甚至還多加了兩個售賣期,但今年的雙十一似乎比往年來得都晚一些。往年剛到十月中旬,不計其數的商家便開始用渾身解數來預熱,今年十月底,李佳琦與薇婭雙雙火拼直播預售才算正式打響了雙十一的第一槍。

回想以往年份,無論是全民蓋樓還是朋友圈裡隨處可見的養貓活動,這些在今年通通都成了直播「配角」,反觀頻上熱搜,明裡暗裡彼此較量的李佳琦與薇婭,曾經屬於無數人的電商盛宴似乎成了他們的「個人秀」。

熱鬧是他們,我什麼都沒有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這是店主們的真實心聲,四十多歲的王先生做紅糖生意,淘寶店鋪的粉絲大約有50萬。儘管幾十萬的粉絲基礎在如過江之鯽的電商大軍中勉強算是不錯的成績,但置身火熱的雙十一前夕,王先生明顯感覺到一絲「寒意」。

近幾年來,電商平臺推廣雙十一的花式套路越來越多,從領取優惠券、津貼滿減、口令紅包,再到養貓蓋樓、組隊PK、手勢地圖……堪比數學考題的玩法令消費者直呼頭禿,也致使他們紛紛「出逃」,直奔直播間。

這種轉變在李佳琦與薇婭等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據悉,在10月20日觀看二人直播的網友累計超過3億人次。據新浪輿情通數據統計顯示,二人的相關話題熱度均突破70,「爆款直播清單」話題閱讀量均在20億左右。

有媒體戲言,李佳琦與薇婭憑一己之力撐起雙十一預售半邊天,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片炙手可熱的天空中似乎並沒有中小商家的容身之地。首先,二人的「爆款直播名單 」便可見端倪。

以李佳琦為例,在10月20日的直播名單中清一色的頭部品牌,諸如阿瑪尼、CPB、嬌蘭等等。反觀薇婭,雖然她的商品種類比美妝賽道的「種子選手」更豐富,但品牌級別明顯如出一轍。

不難看出,有頭部主播選品的「規律」在前,王先生所謂的「寒意」並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即便是摒棄這種「老大吃肉,老二喝湯」的市場邏輯,頭部主播的高價坑位費也未必是中小商家所輕易能夠負擔得起的。

據悉,在直播帶貨如日中天的當下,普通主播的坑位費約在5萬到10之間不等,像李佳琦與薇婭這類頂流坑位費要50萬起,帶貨佣金抽成在25%—40%左右,巨額的直播佣金讓很多商家可望不可即,尤其遇到「售不達標」的尷尬情況時,損失更是不可小覷。

  

王先生曾經吃過一次虧,此前他的紅糖品牌與沈夢晨合作,結果直播銷售量並能達標,對方拒絕賠償,最後雙方想出折中方法,即沈夢辰在小紅書上繼續為其推廣,宣傳照片商家可適當延期使用。

另一方面,今年雙十一直播預售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無論是李佳琦還是薇婭,二人直播比例中美妝系列悉數佔據超過50%。李佳琦尤甚,據統計,在10.20的直播中,他共帶貨123件產品,美妝共有104件;同期,薇婭帶貨總量154,美妝共計88件。

與其說,這是電商直播元年,倒不如說是美妝市場獨大。然而,根據DT財經調查數據來看,去年雙十一的消費比例中,美妝個護僅佔20%~25%左右。

頗為遺憾,這個雙十一未必有我們想像中那般熱鬧。

平臺行為,商家買單

10月21日,國產美妝品牌歐詩漫在抖音直播時莫名中斷。根據騰訊新聞報導,歐詩漫在直播過程中被叫停很有可能因為電商平檯曆來被商家所詬病的「二選一」;據悉,有商家在抖音直播活動開啟後,部分電商平臺雙十一的廣告位突然被下架,李佳琦的直播預定坑位被強制取消,銷售損失可能將達到4000萬元。

每年臨近雙十一時,電商平臺「二選一」的話題便會層出不窮,爭論不休,今年也不例外。9月份,在距離雙十一還有兩個月之久的時候,唯品會與愛庫存便率先開戰,據悉,愛庫存在9月11日分別向四家官方機構對唯品會進行實名舉報。

只不過,隨著直播風頭漸漸壓過傳統電商,所謂的「二選一」不再只局限於電商平臺,不少短視頻平臺也跟著橫插一腳。

儘管官方明令禁止電商平臺對商家暗搞小動作,但依然擋不住平臺某些「來勢洶洶」的含蓄性行為,這意味著表面上看不見的「二選一」,很可能正以另外一種委婉的方式變本加厲地在各平臺間蔓延。

  

以抖音為例,早在今年8月份,抖音就曾對外發布公告:「9月6日起,全平臺商品必須通過巨量星圖任務才能進入達人直播間。而10月9日後,抖音直播間只支持小店商品,第三方來源的商品將不再支持進入直播間。」

與此對應的另外一個公告是:「自8月20日起,對源於第三方電商平臺的商品連結,平臺會對直播帶貨任務收取20%的服務費,抖音小店的連結則僅收5%。」

根據「稜鏡深網」此前的報導,諸如「降低搜索權限」、「流量劫持」、「數據接口減少」……等等一系列的動作皆是平臺壓在商家頭頂的大山。據悉,一家被平臺下架的店鋪,營業額將損失40%,而被屏蔽流量後的損失則會是60%。

自去年雙十一前夕,電商「二選一」規模愈演愈烈,僅拼多多就有超過1000家知名品牌旗艦店遭受波及,受影響的中小型品牌數以萬計。

而今年,直播明顯讓「二選一」的遊戲陣列更為豐富了。

直播之於雙十一,可能被高估了?

10月20日第一輪直播預售後,社交網絡上便誕生了無數新梗,譬如「尾款人」、「琦困無比」、「第一個叫我不要睡得男人」等等。素有「人間嗩吶」之稱的李佳琦在當晚零點搶購的時候,真的祭出一面銅鑼來刺激消費者睏倦的神經。

事實證明,當晚的吶喊沒有白費。知瓜數據統計顯示,僅在10月20日,李佳琦與薇婭二人合計銷售額高達1567萬,GMV超過90億。

這個數字受到不少聲音質疑。要知道,在2019年雙十一,天貓的成交額是2635億元,其中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額不到200億元,比例為7%。換句話說,表面看起來掌控著雙十一「命脈」的直播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強勢。

首當其衝的要數數據泡沫化。此前,海豚智庫經調查發現,在各電商平臺公布的GMV數值中,約有30%的未支付訂單,10%的退貨訂單和10%的刷單,客觀來說,這些數據共同組成了最後的數據總值。

據悉,直播電商的退貨率一直高居不下,退貨率甚至高達30%。李佳琦與薇婭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退貨率也是屢見不鮮,某些品類退貨率高達30%到40%以上。此前「界面新聞」報導顯示:在直播購物中,極少退貨或者取消訂單的用戶僅佔27%左右;尤其女裝類,退貨率一度高達50%以上。

而在雙十一這個特殊的節點上,退貨率自然只增不少,這也正是為什麼直播帶貨的成交額在平臺中佔比慘澹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直播間與雙十一對於消費者而言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價格優勢」,而今二者瘋狂結合,價格會不會「更低一籌」?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在21日第一場直播預售結束之後,有網友便在微博上吐槽:去年買過的金膠590,今年690,打折全部用贈品來抵,正裝跟贈品的使用感真的不一樣,去年的贈品還沒有用完。

毫無疑問,價格是雙十一刺激消費欲望的主因素,用贈品充當折扣,這是今年雙十一被消費者頻繁質疑誠意不夠的痛點之一。此外,李佳琦直播間裡有款嚴重低於正常價位的產品,後有消費者諮詢產品旗艦店,卻被客服告知品牌目前並未與李佳琦合作,雙十一直播帶貨的產品真偽也就此浮出水面。

  

不難看出,今年的雙十一格外依賴於直播,甚至達到了「捆綁」的程度。此前,京東公開宣布,在雙11」期間,將有超300位明星走進直播間、500多場總裁創意直播,為品牌商家打造最佳營銷場。11月10日,京東還將舉行「2020京東直播超級夜」活動。

但無論是直播還是雙十一,二者本身最大的優勢卻遲遲未能真正發揮出來。在這個全民狂歡的消費盛宴中,很多經典的因素正在漸漸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形式主義,難怪網友直呼「沒內味了」……

聲明:近期網絡出現非法機構利用錦鯉財經影響力,冒充我們進行網絡期貨薦股喊單,在此我們嚴正聲明,錦鯉財經從未從事期貨股票喊單之類的非法業務,我們將會對此事持續跟蹤曝光。請廣大讀者謹防上當。

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jinlifin。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被打假,只是無良商家換了個網絡馬甲
    近期,作為社會中的一名普通大眾,看到有打假人士對於幾個網絡名人直播帶貨進行打假,情節非常精彩,總是有意想不到的重點戲份,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顯其能,哭天喊地,一會咬牙切實的說:不是我的錯,一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承認錯誤,希望得到諒解。那麼,如何正確看到直播帶貨呢?
  • 輝煌戰報與虛假帶貨齊飛,商家直播的真正方向在哪裡?
    編輯導讀:如果說2020年最火爆的風口是哪個,也許很多人會回答是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帶「火」了一批主播和商家,但隨之而來的很多問題也讓人們開始冷靜思考,直播帶貨的未來在何方?本文作者將對此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主播直播帶貨,跟商家到底是怎麼合作的?
    今天同泰5G網紅直播基地給大家講講,主播到底跟商家是怎麼合作的?費用是怎麼收取的?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小夥伴。 直播的直播形式:有混播和直播兩種形式 1場混播:主播一天一般播一場直播,直播時間在4-5個小時,直播間裡會掛幾十個產品,那1場混播分給一個商家一個產品的講解時間是在5-10分鐘。 (通常會給到不同的商家一個報價表,裡面會給到單連結的混播價格)
  • 得推網紅直播帶貨助手,商家拓展電商新業態的平臺
    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的新趨勢,而除了李佳琦、薇婭等專業級別的網紅,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跨界直播也輕車熟路,幾場直播下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網友戲稱"帶貨女王"。作為電商的新業態,直播帶貨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而因直播平臺在內容審核機制、監督管理上也在不斷完善,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有保障的合作平臺。直播帶貨就是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的方式進行商品線上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一方面直播帶貨的互動性更強、親和力也強,消費者可以像在大賣場一樣討價還價;最主要的是直播帶貨可以做到全網最低價,經銷商和主播談好價格,直接對接,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
  • 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汪涵直播翻車」「李雪琴直播被曝刷量」「辛巴被質疑帶貨賣假燕窩」……近期,直播帶貨主播和商家等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一方面,直播帶貨銷售額不斷創新高,主播置辦豪車豪宅;另一方面,商家不斷喊冤被騙,退款率99%的戲碼持續上演。那麼,直播帶貨的盛宴,究竟誰在渾水摸魚?
  • 「雲」娛樂如何撐起直播賣貨新機會?
    重度依託線下的演出、旅遊,與直播的牽手更像是不能坐以待斃的自我安慰,也可以看做是為未來線下復甦蓄水積流的嘗試。一旦線下通路打開,雲蹦迪、雲旅遊等直播便會成為過去式。當大家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新起的「雲」方式時,最終從這場「雲」大賽中獲勝的可能是直播賣貨。正如十七年前」非典「的爆發催生了電商繁榮; 2020年,直播電商也有機會全面開花。
  • 直播帶貨,何以至此?
    在牛刀財經看來,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任何一個主播可能很難超過(並非交易金額)陳歐了。網紅體質起家的聚美,加上後來美妝等優勢品類轉為自營鞏固供應鏈,保證商品質量,即使是當下直播帶貨如此火熱的情況下,聚美的規範化程度也不輸當下任何一個主播或MCN機構。從聚美的發展經歷來看到,其興衰和微博的產品周期有著很高的吻合度。
  • 直播帶貨如何肩負起新零售賦予的重任
    舉杯分羹令一些新玩家也紛紛加入直播戰場,網易在618前夕上線了直播功能,微盟與李誕、王建國、思文等脫口秀演員組織了一場「直播帶貨大會」……在新老巨頭的集結下,直播帶貨進入了全民直播時代。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CEO也徑直走進了直播間,許多線下商家也將直播作為帶貨的標配。
  • 胖球數據:讓淘寶直播商家和帶貨主播都受歡迎
    」你怎麼不去胖球數據查啊「、」快去胖球數據看看這主播帶貨量「,最近這樣的聲音總能在位於杭州一家專做淘寶直播的服裝供應鏈基地裡出現,因為知道主播銷量才知道應不應該請嘛,一位供應鏈主播拓展負責人說。直播火了,淘寶直播火了,分不清是主播還是明星的李佳琦和薇婭也火了,一個事物突然的爆發,少不了的事物生態中的每一個環節,拿淘寶直播為例,組成這個完整生態鏈的有三種類型的角色,缺一不可,一是淘寶直播主播孵化機構,也就是所謂的mcn機構,二是想找主播帶貨的商家們,三是服務於前二者的服務商,前兩種我們耳熟能詳並不陌生,一個出人一個出貨,但服務這兩種角色的」第三者「今天我們的選題會找個代表一探究竟
  • 又一知名藝人直播帶貨翻車?商家已報警,經紀人回應...
    而如今的楊坤開始了他的「32場直播帶貨」之旅。不過,從演唱會到「直播會」,不唱歌改「帶貨」的楊坤,才開始沒多久就翻車了,惹商家不滿報警。楊坤在抖音帶貨的視頻截圖楊坤直播帶貨翻車商家:沒想到全是水分近段時間以來包括汪涵、李雪琴等明星直播「注水」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以及各路網紅的直播銷售量都有出現不真實的情況
  • 直播帶貨頻翻車,莫讓帶貨變「帶禍」
    而佔到快手電商直播交易額大半個江山的辛巴,在燕窩上也翻了車,其直播間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賣了1549.57萬元,但自身也退賠了超過6000萬元。而楊坤帶貨13.5萬元的坑位費,只銷售了3萬元,商家不滿楊坤直播帶貨刷單,直接選擇報警。
  • 微信直播選愛逛,私域流量帶貨才是商家大勢所趨
    和市面上其他平臺帶貨活動不同的是,愛逛是一個真正的私域流量直播帶貨,是企業真正可以通過積累實現盈利的地方,也是微信直播帶貨的第一甚至唯一平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出行不便的同時,也愛上了直播這種接觸世界的全新方式,對於商家來說,直播則成為特殊時期下的救命稻草,很多產品和服務希望通過直播來進行銷售,從而保障經濟運行能夠不間斷。不過大熱之下,自然也是魍魎叢生,現在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揭秘,告訴大家直播帶貨似乎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那麼盛名之下,直播帶貨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到底是真火還是虛火呢?
  • 楊坤開啟「32場直播帶貨」後,憤怒的商家決定報警……
    不過,不唱歌改帶貨的楊坤,才開始沒多久就翻車了,惹商家不滿報警。11月8日,楊坤在自己的直播間進行帶貨直播,這天他共售賣40樣產品,包括羽絨服、面膜等等各樣的物品。為了當上楊坤的帶貨嘉賓,三家商家給出的坑位費(商家請主播帶貨一次性支付的服務費,以佔據直播中的一個「坑」)從10萬到13.5萬不等,其中一家還給出了楊坤銷售額20%的佣金。
  • 直播帶貨背後的喜與憂
    而在「休閒服裝之都」沙溪鎮,經過4月12日一場「試水」線上直播帶貨活動,該鎮打算在五一假期增開多場直播。 疫情下,「非接觸式經濟」加速發展,線上渠道成為企業突破銷售困局的主流選擇。網紅走進產地,生產車間裡設起了直播間,一時間,直播帶貨成為中山企業朋友圈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 楊坤直播帶貨被質疑刷單,商家報警|藍鯊有貨早報
    1、坑位12萬元,帶貨120萬元,退款116萬,楊坤直播帶貨被質疑刷單,商家報警 三組商家11月8日晚參加楊坤在抖音直播帶貨,為此,三組商家每個人都交了至少10萬元的坑位費。
  • 騰訊看點直播,踢倒了直播帶貨最硬的一道門檻
    「下沉」的直播和被踩碎的門檻2020年,即便對於那個讓消費漸漸明朗的「直播帶貨」,也有其光芒難以照透的地方。在廣東做玩具生意的張衡,大概是我們可以想像到的那種「不適合」直播帶貨的商家。十幾年來,老張一直經營了自己線下門店,以獨特的品類、過硬的產品品質著稱。
  • 評論:明星商家兩頭蒙的「中間商」 是直播帶貨產業惡性腫瘤
    在節目之外,她意外捲入了一場直播帶貨風波——她的名字,出現在了題為《直播帶貨「黑中介」割韭菜,胡杏兒背了鍋》的報導中。報導說,有商家花費近18萬元參加她的帶貨直播首秀,結果僅換來7萬多的銷售額,且未達到合同約定的直播時長。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直播電商有多火直播電商到底有多火?且看近日直播帶貨界悄然開打的「三國殺」。羅永浩在首秀中交出了驚人戰績——支付交易總額1.1億元。另一邊,薇婭雖沒打破去年「雙11」單日27億銷售額的紀錄,但卻在淘寶上「破天荒」地賣起了火箭。
  • 2020年,中國99.5%的明星都在直播間帶貨,誰的成績最好?
    僅僅一年時間,明星直播帶貨突然從一種現象爆發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但一切都尚未準備好,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翻車事件。 商家們漸漸意識到,明星的人氣並不能兌換成等量的下單量,除了有平臺方扶持的明星,能打的並沒有幾個。而明星們也開始醒悟,隔行如隔山,在直播圈打工比想像中更難,試水之後紛紛偃旗息鼓。
  • 直播帶貨翻車為什麼是常態?
    黃聖依直播帶貨翻車,直播平臺支付給她10萬塊坑位費,她只賣了5個杯子,共計695元。因銷售額沒達到合同規定,直播平臺要求她退款。沒看到直播平臺與黃聖依籤的合同規定銷售額是多少,估計是把各種費用都扣除掉,直播平臺還能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