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環境和人與人思維的不同,形成每個人對忠誠的不同理解
圖:外界環境和人與人思維的不同,形成每個人對忠誠的不同理解
1、發覺環境的不良影響
社會中不良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受「酒色財氣」所累,很容易同他人起比較、計較心境,產生兩相對待的局限,也是生存中最大的局限障礙,究其根源,一般都是因為自身無法深入了解應擔負的責任而造成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應明確自身應負的責任是什麼,自身又能擔負到何種程度,其次是要明白人際關係中,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和抉擇,要學會區分優良缺失,尊重彼此的認知!人很難跳脫各種事務鏈和通貨鏈,往往最初只求一口溫飽,而隨著慾念慢慢的增大增多,現狀難以滿足後,也就為了追求舒適、享受,求香車、美人、豪宅、金錢,越陷越深、無法自拔而不自知,忘卻初心,離初心越來越遠。
在生存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經歷不同的環境,最常見的不良環境,就是受酒色財氣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深陷於種種事務的潛規則當中。其中「酒」是指各種不良嗜好;「色」原指夫妻人倫,這裡引申為各種不良男女關係;「財」是指對金錢通貨的控管能力;「氣」是指各種情緒管理之能力。酒色財氣,這裡泛指古往今來,人在生存過程中不斷累積而形成的不良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很少有人能跳脫於此,甚而不可自拔,只為求一己得利,即昧著良心做出侵損他人權益或對集體有害的事情,甚是可惜!此種不良行為就經常會產生新的問題,對集體甚至對社會產生危害後,又會追究參與此過程人員的責任,真是「今日取他人一分,來日要還之三分」,此種作為一般會形成較大範圍的危害,是當事人甚少顧及今後,為了滿足一時的欲望,而埋下事故的隱患,甚至不會感覺自己有什麼不對,終日都在做此種不良行為,還認為自己能力強,真是當今社會中令人可悲可嘆的事!
2、理解思維的差異性
世間沒有哪兩個人會完全相同,不論在思想觀念還是在行為習慣上,都會有所差異。面對彼此的差異,人往往會固執己見,不能轉換立場,形成了不同意見,造成了溝通障礙,將原本和睦相處的過程變得針鋒相對起來。在處理事務的過程中,若不能用「對事不對人」的方法來面對,就很容易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彼此爭得你死我活,非要爭出一個「我是你非」才能善罷幹休,此種就如同星火燎原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只是為了兩人角度的不同而造成意見上的對立,經常發展到不相往來的地步。
人若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所想,轉換角度明白對方所表達的意思,又如何能夠彼此溝通,又如何能夠達成共識呢?最後只能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往往沒有任何交集可言,難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彼此交往中,首先要將自己的立場表達清楚,使得對方能夠明白自己的想法,不要形成誤解、造成不必要的困擾,不要表達的不清楚,將自己原本的好意一下子被對方誤解了,造成未來問題的導火線,形成了不想要的結果,學習如何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有效避免彼此之間的誤解。也並非在立場表達清楚之後,所有困難就會迎刃而解,畢竟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彼此立場表達清楚後,還需要能夠彼此相互認同,這卻是不一定的,此時,就必須要透過良好的柔性溝通表達來作解決。
在面對不同意見之時,更應該要能將心比心,轉換到對方的立場來思考,不要只以自己的立場正確而已,若是彼此硬碰硬,只會造成兩敗俱傷,就不是雙方所樂見的結果了。「為何對方會有如此看法?」「自己本身的意見是否有改進的空間?」有如此的心態,就能讓自己有改進的空間,千萬不要固持己見。面對雙方意見不合時,要有「事緩則圓」的心態,自己先退後幾步,再來好好溝通,讓自己和對方都有臺階可下,就不會造成互不相讓的困擾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面對問題時更需要智慧來思考,和柔性的溝通手段,先退下來好好想一想,其實就已經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若是對方仍然無法溝通,也沒有必要堅持馬上解決,除非是立即處理的問題,其他問題都可以先退一步,讓彼此冷靜一下,再找時間與機會來溝通解決!
大部分的人都是相當善良的,但是在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各種因溝通產生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情緒反應,雖然大家都想保持良好人緣及良善溝通,但是雙方產生的情緒反應,就會形成反效果。遇到意見不同的情況,先要弄明白問題點所在,再運用智慧來解決,千萬不要只是堅持己見,那就如同石頭一般、態度太硬了,問題依然不會解決,雙方糾纏於是非對錯一直深陷下去,而耽誤了問題的解決,應用柔性溝通才是正道。每件事情都有其獨特的條件和人為因素,如果雙方都有用心在此,都是想要把事作好,就會比較容易化解出現的各種問題,圓滿完成任務。
人生每一天中,都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是每個人無法避免的課題,通過了「柔性溝通」方式,在產生矛盾時先退一步,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了。其中,自己立場也不可輕易動搖,只是聽了對方的言語就改變了自己初心,那也不是正確的,如果對方角度比自己的更良好,就採納應用,這才是正確!
3、性格決定命運
人生入於社會、入於職場、入於家庭,皆有數不盡的事務環繞己身,經常一事未平一事又起,事事環繞不已,難有休止的時刻,身心靈皆被大小事務所困,如同無章亂麻、無法喘息,難有心平氣和的片刻寧靜。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根本原因就是生存環境無休止的運轉,連綿不停的行進,生在其中若是只為了生活而生活,不知該如何休止,那也只有等到生命終止的一刻,才能了解生存過往如同一片雲煙變換,只有一生經歷隨身,可惜再也來不及挽救其中的錯誤,結束了一個生命的循環!
每個人出生都有獨特的性情,經歷了不同的家庭環境和不同的教育,造就了每個人獨特的個性,人人皆是不同,有者優良、有者惡劣、有者堅毅、有者軟弱、有者能言善道、有者木訥寡言、有者外向、有者內向、等等,各有不同,每個人的個性他人無法勉強,父母也無法選擇要如何性情的子女,正是生命過程的奧妙!人的品行也是各有不同,有者光明磊落、有者幽暗鬱悶、有者正直善良、有者無惡不作、有者苦幹實幹、有者橫言曲語、有者難以和群、等等,但是個人品行卻是經由自身選擇而決定的,成為個人的行為準則。
性情和品行綜合,決定了個人的價值觀念,父母是在子女幼童時期,通過以身作則來作引導,子女深受父母家族的遺傳影響,父母是何種性情,子女也會接近此種性情,或有相反的情況,家風對家庭成員的影響,外人是很難明白其原委,臨事方知每個人的品格性情是如何,有天性使然、也有後天培育,有顯現外露、有隱形於內,皆是難以一言蔽之,只有遇到艱難困頓之時刻,才能徹底明白一個人的真實品格性情。有的外相堅毅之人,反而退縮懦弱;有的柔弱溫和之人,反而勇敢向前;有的木訥寡言人士,反而能侃侃而談;有的能言善道人士,反而詞窮莫言,皆是不一,其中種種都是人的品格性情!在社會活動、職場工作、家庭溝通中,通過解決各種疑難問題,就可以清楚了解何者能擔負重任,何者容易退縮,何者是勇敢向前,何者居於人後。
各人是否有所成就,就要看能否付出、能否持恆了,故言「性格決定命運」是絲毫不爽的!三十歲前看父母,三十歲後看個人,其個人性情品行決定未來人生的走向,也是周遭旁人無法取代的,只有自己親身面對!在社會活動、職場事業、家庭生活中,如何達到平順無礙,就要看各人的待人接物是如何施行的,如有智慧者,必是無遺憾;如有困惑難明者,則需要從自身開始,不斷反省修正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足欠缺之處。每個人如果身帶不足、欠缺來度過一生,最後一刻總有難以彌補的缺憾,其中過程都是受個人性情品行所影響。
能了解其中緣由者,必能減少走許多冤枉路,不然也只是一再重複著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而沒有提升之時!未來的美好人生,正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有良好的成長提升才是正道!每個人的性情品行,是個人天性經後天培養改造結合而成,對未來生活有決定性的影響,人生是平順或是不足,也都是由自身行為來決定的,而非受他人所控制。只有通過內觀自省,了解自己的不足欠缺之處,覺察並能一一修正,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這樣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若不珍惜當下遇到的機會來改變,就不知下一次機會何時會來了,一般是很難再有了。
4、道德觀念是最高的境界格局
當今科技高速發展,社會環境與往昔已經大不一樣了,往昔的社會行為規範必要進行調整,與時俱進,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所有優良德性的普及,都是以遵行社會行為規範為基礎。每個人行為遵循規範、對自身品格德性下功夫,自然會有深層次的提升,個人努力功夫到了何種地步,外在行為顯現的涵養也就會到何種地步!
樹立道德觀念,有內觀反省的功夫,能修整思想和行為中不足、欠缺部分,改正錯誤,每日改變些許,十年就可以脫胎換骨了,內在品格德性也會大幅度提升,如此才能讓自己往上增長提升,達到更高層次的境界,而非一直停留在人我是非圈中打轉。自身境界格局到了何種層次,外在言行就會表現出何種層次,從而影響外界人士對自己的評價,也正是自身品德和能力所處的層次,決定了自己所擔負的責任使命,以及交往的人脈圈子,一切都是取決於自身所處的高度。
時常反思,對自己言行負責,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如果見異思遷、立場搖擺不定,又如何堅持立場始終如一呢?只會不斷改變自身心態,經過了數十年還是迷惘,無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人世間就太多是這種行徑,很難得到他人的信任!人生越來越向上提升,事業和通貨越來越滿盈,或是越來越欠缺,都是看自己品格德性是提升還是向下了,在道德觀念上的不同提升,生存條件也會有相應改變的,這是自己所努力才能得到的,不言必可自知!
在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觀念是否如禮如法?是否專注職責沒有雜念?如果無法在思想觀念中成長,就會一直在不良思想和行為習慣中反覆,那就很難提升自己的境界格局了,必要謹慎為之!延續不良行為,就會造成「人和」盡失,真是令人十分感嘆!人生過程是改造自己思想觀念的過程,每個人改變的結果決定了未來是上升或下墜,事業成功都是在自己一舉一動中,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再大的成功也始於此刻每個人的足下,要有好的行為習慣,也都是從改變思想觀念、樹立道德觀念開始的! 個人的優良改變,都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不分別任何一種的學習過程,都有其獨特之處,只是分別押對寶了沒有,能否讓自己真正的獲得境界格局的增長?自己堅志有沒有,能否將所學貫徹到生活當中?這兩點是導致未來是否成就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