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扶貧人於亞傑:情系貧困戶 產業助脫貧

2020-12-17 金臺資訊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總有一種力量讓人充滿希望。為樹立樂東黎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先進典型,講好樂東脫貧攻堅故事,近日人民網海南頻道記者走進樂東田間地頭,聚焦基層一線脫貧攻堅人物的奮鬥歷程,尋找「最美扶貧人」。

樂東扶貧人於亞傑

人民網樂東11月24日電(記者 毛雷)「脫貧攻堅一定要有產業助力。我願意為脫貧戶們提供支持,他們如果要種植沃柑,我就送種苗,提供技術支持。」樂東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於亞傑表示,沃柑種植初期投資少,但每畝每年回報可達幾萬元。

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抱由鎮合作開展扶貧產業化發展項目

2012年,看中樂東良好的土壤和氣候優勢,於亞傑開始嘗試種植水果,從芒果、青棗到芭樂、火龍果,種植了幾百畝。但是這些品種市場不大,如何做出差異化?

於亞傑便外出調研,從四川、廣西等地引進了9個柑橘品種試種。經過科研團隊反覆馴化,終於有兩個品種成功掛果,而且口感極佳。她把這兩個品種分別命名為「樂東寶柚」和「沃柑」。

2014年,於亞傑將種植基地放到抱由鎮只九村,種植了1500畝「樂東寶柚」和「沃柑」。水果種植和維護需要人手,基地從只九村等周邊村莊招收了不少村民就業,負責噴水、打藥等工作。如果是包吃住的,每月發3200元工資;如果是打短工的,一天給110元,哪怕做半年,也有1萬多元的收入。

過去從未接觸過扶貧工作的於亞傑沒意識到,自己正帶動周邊貧困戶就業脫貧。

在樂東縣委縣政府和抱由鎮委鎮政府的推動下,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與抱由鎮合作開展扶貧產業化發展項目,將扶貧受益對象擴大到抱由鎮全部貧困戶2173戶8948人,每年按時間按規定發放入股分紅。

在了解扶貧工作和相關政策以後,於亞傑注意到許多貧困戶守著寶貴的土地沒有充分開發利用,十分感慨。她更希望給願意種植樂東寶柚、沃柑的村民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還可以保底收購。「打工只是暫時性的,要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土地,還要鼓勵他們的孩子去上學,轉變落後的思想。」

她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為周邊村莊貧困戶提供種養植技術培訓,累計培訓200多人次。對亞傑來說,任何科技成果只有轉化了,才會對社會產生貢獻。「把這些技術攥在手裡沒有任何意義。」

「扶貧」讓於亞傑有些「上癮」,也很有成就感。當記者問及「扶貧是否給企業帶來負擔」時,她果斷地否認了。

作為樂東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她還經常組織專家和學者給150個合作社開展培訓,從農業技術到財務知識、法律知識,以降低合作社未來發展的風險。

為了給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打下良好基礎,於亞傑聯合只九村把村民及扶貧產業園抗旱引水工程落實並實施,建設了抗旱引水工程3.2公裡,解決了只九村615畝農田及沃柑產業園1500畝抗旱農業用水難的問題。

這兩年,於亞傑投入15萬多元,幫助抱邱村、只九村的3戶貧困戶建設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看到有的貧困戶在家裡的「床」只是兩塊磚頭搭著一塊木板、一張涼蓆。於亞傑便斥資16萬多元購買了210套床具,逐戶送給抱由鎮的部分貧困戶和困難老人。她還經常組織員工一起慰問周邊村莊的貧困戶和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

去年,為了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於亞傑斥資舉辦了「樂東寶柚節」、「樂東沃柑節」大型扶貧晚會,將晚會現場認購「樂東寶柚」的20萬元款項劃作「扶貧資金」,助力抱由鎮的脫貧攻堅工作。

開展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是樂東縣扶貧的主要舉措。為了加快推進旅遊扶貧工作的開展,使旅遊扶貧工作更加精準,樂東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去年授予金果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旅遊扶貧後備箱基地」稱號。此舉旨在吸引更多遊客自駕來到抱班村和只九村,把原生態的瓜果蔬菜帶回家,把汽車後備箱填滿。

聽說附近村子有一名孤兒,於亞傑正在了解孩子的家庭狀況,準備給孩子進行資助。「脫貧攻堅是全社會的責任,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扶貧也要心甘情願地去做,體現企業的社會價值。」於亞傑說。

相關焦點

  • 藏富於民強基礎 發展後勁看樂東
    夯實產業基礎,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樂東舉全縣之力,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2018和2019年市縣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成效考核進入「好」梯隊;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大比武,獲得全省小組第2的好名次;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大比武中,樂東利國鎮以排名全省第二組第一的名次受到省委表彰。
  • 綠葉變"金花" 茶香助脫貧 茯茶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支柱產業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多次在農村考察,每到一處,在田間地頭產業園區,他總會關心過問當地的助農富農種植產業。玫瑰、柚子、牡丹、茶葉、黃花兒等等這些,這些沾著泥土的土特產,情繫著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繫困難群眾的為為民情懷。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陝西省平利縣考察調研。
  • 情系貧困村 真心幫扶決勝脫貧攻堅
    情系貧困村 真心幫扶決勝脫貧攻堅 2020-06-1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肥東縣循環園:「產業扶貧」+「消費扶貧」 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
    肥東縣循環園聚焦高質量脫貧目標,在產業扶貧的基礎上,將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相結合,讓貧困群眾增產又增收,千方百計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暖心】大沁他拉街道慈善分會:情系貧困助農耕
    【暖心】大沁他拉街道慈善分會:情系貧困助農耕 2020-06-14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情系藍田三個村 扶貧路上顯擔當 ——西安城投集團全力打好脫貧...
    四年多來,集團著力在培育主導產業助農增收、改善基礎設施打造「美麗鄉村」、強化黨建引領、催生內生動力方面下功夫,實施扶貧項目12項,累計投入資金1500餘萬元,提升了幫扶村發展能力,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 虎林市迎春鎮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人民網哈爾濱3月28日電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虎林市迎春鎮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牢牢把開發建設扶貧產業項目抓在手上,同時引導鎮內貧困戶提升自主創業意識,真正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2019年,全鎮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共43戶84人,全部實現脫貧,進入鞏固收入階段
  • 解讀自主發展特色產業政策 帶領貧困戶致富脫貧
    4月22日上午,駐馬店市驛城區蟻蜂鎮橡林村開展「為全體貧困戶解讀自主發展特色產業政策」活動,引導群眾自主發展特色產業,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現場貧困戶還籤訂了真實性承諾書。活動現場十分活躍,貧困戶積極詢問,村幹部耐心詳細的解讀,直到每位貧困戶完全弄懂為止。
  • 哈密瓜達人「釀」樂東蜜瓜
    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鶯歌海鎮和佛羅鎮,它是「脫貧果」、「致富果」。而素有樂東「哈密瓜達人」美名的陳運民沒想到,自己多年前的一個小嘗試竟會給樂東拓開致富路……  頭戴一頂漁夫帽,捧著兩個哈密瓜,一聲不吭便扎進哈密瓜大棚裡……如果不是陳運民的老熟人,很難相信眼前這個醉心於哈密瓜生長情況的硬漢子,也曾是個握著筆桿子的新聞秘書專業的大學生。「不是背井離鄉才能實現夢想。」
  • 博白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
    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為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龍潭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是龍潭鎮重點打造的扶貧車間,通過流轉土地的方式,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在龍潭鎮南坡村、大安村、東岸村和寨覺村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創新推行春季種毛豆,秋季種植雜交水稻,冬季種植冬椒的循環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吸納當地的群眾和貧困戶就近就業。
  • 浙江日報 | 千裡入蜀助脫貧 情系竹海傳「真經」
    11月26日,浙江日報專版刊登文章:《千裡入蜀助脫貧
  • 58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2019年石家莊多措並舉助貧困戶穩定脫貧
    其中,平山縣退出5個,行唐縣退出12個,贊皇縣退出1個……30日,從石家莊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底,石家莊市58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據了解,近年來,石家莊始終把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通過全面落實資助政策、發展產業扶貧項目、投入專項扶貧資金等多種舉措,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程。
  • 脫貧路上,梅州蕉嶺「軟硬兼施」,貧困戶均達脫貧退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更關鍵的是看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俯瞰東嶺村,一幅村美民富產業興旺的鄉村美圖正不斷延伸。汪敬淼攝蕉嶺縣圍繞實現所有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盯住穩定增收關鍵指標,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抓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下苦功夫,啃硬骨頭。
  • 志丹法院:法治助脫貧 法院在行動
    志丹法院:法治助脫貧 法院在行動 2020-04-2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扶貧創新路 特變電工多措並舉助脫貧
    2019年,特變電工投入1000餘萬元,為和田市玉龍喀什鎮阿勒提來村、克熱格艾日克村開啟「美顏」模式,成立和田產業扶貧基金,依託當地龍頭企業助農脫貧……張新表示,「我感到肩上壓著沉甸甸的責任,必須更好地密切聯繫基層,關注行業發展,心繫百姓冷暖。」
  • 「華山香菊」鋪就產業脫貧路|孟塬鎮|馮池|貧困戶|土地流轉|華陰市...
    金秋十月,菊花飄香,華陰市孟塬鎮馮池村的脫貧產業「華山香菊」正是採摘收穫的時節,跟著我們的記者一起去馮池村的菊花產業示範園看看吧。走進馮池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盛開的菊花,遠遠就能聞見菊花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在菊花基地裡,我們看到很多村民也正在忙碌的採摘菊花,幹勁十足。
  • 虎林市迎春鎮貧困戶全部脫貧
    東北網3月26日訊(周睿吳奇記者葛金鑫)2019年,虎林市迎春鎮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共43戶84人,全部實現脫貧,進入鞏固收入階段。貧困戶家中實施小院經濟蓋的大棚「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虎林市迎春鎮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牢牢把開發建設扶貧產業項目抓在手上,同時引導鎮內貧困戶提升自主創業意識,真正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
  • 苗山脫貧影像志——廣西融水發展旅遊助脫貧(5)
    新華社照片,融水(廣西),2020年6月22日苗山脫貧影像志——廣西融水發展旅遊助脫貧這是廣西融水雙龍溝森林旅遊度假區夢嗚苗寨(無人機照片,6月21日攝)。近年來,融水打造原生態苗族文化體驗園——夢嗚苗寨,讓搬遷進城的貧困戶住進復原建設的老房子。景區提供綠化保潔、遊樂設施管理、民族歌舞表演等工作崗位,多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利用民族風情濃鬱、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將旅遊業打造成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 「我的脫貧故事」從貧困戶到產業致富帶頭人|麻江縣壩芒鄉壩河村...
    我曾經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我不等不靠,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積極發展蔬菜種植。在幫扶幹部和村幹部的幫助下,現已從一名貧困戶變為年收入達10萬元的致富帶頭人。2014年,因我家的兩個孩子上學,我和丈夫沒有穩定的收入,因此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期間,我家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孩子上學也有了保障。雖然如此,但我心裡仍然有股勁兒,想憑自己的雙手掙錢養家、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