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服務港口轉型升級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張楠

全自動化碼頭正成為港口業發展的新趨勢,物聯網、5G通信、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工業4.0技術正引導著傳統港口向智慧港口的轉型升級。伴隨科技的進步和信息化進程的加速,港口作業方式、管理模式、設備維保需求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港口機械與自動控制技術、港口電氣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等傳統專業緊跟港口的發展,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服務於港口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展需要和「一帶一路」倡議。

對接智慧港口技術,制訂全省專業標準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4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加快專業調整和轉型步伐,加快教學條件的建設和完善,加強實訓設備的投入,從課程內容更新、課程體系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不斷改善和改革,培養適應港口發展所需要的「現代工匠」。

在充分調研、廣泛徵求省內外兄弟院校、行業企業的專家領導意見的基礎上,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開發完成了山東省三年制高職港口類專業教學指導方案。開發工作堅持實用性、規範性、針對性、前瞻性四大原則,對行業發展趨勢、行業崗位群、職業資格認證、課程設置、教學資源、教材推薦、師資配備、實訓室配備、教學建議、課程重要性等十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分析,進而完成對培養目標、課程支撐、實訓室配備標準、師資配備標準、課程標準的制定,最終完成了開發方案。人才方案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自動化碼頭、智能理貨、物聯網、智能控制、E-shipping等新業務、新技術和新模式,以培養學生崗位創新能力。人才培養方案更加強調國際化、鏈條化、智能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行業,獲得更加高端的工作機會,並擁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工業網絡技術、物聯網技術還有港口綠色節能減排技術都是現在港口關注的技術熱點,這些在咱們學院港口電氣技術專業的專業標準中充分體現出來了,說明咱們專業跟上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青島港貨櫃三期工程技術部固機副隊長遲震昇評價。

發揮企業辦學優勢,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適應港航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滿足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需求,基於虛擬仿真技術和真實工作場景再現,積極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專業實踐教學深度融合,學院與企業合作建立了港口裝卸機械電控實訓室、港口工業網絡實訓、港口物聯網實訓室和自動化貨櫃碼頭模擬仿真實訓室等國內一流的實訓室,充分體現了智慧港口最新技術,為港口電氣技術專業的轉型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動化貨櫃碼頭仿真沙盤按照真實的青島港自動化貨櫃碼頭1:30的比例製作,通過自動化碼頭生產系統與實體模型之間軟硬體聯動,展現自動化碼頭真實作業場景。學生可以學習船舶模型、自動化岸橋、場橋、AGV設備、自動進出閘口等設備,學習自動化碼頭的整體布局、裝卸工藝,學習裝船、卸船、收箱、提箱等完整個生產作業流程。學生可以全方位地學習自動化碼頭的各項業務操作,包括碼頭調度與控制、貨櫃管理、閘口管理、EDI數據交換、裝卸船計劃、泊位計劃、堆場計劃、作業處理、堆場管理及作業監控、船舶配載、船舶監控、客戶服務、商務管理、系統管理等內容。

建成了全國首個碼頭遠程實境實訓室,融入網際網路戰略,搭建「空中課堂」。青島港碼頭生產視頻信號通過網際網路引入課堂,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學生實時掌握海區船舶分布和作業實況,學習整個碼頭作業流程,實現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體現了產教融合、虛實結合、特色引領,服務為先的特點,通過學習讓學生真實體驗港口作業內容,實現教學內容和工作內容一致,學做交融,實現了「把學校辦到港區,把課堂搬到碼頭」 的職業教學願景。

加強師資培訓,提升育人技術技能

港口形勢的新變化也對擔負人才培養的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師資隊伍建設,通過企業掛職鍛鍊、專業培訓、學術交流、國內外研修等方式,全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全體專任教師深入知名港口和航運企業進行為期不少於6個月的掛職鍛鍊,教師以員企業工的身份,學習各種業務知識和操作流程,參與港口重大項目流程再造與革新等,納入港口企業管理考核,從而使教師更好地掌握智慧港口先進技術和工藝,培養「雙師」素質和「工匠精神」。實施了卓越工程、港灣學者等培養工程,選派優秀教師到德國、美國、加拿大等深造和學習,學習先進的高職教育理念和理論。為適用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需要,選派教師到新加坡進行英語強化訓練。

「過去搞科研感覺很難落地,現在和港裡的技術人員結成技術創新團隊,開展的技術研發項目非常有針對性,而且開發出來以後比較容易實現技術的落地應用。」港口電氣技術專業帶頭人季付濤介紹。港口電氣技術專業專職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組建的技術創新團隊在過去兩年裡一共完成了6項技術研發和改造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現代學徒制合作,培養行業緊缺人才

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圍繞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和智慧港口建設與運營,創新校企協同育人體制機制,依託山東港航職教聯盟、學院校企合作理事會,與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遠洋大亞物流等企業深度合作,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先後完成市級、省級、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圍繞提升港航類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推進專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構建、課程標準修訂、技術服務、教師研修鍛鍊、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培訓、人才培養質量監控等工作。實現了培養方案共同制定、教學團隊共同培養、實訓條件共同建設、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培養質量共同管理、企校文化相互融通、共同組織教學實施,並形成了「課程模塊化、內容項目化、學分分段化、技能實戰化、育人一體化」人才培養特色。

「我們在青島港貨櫃公司開展的自動化碼頭改造項目,技術骨幹大部分都是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希望通過和港灣學院的現代學徒制合作培養更多優秀的自動化碼頭調試工程師。」天津川豐電氣有限公司山東自動化碼頭項目部經理胡燕飛介紹。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創新技術高地

專業積極對接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技能積累與社會服務,聚焦經略海洋戰略,服務區域經濟。學校圍繞山東港口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戰略部署,與山東港口青島港聯合成立「港口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組建了港口經濟與航運物流研究所、智能港口技術研究所。對接港口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優勢,研究陸海聯動、江河海互動、港產城融合等港口發展問題,為港口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形成了山東港口青島港發展部牽頭、學校專業教師參與、地方政府支持的企業主導型「校企地協同創新」模式,有力支持了港口新舊動能轉換,提升了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能力。與企業專家共同編寫的《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國家技能標準》,成為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首個交通行業職業技能標準。「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定標準。」這句話揭示了當今行業發展的真諦,對於專業性極強的院校,同樣適用。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和社會生產頂層設計的工作,意味著行業內對於其發展實力與對行業趨勢把握能力的肯定,用標準把握行業「話語權」,進一步增強了專業影響力。

文化育人,文化鑄魂

立德樹人是培養學生的根本,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將德育放在首位,堅持在融入山東港口青島港企業文化,鑄就愛崗敬業的精神。讓老員工講港口的發展史,通過回顧青島港的發展歷程,懂得珍惜,努力傳承,為建設世界一流強港不怕苦,不怕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讓「振超效率」和「孫波效率」冠軍團隊的成員講述創造世界紀錄的過程,激發學生爭創一流,頑強拼搏的動力。開辦文化培育論壇,邀請理貨、港口、海關、船公司等專家每月開展一次論壇講座,不斷內化文化理念。「連鋼創新工作室」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澆灌出累累果實。每年的雙選會上都會上演人才搶奪大戰,「港」字頭的學生供不應求,實現了對口就業、穩定就業、優質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8年超98%。全國各大港口和航運企業都有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他們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成長成才。

歲月的長河滔滔不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只爭朝夕的青島港灣人,前行的腳步匆匆而堅定。只有自我加壓,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才能百舸爭流中永立潮頭。「港」字頭的「老專業」緊跟時代發展,為港口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關焦點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為河南省教育廳與鄭州鐵路局「廳局共建」院校,我校充分利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高鐵提速試驗線、重載列車試驗線和高鐵「工電供」試驗點等鐵路先進技術先行先試的路網優勢,強化產教科融合培養。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籤訂協議,共同推進「2+1」模式人才培養工作,努力將「2+1」定向培養工作打造成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用人制度改革的標杆。
  • 權威發布|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學校概況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始建於1975年,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地處青島西海岸新區核心位置,是一所港航特色鮮明的省屬國有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  四、學校代碼信息  學校報考代碼:13014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  五、志願設置
  • 為林區轉型振興輸送管用技能人才——大興安嶺技師學院職業培訓...
    大興安嶺技師學院堅持走學制教育向職業培訓轉型發展之路,3年來,圍繞職業培訓職能,深化管理體制機制和教育教學改革,打破單一政策性培訓「吃不飽」的局面,開發培訓項目51個,年均培訓3000人,直接為林區經濟社會提供管用適用好用的技能人才。同時,突破全日制類生源枯竭瓶頸,年均招收非全日制生源300人,確立新時期林區技工教育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模式。
  • 以「智能+」創新行業人才培養模式 助力新聞出版職業教育行穩致遠...
    當前,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智能+」興起的大趨勢下,出版印刷行業欣欣向榮,技術革故鼎新,文化開放包容,行業大有作為。行業的發展需要人力的支撐,出版印刷人才的培養隨著技術的發展變革不斷嬗變。由傳統出版到數位化出版再到智能化發展趨勢,產業的轉型升級周期縮短,原先崗位設置的界限逐漸模糊,對相應的人才需求類型的邊際劃分也日漸模糊。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院校聯盟成立大會暨...
    12月8日,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圖文信息大樓五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院校聯盟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  陳歡代表四川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致辭,對「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高職人才貫通培養院校聯盟」正式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對聯盟建設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提高站位,做服務全川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為省市發展輸送亟需的產業人才;二是發揮職能,做推進職業院校協同育人的主平臺,打造強大的職業教育「集團軍」;三是聚力創新,做探索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先行者,走出一條有特色、可借鑑的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道路。
  • 甘肅建培黎職業學院 培養技術人才延續 「艾黎情」
    中新社蘭州7月20日電 (南如卓瑪 楊豔敏 孫乙雯)甘肅官方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告70多年前由紐西蘭著名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和英國友人喬治·何克創辦的山丹培黎學校,「升級」為培黎職業學院,未來將培養更多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技術人才,延續紐西蘭和中國西部「艾黎情」。
  • 服務產業升級,這所高職探索跨界融合育人模式
    「去年以來,我們全面謀劃,下好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先手棋』,面向行業變革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針對高職人才培養的新特點,鼓勵師生團隊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營造了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一批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不斷湧現。」11月30日,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勁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訪談
    將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關鍵環節的標準化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落地開發從職業、專業、課程到校企合作、教學過程、學業評價等的校本標準。二是彰顯類型特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找準凸顯優勢的辦學定位,以特色發展為主線,全面提升優勢強勢專業群整體實力。三是強化支撐服務。努力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先進性,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相適應。
  •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出一條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新路子
    這段時間,面對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積極行動,通過加強就業工作制度建設、舉辦就業招聘活動、強化線上就業服務與指導等,全面落實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的要求。5月,不少學生已經找到滿意的工作。這背後是學校蹚出一條新路子——「定向委培班」。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渝北區共建仙桃谷軟體學院開學
    10月17日下午,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渝北區政府共建的仙桃谷軟體學院(以下簡稱「軟體學院」)開學典禮暨第一屆理事會在校舉行。渝北區委常委徐永德,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郭天平,長安汽車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舉剛,華為重慶雲與計算總經理曾玉峰等相關企業領導,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區經信委、區教委,仙桃數據谷公司領導及有關專家出席儀式。
  • 探索產學研模式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卡奧斯攜手共建工業網際網路...
    校企雙方將搶抓工業網際網路機遇,不斷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增強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儀式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甲珉主持。
  • 我市大力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各職業院校學生在全國、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頻頻折桂;2016年以來,我市共有近1500名中職畢業生被應用型本科院校錄取;繼續完善專業教師引進位度,兩年來我市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等高校引進中職新教師20餘人……近年來,蕪湖市職業教育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 職教新高地丨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馮新廣:以高質量發展夯實職教...
    將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關鍵環節的標準化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落地開發從職業、專業、課程到校企合作、教學過程、學業評價等的校本標準。二是彰顯類型特徵。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找準凸顯優勢的辦學定位,以特色發展為主線,全面提升優勢強勢專業群整體實力。三是強化支撐服務。努力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先進性,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相適應。
  • 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與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共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中國教育在線訊 7月17日上午,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與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共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基地」戰略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南院報告廳舉行。  王新生在講話中指出,當前,全省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關鍵時期,廣大企業正在積極推進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對此,職業院校肩負重要使命,必須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發展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與廣大企業共同努力、深度合作,培養出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適用型人才。
  • 合肥市服務外包行業協會走進合肥職業技術學院交流溝通
    1月7日上午,合肥市服務外包行業協會一行走進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參觀學習,並就協會與校方揭牌成立的「合肥服務外包產業研究院」下一步合作方向、計劃作新一輪溝通。合肥服務外包行業協會會長、安徽迪科數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吳福全,合肥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副會長華德亞、匡奇,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教授邵一江,合肥職業技術學院經貿旅遊學院院長、教授趙紅等領導及相關人員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 要聞 | 蘭州市跨境電商人才孵化中心揭牌暨籤約儀式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12月29日,蘭州市商務局與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蘭職苑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蘭州市跨境電商人才孵化中心揭牌暨籤約儀式。 寇桂傑在儀式致辭中指出,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跨境電商平臺建設的一份子,始終緊密關注我省電商產業發展變化、始終突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著力培養德技並修的高素質電商技術技能人才。
  •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華中智能製造學院
    擁有內蒙古自治區職業院校智能製造領域最先進、最強大的技術資源及設備資源;擁有國家級工業機器人培訓、鑑定中心,3D列印造型師(高級)鑑定基地,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數控實訓基地。學院與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採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內蒙古及其他地區培養和輸送高技能、高薪酬、就業質量高、工作環境好、就業企業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製造高端人才。
  • ...教育有關活動時強調 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她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就業創業、增進民生福祉提供有力支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出席有關活動。
  •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是2003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廣東省教育廳直接管理、具有獨立頒發學歷證書資格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校。學院位於廣州開發區北部、建設中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南起步區內,是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高職教育基地、中新廣州知識城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培養基地。學院立足區域實際,面向珠三角,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發展,校企協同創新與高端技能教育特色鮮明,形成了以高素質為基礎、高技能為本位、高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開辦15年來已為社會培養220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
  •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定向培養士官代碼:1547),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3年4月,迄今已有67年;專業設置、課程建設和實驗實訓緊貼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物聯網、軟體與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信息類特色明顯,是江蘇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