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協和新百年 | 聆聽大師教誨 再創外科輝煌

2020-12-12 澎湃新聞

邁向協和新百年 | 聆聽大師教誨 再創外科輝煌

2020-12-11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醫生說

協和外科百年史是一部大師輩出、精英薈萃的歷史,黃家駟、吳英愷、吳階平、曾憲九等一個個載入史冊的名字宛如一座座學術豐碑。沿著前輩足跡,協和外科即將走過百年,今天的協和有這樣一群令人尊敬的長者,他們曾與先賢共事,是協和外科發展的見證者,他們雖年逾耄耋仍心系協和,他們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外科事業。

作為「全面推進學科發展、迎接協和百年」外科系列活動之一,10月30日下午,外科學系召開「邁向協和新百年外科學系老教授座談會」,邀請了鍾守先、黃漢源、蔣朱明、蔡力行、蘇長保、張思源和葉啟彬七位老前輩出席。外科學系主任翁習生,外科黨總支書記廖泉,外科學系副主任何小東、易傑,基本外科主任張太平,胸外科主任李單青,肝臟外科主任桑新亭,乳腺外科主任孫強,血管外科常務副主任鄭月宏以及外科眾多青年才俊參與了此次會議。

▲參會人員與老專家合影。

翁習生主任、廖泉書記主持了此次會議。翁主任對幾位老專家的到來表示衷心地感謝,並向他們匯報了新一屆外科學系領導團隊工作開展情況。他說,經過學系和基本外科主任和書記每日的督導、調研,學系迅速組建了外科急診手術團隊。手術團隊運行數月以來效果顯著,極大提高了急診外科的工作效率。廖泉書記介紹了醫院黨委在新形勢下加強黨建工作的舉措。

▲翁習生主任(左二)、廖泉書記(左一)主持。

鍾守先:

高起點人才濟濟,謀發展勇於創新

鍾守先教授是我國著名肝臟外科專家,曾擔任外科學系主任和基本外科主任。鍾教授為大家講述了他所見證的協和基本外科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老協和學科建設起點高,有嚴格的淘汰制。曾憲九主任是協和外科奠基人,他提出要大力發展協和胰腺外科,規劃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加強醫療病房,為腸外腸內營養學、危重症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鍾守先認為,當今外科擁有一支人數多、高起點的人才梯隊,且仍在不斷發展成長。希望年輕一代能繼承老協和傳統,做前人不敢做之事。協和的希望在於「新」,團結、合作才能大有作為。一名好的外科醫生應該具有淡泊名利、刻苦鑽研的品質,奮鬥不止,方能其樂無窮。

▲鍾守先教授。

蔣朱明

建立問題導向,重視醫學轉化

蔣朱明教授是我國著名外科營養學專家,在腸內腸外營養支持、腸屏障功能的保護、外科病人營養狀態的評估和營養幹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蔣教授為大家介紹了協和腸外腸內營養學的發展歷程。他在曾憲九主任的指導下深入學習了哈佛大學經驗,在比較艱苦的環境下開啟了協和營養學研究。當時科室床位少、人員稀缺,沒有現代的醫療設備和產品,所有工作都只能手工進行。即便如此,科室成功救治了因公負傷、19處腸穿孔、腸瘻的民警,並因此獲得國家級獎勵。蔣教授肯定了當今協和外科的醫師及護理隊伍,同時提出外科醫生要回到手術臺,回到病人床邊,凝練科學問題並開展研究,最後還要把研究成果用於臨床,這才是真正的轉化醫學。

▲蔣朱明教授。

黃漢源

漫漫行醫六十載,默默奉獻一生情

今年88歲高齡的黃漢源教授是我國著名乳腺外科專家,是建國初期的歸國華僑。彼時積貧積弱的中國激發了黃漢源教授行醫報國的志向,能夠進入協和工作讓他倍感珍惜。20世紀80年代,在曾憲九主任的指引、支持和幫助下,黃漢源教授創建了乳腺外科專業組,並領導這一專科不斷發展壯大。耄耋老人行醫六十餘載,手術近萬例,他發明的手術器械游離皮瓣尖刀在乳腺癌手術中游離皮瓣非常平整,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黃教授至今仍堅持工作,有時日手術量高達6臺,他希望能夠盡己之力,充分發揮餘熱,與大家共度協和百年輝煌。

▲黃漢源教授。

蔡力行

尊老愛幼,承上啟下

蔡力行教授是我國著名胰腺外科專家,耄耋之年仍思維敏捷、快人快語,她給大家分享了在骨科做住院醫師時的一個故事。有一次病房收治了一個氣性壞疽的病人,因為這種疾病有很強的傳染性,接管這個病人的醫生就不可能接管其他病人,也不可能上手術。當時她毅然決然地承擔了這項工作,每天為病人換好幾次藥,這一管就是三個月。她說,作為一名住院醫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勇於承擔艱苦工作。談起協和的老教授,蔡教授說,她眼中的曾憲九主任是一位嚴肅又不失慈愛的師長,朱預老院長就像外科的「救火隊長」,每當她值班時,只要有朱院長在,她就什麼都不怕。協和「待同事如家人」的辦院理念影響了蔡老的一生,她對年輕人慈母般的關懷也贏得了晚輩的深切愛戴。她說,希望這種優秀的協和傳統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蔡力行教授。

蘇長保

多科協作,共同發展

蘇長保教授是我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在垂體瘤微創手術方面造詣頗深。他為大家分享了神經外科的發展歷程。協和歷來有強大的多學科協作優勢,過去很多醫院都沒見過的垂體疾病的診斷是協和內分泌科的特長,內科優勢推動外科發展,使神經外科對於垂體病人的診斷、手術安全、術後併發症的控制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他用一個個生動的史實為大家分享了老協和人求精創新的精神。蘇長保認為,以史為鑑、取長補短,希望年輕一代外科人能充分發揮協和的綜合優勢,多科協作,牢牢守住這得來不易的學術地位。

▲蘇長保教授。

張思源

順應形勢,高速發展

張思源教授是我國著名胃腸外科專家。他說,60年代的協和外科床位很少,術後醫療條件有限,甚至沒有ICU,設施設備都比較落後,但依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如今的協和外科能夠在前輩的積澱下取得驕人業績,培養一大批優秀的外科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如今,罕見病、疑難病的診治已成為主流,門診量節節攀升,診治準確率顯著提高。我們更應該順應形勢,大力發展專科,加強年輕醫生的全面培養,積極進行科研轉化,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張思源教授。

葉啟彬

夯實基礎,開拓創新

葉啟彬教授是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專家。他表示,協和外科應繼續以「三基三嚴」為準繩,嚴謹求精,把基礎理論知識有效運用於臨床工作,勇於創新、不斷開拓、反覆實踐,收穫經驗及成果。期待轉化醫學綜合樓投入使用後,能夠為醫學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葉教授說,夯實基礎是繼續發展的前提,開拓創新是繼續發展的動力,協和一代代有為之士一定能再創新輝煌。

▲葉啟彬教授。

廖泉書記代表外科廣大同仁再次感謝前輩們的分享,大家得以再次回顧了協和外科的百年輝煌歷程,這為將來繼續探索協和外科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會議現場。

百年的奮鬥譜寫了一部敢為人先的醫學發展史,百年的輝煌奏響了一首激情澎湃的世紀交響曲。北京協和醫院是一個名醫大師輩出的搖籃,一座開拓醫學先河的聖殿。協和外科學系將繼續以傳承協和、發展協和外科為己任,爭做醫院發展的建設者、建言者,凝心聚力,再創協和百年新輝煌。

文字/張誼 劉子文 王璐

圖片/王鵬飛 外科學系

原標題:《邁向協和新百年 | 聆聽大師教誨 再創外科輝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雪中情,百年時光靜
    邁向協和新百年 | 協和雪中情,百年時光靜 2020-12-14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外科學系、婦產科學系手術團隊亮相博鰲手術直播周
    2020年10月26日至30日,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婦產科學系聯手博鰲外科直播時刻以「直播+外科手術」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充分互動,向全體醫療同仁展現協和人的工作風採,並進一步加強了外科、婦產科領域的學術交流。▲直播周精彩回眸。
  •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
    邁向新百年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與11位執行總護士長進行任前集體談話 2020-07-28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近日啟用
    邁向協和新百年|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日間病房近日啟用 2020-12-10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邁向協和新百年|一場遠程診療牽出的5G「新算法」
    此次與通化市眼科醫院的合作中,當地醫生提前兩周就進行了患者篩選,並採集患者基本信息,將檢查資料上傳至北京協和醫院遠程會診中心眼科閱片中心的中心平臺;協和團隊進一步評估、篩選後,反饋可治療的患者名單;多次溝通準備後,治療才擇期進行。「我們要把整個流程、規範、標準都打磨好,才能放心應用。」陳有信表示。陳有信說,費這麼大功夫,最直接的動力是給患者減負。
  • 協和外科急診手術團隊讓急救更急速
    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必要的新冠病毒篩查後,首診醫生立即將患者轉診至急診外科。8時許,外科急診手術團隊接手患者。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及CT檢查結果,外科急診手術團隊判斷該患者是腹腔巨大腫瘤破裂導致瀰漫性腹膜炎,必須馬上手術,否則將有生命危險。外科急診手術團隊立即啟動危重症患者急診手術程序。這時,患者忽然測不出血壓,陷入休克昏迷狀態,病情再度急劇惡化!
  • 百年校慶|中山校友會舉辦「百年湖美 再創輝煌—母校100周年華誕校友群展」
    展覽開幕式現場12月22日上午,「百年湖美、再創輝煌——湖北美術學院100周年華誕中山校友群展」開幕式在廣東省中山市紅木文化博覽城舉行。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胡振民致辭並為我校百年校慶題詞盧斌在開幕式上代表學校向承辦展覽的中山校友會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祝展覽圓滿成功。盧斌在致辭中回顧了學校的發展歷史。
  • 做合格的協和人|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2020年8月25日下午,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遠程醫療中心舉行。從全國千餘人的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的250名同學相聚在這裡,聆聽前輩與師長的寄語。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的成功舉辦,標誌著新生正式進入北京協和醫院研究生學習階段,開啟了攀登醫學高峰的新徵程。
  • 任前談話|趙玉沛院長寄語新提任青年幹部:做協和新百年的建設者...
    原創 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醫生說2020年7月13日上午,北京協和醫院新提任副處級幹部任前集體談話會在遠程醫療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趙玉沛院長和全體院領導與新提任10名幹部進行任前集體談話,激勵「後浪」們快速成長、堪當重任,做協和新百年的建設者、引領者和主力軍。
  • 謹遵教誨 再續輝煌
    在您去世後的十多年,中國的武術散打水平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儘管意拳研究會近年來組織過研討會和實戰、推手比賽,但這遠遠不足以撐起薌齋先生和您為後人樹起的意拳這面「中國現代實戰拳學」的大旗,如果意拳界依然糾纏於個人之間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再不重視實戰,再不交流,再不提高,我真有些擔心用不了幾年意拳就會落後,到那時恐怕也只能象您在書中所寫的那樣:「固步自封,抱殘守缺,終將為社會所淘汰
  • 名醫會診日北京協和醫院教授本周坐診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
    為貫徹落實有關部門關於網絡預約掛號服務,緩解看名醫難、看病貴的問題,呼籲全社會對男科病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將整合院優質資源、加強醫院技術交流研討,使醫院專家男科科研技術成果更好回報社會、造福地方百姓,成都博大泌尿外科醫院特約北京協和醫院嚴肅教授來院親診,並在醫院開展為期2天的會診工作,為蓉城男性患者提供「不出成都就可看博導名醫」的實實在在
  • 協墨丹青 | 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中國醫師節」書畫作品展
    2020「中國醫師節」協和書畫作品展暨第二屆「協墨丹青」書畫藝術展由協墨丹青書畫協會主辦,工會協辦。書畫愛好者用手中的筆謳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記錄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美好瞬間,用藝術作品傳播正能量,弘揚協和文化,為迎接百年協和獻禮。
  • 百年協和大院裡的故事——讀韓小蕙的《協和大院》
    人文主義是對中世紀封建主義輕視人和踐踏人的尊嚴的叛逆,開啟了現代文明的曙光以及走向新世紀的主要思想,不僅表現在哲學以及文藝方面,也表現在醫學和其他方面。醫學的研究和診療對象是人,按照莎士比亞的說法,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倡的「仁」學,其實質也是關於人和如何愛人的學說。
  • 建黨百年 文化先行——《百年輝煌中國印》六面璽隆重面世
    9月12日,"光輝歲月 偉大曆程"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玉雕作品《百年輝煌中國印》(六面璽)全球首發儀式在京隆重召開。  國禮大師、國學大師、國印大師首次跨界合作,創新以無鈕六面璽為形制,專為人民而設計  《百年輝煌中國印》(六面璽)由國禮大師郭鳴領銜,特邀北京奧運會徽"中國印"篆刻大師李建忠、國學玉雕第一人李東跨界組成中國工藝史上國禮級創作陣容,以無鈕六面璽為形制打造一份專屬黨的百年華誕文化獻禮!
  • 邁向新的輝煌——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舉行15周年校慶慶祝大會
    12.堅持了擁抱以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科學技術革命,並努力以新技術賦能和改造我們的教育。)  這「十二個堅持」得益於學校把教育質量放在首位的意識和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遠見卓識。大膽試,大膽闖,敢於和別人不一樣,追求「更好的不同」,不斷建構競爭優勢和特色發展。
  • 揭秘中國百年抗疫背後的協和人
    2019歲末,在新型冠狀病毒席捲湖北,蔓延全國之時,協和醫院相繼派出4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共計186名隊員,這些隊員在武漢奮戰到最後一刻,在歷史的坐標繫上,寫下了協和的名字。事實上,近百年來協和人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領域的舞臺上。協和百年史,同時也是一部百年中國抗疫史。
  • 魚頭啟新 再創輝煌 · 魚頭酒新品上市品鑑會
    魚頭啟新 再創輝煌 · 魚頭酒新品上市品鑑會 2020-12-2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百姓跪地聆聽教誨,王后比泰王都受歡迎
    老百姓跪地聆聽教誨,王后比泰王都受歡迎 瑪哈·哇集拉隆功一共迎娶了五位王妃,但最聰明的卻是蘇提達王后,堪稱是人中龍鳳。即使蘇提達不當王后,自己也會有一番作為,入宮後更是前途無量。
  • 新浦老街|協和巷裡的協和醫院不是北京協和醫院的分院
    現在巷頭加建了原本不存在的巷門,上懸「協和巷」三字,是現代人眼中的民國門楣,這樣的門楣舊時民主路上未曾有過。新浦開埠百年,民主路是近代商品經濟在新浦的縮影,也是海屬之地的經濟中心。自洋橋巷,也即南極路口至海昌路口這一截,又是民主路最繁華地段,這兒商家林立,人口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