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袁太付,是畢節市納雍縣陽長鎮小壩子社區居民。
2006年3月15日,這一天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裡。那天下午,我的妻子李向英在街上賣完豌豆後,乘坐三輪車回家。哪裡料到,三輪車剛一起步就轟然翻倒,妻子被車子砸倒在地,昏迷不醒。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妻子雖然甦醒了,但全身癱瘓。醫生直言,她活不過3天,建議家人辦理出院,回家準備後事。我不願意放棄,把妻子接回了家。奇蹟總會光顧不輕言放棄者,妻子竟然活了過來。 眼看妻子身體逐漸好轉,為改善生活條件,兒子兒媳雙雙外出打工,留下了年幼的孫子在家由我看護。從此,背上的孫子、床上的病妻、地裡的莊稼,充斥著我的生活。
袁太付照顧癱瘓的妻子
我關懷備至地照顧妻子,多年來的辛苦也贏得了村民及鄉村幹部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近年來,我被村裡選任為小組幹、防疫員和護林員。
作為一名小組幹,我是組員們的「大管家」。小組幹每月有100元的補貼,我把這100元的作用發揮最大化。大到鎮村工作,小到雞毛蒜皮、家長裡短,我都要操心,我一有時間就走家串戶,了解情況。寨裡哪家環境衛生差、哪家新添了人口、哪家生活發生了困難等,只要知道了我都會主動「管事」。2019年冬天,有戶人家常年外出,但門口屋後雜物垃圾堆積如山,影響村莊環境,我隨即邀約10餘名村民不畏嚴寒進行清理。 作為護林員,我總是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工作日誌和森林防火知識,不管多忙,都堅持每天巡山,防火、防濫伐,一樣都不誤。2020年4月27日,這是我任護林員的第一個清明,往年的這天,都是家族裡集中掃墓祭祖的日子,但這一次,我缺席了。作為家裡的大哥,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參加集中祭祖,家裡親戚不理解,紛紛向我投來各種埋怨的話語。儘管如此,我仍然堅持不去,我知道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在這個節日裡,我要24小時做好巡山防火,守護森林的安全,守護群眾的安全。 作為村裡「10+N」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做好護林工作的同時,我也包保本村公共路段環境衛生。我帶頭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天到路上去巡邏,帶領大家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村裡組織環境衛生評比,我們村民組,次次都是第一。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談及過往,我滿懷感恩,在我的觀念裡,人要知好歹,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我努力做好每一樣工作,為村裡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