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丨納雍縣陽長鎮小壩子社區...

2021-01-09 天眼新聞

我叫袁太付,是畢節市納雍縣陽長鎮小壩子社區居民。

2006年3月15日,這一天深深地刻在我的心裡。那天下午,我的妻子李向英在街上賣完豌豆後,乘坐三輪車回家。哪裡料到,三輪車剛一起步就轟然翻倒,妻子被車子砸倒在地,昏迷不醒。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妻子雖然甦醒了,但全身癱瘓。醫生直言,她活不過3天,建議家人辦理出院,回家準備後事。我不願意放棄,把妻子接回了家。奇蹟總會光顧不輕言放棄者,妻子竟然活了過來。   眼看妻子身體逐漸好轉,為改善生活條件,兒子兒媳雙雙外出打工,留下了年幼的孫子在家由我看護。從此,背上的孫子、床上的病妻、地裡的莊稼,充斥著我的生活。

袁太付照顧癱瘓的妻子

我關懷備至地照顧妻子,多年來的辛苦也贏得了村民及鄉村幹部的一致認可和好評。近年來,我被村裡選任為小組幹、防疫員和護林員。

作為一名小組幹,我是組員們的「大管家」。小組幹每月有100元的補貼,我把這100元的作用發揮最大化。大到鎮村工作,小到雞毛蒜皮、家長裡短,我都要操心,我一有時間就走家串戶,了解情況。寨裡哪家環境衛生差、哪家新添了人口、哪家生活發生了困難等,只要知道了我都會主動「管事」。2019年冬天,有戶人家常年外出,但門口屋後雜物垃圾堆積如山,影響村莊環境,我隨即邀約10餘名村民不畏嚴寒進行清理。  作為護林員,我總是隨身攜帶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工作日誌和森林防火知識,不管多忙,都堅持每天巡山,防火、防濫伐,一樣都不誤。2020年4月27日,這是我任護林員的第一個清明,往年的這天,都是家族裡集中掃墓祭祖的日子,但這一次,我缺席了。作為家裡的大哥,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參加集中祭祖,家裡親戚不理解,紛紛向我投來各種埋怨的話語。儘管如此,我仍然堅持不去,我知道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在這個節日裡,我要24小時做好巡山防火,守護森林的安全,守護群眾的安全。  作為村裡「10+N」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做好護林工作的同時,我也包保本村公共路段環境衛生。我帶頭把自己家的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天到路上去巡邏,帶領大家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村裡組織環境衛生評比,我們村民組,次次都是第一。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談及過往,我滿懷感恩,在我的觀念裡,人要知好歹,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我努力做好每一樣工作,為村裡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恩宇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楊韜

相關焦點

  • 「大恩如大仇」與「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老話又有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兩句話放在一起,似乎有些精神分裂。應如何看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說人應該報恩。這話應該沒有人反對。別人給以幫助,給以饋贈,哪怕就白給了你一滴水那麼一點點好處,也應該知恩記恩。「大恩如大仇」,當然並不完全對。但是這是一個可能的現象。
  • 中國向83個國家提供援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用英語怎麼說?
    當前,中國也在向遭受疫情的國家伸出援助之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中國古語用英文如何說?然而這樣卻丟了點兒修辭意象:滴水 。湧泉。動態結合、有聲有形,通俗說來就是這樣翻譯。雖然在意思對了,但缺少點「畫面和意境感」.......那麼,「滴水」和「湧泉」該如何翻譯呢?
  • 《有翡》趙麗穎為救王一博被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但是她卻始終認為自己沒有錯,因為她認著一個道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呢?確實救命之恩大於天,趙麗穎用自己的純真和善良詮釋著自己的良心,她的做法無可挑剔。但是她的母親卻要守護整個四十八寨的安全,一個不小心就會為四十八寨帶來滅頂之災也沒有錯。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的二哥是個頑皮的傢伙,他不知哪來的鬼主意竟然擰著我的胳膊玩兒,我的胳膊一下子就脫臼了,我是又氣又疼,當時我感覺疼得都虛脫得沒有力氣了,父親見了急忙帶我到斜對面的老梁家去。到了他家,老太太正蜷腿兒坐在炕上打牌,只見父親走上前去,有禮貌地說:「二媽,我家丫頭胳膊掉了......」,還沒等父親把話說完,老太太就趕緊放下手中的牌轉身從炕上翻下來,三下兩下就給弄好了。
  • 安東尼正式籤約,滴水之恩甜瓜湧泉相報
    安東尼正式籤約,滴水之恩甜瓜湧泉相報,多名新援官宣加盟開拓者。開拓者和火箭隊此前達成了一筆交易,如今開拓者正式官宣,考文頓加盟球隊,火箭得到開拓者送出的阿里扎和兩個首輪籤。這筆交易,對於休斯頓火箭隊來說,或許比較一般,但是對於開拓者來說,價值就比較大了。考文頓可以說是現役聯盟無球3D能力最好的鋒線之一。而且他年薪才1100萬左右,性價比極高。
  • 平天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中華民族歷來講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每位朋友。藉此機會,我謹向珍視友誼、熱愛和平的國際友人,向長期同情和支持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各國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該國為感謝中國雪中送炭,願與中國共患難
    當巴鐵援助我國之後,也一直銘記在心,當我國實力有所突破之後,也是向巴鐵送去了幫助,畢竟我們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近年來,我國向巴鐵援助了很多基礎設備,甚至鼓勵到巴鐵旅遊,從而提升他們的經濟發展。
  • 林業扶貧|行走納雍,希望之林正茁壯
    2020年,納雍將集中優勢兵力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按照「區域化、規模化、商品化」要求,大力發展皂角、林下養雞、刺梨等林業產業,計劃發展皂角16.8萬畝、刺梨10萬畝、10個生態養雞場,走出一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新路,實現脫貧增收與生態建設「雙豐收」。 奮力拼搏,徵途腳下,納雍的希望之林正在茁壯成長。
  • 俗話說: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學會報4種恩,人生能越過越好運!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生一輩子,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好人,我們會遇到很多對你很好的人,我們應該努力的去珍惜。那些曾經給予過你幫助的人,那些曾經。幫你,渡過困難的人。
  • 湧泉相報!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
    湧泉相報!傑出校友華生捐建東南大學鐘山書院!你快講給我聽聽!華生校友表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母校求學的經歷使他開啟了新的人生軌跡。在全球科技化進程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問題日益突出,希望鐘山書院既具有文化傳承又包含未來創新,成為東南大學乃至南京市的文化新地標。
  • 「我的脫貧故事」勤勞才能致富丨納雍縣沙包鎮青槓社區居民朱君
    我叫朱君,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沙包鎮青槓社區第三居民組居民。我和妻子結婚後,三個兒子相繼出生,一直居住在兩間開了大裂的石房子裡。  因為愚鈍,不大開竅,未學到任何手藝,只會種莊稼。但收成不是很好,我家全部土地,種得最好、不欠收的年份也只能打2000斤玉米。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美國曾「豪贈」月壤 中國就還禮做明確表態
    而奧爾德林則用同樣幽默的回覆稱,我現在就去找那個兔子美女。片刻之後,他和阿姆斯特朗的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並用直播的方式說了一句名言: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此後,美國相繼進行6次「阿波羅」飛船的發射,並從月球上帶回382公斤的樣本,並將之分享給世界各國,其中就包括「豪爽贈予」中國1克月壤。
  • 育人育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幫助江西贛南臍橙走遍全國
    育人育德,很小的時候,家長的老人就常對我說,以後要是能看到能幫忙的老人,記得要去幫忙一下,很多的老人都是不容易,特別是靠天吃飯的老人,更是難上加難,有時候沒有颱風還能有一點的好收成,要是遇到了很差的年,那就是只能含淚自己知道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很多年過去了,依然還記得家鄉的老人的囑咐,不是說,自己能有多的本事,而是看到了很多的能幫助的沒有去幫助,而感到內疚。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星雲大師講述的報恩小故事,值得分享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個人,受了別人的恩惠,一定要牢記在心,加倍地予以回報和感恩。  星雲大師現身說法,向世人分享了自己所經歷的3個報恩小故事,值得一讀。  第一個小故事,是星雲大師報答別人40年前的恩情的。  40年前,王如璋女士主動幫助星雲大師,為他挨家挨戶推銷不下1000份《人生雜誌》及《玉琳國師》。當年佛教處境艱難,還不發達,此舉十分難得。
  • 受用一生的句子,永遠不要忘記幫助過你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二 * 永遠不要忘記幫助過你的人,沒了他們,你將什麼都不是,好處獨享的最終結局是苦果獨吞,所以找機會報答他們,而且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三 * 每一次抱怨,都會拉遠人生的距離,每一次發怒,都會讓交際圈減小。人到中年,少說閒話,說來說去招人煩,看來看去討人厭,最後沒有尊敬,沒有理解,承受一個人的回憶,感悟最後的滄桑。
  • 82歲婆婆重出江湖賣牛雜,只因一句: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而有一個年輕人,叫阿亮,對阿婆的生活照顧有加,阿婆說:「阿亮四處奔破幫我弄補貼,還說要找工程隊來幫我修房子,我自己都覺得可笑,難道他前世欠我的嗎?這樣幫助我。」阿婆知道,別人幫助過我,我一定會幫助回去。阿亮說自己在市區開了一家牛雜店,面對老食客的挑剔,想要阿婆出山為他站穩腳跟。
  • 感黨恩 跟黨走|我的脫貧故事
    我叫朱宗文,家住納雍縣玉龍壩鎮平寨社區三組。2018年畢業於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家有6口人,2014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脫貧。2014年,高中畢業後我順利考上大學,這對在家務農的父母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
  • 「我的扶貧故事」我成了大家口中的「小李」 丨納雍縣厙東關鄉黑沙...
    駐村幾年,「小李」漸漸成了我的標籤。我叫李榮華,2016年5月,我考上納雍的扶貧特崗,從家鄉畢節市七星關區朱昌鎮來到納雍縣厙東關鄉李子村,帶著稚氣和衝勁,投入到脫貧攻堅戰場。初到李子,村裡正在進行貧困戶再識別工作。作為深度貧困村,李子村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這項工作做起來很是繁複,要用「四看法」,結合「兩不愁三保障」綜合評分,識別才會精準,需要對全村每戶情況瞭然於胸。
  • 「我的扶貧故事」改糧為茶助脫貧丨納雍縣騌嶺鎮祠堂邊村黨支部...
    我叫李隆全,家住納雍縣騌嶺鎮祠堂邊村,也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任職以來,我心繫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祠堂邊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從我上任黨支部書記開始,我就著力思考祠堂邊村的發展大計。
  • 「我的扶貧故事」我帶著村民修好了路 接通了水丨納雍縣勺窩鎮務井...
    「譚哥,讓我來弄,你先休息一會吧!」納雍縣勺窩鎮務井村務井組修路的那天,村民們怕我累著,主動讓我休息。看著他們此時的笑容,我心裏面高興:這4萬塊錢花得值。我叫譚劍,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文聯的工作人員。2019年,脫貧攻堅大考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