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終認曾向納粹妥協 解僱猶太員工換留德報導

2021-01-19 騰訊網

據大公網援引《今日以色列》、《德國之聲》報導,美聯社與當地時間12日發表報告,承認曾向納粹低頭,解僱了六名猶太員工。作為唯一獲納粹軍方宣傳部認可的西方媒體,美聯社自納粹希特勒於1933年上臺起一直被允許在德國進行公開採訪,直至1941年德美開戰才被納粹當局驅逐出境。

圖:1938年,希特勒(左二)和納粹軍官在一起/美聯社

歷史學家沙恩貝格Harriet Scharnberg去年於學術期刊《當代史研究》撰文,指1930年代美聯社與納粹曾達成「雙向互惠」,因此得以戰時在德國運作。

對此,美聯社展開了超過一年的調查,在12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當年的美聯社一直「儘可能保持坦率和獨立」,但部分處事手法及決定可能存在問題。

1935年,美聯社屈服於納粹的反猶法令,解僱了6名被納粹定義為猶太人的員工,但同時幫助他們另謀工作。美聯社指當年的決定是「困難時期作出的困難選擇」,因為他們相信該社留在德國報導「至關重要」。

報告補充,在美聯社的幫助下,該6名員工都已移民並逃過大屠殺。

此外,美聯社於1931年在德國成立提供照片服務的子公司,之後被納入納粹宣傳部監管。美聯社在報告中承認,該社當時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手法,例如抗議納粹使用照片作宣傳,及拒絕聘請具有強烈政治關係和立場的德國攝影師。

之前,美聯社曾否認與納粹政府有過合作,向美國報紙提供德國納粹宣傳部挑後的新聞,並允許納粹宣傳部使用自己的圖片進行反猶宣傳。

相關焦點

  • 報導稱一名GitHub員工因向同事發出「警惕納粹」的提醒而被解僱
    《商業內幕》報導稱,微軟旗下開原始碼託管公司 GitHub 上周解僱了一名猶太員工。「只因」其在美國國會衝擊事件發生當日,與 Slack 會話消息中向同事們發出了「警惕納粹」(Stay safe homies,Nazis are about)的提醒。
  • 演講模仿納粹「名言」?走人了
    巴西文化特別秘書的發言與納粹宣傳部長「名言」雷同,引起廣泛爭議。「下一個十年的巴西藝術將是英雄主義的......」當地時間16日,巴西政府文化特別秘書羅伯託·阿爾維姆(Roberto Alvim)在推特上公開發布的一段視頻中這樣說道。
  • 波蘭新納粹慶祝希特勒生日惹眾怒!
    在這個二戰期間曾被納粹德國嚴重摧殘的國家,政客和民眾紛紛強烈譴責這種宣揚法西斯主義、美化希特勒的行為。與此同時,波蘭國內近年來不斷抬頭的極右翼和新納粹主義勢力也再度引發關注。  這段偷拍的視頻由波蘭最大的私人電視臺TVN於上周末播出。畫面中,一群新納粹分子在波蘭西南部的森林裡慶祝希特勒誕辰128周年。他們身穿納粹軍服,行納粹禮,並高呼「希特勒萬歲」。
  • 谷歌又解僱了一名員工 曾創建彈出窗口告知勞動權利
    站長之家(ChinaZ.com)12 月 18 日 消息:據techcrunch報導,谷歌又解僱了另外一名勞工維權員工:Kathryn Spiers。Spiers是Chrome安全團隊的一員,主要任務是編寫瀏覽器通知代碼,以便將公司的方針和政策告知員工。
  • Waymo向員工下達緊急防疫安全政策 員工如違反會被解僱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企業Waymo要求其車輛安全員接受該公司制定的更加嚴格的COVID-19疫情安全協議,並補充說,該公司未來有可能無法繼續向員工支付工資,尤其是在其服務不得不再次關閉的情況下。
  • 仇恨的眼睛:納粹頭子看向猶太攝影師的眼神,像擇人而噬的猛獸!
    這是德國納粹頭子保羅·約瑟夫·戈培爾最著名的照片之一,他用兇狠仇視的眼睛,緊緊盯著那位為他照相的猶太攝影師,像是一隻擇人而噬的猛獸,只因當時他的助手告知他,這位非常出名的攝影師是位猶太人。如果說希特勒是納粹德國之父,那戈培爾就是納粹德國之母,作為納粹德國的國民教育和宣傳部長,再加上極強的演講天賦,戈培爾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戈培爾一直都是希特勒最堅定的支持者,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希特勒能讓德國人死心塌地跟著他一條道走到黑,戈培爾「功不可沒」,因此他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 二戰結束76年,德國的納粹審判仍在繼續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伊策霍(Itzehoe)檢方在一份聲明中稱,這名女性1943年6月至1945年4月是斯圖特霍夫集中營指揮官的秘書和速記員
  • 漢娜·阿倫特:與命運鬥爭一生,一生毫不妥協
    在這段感情中,海德格爾教會了阿倫特重要一課:「重新思考一切」;而阿倫特也曾在1969年寫道:「思考重新煥發了生機。」 1931年到1932年間,海德格爾成為哲學系主任,當阿倫特得知他利用職權將猶太人驅離他的研討會、並公開侮辱猶太學生時,她寫信向他表達自己的震驚和憤怒。1933年後,海德格爾毫不猶豫地轉投了納粹,這讓阿倫特備受打擊,創傷極深:「問題,個人問題,不在於敵人做了什麼,而是我們的朋友做了什麼。」
  • FB解僱一名質疑同事的員工,曾公開批評扎克伯格
    鈦媒體6月14日消息,Facebook解僱了一名員工,理由是他在Twitter上質疑自己的一位同事就川普博文事件保持沉默
  • 電影《無恥混蛋》裡的猶太美女蘇珊娜與納粹戰鬥英雄之間有愛情嗎
    卻被狡猾的「猶太獵人」漢斯上校識破,納粹士兵一頓機槍掃射,只有能聽懂英語的蘇珊娜僥倖逃脫,她匆忙地爬出地板,滿臉恐懼和絕望的在空曠的草地上拼命的狂奔。這經歷讓她恨透了納粹。逃出來的蘇珊娜,為了隱藏猶太人的身份,改名艾曼尼生活在巴黎,同時經營著嬸嬸留下來的電影院,因此蘇珊娜對電影很感興趣。
  • 別說我們是納粹幫兇!波蘭「淨化」歷史背後的民族主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領土被德軍侵佔,納粹當局在這裡建起了一座座死亡集中營,包括猶太人和非猶太波蘭公民在內的數百萬人被屠殺。波蘭扮演的歷史角色顯然是受害者而非劊子手,但在進入21世紀後,他們似乎還希望能從痛苦的戰爭記憶中獲得政治或道德上的利益。
  • 楊夢︱從奧斯維辛到南京:中國的納粹屠猶教育
    國防最高委員會於當年3月7日通過該提案,並在4月22日制定了實施計劃的綱要,但終因經費等問題,計劃最終流產。值得一提的是,在猶太難民避難上海期間,自始至終未發生一起上海民眾反猶事件。換而言之,資本主義被視為造成大規模屠殺的根源。國人當時對於這段歷史的理解與國際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存在很大偏差,並沒有深刻意識到納粹屠猶實為反人類罪行。彼時的出版物中也鮮有對於納粹屠猶史實的介紹,甚至「納粹屠猶」和「猶太大屠殺」這樣的名稱也沒有出現。然而,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決裂,風雲突變。
  • 美國華裔醫生公開批評醫院應對疫情不力,上班前20分鐘被解僱
    綜合多家美媒3月28日報導,美國華盛頓一名華裔急診醫生公開指責他工作的醫院應對疫情不力,他稱醫院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反應上遲緩,還將醫護人員置於危險之中,3月27日在上班前20分鐘,這名醫生接到解僱通知:你不用來上班了。林明(Ming Lin 音譯)是華盛頓和平健康聖約瑟夫醫療中心(PeaceHealth St.
  • 美國9名參議員向貝索斯發公開信 質詢解僱員工事宜
    ·貝索斯(Jeff Bezos)發公開信,尋求有關其最近解僱多名員工的更多信息,並質疑解僱他們是否構成報復。信中引用了四名員工被解僱的例子,他們都曾對該公司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和氣候變化的政策提出了口頭批評。
  • 美疾控中心被白宮邊緣化,我們從美聯社這篇調查報導中看到了什麼?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高興在習慣了白宮對中國的甩鍋後,我們今天特意刊登了這篇美聯社為美國疾控中心(CDC)"發聲"的調查報導。因為這幾乎又是一出甩鍋劇。甩鍋者,仍是白宮,反甩鍋者,換了CDC。先看報導吧。標題是《川普政府'埋葬'疾控中心有關社會解封的詳細建議》,發表於當地時間5月7日,報導了白宮擱置疾控指導方案一事,並通過美聯社披露了一份簡版的防疫指導方針報告。報導發出後僅幾個小時,川普政府再次向疾控中心索要了該方案,有可能對其部分內容進行快速審批。
  • 向羅斯福贈送日本軍刀的麥克阿瑟,折磨猶太婦女的德國女鬼子,5張...
    向羅斯福贈送日本軍刀的麥克阿瑟,折磨猶太婦女的德國女鬼子,5張歷史照片 圖1:1944年9月29日,法國加來,身高2.1米的德國納粹雅各布·納肯與加拿大士兵閒扯。當時許多難民飢不果腹,可見這納粹偷吃了口多少軍糧?
  • 烏拉圭國家隊解僱所以員工 包括73歲老帥 曾率隊打入世界盃四強
    烏拉圭國家隊解僱所以員工 包括73歲老帥 曾率隊打入世界盃四強 北京時間4月2日消息,近日,烏拉圭足協發布公告
  • 可可·香奈兒陷入納粹醜聞?
    據《與敵共眠》披露,香奈兒不僅與納粹軍官分享了床,還分享了反猶傾向。她遵守納粹提出的不錄用猶太人的法規(Nazi Aryanization),並反過來希望利用這條法規從猶太富商Wertheimers家族手中奪回香奈兒5號香水的擁有權。1924年,她的時尚事業尚在起步階段,為了一筆錢將日後夢露睡覺時唯一穿著的「5號」賣給了Wertheimers家族。
  • 以時間換空間?馬克龍政府再妥協:考慮重徵富人稅
    在此之際,法新社報導稱,法國政府發言人班傑明·格裡沃(Benjamin Griveaux)當地時間12月5日透露,當局可能考慮重新徵收富人稅。格裡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如果我們耗費公帑採取了一項措施卻沒有起作用,進展不順利的話,我們並不傻,我們會做出改變。」報導截圖 重新對富人徵稅正是如今許多抗議民眾的一項關鍵要求。
  •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虧損6千萬美元「幾周內就會倒」,變相解僱員工
    大都會歌劇院為求生存,決定「暫停僱用」所有工會員工,4月起不再支薪,形同變相解僱。根據報導,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12日宣布禁止500人以上集會,除百老匯劇院被迫熄燈外,全美最大表演藝術機構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也決定暫停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