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工傷十級,在不同省份,賠償金是不同的,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回事。以2020為基準,有的省份所有補償也就五六萬塊錢,有的省份可能會超過十萬,一般到不了二三十萬。
工傷的一般處理流程
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應在30天內向當地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申請認定工傷的,職工本人或者近親屬可以在一年內自己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認為職工不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進行舉證。
工傷認定結果出來後,等到傷情穩定了,再做勞動能力鑑定(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鑑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十級最輕。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1-10級傷殘的主要待遇
5-10級工傷,除了醫藥費、夥食補助等費用外,主要的賠償有三塊,分別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標準全國統一,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標準是按照職工受傷前12個月社保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乘以不同等級對應的補償月數。十級工傷是補償7個月。有的人說了,我工資比社保繳費基數高,怎麼辦?我其實不是吃虧了?這這件的差額由用人單位補償,單位不補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一般在勞動能力等級鑑定出來後的當月或者次月就可以申請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了,這個費用由工傷保險支付,如果單位沒交工傷保險,則有用人單位支付。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標準是各省自己制定,一般可以查閱所在省工傷保險條例。
這兩塊費用得等到職工與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才可以申請,在職時是不能申請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單位沒交工傷保險,全部由用人單位支付。
這裡需要重點強調,5、6級傷殘,只有職工有權提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單位無權主動提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除非職工嚴重違紀、違法。這是對5、6級傷殘職工的特殊保護。
這裡還需要注意,當職工離職時,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時,這兩塊費用就會不同程度降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在有些省份,這兩塊費用便不再支付。一會看幾個省的規定。
1-4級工傷,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然後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勞動崗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如果達到退休年齡符合退休條件,可以按月領養老金,停發傷殘津貼。如果不符合退休的條件,就一直領傷殘津貼。如下圖:
同樣是10級工傷,在不同省份的待遇
前面說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全國統一的標準,就看自己的社保繳費工資是多少了,這個就不多說了。下面看看幾個省份對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情況。
1、山東
2、福建
3、浙江
4、廣大
5、江蘇
6、重慶
7、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