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鄉民間信仰——中心村三聖古廟

2021-02-19 良田信息網

在中心村皇帝潭面上,有一座三聖古廟,裡面供奉三山國王神像及盤國仙師神位,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下面筆者簡略地說明下三山國王崇拜這種民俗現象。

主要內容與形式:民國期間,每年臘月廿四日,要由河婆大廟「廟祝」在「三山國王」像前奏準出遊,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至廿四日結束,河婆六約所有村莊無一疏漏。但是,名為「三山國王」出巡,「國王」真身卻是不出大廟,僅以「指揮大使」和「木坑公王」兩神為代表。據傳,「指揮大使」和「木坑公王」是當年奉旨蒞潮敕封「三山國王」的朝庭官員,因留戀此地環境風俗,故請旨留居,卒葬廟後,世代廟食。又據《韓氏族譜》,「指揮大使」韓姓,是其太始祖。「指揮大使」和「木坑公王」兩位「特使」全權代表「三山國王」出巡,因此也被稱為「大廟爺」。

王爺進村後,村民即在全村最中心或最重要的大祠堂,或者在大禾坪,各家各戶擺上最豐盛的五牲糖果,如各家各戶從頭年專門飼養以供拜大廟爺的大雞、大鴨、大魚。全村民眾都在暗暗較勁,誰家的雞鴨最肥大。除了該村輪值作為「福首」的祭品放在最前面外,往往是富家大戶老早就選好正位擺上「八仙大桌」安放自家祭品,小戶、貧戶則是兩三戶合用一桌。

 

祭神過程,先由「廟祝」誦讀祭文,並帶領全村信眾三跪九拜。祭畢,「廟祝」代表隨行隊伍接受「福首」代表全村贈送的「紅包」。

 


「舉王爺」就是「耍王爺」。「舉」就是玩耍之意。王爺遊巷畢,就要被抬到村外空地或禾坪去接受水與火的洗禮。這時,場上已燃起山草火堆,周圍早已站滿圍觀的人群,年內新娶的新娘還要盛裝站在高處或臨時搭建的高臺上供人認識、欣賞。場中,數十甚或數百青壯年拖著神像,圍繞火堆跑著、跳著。其時火光沖天,鞭炮炸響,手忙腳亂,人聲鼎沸。因為熱度太高,福首端著水盆不斷向爭搶的年輕漢子們潑水。鞭炮放完了,特使即結束此村的「訪問」,過別的村子去了。據說,這樣才會國泰民安。

相關民俗活動:正月初到老爺宮廟抬出「指揮大使」和「木坑公王」兩位「特使」全權代表「三山國王」出遊。

攝影報導/ 劉俊合

編輯/ 良田信息網採編室

(採訪過程得到鄉賢劉軍飛全程協助,謹致謝忱!)


長按上面(掃描)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良田信息網由良田經濟促進會(同鄉會)主辦,發布時政新聞、報導身邊好人好事,宣傳正能量;致力於推廣良田旅遊景點和良田農產品,免費為良田各村集體和良田經濟促進會會員做企業宣傳和產品(商品)推廣;為大家免費提供描寫遊覽良田或其他旅遊景點遊記發布平臺。良田信息網採編聯絡電話:18128339899。

相關焦點

  • 惠安石雕西方三聖雕塑寺廟西方三聖石雕佛像-承接寺廟古建工程
    西方三聖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雖然聽說過,但相信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西方三聖是哪三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石雕西方三聖-凱巖石業石雕西方三聖-凱巖石業石雕西方三聖就是佛像裡面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石雕西方三聖又稱阿彌陀三尊,在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大勢至菩薩,右邊為觀世音菩薩組成。
  • 佛教裡三聖佛們:本土三聖佛、東方三聖佛、華藏三聖和極樂三聖佛
    佛教裡的三聖佛是指本土三聖佛,東方三聖佛、華藏三聖佛和極樂三聖佛。
  • 良田鄉祠堂簡介--龍嶺龍江村劉氏宗祠
    再起峰尚公窿崬一排旗峰飄逸,紅下石跌脈轉局往西南走向鷂麻石,又從中心村也樣壢過脈,起往東南勾髻崬,至揭陽第二峰畚箕石起頭分兩翼,後護翼天子壁,龍落脈往西北方向高寮水庫過脈,列帳開屏,至各丘村主脊似龍昂首擺尾蜿蜒而下,下山虎落脈,巨門巒頭,儼然帝座。下砂收水之字形出水,走丁水,乾方來長生水,三吉六秀全部到局。左右天馬峰、筆架山形似衛兵守護,內外堂局俱佳,龍到水到,生水朝堂螽斯千古,官旺聚局食祿萬鍾。
  • 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參加下宮天后古廟媽祖廣場落成慶典
    中國臺灣網6月3日潮陽區訊 不久前,汕頭市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隆重舉行媽祖廣場落成慶典。參加慶典儀式除來自泰國、香港、湄洲祖廟及本地信眾二千多人之外,還有來自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張景琪先生等一行十餘人。  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始建於南宋,是明朝隆慶《潮陽縣誌》有記載的兩座媽祖廟之一。
  • 客家人的民間信仰.
    南方土著的民間信仰和中原漢族的民間信仰,以及周邊民系的民間信仰,交匯形成客家民間信仰的整體。
  • 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簡介
    大勢至菩薩真言:唵-散-髯髯-娑婆訶(ōng sǎn ránrán súo pó hē)大勢至菩薩,梵音名號Mahāsthāmaprāpta,藏音名號Mthu-chen-thob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大勢至菩薩又稱大精進菩薩,簡稱為勢至,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悲華經》中說過去有個轉輪聖王,大太子是觀世音菩薩,二太子是大勢至菩薩,三太子是文殊菩薩,八太子是普賢菩薩。
  • ...書寫我與中心村的緣分丨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第一書記吳時宇
    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17年3月的一天說起,根據市委組織部的工作要求,我成為了興義市雄武鄉中心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當我接到通知時,竟不知所措,為接下來是否能勝任這一工作擔憂,懷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雄武鄉,就此和中心村結下了緣分。
  • 建康三聖廟
    宋代段子:宋代建康(現江蘇南京)地區廣泛存在著「三聖」信仰,三聖不是指三個神,而是指三種能力。
  • 明倫三聖宮關公顯靈 鬍鬚從腰長到腳
    桃園明倫三聖宮開基關聖帝君神像,原本及腰的鬍子現在竟已變長垂到地。(蔡依珍攝) 桃園明倫三聖宮開基關聖帝君神像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獨特的捻鬚手勢「僅此一家別無分號」。(蔡依珍攝)桃園明倫三聖宮開基關聖帝君神像,至今已有逾百年歷史,獨特的捻鬚手勢「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廟方近年比對發現,關公原本及腰的鬍子現在竟已變長垂到地板,也是廟內20尊關公神像中,唯一有「顯靈」的,農曆春節期間將開放讓信眾自由參拜。
  • 周秋良 | 民間送子觀音信仰的形成及其習俗
    中國文化中歷來就有「重生」「貴生」的思想,由此在民間形成了龐雜的生育神信仰。古印度的觀音信仰中本來就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的內涵,傳入中國以後,迅速與中國文化中的生育文化交融、疊合,觀音送子的功能越來越突出,逐漸成為觀音信仰的主要功能之一,並形成了專職的形象——送子觀音。隨著送子觀音信仰的不斷傳播,在各地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送子觀音信仰習俗。
  • 塘河鉤沉丨㉛紙山民間信仰
    除多神信仰崇拜外,民間信仰還與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相互交融。佛教、道教也是信仰之一,有教義,有嚴格的組織制度, 與民間信仰不是截然對立,而是存在許多共通性。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漫長的歷史發展,逐漸被世俗化,為平民百姓吸納接受。同時民間信仰的神也被民眾融於佛教場所中,如寺院中塑有民間信仰的堯、舜,即三官大帝。
  • 塘河鉤沉丨紙山民間信仰
    除多神信仰崇拜外,民間信仰還與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相互交融。佛教、道教也是信仰之一,有教義,有嚴格的組織制度, 與民間信仰不是截然對立,而是存在許多共通性。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漫長的歷史發展,逐漸被世俗化,為平民百姓吸納接受。同時民間信仰的神也被民眾融於佛教場所中,如寺院中塑有民間信仰的堯、舜,即三官大帝。
  • 【泉州民間信仰】泉州的天公信仰
    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天公,又稱天帝、玉皇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玉皇、玉帝,是至高無上的神祇,號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
  • 別再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奶奶廟就是中國人的信仰
    但是這種無章可循的民間信仰才是中國人真正的信仰,美國歷史學家楊慶堃稱之為「分散性宗教」。雖然歷朝歷代都在打擊民間信仰,把它歸結為「淫祀」,但是民間信仰一直存活了下來,而且勢力遠遠超過了佛教和基督教等正統宗教。2002年和2003年,福建正式登記的五大宗教活動場所只有40多個,而10平方米以上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卻有400多個。
  • 閩南記憶:九龍江疍民的民間信仰
    因此,涉及疍民的民間信仰,五花八門,為數眾多。就全國範圍而言,疍民的民間信仰的主要有蛇(龍)、媽祖、龍母、玄武、海龍王等五種。九龍江疍民的民間信仰,與其它地方大抵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譬如王爺信仰與水仙王信仰。在兩廣擁有大量信眾的龍母,九龍江一帶似乎就不曾聽說。
  • 【江兜村志】民間信仰-佛教之唐興寺
    圖/排版  王文珍  文/文珍 整理 投稿郵箱:247433411@qq.com【江兜村志】精彩回放:1、【江兜村志】之《功德碑錄》;2、【江兜村志】牌匾故事;3、【江兜村志】民俗風情---冬至;4、【江兜村志】非物質文化遺產;5、【江兜村志】民間信仰-道教之「昭靈廟
  • 內外合力促發展 共建公路譜新篇 --良田鄉舉行良棉公路芳名亭揭幕儀式
    12月14日上午,良田鄉龍嶺村良棉公路起點橋頭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醒獅起舞,洋溢著喜慶熱烈的氣氛。揭西縣良田經濟促進會(同鄉會)在新落成的良棉公路芳名亭前舉行揭幕儀式。深圳市豐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劉文豐、揭西縣良田經濟促進會(同鄉會)會長陳瑞平,英德市政協常委、廣東弘昌控股董事長劉烘昌,深圳市錦昌集團副總裁劉志新,揭陽市豐雨慈善基金會執行會長劉鵬,揭陽市豐雨慈善基金會董事劉彪,揭陽市豐雨慈善基金會副會長劉佐意,揭西縣良田經濟促進會(同鄉會)理事長劉西情,顧問劉新明,秘書長陳展華,常務副會長劉文豔、劉文輝、陳東遊、劉春豐、陳裕愛、劉文生,副秘書長劉俊合等鄉賢代表以及良田鄉部分村
  • 五大民間信仰、四大禁忌
    客家人的民間信仰充分表現出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的色彩,民間信仰分為以下幾種:(一)伯公廣東客家人有普遍流行敬祀
  • 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分別指的是誰?
    大乘佛教中的佛像,一般都是一佛二菩薩,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寺院經常看到的佛菩薩像: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一、西方三聖西方,指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三聖,指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西方三聖中的聖像中,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像一般是結手印,或者手捧一個燈盞,代表接引眾生的心念。觀世音菩薩手裡是拿一個楊枝淨瓶,代表菩薩普度世間的廣大悲行。大勢至菩薩是手執長柄的蓮花,代表智慧遍滿虛空法界。